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能源展望 把握变革 重塑未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能源展望 把握变革 重塑未来
  •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1744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50页
  • 文件大小:195MB
  • 文件页数:716页
  • 主题词:能源经济-经济展望-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能源展望 把握变革 重塑未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前言1

观点总结1

Executive Summary19

综合篇(中国)3

第1章 总论3

1.1《中国能源经济展望》的主要内容和结论4

1.2《中国能源安全展望》的主要内容和结论8

1.3《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展望》的主要内容和结论9

第2章 中国能源经济展望11

2.1“十二五”中国总体经济形势展望11

2.2“十二五”各产业前景分析与展望15

2.3“十二五”中国能源经济面临的基本规律21

2.4“十二五”中国能源经济的总体特征28

2.5能源预测分析方法及结果32

2.6重要结论与判断40

2.7不确定性分析71

2.8政策建议75

第3章 中国能源安全展望83

3.1能源安全预警评估方法学83

3.2“十二五”时期中国能源安全展望99

3.3政策建议104

第4章 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展望109

4.1研究方法110

4.2后危机时代国际能源新秩序展望112

4.3中国能源发展趋势展望120

4.4中国在国际能源新秩序中的地位和作用展望124

4.5结论128

4.6政策建议130

综合篇(全球)143

第1章 总论143

1.1《全球能源经济展望》的主要内容和结论144

1.2《全球石油市场非基本面展望》的主要内容和结论149

1.3《全球能源格局展望》的主要内容和结论152

第2章 全球能源经济展望155

2.1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及特征155

2.2“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163

2.3“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前景展望168

2.4全球能源经济预测分析173

2.5结论203

第3章 全球石油市场非基本面展望215

3.1全球石油市场变化的基本规律215

3.2金融市场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展望225

3.3未来地缘政治因素对国际油价的影响239

3.4 IEA与OPEC不同政策趋向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244

3.5结论248

第4章 全球能源格局展望——从美国能源独立与页岩气技术革命谈起255

4.1过度依赖石油是美国能源经济的基本特征255

4.2过度依赖石油对美国经济、社会甚至国家安全影响巨大257

4.3页岩气革命前美国能源独立之路遥不可及261

4.4页岩气技术革命使美国能源独立之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66

4.5美国可以轻松实施战略东移、重返亚洲269

4.6结论271

评述篇277

第1章 总论277

1.1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1993~2011》评述的主要结论278

1.2比较OPEC《世界石油展望》和IEA《世界能源展望》的主要结论280

1.3国际能源署《能源技术展望2006~2012》评述的主要结论282

1.4国际能源署《中期石油市场报告》评述的主要结论283

1.5国际能源署《中期天然气市场报告》评述的主要结论284

1.6国际能源署《中期煤炭市场报告》评述的主要结论和启示285

1.7 OPEC/IEA/EIA《月度石油报告》比较的主要结论286

1.8 《BP世界能源统计》评述的主要结论287

1.9 《BP2030全球能源展望》评述的主要结论288

1.10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亚洲能源供需展望》评述的主要结论289

1.11美国能源信息署《年度能源展望》评述的主要结论290

1.12 WWF《《能源报告—2050年100%可再生能源》评述的主要结论291

1.13世界核协会《2011世界核燃料供需报告》评述的主要结论292

第2章 科学与偏见——评IEA《世界能源展望1993~2011》293

2.1引言293

2.2权威中的不权威296

2.3《展望》对发展中国家的分析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305

2.4谨慎参考、引用《展望》全方位做好自己的工作312

第3章 从不同视角看全球石油市场—— OPEC《世界石油展望2010》与IEA《世界能源展望2010》之比较315

3.1 IEA对全球中长期经济预期比OPEC乐观315

3.2 OPEC对全球中长期石油价格预测比IEA更悲观316

3.3 IEA的基准情景对全球中长期石油需求预测与OPEC接近317

3.4 OPEC与IEA对全球中长期石油供应预测的视角和方法不同320

3.5 OPEC对全球中长期炼油业发展比IEA要关注的多322

3.6结论323

第4章 从技术展望到政治取向——评IEA《能源技术展望2006~2012》325

4.1“能源技术展望”系列的研究背景325

4.2《能源技术展望2006》主要讨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325

4.3《能源技术展望2008》主要讨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326

4.4《能源技术展望2010》主要讨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327

4.5《能源技术展望2012》主要讨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327

4.6《能源技术展望》传递的主要倾向性观点328

4.7《能源技术展望》情景设计存在的问题328

第5章 不确定性影响下的全球石油市场——评IEA《中期全球石油市场报告》330

5.1“石油供应短期趋紧,中期少量宽松”符合全球市场趋势330

5.2缺乏有关全球石油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分析332

5.3缺乏非基本面因素对油价波动的影响分析333

5.4缺乏对美国产能增长将影响全球石油市场格局的深入分析333

5.5缺乏对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动荡的影响分析334

5.6应选择性参考和借鉴相关内容335

第6章 天然气黄金时代的地区概念差别巨大——评IEA《中期天然气市场报告》337

6.1背景337

6.2主要观点338

6.3观点评述:不同地区“黄金时代”的含义差异巨大342

第7章 动力十足的国际煤炭市场——评IEA《煤炭中期市场报告2011》345

7.1基本判断345

7.2国际煤炭市场分析351

7.3煤炭行业上游投资形势357

7.4《中期煤炭报告》预测方法评价358

7.5对中国的启示359

第8章 机构性质决定关注内容——比较OPEC/IEA/EIA《月度石油报告》364

8.1背景与结构比较364

8.2主要内容比较367

8.3结论372

第9章 数据与评述均需做出解释——评BP集团《BP世界能源统计》375

9.1基本特点375

9.2主要观点377

9.3数据与评述均需做出解释383

第10章 科普还是科学——评BP集团《BP2030世界能源展望》385

10.1背景简介385

10.2主要观点386

10.3 《BP 2030世界能源展望》评述392

第11章 希望寄托于未来能源政策——评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亚洲能源供需展望》394

11.1报告概述394

11.2展望的主要假设396

11.3主要能源供需及二氧化碳排放预测397

11.4分国家和地区预测401

11.5总体评价406

第12章 能源大国与能源强国——从EIA《年度能源展望》得到的定义407

12.1美国是能源大国407

12.2美国是能源强国410

12.3结论414

第13章 乐观还是偏激——评WWF《能源报告-2050年100%可再生能源》416

13.1背景416

13.2主要观点417

13.3 《WWF能源报告》简评一美好愿景很难实现419

13.4 《WWF能源报告》的启示422

第14章 核燃料仍将发挥重要作用——评WNA《2011世界核燃料供需报告》423

14.1背景423

14.2主要内容424

14.3结论429

形势篇433

第1章 总论433

1.1 《2012年中国能源形势》的主要内容433

1.2 《201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形势》的主要内容434

1.3 《2012年全球煤炭市场形势》的主要内容435

1.4 《2012年全球石油市场基本面形势》的主要内容436

1.5 《2012年国际油价形势》的主要内容436

1.6 2012年全球LNG市场形势》的主要内容437

1.7 《201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形势》的主要内容438

1.8 《2012年全球核燃料市场形势》的主要内容438

1.9《金融危机后国际能源经济新动向》的主要内容439

1.10《金融危机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的主要内容440

1.11《金融危机后国际石油市场的五大变化趋势》的主要内容440

1.12《美国页岩气发展对全球天然气市场的影响》的主要内容441

1.13《金融危机后国际核能市场的变化趋势》的主要内容442

第2章2012年中国能源形势443

2.1 2011年中国能源供需情况及特点443

2.2 2012年中国能源供需预测与平衡分析446

2.3结论450

第3章201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形势452

3.1 2011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452

3.2 2012年形势展望457

3.3结论459

第4章2012年全球煤炭市场形势460

4.1从贸易需求看,2012年全球煤炭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460

4.2从市场供应看,2012年全球煤炭出口量将进一步增长462

4.3 2012年国际煤炭价格将继续回落463

4.4启示与政策建议464

第5章2012年全球石油市场基本面形势466

5.1受经济放缓影响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有限466

5.2 2012年全球石油供应的不确定性在增加468

5.3 2012年全球石油库存有望进一步回升471

5.4结论472

第6章2012年国际油价形势473

6.1 2011年国际油价回顾与分析473

6.2 2012年国际油价展望478

6.3结论481

第7章2012年全球LNG市场形势483

7.1 2012年LNG需求依然旺盛483

7.2全球LNG供应:2012年全球LNG供应继续增长,未来5年增势不变485

7.3 2012年LNG价格整体下行中市场差异巨大486

7.4结论与政策建议487

第8章201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形势489

8.1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国际社会一项长期发展策略489

8.2全球风电累计装机超过2亿千瓦489

8.3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创下历史新高490

8.4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仍旧不温不火491

8.5 2012年将在波折中继续规模化发展491

第9章2012年全球核燃料市场形势493

9.1 2011年全球核燃料市场回顾493

9.2主要国家核能战略回顾496

9.3 2012年全球核燃料市场展望498

9.4结论499

第10章 金融危机后国际能源经济新动向500

10.1“金砖四国”崛起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500

10.2全球非常规能源发展前景501

10.3国际能源论坛的新进展502

10.4核能的开发利用前景503

10.5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504

10.6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形势504

第11章 金融危机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506

11.1金融危机使全球能源供需状况总体处于宽松平衡状态506

11.2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结构和能源供需格局发生了改变507

11.3世界石油需求与产业活动有明显的刚性联系508

11.4金融危机使能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增强了通胀预期509

11.5金融危机使全球主要能源品种间的比价关系更趋合理510

11.6金融危机催生了全球贸易保护并增加了碳关税风险性512

11.7金融危机使中国出口严重受挫并使能源需求增速减缓513

第12章 金融危机后国际石油市场的五大变化趋势514

12.1全球石油需求正在随着全球经济回暖逐步回升514

12.2 OPEC的政策实施越来越受制于非OPEC国家515

12.3美国开始逐步摆脱对中东地区国家的石油依赖516

12.4世界各国普遍越来越重视加强其战略石油储备517

12.5金融危机后国际油价逐步回升517

第13章 美国页岩气发展对全球天然气市场的影响519

13.1正在飞速发展的美国页岩气519

13.2美国页岩气发展对全球天然气市场的影响521

13.3结论523

13.4政策建议524

第14章 金融危机后国际核能市场的变化趋势526

14.1核燃料价格相对平稳,但明显高于危机前的水平526

14.2金融危机后全球各国普遍更加重视核电发展527

14.3金融危机后全球铀燃料市场相对宽松527

14.4结论528

政策篇533

第1章 总论533

1.1《中国能源政策展望》的主要内容534

1.2“政策挑战之一:是否应加入IEA”的主要内容535

1.3“政策挑战之二:关注CCS技术进展”的主要内容536

1.4“政策挑战之三:把握锂离子电池政策”的主要内容536

1.5“政策挑战之四:找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政策着力点”的主要内容537

1.6“政策挑战之五:主要能源利用风险”的主要内容538

1.7“政策挑战之六:能源进口通道风险”的主要内容539

1.8“政策挑战之七:能源企业‘走出去’风险”的主要内容539

1.9《全球主要国家能源政策展望》的主要内容540

1.10《金融危机对全球能源政策的影响》的主要内容542

1.11奥巴马政府能源政策演变及影响的主要内容543

1.12“《未来美国能源安全蓝图》的战略启示”的主要内容543

1.13“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政策启示”的主要内容544

第2章 中国能源政策展望545

2.1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将成为未来能源政策的重点545

2.2节能减排政策目标面临挑战546

2.3应对气候变化难度将进一步加大546

2.4能源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得到深化547

2.5低浓度煤层气将成为未来开发亮点549

2.6煤电矛盾有望得到一定缓解550

2.7风电发展将进一步规范化551

2.8安全高效是核电发展的关键552

第3章 政策挑战之一:是否应加入IEA?553

3.1议题由来553

3.2中国还不具备加入IEA的基本条件555

3.3中国加入IEA总体上弊大于利556

3.4对策建议557

第4章 政策挑战之二:关注CCS技术进展559

4.1全球总体进展情况559

4.2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561

4.3政策建议562

第5章 政策挑战之三:把握锂离子电池政策方向564

5.1锂离子电池行业的总体状况564

5.2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及S02和C02排放测算567

5.3锂离子电池能源资源消耗调研与测算发现的主要问题573

5.4政策建议576

第6章 政策挑战之四:找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的着力点579

6.1中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579

6.2控制能源需求过快增长的机遇与挑战581

6.3控制传统能源需求过快增长的主要措施582

第7章 政策挑战之五:主要能源利用风险585

7.1中国能源禀赋相对匮乏585

7.2能源供应链相对脆弱586

7.3能源供应成本不断上升588

7.4能源开发利用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589

7.5能源结构转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590

7.6结论591

第8章 政策挑战之六:能源进口通道风险593

8.1中国能源进口通道的现状和特点593

8.2影响中国能源通道安全的国际形势新变化595

8.3影响中国能源通道安全的主要因素596

8.4结论600

第9章 政策挑战之七:企业“走出去”风险601

9.1客观风险601

9.2主观风险605

9.3结论606

第10章 全球主要国家能源政策展望607

10.1能源独立607

10.2出口多元化608

10.3进口分散化609

10.4加快能源创新,替代传统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610

10.5继续实施能源储备战略611

10.6提高能效与控制能源消费总量612

10.7推广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613

10.8控制碳排放,关注气候变化614

10.9福岛地震后核能政策分化616

10.10页岩气开发倍受关注618

第11章 金融危机对全球能源政策的影响620

11.1金融危机没有改变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步伐620

11.2金融危机没有使各国放松提高燃料经济性标准622

11.3金融危机没有动摇全球各国对核能发展的重视623

11.4智能电网是金融危机后各国普遍追逐的能源技术目标624

11.5金融危机不但使可再生能源发展得到巩固,而且给新能源整体发展带来了机遇626

第12章 奥巴马政府能源政策演变及影响628

12.1奥巴马政府一周年的能源政策演变与评价628

12.2美国能源政策一周年来的两大突破性进展630

12.3美国能源政策的潜在影响631

第13章 美国《未来能源安全蓝图》的战略启示634

第14章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政策启示637

14.1漏油事件的发生与发展637

14.2漏油事件的诸多负面影响638

14.3几点启示641

14.4政策建议643

参考文献645

致谢6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