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哲学论稿 从本有而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哲学论稿 从本有而来
  •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8801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8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607页
  • 主题词:海德格尔,M.(1889~1976)-哲学思想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哲学论稿 从本有而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前瞻1

公开的书名“哲学论稿”与本质性的标题“从本有而来”1

1.本“论稿”乃在一条轨道上追问3

2.本有之道说乃作为对存在问题的第一个应答6

3.从本有而来10

4.从本有而来11

5.对于少数人——对于稀罕者13

6.基本情调23

7.从本有而来26

8.从本有而来31

9.洞见33

10.从本有而来33

11.本有——此在——人35

12.本有与历史36

13.抑制37

14.哲学与世界观41

15.哲学之为“一个民族的哲学”46

16.哲学48

17.哲学的必然性50

18.思想之无力52

19.哲学(关于问题:我们是谁)53

20.开端与开端性的思想60

21.开端性的思想(开抛)61

22.开端性的思想62

23.开端性的思想。为什么思想来自开端?63

24.对开端性思想的迷误诉求66

25.历史性与存在67

26.哲学之为知晓68

27.开端性的思想(概念)69

28.作为终结性思想的开端性思想的不可测度性71

29.开端性的思想(关于本质的问题)72

30.开端性的思想(作为沉思)73

31.开端性思想的风格75

32.本有 在实行回响和传送之后的一个决定性洞见76

33.存有问题79

34.本有与存在问题80

35.本有85

36.存有之启思与语言85

37.存有与它的静默(默秘学)86

38.静默87

39.本有88

40.过渡时代的思想作品90

41.每一种存有道说都持守于词语和命名91

42.从《存在与时间》到“本有”92

43.存有与决断95

44.种种“决断”99

45.“决断”104

46.决断(先行把握)108

47.决断的本质:存在或非存在110

48.在何种意义上决断归属于存有本身111

49.为什么必须做出决断?112

二、回响113

50.回响113

51.回响114

52.存在之离弃状态117

53.急难119

54.存在之离弃状态120

55.回响121

56.存在之离弃状态的持续,以存在之被遗忘状态的隐蔽方式123

57.存有之历史与存在之离弃状态127

58.对存在之离弃状态的三种掩盖是什么以及它们如何显示出来128

59.完全无疑问状态的时代与施魔131

60.作为最高急难的无急难状态从何而来?132

61.谋制133

62.通过谋制和“体验”对存在之离弃状态本身的伪装136

63.体-验137

64.谋制137

65.存有之非本质138

66.谋制与体验138

67.谋制与体验139

68.谋制与体验141

69.体验与“人类学”142

70.巨大之物143

71.巨大之物146

72.虚无主义146

73.存在之离弃状态与“科学”149

74.“总体动员”作为原始的存在之离弃状态的结果151

75.关于科学的沉思152

76.关于“科学”的命题153

77.experiri[经验]experientia[经验]-experimentum[实验]-“实验”—εμπειp?α[经验]—经验—试验166

78.experiri[经验](εμπειp?α[经验])—“经验活动”168

79.精确科学与实验172

80.experiri[经验]—experientia[经验]—experimentum[实验]—“实验”173

三、传送175

81.传送175

82.传送175

83.全部形而上学关于存在的意见176

84.存在者177

85.对第一开端的原始归本意味着在另一开端中扎根177

86.形而上学历史作为未经提升和不能为其本身所认识的东西,备好了什么,因而传送了什么181

87.第一开端的历史(形而上学的历史)181

88.“历史”讲座属于这项任务的范围182

89.向另一开端的过渡183

90.从第一开端到另一开端。否定185

91.从第一开端到另一开端186

92.关于第一开端与另一开端的争辩194

93.伟大的哲学195

94.对另一开端的争辩195

95.第一开端196

96.对作为ψυσι?[涌现、自然]的存在者的开端性解释197

97.ψpυσι?涌现、自然](Τεχνη[技艺])198

98.根据持续的在场状态对存在状态的开抛200

99.开端性思想中的“存在”与“生成”202

100.第一开端204

101.从早先而来必定清晰地处于一种可靠的光亮中207

102.思想:西方哲学主导问题的引线207

103.关于德国唯心主义这个概念211

104.德国唯心主义213

105.荷尔德林——基尔凯郭尔——尼采214

106.在第一开端和另一开端的争辩之实行中对全部“存在学”的决断214

107.对主导问题的解答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形式216

108.主导问题历史范围内的形而上学基本立场以及它们各自具有的时间-空间解释217

109.?δεα[相、理念]218

110.?δεα[相、理念],柏拉图主义与唯心主义219

111.“先天性”与?ψυσι?[涌现、自然]233

112.“先天性”234

113.?δεα[相、理念]与ουσ?α[在场、实体]235

114.关于尼采形而上学的基本立场236

四、跳跃237

115.跳跃的主导情调237

116.存在历史237

117.跳跃239

118.跳跃241

119.跳跃在由基本问题之追问而做的准备中242

120.跳跃245

121.存有与存在者248

122.跳跃(被抛的开抛)249

123.存有250

124.跳跃252

125.存有与时间253

126.存有与存在者与诸神254

127.开裂255

128.存有与人256

129.虚无257

130.存有之“本质现身”259

131.存有之本质现身中的过度(自行遮蔽)261

132.存有与存在者262

133.存有之本质现身263

134.此-在与存有的关联265

135.作为本有的存有之本现(此-在与存有的关联)267

136.存有268

137.存有271

138.存有之真理与存在理解272

139.存有之本现:真理与时间-空间273

140.存有之本现275

141.存有之本质现身275

142.存有之本质现身276

143.存有277

144.存有与原始争执(存有或者存有本身之本质现身中的非存有)278

145.存有与虚无280

146.存有与非存有281

147.存有之本现(它的有限性)283

148.存在者存在284

149.根据??εσΤιν[什么存在]与ο?ιεσΤιν[如此存在]而作的存在者之存在状态的区分285

150.存在者之什么与如此之区分的本源287

151.存在与存在者288

152.存有之等级289

153.生命291

154.“生命”292

155.自然与大地293

156.开裂294

157.开裂与“样态”295

158.开裂与“样态”297

159.开裂298

160.向死而在与存在299

161.向死而在299

162.向死而有301

163.向死而在与存在302

164.存有之本现303

165.作为本现的本质现身304

166.本现与本质现身305

167.驶入本现之中307

五、建基308

(一)此-在与存在之开抛308

168.此-在与存有308

169.此-在309

170.此-在309

171.此-在310

172.此-在与存在问题310

173.此-在311

174.此-在与内立状态314

175.此-在与存在者整体315

176.此-在。词语解说316

177.离开之在318

178.“此-在为其自身之故而实存”319

179.“实存”(《存在与时间》,第42页)319

180.存在理解与存有320

181.跳跃320

182.存有之开抛。开抛之为被抛的开抛321

183.向存有的开抛321

184.存在问题作为存有之真理的问题322

185.什么叫此-在?322

186.此-在323

(二)此-在324

187.建基324

188.建基325

189.此-在326

190.关于此-在327

191.此-在329

192.此-在330

193.此-在与人330

194.人与此-在335

195.此-在与人337

196.此-在与民族337

197.此-在——本己性——自身性338

198.此-在之建基作为探-基340

199.超越性与此-在与存有341

200.此-在342

201.此-在与离开之在342

202.此-在(离开之在)343

203.开抛与此-在345

(三)真理的本质现身346

204.真理的本质现身346

205.敞开者347

206.从αληθεια[无蔽、真理]到此-在348

207.从αληθεια[无蔽、真理]到此-在349

208.真理350

209.αληθεια[无蔽]——敞开状态与自行遮蔽者之澄明351

210.关于真理之本质现身的历史353

211.αληθεια[无蔽、真理]。它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的历史的危机,最后的光芒和完全的坍塌355

212.作为确定性的真理357

213.真理问题关键何在359

214.真理的本质现身(敞开状态)360

215.真理之本现362

216.真理问题的开端363

217.真理的本质现身363

218.真理之本现的显示365

219.真理问题之关节366

220.真理问题366

221.真理之为存有的本现368

222.真理368

223.真理的本质现身(它的非-本质)369

224.真理的本质现身370

225.真理的本质现身370

226.遮蔽之澄明与αληθεια[无蔽、真理]372

227.关于真理的本质现身376

228.真理的本质现身乃是非-真理379

229.真理与此-在380

230.真理与正确性381

231.真理即αληθεια[无蔽、真理]如何成为正确性381

232.真理问题作为历史性沉思382

233.把洞穴比喻的解释(1931/1932年和1933/1934年)插入真理问题之中383

234.真理问题(尼采)385

235.真理与真正390

236.真理391

237.信仰与真理392

(四)作为离-基深渊的时间-空间395

238.时间-空间395

239.时间-空间(准备性的思索)396

240.时间与空间。它们的“现实性”与“来源”401

241.空间与时间——时间-空间402

242.时间-空间之为离-基深渊404

(五)作为庇护的真理之本现416

243.庇护416

244.真理与庇护418

245.真理与庇护418

246.真理在真实者中的庇护419

247.此-在的建基与真理之庇护的轨道420

六、将-来者421

248.将来者421

249.将来者的基本情调422

250.将来者423

251.民族的本质与此-在425

252.此-在与最后之神的将来者426

七、最后之神429

253.最后者429

254.拒予429

255.本有中的转向431

256.最后之神434

八、存有444

257.存有444

258.哲学445

259.哲学448

260.巨大之物464

261.关于存有的意见467

262.存有之“开抛”与作为开抛的存有470

263.每一种开抛都是一种被抛的开抛476

264.存有之开抛与存在理解479

265.存有之启-思480

266.存有与“存在学差异”。“区分”490

267.存有(本有)495

268.存有(区分)503

269.存有507

270.存有之本质现身(本现)511

271.此-在515

272.人519

273.历史520

274.存在者与计算523

275.存在者524

276.存有与语言525

277.“形而上学”与艺术作品的本源532

278.艺术作品的本源534

279.但诸神的情形如何?537

280.过渡问题538

281.语言(它的本源)539

编者后记541

附录一:几组重要译名的讨论551

附录二:德-英-中译名对照表564

译后记5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