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之路](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873336.jpg)
- 何爱国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5537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建设-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与战略3
第一章 生态文明理论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3
一、生态文明的现实挑战:环境问题是人为问题3
二、生态文明的基本思路:人为问题需要人来解决6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选择三个突破口9
第二章 生态现代化之路:中国现代化的重新审视13
一、中国生态现代化的严峻挑战13
二、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良好机遇23
三、自觉行动,走生态文明之路27
第三章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东方大国的崛起32
一、东方的文化意义及其基本要求32
二、协调发展是疆域大国的必然要求36
三、可持续发展是人口大国的必然选择38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三个关键课题与中国转型发展43
一、经济增长与社会福祉的关系及其政策意义43
二、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及其政策意义46
三、政府支出与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政策意义48
第五章 中国循环型社会建设的挑战、实践与展望51
一、中国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挑战与需求51
二、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与典型措施54
三、中国循环型社会建设的展望及建议62
第六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企业和公民职责65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65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责66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企业职责68
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民职责69
第七章 中国农业污染:态势与对策72
一、中国农业污染现状及其根源72
二、未来十年中国的农业污染态势86
三、中国农业污染防治的对策思考89
四、上海的农业污染态势及其对策97
中篇 历史与反思103
第八章 打开人类文明史的新视野:庞廷的生态文明史观103
一、生态文明史观要义103
二、生态文明史观的批判性与解释力108
三、生态文明史观的范式意义114
第九章 生态平衡与中国发展:彭慕兰的中国生态文明观118
一、生态制约与中西“大分流”119
二、发展至上主义与中国生态文明121
三、生态平衡与中国发展模式124
第十章 “人口—土地”生态链及中国历史的运行127
一、“土地生态链”及其平衡和失衡127
二、社会生态失衡与被动的自然调节130
三、流民与战争及中国历史“大周期”132
四、“土地生态链”置换与“市场生态链”出现135
第十一章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冲突:理论、历史与选择137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冲突的相关理论137
二、国际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冲突回顾141
三、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冲突回顾147
四、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协调149
第十二章 从改天换地到生态文明:中国生态现代化战略的形成152
一、环保意识的萌芽(1949~1972年)153
二、环保意识的觉醒(1972~1983年)155
三、环保国策的提出(1983~1992年)159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1992~2003年)161
五、生态现代化战略形成: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战略(2003年至今)164
第十三章 “十一五”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回顾与反思168
一、“十一五”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168
二、“十一五”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与制度反思169
第十四章 从流域污染控制反思中国生态文明建设171
一、建立流域民主管理和协商体制172
二、促进公众的广泛参与174
三、促进环境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175
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流域污染控制技术体系177
五、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寻找生态文明智慧178
下篇 地域与个案183
第十五章 “十二五”长三角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183
一、长三角资源与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183
二、长三角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186
三、长三角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与任务187
四、长三角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和机制188
第十六章 长三角的生态环境特征和一体化推进措施192
一、生态文明:生存意义与发展意义192
二、长三角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194
三、长三角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95
四、长三角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200
五、大力推进长三角生态环保一体化203
第十七章 对长三角生态文明城市群建设的思考206
一、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6
二、全球变暖对长三角城市的影响207
三、对长三角生态文明城市群建设的几点建议208
第十八章 长三角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及其进程评价211
一、长三角城市应率先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211
二、长三角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213
三、长三角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评价215
第十九章 长三角的低碳发展与水资源利用225
一、长三角的低碳发展225
二、宝钢的低碳发展之路228
三、长三角的水资源利用231
第二十章 上海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改善对策235
一、上海农业环境污染的整体判断235
二、上海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任务艰巨236
三、上海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对策措施238
第二十一章 绿色珠三角世界级都会区发展的目标与途径240
一、总体战略目标240
二、具体发展目标241
三、几个关键点245
四、建设对策247
第二十二章 湾区价值与对粤港澳共建环珠江口低碳湾区的思考260
一、湾区问题与湾区价值的提出260
二、湾区价值与环珠江口湾区的特征262
三、环珠江口低碳湾区建设的实证分析263
四、对粤港澳共建低碳湾区,提升湾区价值的思考269
第二十三章 海南经济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272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274
二、海南开发中的环境认识、决心和成绩275
三、无序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280
四、凝聚全民共识,实现生态现代化284
第二十四章 双重文明跨越的探索与启示——从江西山江湖工程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288
一、山江湖工程奠定了江西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89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明确了江西的发展思路291
三、从山江湖工程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江西发展模式的提升与启示294
第二十五章 巢湖流域水环境污染及其政策应对301
一、巢湖流域水污染及其成因301
二、巢湖流域环境污染的政策应对304
三、巢湖流域环境污染政策应对的特点305
参考文献306
附录一 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作用——“生态文明与长三角城市发展论坛”综述312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义、成绩、问题与对策313
二、长三角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315
三、长三角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基本方略与对策318
四、着力建立长三角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机制322
五、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展望324
附录二 上海论坛生态文明分论坛圆桌会议纪要326
一、环境问题主要是社会问题326
二、农业污染需要综合防治328
三、环保决策要公开透明和全民参与333
四、农业污染治理要落实在健全组织上335
五、平衡政绩感与家园感,维护公民环境权益338
六、农业污染防治关键是利益驱动及其制度化339
七、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强化政府责任340
八、调整现代化步伐,让生态环境休息341
九、明确土地管理者责任,构建节约型社会343
十、改进农业生产方式与流通方式345
后记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