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哈回合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则谈判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多哈回合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则谈判研究
  • 傅东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1249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41页
  • 文件大小:283MB
  • 文件页数:661页
  • 主题词: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法-谈判-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多哈回合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则谈判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上篇 多哈回合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则谈判概述3

第一章 历次多边贸易谈判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3

第一节1947年《关贸总协定》和建立国际贸易组织(ITO)的失败4

第二节1947年至1961年以削减关税为内容的多边贸易谈判6

第三节 肯尼迪回合多边贸易谈判7

第四节 东京回合多边贸易谈判7

第五节 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8

第二章 多边贸易谈判与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则的历史发展11

第一节1947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12

1.《关贸总协定》谈判中的反倾销问题12

2.《关贸总协定》第6条设定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多边规则框架13

第二节 肯尼迪回合《反倾销守则》15

1.肯尼迪回合反倾销规则谈判15

2.肯尼迪回合《反倾销守则》16

第三节 东京回合《反倾销守则》和《反补贴守则》17

1.东京回合反补贴规则谈判及《反补贴守则》17

2.东京回合反倾销规则谈判及对于肯尼迪回合《反倾销守则》的主要修订19

第四节 乌拉圭回合《反倾销协定》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20

1.乌拉圭回合反倾销规则谈判的概况20

2.乌拉圭回合反倾销规则谈判的特点23

2.1灵活多样的谈判形式和平台24

2.2谈判阵营对立,利益难以平衡24

2.3谈判提案广泛,难得一题共识25

2.4反规避条款如鲠在喉25

2.5 GATT争端裁定对规则谈判的积极影响26

3.乌拉圭回合规则谈判对于东京回合《反倾销守则》的主要修订26

3.1价格比较26

3.2正常贸易条件27

3.3结构价格28

3.4损害和因果关系分析28

3.5损害累积评估28

3.6申诉资格29

3.7微量倾销幅度和可忽略进口量29

3.8抽样30

3.9日落复审30

4.乌拉圭回合反补贴规则谈判的概况31

5.乌拉圭回合规则谈判对于东京回合《反补贴守则》的改进32

第三章 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启动与进展34

第一节WTO成立后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努力34

1. WTO成立后就乌拉圭回合遗留事项的继续谈判34

2. 1996年至1999年WTO部长会议的概况35

2.1 1996年新加坡部长会议36

2.2 1998年日内瓦部长会议36

2.3 1999年西雅图部长会议36

第二节 多哈发展回合的开启:《多哈部长宣言》37

第三节 坎昆部长会议的失败为多哈回合谈判带来的阴影38

第四节 香港部长会议暂时挽救了多哈回合40

第五节 多哈回合被迫无限期中止41

第六节 多哈回合谈判进程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爆发42

第四章 多哈回合规则谈判的综述45

第一节 多哈回合规则谈判的总体特点45

1.贸易救济全球扩散,规则面临重大挑战45

2.授权先天不足,变革目标受限46

3.各方势均力敌,对立分歧严重46

4. WTO争端裁定对于规则谈判的影响47

第二节《多哈部长宣言》第28段确立的规则谈判法律框架48

第三节 多哈回合规则谈判的组织结构、参与情况、提案和议题49

第四节 多哈回合规则谈判进程的五个阶段(2002.4—2009.12)51

第五节《香港部长宣言》对规则谈判的阶段性总结52

1.《香港部长宣言》附件D关于规则谈判的阶段性总结53

2.《香港部长宣言》对于规则谈判阶段性总结的意义54

第六节 两次主席案文的出台及引发的争议55

第七节 多哈回合规则谈判正再现乌拉圭回合规则谈判之历程57

第五章 规则谈判各方立场之分析60

第一节 美欧等发达国家代表保守派60

第二节 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代表激进派62

第三节 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大国之双重性64

第四节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代表务实派64

第五节 中国是一支独立不倚的新生力量65

中篇 多哈回合反倾销规则谈判的重点议题分析69

第一章 反倾销规则的内在冲突在谈判中继续碰撞69

第二章 归零法议题研究72

第一节 乌拉圭回合关于“归零”埋下的隐患72

第二节《反倾销协定》没有明确归零法74

第三节WTO争端解决机构裁定全面否定归零法74

1.印度诉欧盟床单反倾销案:首次否定原审“规格归零”法76

2.巴西诉欧盟管件反倾销案:第二次否定原审“规格归零”法76

3.加拿大诉美国软木反倾销案:首次否定美国原审“规格归零”法77

4.欧盟诉美国归零案:第二次否定美国原审“规格归零”法,首次否定美国复审“简单归零”法78

5.日本诉美国归零案:第三次否定美国原审“规格归零”法,第二次否定美国复审“简单归零”法80

6.厄瓜多尔诉美国虾反倾销案:第四次否定美国原审“规格归零”法81

7.墨西哥诉美国归零案:第三次否定美国复审“简单归零”法82

8.欧盟诉美国继续归零案:第五次否定美国原审“规格归零”法和第四次否定美国复审“简单归零”法83

9.WTO拉锯式“归零”争端,集中反映了反倾销规则内在的深刻矛盾83

第四节 谈判各方在归零法议题上的全面对抗84

1.归零成为反倾销规则谈判的关键议题84

2. 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定对于归零法议题谈判的直接影响88

3.美国对于归零问题的强硬立场及其原因90

4.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和发展中国家对于归零的口诛笔伐92

5.澳大利亚和埃及的温和立场94

6.欧盟在归零法议题谈判中静观其变94

第五节 两次主席案文对于“归零”的极端处理94

第三章 被调查产品议题研究98

第一节《反倾销协定》缺乏关于被调查产品的定义99

第二节WTO争端解决机构关于被调查产品问题的相关裁定100

第三节 被调查产品在国际反倾销实践中的适用102

第四节 谈判各方关于被调查产品议题的立场和观点104

1.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强烈要求明确被调查产品定义104

2.加拿大支持明确被调查产品的定义106

3.美欧对于被调查产品议题立场谨慎109

第五节 主席案文无法调和谈判各方的意见109

第四章 实质损害议题研究111

第一节《反倾销协定》关于实质损害的相关规定111

第二节 主要谈判方关于实质损害议题的立场和提案113

1.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关于实质损害议题的立场和观点114

2.日本关于“无损害推定”的提案115

3.其他谈判方关于实质损害议题的立场115

第三节 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关于实质损害定义的提议及分析115

1.“实质损害”与“严重损害”的对比116

2.“国内产业的经营情况”117

3.“恶化”117

4.“重要的”和“可衡量的”119

5.“全面评估”120

第四节 主席案文关于实质损害定义的沉默120

第五章 实质损害威胁议题研究122

第一节《反倾销协定》关于实质损害威胁的相关规定123

第二节 主要谈判方关于实质损害威胁议题的立场和观点124

1.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关于实质损害威胁议题的立场124

2.印度关于实质损害威胁议题的立场125

3.美国关于实质损害威胁议题的立场125

4.中国关于实质损害威胁议题的立场125

5.埃及关于实质损害威胁议题的立场126

第三节 实质损害威胁的认定问题127

1.何谓实质损害威胁?127

2.实质损害与实质损害威胁认定的关系128

3.“明显预见且迫在眉睫”130

4.实质损害威胁认定必须基于事实130

5.第3.4条和第3.7条列举的损害和损害威胁分析要素132

6.“特别谨慎”条款132

第四节 主席案文对于实质损害威胁条款的修订132

第六章 实质阻碍议题研究135

第一节《反倾销协定》关于实质阻碍的相关规定135

第二节 埃及关于实质阻碍议题谈判的积极立场137

1.埃及关于实质阻碍议题的提案137

2.埃及关于实质阻碍议题的立场分析140

3.关于埃及实质阻碍案文的评论140

第三节 主席案文中的实质阻碍条款141

第七章 倾销进口产品议题研究143

第一节《反倾销协定》关于倾销进口产品的相关规定143

第二节 谈判各方关于倾销进口产品议题的立场和观点144

1.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力争将WTO上诉机构裁定立法化144

2.澳大利亚支持澄清规则145

3.美国主张反向修改规则145

4.埃及的反对意见147

第三节 关于倾销进口产品数量的认定147

1.“肯定证据”和“客观审查”义务:EC-Bed Linen案件147

2.倾销进口产品数量不等于来自涉案国的所有涉案产品数量148

3.倾销进口产品不应包括无倾销出口商/生产商的进口产品149

4.倾销进口产品不应包括倾销幅度微量的出口商/生产商的进口产品149

5.倾销进口产品是否包括无倾销交易?150

6.倾销进口产品是否包括未抽样企业的进口产品?151

7.倾销进口产品是否包括关联公司“自用”进口产品?151

第四节 倾销进口产品认定方法对其他条款的影响152

第五节 主席案文接纳了倾销进口产品议题153

第八章 损害认定中的国内产业状况评估议题研究155

第一节《反倾销协定》关于国内产业状况评估的相关规定155

第二节WTO争端解决机构关于国内产业状况评估规则的解释157

第三节 国内产业状况评估议题的谈判情况159

1.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要求澄清国内产业状况评估方法159

2.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的提议遭到强烈质疑159

3.印度关于澄清部分损害指标的提议162

4.美国要求明确规定考虑其他因素162

第四节 国内产业状况评估与调查机关的自由裁量权163

1.在规则上调查机关享有很大的裁量自由163

2.调查机关对自由裁量权的实际需要163

3.各国损害调查的差异与国内产业状况评估164

第五节 受到冷落的国内产业状况评估议题165

第九章 因果关系议题研究166

第一节《反倾销协定》关于因果关系的相关规定166

第二节WTO争端解决机构关于因果关系规则的解释167

1.调查机关对于因果关系的审查义务167

2.关于其他“已知因素”的解释167

3.“不得归因”分析168

第三节 谈判各方关于因果关系议题的巨大分歧170

1.关于因果关系标准的分歧171

1.1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和中国关于因果关系的“重大”原因标准172

1.2美欧对于因果关系标准的不同立场和意见173

2.WTO上诉机构关于“不得归因”裁定引发的争论173

2.1实现WTO争端裁定立法化,还是去法律化?174

2.2如何澄清“不得归因”的分析方法175

2.3关于“不得归因”立法化的谈判成败176

3.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及日本关于“无因果关系推定”的提议177

第四节 主席案文关于因果关系的“中庸”之笔177

第十章 低税规则议题研究180

第一节 多边谈判历史上关于低税规则的争论181

第二节 谈判各方关于低税规则议题的讨论182

第三节 各成员方关于低税规则议题的立场187

1.支持方关于低税规则议题的立场187

1.1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关于低税规则议题的立场187

1.2印度关于低税规则议题的立场190

1.3欧盟关于低税规则议题的立场191

1.4韩国关于低税规则议题的立场192

1.5巴西关于低税规则议题的立场192

1.6南非关于低税规则议题的立场195

1.7中国关于低税规则议题的立场195

1.8巴西、中国香港、印度和日本代表支持方的总结性提案196

2.反对方关于低税规则议题的立场197

2.1美国和加拿大关于低税规则议题的立场197

2.2埃及关于低税规则议题的立场变化200

第四节 低税规则条款在两次主席案文中的消失与重现202

第十一章 透明度和程序公正性议题研究205

第一节《反倾销协定》关于透明度和程序公正性的相关规定206

第二节 谈判各方关于透明度和程序公正性议题的立场208

1.透明度和程序公正性议题获得广泛支持208

2.美欧等传统反倾销国家对于透明度和程序公正性议题的积极推动218

3.欧盟从监督角度提出加强程序公正性的建议220

4.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对于透明度和程序公正性议题的支持221

5.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对于透明度和程序公正性议题立场不一222

6.其他反倾销用户关于透明度和程序公正性议题的态度224

第三节 关于透明度和程序公正性议题的分析225

1.立案阶段的透明度和程序公正性225

1.1加大调查机关的审查义务225

1.2严格申请书的证据内容227

1.3利害关系人是否应获得立案评议权?228

1.4能否把立案问题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231

2.披露和强制初裁233

2.1美国关于披露和强制初裁的立场233

2.2土耳其和挪威关于披露的提案235

2.3巴西基于价格承诺提出的强制初裁提案236

3.案件资料的公开查询237

3.1美国的行政保护令制度(APO)对于案件资料公开查询的保障237

3.2美国关于案件资料公开查询的提议238

3.3墨西哥以美国行政保护令制度(APO)为蓝本的提议240

3.4挪威关于非保密概要的提议242

4.实地核查通知和核查报告披露242

5.立案和裁决公告243

5.1各方普遍同意明确和充实公告内容243

5.2中国香港关于反倾销措施透明度的提案247

6.欧盟提议由WTO对各国反倾销实践进行审议249

第四节 主席案文对透明度和程序公正性议题的采纳251

第十二章 公共利益议题研究261

第一节《反倾销协定》对于公共利益的弹性规定261

第二节 谈判各方关于公共利益议题的立场262

1.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积极推动公共利益议题的谈判264

1.1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对于公共利益议题的基本立场264

1.2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关于公共利益的提案265

2.加拿大推动公共利益议题谈判,支持务实的贸易救济267

2.1加拿大对于公共利益议题的基本立场267

2.2加拿大公共利益提案体现的灵活性267

3.欧盟作为公共利益规则践行者的立场270

4.其他谈判方关于公共利益议题的立场270

第三节 主席案文中的公共利益条款271

第四节 欧盟共同体利益条款的立法和实践273

1.欧盟反倾销立法中的公共利益条款273

2.欧盟引入公共利益条款的内在需要和考虑274

3.欧盟公共利益条款的实体分析275

4.欧盟公共利益审查的程序分析277

5.欧盟公共利益条款的实施278

6.欧盟的公共利益审查是欧美反倾销法最重要的区别之一279

第五节 公共利益条款的多边化问题280

1.公共利益条款多边化是否具备充分的必要性?280

2.公共利益条款多边化需要灵活性281

3.如何规定公共利益条款的实体内容282

4.公共利益条款是否成为一个程序性规则?283

5.公共利益条款是否应受WTO争端解决机制监督283

第十三章 反规避议题研究285

第一节 反规避的多边立法基础285

1.是否应在多边规则中引入反规避条款286

2.哪些行为是规避行为286

3.规避的实体构成条件287

4.反规避措施的范围和追溯效力288

第二节 主要谈判方关于反规避议题的立场和观点288

1.美国作为反规避倡导者的立场和观点289

1.1美国关于反规避议题的提案和案文草案290

1.2美国关于反规避议题的总体立场292

1.3关于美国反规避案文草案的分析293

2.其他反规避支持派的立场和提案295

3.其他派别关于反规避议题的立场和观点296

第三节 反规避议题谈判的历史发展297

1.乌拉圭回合规则谈判中关于反规避议题的多方争论298

2. GATT专家组在日本诉欧共体反规避案中的裁定300

3.邓克尔草案中的反规避条款301

4.美国对邓克尔草案中反规避条款的反对意见303

5.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对反规避立场的折衷304

6.在WTO反倾销委员会框架内关于反规避的继续谈判304

第四节 反规避议题谈判的实践基础:美欧反规避制度305

1.美欧在反规避范围上的差异306

2.对于规避行为的认定,美欧在立法体例上的区别307

3.关于规避行为的构成要件和考察因素,美欧立法上的异同307

3.1“同类产品”的用词,美欧之间的差别307

3.2“贸易方式改变”,美欧在概念上的交叉308

3.3证明经济上必要性的不同方法308

3.4对关联性的要求,美欧立法各不相同308

3.5组装规避认定中的部件价值比例和增值比例,美欧各执一端309

4.美欧在反规避调查程序上的特点310

5.美欧在实施反规避措施方面的比较311

5.1反规避措施所指的对象311

5.2反规避措施的税率确定311

5.3反规避措施的实施时间312

5.4反规避措施的豁免312

5.5对反规避措施的复审312

6.美欧在反规避政策上的默契312

第五节 主席案文中的反规避条款及分析313

1.什么是规避行为315

2.立法体例315

3.规避行为的实体构成条件315

4.第三国组装和进口国组装结合的规避方式317

5.反规避调查程序318

6.反规避措施318

第十四章 自动日落和日落复审议题研究319

第一节 乌拉圭回合在日落问题上的妥协319

第二节 WTO争端解决机构关于日落规则的澄清和解释321

1.一般规则和例外321

2.“预期可能性分析”和“肯定性证据”321

3.没有规定“预期可能性分析”的方法323

4.日落复审主动立案的证据要求325

5.日落复审对于原审调查规则适用的舍取325

第三节 日落规则引发“日不落”问题327

第四节 谈判各方关于日落议题的巨大分歧330

1.日落议题的主要方面334

2.自动日落条款和加强日落复审规则的关系334

3.反倾销联谊小组成员关于五年自动日落的强烈要求335

4.加拿大关于严格日落复审规则的要求336

5.日本推进日落规则谈判的努力338

6.中国关于10年自动日落的立场342

7.美欧坚持维护现有日落条款343

第五节 主席日落条款案文遭受挫败344

下篇 多哈回合反补贴规则谈判的重点议题分析353

第一章 悄然进行中的反补贴规则谈判353

第二章 补贴定义议题研究358

第一节 补贴定义是《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基石358

第二节 补贴定义的历史演变359

1. 1947年《关贸总协定》缺乏明确的补贴定义359

2.东京回合《反补贴守则》列举性补贴规定360

第三节 谈判各方关于补贴定义的提案361

1.隐蔽性补贴363

1.1美国:要求根除隐蔽性补贴363

1.2欧盟:要求补贴发放更透明365

2.补贴利益转移366

2.1加拿大:利益转移不能只凭推断367

2.2巴西:利益转移分析应局限于反补贴调查369

3.补贴利益的认定371

3.1巴西:认定利益的市场基准371

3.2巴西:没有市场环境怎么确定可比的商业基准?373

第四节 主席案文对于补贴定义的修改374

1.第一次主席案文对于补贴定义的修改374

2.第二次主席案文对于补贴定义的修改375

3.两次主席案文对各方提案的反映375

第三章 专向性议题研究377

第一节《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关于补贴专向性的相关规定377

第二节 补贴专向性规则的历史演变379

第三节 谈判各方关于补贴专向性的提案380

1.加拿大:两个概念需要澄清380

2.巴西:与加拿大针锋相对383

3.加拿大:关于事实专向性的最终立场384

第四节 主席案文对于补贴专向性的意外修改385

第四章 禁止性补贴议题研究387

第一节《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关于禁止性补贴的相关规定387

1.《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中的补贴分类387

2.禁止性补贴:定义加列举388

3.《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附件一:出口补贴列示清单388

第二节 禁止性补贴规则的历史发展390

1.1947年《关贸总协定》关于禁止性补贴的规定390

2.东京回合《反补贴守则》关于禁止性补贴的规定391

3.《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关于禁止性补贴规则的发展391

第三节 谈判各方关于禁止性补贴的提案391

1.出口信贷394

1.1出口信贷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94

1.2巴西:出口信贷规则应照顾发展中国家利益396

2.扩大禁止性补贴范围399

2.1美国:要求扩大禁止性补贴范围399

2.2其他国家对于美国提案的看法402

2.3欧盟:国民待遇原则和低于成本的资助402

3.事实上视出口实绩为补贴条件404

3.1澳大利亚:需要明确认定“事实上”的标准404

第四节 主席案文对于各方提案的取舍406

第五章 补贴额计算议题研究409

第一节 关于补贴额计算规则的回顾409

第二节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关于补贴额计算的相关规定410

第三节 主席案文对于补贴额计算条款的修改411

1.补贴利益转移414

2.补贴利益分摊415

2.1利益分摊的补贴种类416

2.2利益分摊金额416

2.3利益分摊期间418

2.4主席案文关于补贴利益分摊的草案421

3.管制价格下补贴额的计算422

4.第14条标题的修改425

跋427

附录431

附录一 《多哈部长宣言》第28段431

附录二 《香港部长宣言》附件D432

附录三 反倾销规则谈判提案清单434

附录四 反补贴规则谈判提案清单463

附录五 第一次主席合并案文(2007年11月30日)491

附录六 第二次主席合并案文(2008年12月19日)5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