图书介绍
UNIX从入门到精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UNIX从入门到精通](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0319258.jpg)
- 张春晓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0735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782页
- 文件大小:226MB
- 文件页数:811页
- 主题词:UNIX操作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UNIX从入门到精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基础知识2
第1章 走进UNIX (教学视频:37分钟)2
1.1 UNIX简介2
1.1.1什么是UNIX2
1.1.2什么是Linux3
1.1.3 UNIX和Linux的区别与联系4
1.1.4 POSIX标准5
1.1.5如何学习UNIX5
1.2开源的UNIX发行版7
1.2.1 FreeBSD7
1.2.2 NetBSD8
1.2.3 OpenBSD8
1.2.4 OpenSolaris9
1.3商业的UNIX发行版10
1.3.1 Oracle Solaris10
1.3.2 IBM AIX11
1.3.3 HP-UX11
1.3.4 Apple Mac OS X11
1.4如何选择UNIX发行版11
1.4.1你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UNIX11
1.4.2本书选择的UNIX衍生版12
1.4.3获取UNIX或者Linux的方式13
1.5 UNIX的有关信息14
1.5.1各发行版的有关文档14
1.5.2第三方网站15
1.53新闻组17
1.5.4邮件列表18
1.5.5论坛和社区18
1.6与UNIX有关的常见概念18
1.6.1内核19
1.6.2 Shell22
1.6.3文件系统22
1.6.4多用户、多任务24
1.6.5进程25
1.7常见问题26
1.7.1 UNIX和Linux对于硬件平台的支持是否相同26
1.7.2 UNIX与Linux上的应用能否直接相互迁移26
1.7.3 Linux有哪些发行版26
1.8小结28
第2章 UNIX的安装(教学视频:45分钟)29
2.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9
2.1.1系统硬件的要求和建议29
2.1.2获取安装介质30
2.2以图形的方式安装Solaris 1131
2.2.1 Solaris 11 LiveCD简介31
2.2.2为什么选择图形的安装方式32
2.2.3执行安装32
2.2.4安装其他的软件包37
2.3以文本的方式安装Solaris 1138
2.3.1为什么选择文本方式安装38
2.3.2执行安装38
2.3.3安装其他的软件包44
2.4在VirtualBox中安装Solaris 1145
2.4.1 VirtualBox简介45
2.4.2创建虚拟电脑46
2.4.3以图形方式安装Solaris 1 148
2.5在VirtualBox中安装FreeBSD50
2.5.1创建虚拟电脑50
2.5.2安装FreeBSD50
2.6常见问题59
2.6.1 Solaris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安装59
2.6.2 UNIX和Linux的安装方式有何不同60
2.7小结68
第3章UNIX的引导、服务管理和关闭(教学视频:31分钟)70
3.1 UNIX系统启动70
3.1.1什么是系统启动70
3.1.2什么是主引导记录(MBR)71
3.1.3引导加载程序72
3.1.4 init进程75
3.2 UNIX的运行级别77
3.2.1运行级别77
3.2.2设置缺省运行级别82
3.2.3改变当前运行级别82
3.2.4查看当前运行级别83
3.3 UNIX的服务84
3.3.1什么是服务84
3.3.2如何管理服务85
3.4 UNIX的关闭85
3.4.1 init或者telinit命令86
3.4.2 shutdown命令86
3.4.3 halt命令87
3.4.4 poweroff命令87
3.4.5 reboot命令88
3.5常见问题88
3.5.1忘记root密码如何处理88
3.5.2 Linux的启动过程与UNIX有何不同90
3.5.3 Linux和UNIX的引导装载程序有何不同91
3.5.4如何在Linux中进入单用户模式91
3.5.5如何在FreeBSD中启动一个服务95
3.5.6在Solaris中启动一个服务95
3.5.7如何在FreeBSD中禁用一个服务96
3.5.8如何在Solaris中禁用一个服务96
3.5.9如何在Solaris中查看服务状态96
3.6小结97
第4章UNIX桌面环境:KDE、 GNOME和CDE(教学视频:33分钟)98
4.1 X Window系统98
4.1.1图形界面98
4.1.2 X Window系统的历史100
4.1.3 X Window的管理者100
4.1.4 X Window的抽象层次101
4.1.5 X Window的体系架构102
4.1.6窗口管理器103
4.1.7桌面环境105
4.2 KDE105
4.2.1 Qt工具包106
4.2.2 KDE的历史106
4.2.3 KDE的安装106
4.2.4 KDE的桌面布局112
4.2.5文件管理器112
4.2.6启动KDE应用程序112
4.2.7 KDE的文本编辑114
4.3 GNOME114
4.3.1 GTK+工具包114
4.3.2 GNOME桌面简介115
4.3.3 GNOME的安装115
4.3.4 GNOME桌面布局119
4.3.5文件管理器120
4.3.6 GNOME桌面应用程序121
4.4 CDE122
4.4.1 CDE简介122
4.4.2 CDE的桌面布局122
4.4.3 CDE的启动124
4.5常见问题125
4.5.1图形界面没有启动怎么办125
4.5.2如何选择桌面环境125
4.5.3常见的Linux桌面系统有哪些126
4.5.4如何进行桌面环境之间的切换127
4.6小结128
第5章 软件管理:软件包(教学视频:42分钟)129
5.1什么是软件包129
5.1.1什么是软件包129
5.1.2软件包的命名约定130
5.1.3软件安装步骤131
5.2 Solaris的软件包管理131
5.2.1 Solans软件包概述131
5.2.2传统的软件包管理132
5.2.3映像包管理系统135
5.3 FreeBSD的软件包管理141
5.3.1 Ports系统和Packages系统141
5.3.2获得Ports集合143
5.3.3使用Ports系统安装软件包145
5.3.4卸载已经安装的Ports149
5.3.5升级Ports150
5.3.6 Ports和磁盘空间153
5.3.7安装二进制软件包153
5.3.8查看软件包的信息157
5.3.9删除二进制软件包159
5.3.10如何找到所要的软件包159
5.4 CentOS的软件包管理162
5.4.1 RPM概述162
5.4.2使用rpm命令查询软件包163
5.4.3使用rpm命令安装软件包165
5.4.4使用rpm命令升级软件包166
5.4.5使用rpm命令删除软件包166
5.4.6使用rpm命令验证软件包167
5.4.7 YUM概述168
5.4.8配置更新源169
5.4.9使用yum命令列出软件包171
5.4.10使用yum命令安装软件包173
5.4.11使用yum命令搜索软件包174
5.4.12使用yum命令删除软件包175
5.4.13使用yum命令更新软件包176
5.4.14使用yum命令查看软件包177
5.4.15 软件包组的管理178
5.5其他Linux的软件包管理179
5.5.1 Fedora的软件包管理179
5.5.2 Ubuntu的软件包管理180
5.5.3 Debian的软件包管理180
5.6常见问题180
5.6.1如何安装tar.gz源代码包180
5.6.2如何安装tar.bz2源代码包182
5.7小结182
第6章UNIX用户、用户组管理(教学视频:57分钟)183
6.1 UNIX用户、用户组以及角色简介183
6.1.1用户、用户组以及角色概述183
6.1.2什么是用户184
6.1.3什么是系统管理员185
6.1.4什么是超级用户185
6.1.5什么是用户组185
6.1.6 UNIX中的系统用户和用户组186
6.1.7什么是角色187
6.1.8与用户有关的配置文件187
6.2添加用户191
6.2.1使用默认选项添加用户191
6.2.2为用户指定主目录192
6.2.3为用户指定默认Shell193
6.2.4为用户指定组194
6.2.5为用户指定UID194
6.2.6了解/etc/passwd文件195
6.2.7使用图形界面添加用户196
6.3修改用户198
6.3.1修改用户登录名198
6.3.2修改登录名的有效期限198
6.3.3修改用户所属的组199
6.3.4修改用户主目录200
6.3.5修改用户默认的Shell201
6.4删除用户202
6.4.1使用默认选项删除用户202
6.4.2删除用户及其主目录202
6.4.3使用图形界面删除用户203
6.5添加组203
6.5.1组名的约定203
6.5.2使用默认选项添加组204
6.5.3指定组ID204
6.5.4指定重复的组ID205
6.5.5使用图形界面添加用户组206
6.6修改组206
6.6.1修改组名206
6.6.2修改组ID207
6.6.3指定重复的组ID208
6.7删除组209
6.8添加角色210
6.8.1指定角色基目录210
6.8.2指定角色主目录211
6.8.3指定角色的用户组212
6.8.4指定角色的有效期212
6.8.5指定角色的UID212
6.8.6 指定角色默认的Shell213
6.8.7指定角色的成员213
6.8.8为角色授权214
6.9修改角色217
6.9.1修改角色名217
6.9.2修改角色主目录217
6.9.3修改角色的主组218
6.9.4修改角色的有效期218
6.9.5修改角色默认的Shell218
6.9.6修改角色的授权219
6.10删除角色219
6.10.1使用默认选项删除角色219
6.10.2删除角色主目录219
6.11常见问题220
6.11.1在UNIX中添加一个用户的过程如何220
6.11.2如何添加一个与root相同权限的用户220
6.11.3如何在Linux中管理用户221
6.11.4如何在Linux中管理用户组222
6.12小结223
第2篇 系统管理226
第7章UNIX文件、目录和档案的操作(教学视频:98分钟)226
7.1理解UNIX中的文件类型226
7.1.1什么是文件226
7.1.2文件类型227
7.1.3目录和子目录230
7.1.4链接文件232
7.1.5设备文件234
7.1.6命名管道237
7.1.7 proc文件239
7.2文件操作241
7.2.1创建文件241
7.2.2命名文件244
7.2.3复制文件245
7.2.4将文件复制到目录中246
7.2.5移动文件247
7.2.6重命名文件247
7.2.7删除文件248
7.2.8如何防止误删文件250
7.3目录操作251
7.3.1路径名与工作目录251
7.3.2路径名缩写253
7.3.3显示当前路径254
7.3.4切换工作目录255
7.3.5创建目录256
7.3.6删除目录256
7.3.7将目录复制到目录中259
7.3.8移动文件259
7.3.9重命名文件或者目录260
7.3.10列出目录内容260
7.3.11通配符265
7.3.12显示目录树266
7.4文件和目录权限267
7.4.1文件的所有权267
7.4.2文件权限268
7.4.3 UNIX维护权限的方式269
7.4.4显示文件权限270
7.4.5文件模式271
7.4.6相对权限设置272
7.4.7绝对权限设置273
7.4.8递归权限设置274
7.4.9改变文件的所有权275
7.4.10改变文件的组所有权275
7.4.11特殊权限276
7.4.12权限掩码281
7.4.13目录权限284
7.5搜索文件286
7.5.1命令的好帮手:whereis命令286
7.5.2通过搜索数据库来搜索文件:locate命令288
7.5.3通过搜索目录树来搜索文件:find命令290
7.6文件压缩与归档297
7.6.1压缩与解压缩命令:gzip和gunzip298
7.6.2压缩与解压缩命令:bzip2和bunzip2300
7.6.3归档命令:tar300
7.7文件处理相关命令306
7.7.1文件类型识别:file306
7.7.2统计行数、字数以及字符数:wc307
7.7.3数据的八进制显示:od308
7.7.4文件比较:cmp309
7.7.5找出两个文件的相同之处:comm310
7.7.6显示文件的差异:diff和diff3312
7.7.7文件内容的排序:sort313
7.7.8搜索文件内容:grep315
7.7.9显示文件内容:cat316
7.7.10分页显示文件内容:more和less318
7.7.11显示文件前面几行内容:head318
7.7.12显示文件最后几行内容:tail319
7.8 vi文本编辑器319
7.8.1 vi历史简介319
7.8.2启动vi320
7.8.3 vi工作模式320
7.8.4保存文件321
7.8.5退出vi322
7.8.6创建新文件323
7.8.7移动光标323
7.8.8搜索和替换324
7.8.9使用行号324
7.8.10插入文本325
7.8.11删除文本326
7.8.12撤销或者重复改变326
7.8.13复制和粘贴文本326
7.9常见问题326
7.9.1 UNIX和Linux中的文件类型有何不同326
7.9.2 Linux系统中的11命令的由来327
7.9.3 Linux系统中的cp、 rm和mv命令327
7.10小结328
第8章 磁盘管理(教学视频:27分钟)329
8.1磁盘管理中的基本概念329
8.1.1磁道329
8.1.2扇区330
8.1.3柱面331
8.1.4块331
8.1.5磁盘控制器332
8.1.6磁盘设备命名约定333
8.2在Solans中安装磁盘338
8.2.1连接磁盘338
8.2.2创建磁盘设备文件338
8.2.3格式化磁盘339
8.2.4创建Solaris fdisk分区341
8.2.5磁盘分片和标记磁盘341
8.2.6创建文件系统344
8.3在FreeBSD中安装磁盘345
8.3.1连接磁盘345
8.3.2创建磁盘设备文件345
8.3.3创建磁盘分片346
8.3.4创建磁盘标签350
8.3.5创建文件系统352
8.4常见问题352
8.4.1什么是物理卷、卷组和逻辑卷352
8.4.2什么是裸设备353
8.4.3如何在Linux中添加新的硬盘353
8.5小结358
第9章UNIX文件系统(教学视频:40分钟)359
9.1 UNIX文件系统概述359
9.1.1 UNIX文件系统的历史359
9.1.2 UNIX文件系统类型361
9.1.3日志文件系统361
9.1.4 BSD系统的soft updates362
9.1.5默认的本地文件系统362
9.1.6目录和文件系统362
9.2监控文件系统364
9.2.1监控磁盘剩余空间364
9.2.2监控磁盘使用情况366
9.3创建文件系统368
9.3.1 newfs命令及其选项368
9.3.2在FreeB SD中创建文件系统369
9.3.3在Solaris中创建文件系统370
9.4挂载和卸载文件系统371
9.4.1挂载点371
9.4.2显示当前已经挂载的文件系统371
9.4.3文件系统挂载选项373
9.4.4挂载UFS文件系统374
9.4.5以只读的方式挂载文件系统375
9.4.6强制挂载文件系统376
9.4.7理解文件系统配置文件376
9.4.8文件系统的简化挂载方法379
9.4.9卸载文件系统380
9.4.10找出谁在使用文件系统381
9.4.11强制卸载文件系统382
9.5挂载和卸载来自其他系统的文件系统383
9.5.1内核与文件系统383
9.5.2挂载MS-DOS文件系统384
9.5.3挂载NTFS文件系统386
9.5.4挂载Linux文件系统387
9.5.5挂载和卸载基于CD-ROM的文件系统388
9.5.6挂载和卸载基于USB的文件系统389
9.6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391
9.6.1 fsck命令简介392
9.6.2 fsck命令的工作过程393
9.6.3使用fsck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394
9.7磁盘配额395
9.7.1什么是磁盘配额395
9.7.2分配磁盘配额396
9.8 Linux文件系统管理398
9.8.1 Linux文件系统概述398
9.8.2创建ext2/ext3/etx4文件系统399
9.8.3挂载和卸载ext2/ext3/etx4文件系统402
9.8.4理解Linux文件系统配置文件406
9.8.5检查ext2/ext3/etx4文件系统408
9.8.6管理ext2/ext3/etx4文件系统卷标409
9.8.7管理磁盘配额409
9.8.8挂载和卸载来自其他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412
9.8.9挂载基于CD-ROM的文件系统414
9.8.10挂载和卸载基于USB的文件系统415
9.9常见问题416
9.9.1什么是ZFS文件系统416
9.9.2什么是HSFS文件系统416
9.9.3什么是PCFS文件系统417
9.9.4如何备份和恢复文件系统417
9.10小结417
第10章 进程和作业(教学视频:54分钟)418
10.1概述418
10.1.1进程的基本概念418
10.1.2进程和程序的区别420
10.1.3进程标识符420
10.1.4系统调用421
10.1.5进程的生命周期421
10.1.6进程的状态422
10.1.7孤儿进程和僵死进程423
10.1.8谁是第一个进程423
10.1.9区分父进程和子进程424
10.1.10前台进程和后台进程425
10.1.11守候进程426
10.2监视进程426
10.2.1基本ps命令426
10.2.2熟悉ps命令:列出所有的进程430
10.2.3熟悉ps命令:列出某个用户的进程431
10.2.4熟悉ps命令:列出指定ID的进程432
10.2.5熟悉ps命令:控制输出格式432
10.2.6熟悉ps命令:查看状态435
10.2.7搜索进程436
10.2.8监控进程438
10.2.9显示进程树445
10.3控制进程449
10.3.1设置进程的优先级449
10.3.2改变进程的优先级451
10.3.3杀死进程453
10.3.4信号456
10.4作业控制459
10.4.1什么是作业459
10.4.2后台运行作业460
10.4.3挂起作业460
10.4.4挂起Shell462
10.4.5显示作业列表463
10.4.6将作业移至后台463
10.4.7将作业移至前台464
10.4.8作业调度:cron464
10.5常见问题467
10.5.1理解交换进程与init进程467
10.5.2进程间的通信有哪些方式467
10.5.3什么是Shell进程467
10.6小结468
第3篇 网络应用470
第11章 网络管理(教学视频:27分钟)470
11.1 TCP/IP协议简介470
11.1.1 TCP/IP协议和Internet470
11.1.2 TCP/IP协议网络模型471
11.1.3端口475
11.2 IP地址476
11.2.1 IP地址分类476
11.2.2子网和子网掩码479
11.2.3专用地址和NAT481
11.2.4 IPv6寻址482
11.3网络接口设置482
11.3.1 ifconfig命令482
11.3.2列出可用的网络接口484
11.3.3修改网络接口参数486
11.3.4给一个网络接口配置多个IP地址487
11.3.5配置DHCP支持488
11.3.6关闭或者激活网络接口491
11.4路由492
11.4.1路由表492
11.4.2静态路由494
11.4.3默认路由503
11.5名称解析505
11.5.1主机名和域名505
11.5.2 DNS客户端配置507
11.6常见问题509
11.6.1什么时候使用专用IP地址509
11.6.2如何确定网络地址的范围510
11.6.3如何在Linux下配置网络接口511
11.6.4如何在Linux下配置静态和动态路由513
11.6.5如何在Linux下设置DNS客户端513
11.7小结513
第12章DNS服务器(教学视频:47分钟)514
12.1 DNS的起源和背景514
12.1.1 DNS的历史514
12.1.2 DNS概述515
12.1.3域名空间和体系结构515
12.1.4域和域名517
12.1.5区域和域的不同518
12.1.6域名服务器的类型519
12.1.7 DNS基本原理520
12.2 BIND及其安装方法520
12.2.1关于BIND520
12.2.2以二进制软件包的方式安装Bind 9521
12.2.3以源代码的方式安装BIND 9522
12.2.4启动和停止BIND 9523
12.3配置BIND 9523
12.3.1 BIND配置文件概述523
12.3.2主配置文件named.conf524
12.3.3定义地址匹配列表525
12.3.4定义控制通道526
12.3.5包含外部文件527
12.3.6定义共享密钥527
12.3.7定义通道528
12.3.8使用通道分类529
12.3.9设置选项530
12.3.10定义远程服务器533
12.3.11定义视图534
12.3.12定义区域535
12.3.13根提示文件537
12.4 DNS数据库539
12.4.1资源记录539
12.4.2 SOA记录541
12.4.3 NS记录543
12.4.4 A记录544
12.4.5 PTR记录544
12.4.6 MX记录545
12.4.7 CNAME记录545
12.4.8区域文件中的命令546
12.5 BIND 9的安全管理547
12.5.1 name.conf文件中的安全选项547
12.5.2访问控制列表548
12.5.3限制named549
12.5.4使用TSIG和TKEY保障服务器之间通信的安全550
12.6 BIND 9的测试和调试551
12.6.1日志系统552
12.6.2调试级别553
12.6.3使用rndc工具调试BIND554
12.6.4使用nslookup、 dig和host工具调试BIND555
12.7常见问题559
12.7.1如何配置一个虚拟的DNS服务器,仅供本机查询559
12.7.2如何使得DNS服务器供外部计算机查询561
12.8小结562
第13章DHCP服务器(教学视频:10分钟)563
13.1 DHCP概述563
13.1.1什么是DHCP563
13.1.2作用域564
13.1.3超级作用域564
13.1.4地址池565
13.1.5租约565
13.1.6 DHCP工作原理565
13.2安装DHCP服务器566
13.2.1 DHCP服务器软件566
13.2.2 ISC DHCP服务器的安装566
13.3 DHCP服务器的常规配置568
13.3.1 DHCP服务器配置流程568
13.3.2 DHCP主配置文件569
13.3.3常用参数介绍571
13.3.4常用声明语句介绍571
13.3.5常用选项介绍572
13.3.6租约数据库文件573
13.3.7管理DHCP服务574
13.3.8 IP地址绑定574
13.4 DHCP客户机配置575
13.4.1 UNIX DHCP客户机配置575
13.4.2 Linux DHCP客户机配置577
13.4.3 Windows DHCP客户机配置578
13.5常见问题579
13.5.1多个网卡时的DHCP服务器配置579
13.5.2如何查看DHCP服务器状态579
13.6小结579
第14章FTP服务器(教学视频:26分钟)580
14.1文件传输协议概述580
14.1.1什么是文件传输协议580
14.1.2数据传输模式581
14.1.3匿名FTP和用户FTP582
14.1.4 FTP服务器软件583
14.2安装FTP服务器583
14.2.1在Solaris 11上安装FTP服务器583
14.2.2在FreeBSD上安装vsftd584
14.2.3在FreeBSD上安装ProFTPD585
14.3配置vsftpd服务器585
14.3.1 vsftd主配置文件585
14.3.2用户选项585
14.33连接选项587
14.3.4性能与负载控制选项587
14.3.5安全选项588
14.3.6配置FTP用户磁盘配额588
14.3.7配置匿名用户访问589
14.4配置ProFTPD服务器592
14.4.1配置ProFTPD启动方式593
14.4.2 ProFTPD的组件595
14.4.3 proftpd.conf文件的基本语法596
14.4.4最简单的ProFTPD配置文件示例596
14.4.5 ProFTPD配置文件指令597
14.4.6配置普通用户599
14.4.7配置匿名用户600
14.5客户端连接FTP服务器601
14.5.1使用命令行工具访问FTP服务器601
14.5.2使用FTP客户端软件访问FTP服务器606
14.5.3使用web浏览器访问FTP服务器606
14.6常见问题607
14.6.1如何允许或者禁止本机用户通过vsftd上传或者下载文件607
14.6.2解决文件时间错误问题608
14.6.3如何更改FTP服务端口608
14.6.4如何将用户锁定在主目录608
14.6.5如何允许匿名用户上传或者下载文件610
14.6.6如何限制用户上传或者下载速度610
14.6.7如何在Linux中安装vsftd610
14.6.8 vsftpd组件及其位置如何612
14.6.9如何在Linux中管理vsftpd服务612
14.6.10如何在Linux中安装ProFTPD613
14.7小结613
第15章 网络文件系统(教学视频:39分钟)614
15.1 NFS概述614
15.1.1什么是NFS614
15.1.2 NFS的应用615
15.2配置NF S服务器615
15.2.1 NFS服务器概述615
15.2.2 share命令与dfstab文件617
15.2.3 exportfs命令与exports文件618
15.2.4查看共享资源619
15.3配置NFS客户端620
15.3.1挂载远程文件系统620
15.3.2设置/etc/vfstab或者/etc/fstab文件621
15.3.3自动挂载622
15.3.4主映射文件622
15.3.5直接映射文件623
15.3.6间接映射文件624
15.4常见问题625
15.4.1无法挂载NFS共享目录的常见原因有哪些626
15.4.2如何在Linux中安装NFS服务器626
15.4.3如何在Linux中配置NFS服务器626
15.4.4如何在Linux中启动NFS服务627
15.4.5如何在Linux中查看NFS服务状态628
15.5小结628
第16章 邮件服务器(教学视频:28分钟)629
16.1电子邮件服务概述629
16.1.1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629
16.1.2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630
16.1.3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632
16.1.4邮局协议POP3632
16.1.5 Internet消息访问协议IMAP633
16.1.6电子邮件与域名的关系634
16.1.7常见的邮件服务器简介635
16.2 Sendmail邮件服务器635
16.2.1 Sendmail组成部分636
16.2.2使用m4预处理器639
16.2.3 Sendmail示例配置文件640
16.2.4从示例文件构建配置文件640
16.2.5表和数据库641
16.2.6安装Sendmail642
16.2.7设置Sendmail监听地址643
16.2.8设置主机别名643
16.2.9设置邮件别名644
16.2.10设置邮件服务器访问权限645
16.3 Dovecot的安装与配置647
16.3.1 Dovecot概述647
16.3.2安装Dovecot647
16.3.3配置Dovecot647
16.4邮件系统综合实例648
16.4.1配置DNS648
16.4.2配置Sendmail650
16.4.3配置Dovecot651
16.4.4配置邮件客户端652
16.5以 Web方式收发邮件655
16.5.1安装SquirrelMail656
16.5.2配置SquirrelMail656
16.5.3使用SquirrelMail收发邮件658
16.6常见问题658
16.6.1如何允许某个网络的计算机通过Sendmail发送邮件658
16.6.2如何让用户拥有自己的邮箱地址659
16.6.3如何简化邮箱地址660
16.6.4如何拒绝某个来源地址的邮件660
16.6.5如何创建一个邮件列表660
16.7小结661
第17章 远程登录与控制(教学视频:20分钟)662
17.1 Telnet服务662
17.1.1 Telnet概述662
17.1.2安装Telnet服务663
17.1.3配置Telnet服务663
17.1.4启动和停止Telnet服务665
17.1.5使用Telnet客户端665
17.2 SSH服务667
17.2.1 SSH概述667
17.2.2安装OpenSSH服务器667
17.2.3 OpenSSH组件列表668
17.2.4配置OpenSSH服务670
17.2.5启动和停止OpenSSH服务673
17.2.6使用SSH客户端673
17.3 VNC服务676
17.3.1 VNC概述676
17.3.2安装VNC服务器676
17.3.3配置VNC服务器677
17.3.4 VNC客户端的使用678
17.4常见问题679
17.4.1为什么不使用Telnet679
17.4.2如何修改SSH服务的端口号680
17.4.3如何重新产生SSH服务公共密钥680
17.4.4如何通过Putty连接SSH服务器681
17.4.5如何在Linux上安装和配置Telnet服务682
17.4.6如何在Linux上配置OpenSSH684
17.4.7如何在Linux上配置VNC服务器684
17.5小结685
第18章 代理服务器(教学视频:24分钟)686
18.1代理服务器介绍686
18.1.1代理和代理服务器686
18.1.2代理服务器工作原理687
18.1.3代理服务器类型689
18.2安装Squid代理服务器689
18.2.1 Squid服务器简介689
18.2.2安装Squid服务器690
18.2.3启动和关闭Squid服务器691
18.3配置Squid695
18.3.1 Squid的主配置文件squid.conf695
18.3.2设置错误提示文件698
18.3.3配置透明代理702
18.3.4配置反向代理703
18.4安全管理Squid704
18.4.1访问控制列表704
18.4.2控制HTTP请求706
18.4.3身份认证707
18.5 Squid日志管理709
18.5.1 access_ log日志710
18.5.2 cache.log日志711
18.5.3 store.log日志712
18.6使用Web方式管理Squid713
18.6.1 cachemgr.cgi程序713
18.6.2配置cachemgr714
18.6.3通过浏览器管理Squid714
18.7配置代理服务器客户端717
18.7.1配置UNIX/Linux客户端717
18.7.2配置Windows客户端717
18.8常见问题719
18.8.1如何增加对使用Squid时间的控制719
18.8.2如何限制用户不能访问某个网站720
18.8.3如何限制用户不能下载某种类型的文件720
18.9小结720
第4篇 高级管理722
第19章UNIX安全管理(教学视频:27分钟)722
19.1用户账号和密码安全722
19.1.1删除或者禁用不必要的用户722
19.1.2使用强壮的用户密码724
19.1.3制订密码策略725
19.1.4保证只有一个root用户727
19.1.5不要将文件路径中的“·”加入到PATH变量728
19.2网络安全729
19.2.1禁止ping命令729
19.2.2管理服务端口731
19.2.3使用安全的网络服务733
19.3文件系统的安全733
19.3.1严格管理文件的共享733
19.3.2特殊的文件权限:setuid和setgid733
19.3.3没有所有者的文件734
19.3.4规划好磁盘分区735
19.3.5使用合适的mount选项736
19.4备份与恢复736
19.4.1使用tar命令备份736
19.4.2专用的备份恢复工具:dump和restore737
19.4.3底层操作命令:dd743
19.4.4数据备份的物理安全744
19.5日志管理744
19.5.1查看当前登录的用户745
19.5.2查看用户历史登录日志746
19.5.3查看认证日志747
19.5.4查看整体系统日志749
19.5.5查看计划任务日志749
19.5.6查看历史命令日志750
19.5.7保证日志文件的安全751
19.6常见问题751
19.6.1如何允许或者禁止root用户通过SSH登录系统752
19.6.2如何理解chroot752
19.6.3什么是阻断式攻击753
19.6.4什么是资源耗尽754
19.7小结755
第20章Shell编程(教学视频:65分钟)756
20.1 Shell编程基础知识756
20.1.1什么是Shell脚本756
20.1.2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757
20.1.3常量758
20.1.4变量758
20.1.5注释759
20.1.6单引号和双引号760
20.1.7如何执行Shell程序762
20.2条件测试763
20.2.1数值比较763
20.2.2字符串比较764
20.2.3文件测试767
20.2.4条件测试的逻辑运算符768
20.3条件判断语句769
20.3.1 if-then-else分支结构769
20.3.2 case分支结构771
204循环语句772
20.4.1 for循环结构772
20.4.2 while循环结构774
20.4.3 until循环结构776
20.4.4循环控制777
20.5脚本参数与交互778
20.5.1向脚本传递参数778
20.5.2用户交互778
20.5.3特殊变量779
20.6常见问题780
20.6.1如何在程序中使用Shell的变量的值780
20.6.2是否可以将参数一次只传递一个给Shell脚本780
20.6.3如何检查一个变量是否包含值781
20.6.4如何获得后台命令运行时的输出781
20.6.5如何删除某个目录下匹配某个特定名字的所有文件781
20.6.6如何快速清空或创建一个文件782
20.7小结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