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莞市 大岭山镇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莞市 大岭山镇志
  • 《东莞市大岭山镇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7831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103页
  • 文件大小:441MB
  • 文件页数:11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莞市 大岭山镇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5

第一编 地理55

第一章 行政区划55

第一节 位置、境域55

第二节 沿革57

第三节 区划变更58

第四节 行政村60

第二章 自然环境79

第一节 地貌地质79

第二节 山脉、河流80

第三节 气候82

第四节 自然资源87

第五节 自然灾害92

第三章 居民97

第一节 户籍人口97

第二节 户籍人口构成100

附录:90岁以上寿星名录103

第三节 外来暂住人口105

第四节 姓氏107

第五节 计划生育121

第六节 人民生活131

第二编 村镇建设135

第一章 规划139

第一节 中心区规划139

第二节 总体规划140

第二章 管理141

第一节 管理机构141

第二节 管理措施143

第三章 镇中心区建设144

第一节 工业、商业开发区144

第二节 居民住宅区145

第三节 街道149

第四节 排水、照明154

第五节 公路、街道绿化155

第四章 农村工商业综合开发区158

第一节 大塘朗村工业、商业开发区158

第二节 马蹄岗村工业开发区158

第三节 新塘村工商业开发区158

第四节 大沙综合开发区159

第五节 鸡翅岭综合开发区160

第六节 金桔村综合开发区160

第七节 元岭新村综合开发区160

第八节 矮岭冚村综合开发区161

第九节 连平村综合开发区161

第十节 梅林村综合开发区162

第十一节 百花洞村综合开发区162

第十二节 太公岭村综合开发区162

第十三节 大片美村综合开发区163

第十四节 大环村综合开发区163

第十五节 大岭村综合开发区163

第十六节 大塘村综合开发区164

第十七节 水朗村综合开发区164

第十八节 杨屋村综合开发区164

第十九节 颜屋村综合开发区165

第五章 休闲、文化建筑165

第一节 文化广场建设165

第二节 公园166

第三节 标志性建筑168

第六章 建筑房地产业169

第一节 建筑企业169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170

第七章 环境保护171

第一节 管理机构171

第二节 管理172

第三编 农业177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179

第一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180

第二节 减租退押182

第三节 土地改革183

第四节 互助合作187

第五节 人民公社188

第六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189

第七节 农村股份合作制189

第二章 生产条件192

第一节 耕地面积192

第二节 耕地类别和分布193

第三节 劳动力195

第四节 农机具196

第五节 肥料、农药196

第三章 生产技术200

第一节 耕作技术200

第二节 土壤改良201

第三节 推广良种202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202

第四章 农田基本建设207

附记:农田建设实例208

第五章 粮食、经济作物209

第一节 粮食作物209

第二节 经济作物215

第六章 水果业225

第一节 荔枝226

第二节 橙、柑、桔229

第三节 其它水果229

第四节 水果场(100亩以上)231

第七章 林业233

第一节 造林、绿化233

第二节 林木、花卉品种237

第三节 绿色单位、花木场239

第四节 林木保护240

附记:山火案例242

第八章 养殖业243

第一节 家畜244

第二节 家禽248

第三节 渔业250

第四节 其它养殖业251

第五节 禽畜疫病防治253

第九章 管理254

第一节 管理机构254

第二节 管理措施257

第四编 水利、电力、供水259

第一章 水利259

第一节 水陂262

第二节 山塘、水库264

第三节 排灌渠、渡槽271

第四节 灌站、排站274

第五节 同沙水库库内工程276

第六节 水利管理278

附记:一、1963年春旱抗旱记述287

二、水库移民287

第二章 电力289

第一节 发电290

第二节 变电291

第三节 供电293

第四节 管理298

第三章 供水303

第一节 自来水厂303

第二节 管网及供水306

第三节 水源保护 水质化验310

第五编 工业311

第一章 工业所有制314

第一节 镇、村集体工业314

第二节 个体和私营工业324

第三节 外资工业327

第二章 工业门类328

第一节 家具业328

附记:大岭山家具企业应诉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家具反倾销纪实332

第二节 电子业333

第三节 印刷业335

第四节 涂料业337

第五节 五金、电缆业338

第六节 皮具业339

第七节 汽修业340

第八节 塑料业341

第九节 其他工业342

第三章 工业园区344

第一节 镇办工业园344

第二节 村办工业区(100亩以上)346

第三节 外资工业园(区)354

第四章 工业管理356

第一节 管理机构356

第二节 经营管理360

第三节 安全生产管理361

第六编 商业364

第一章 商业所有制365

第一节 国营、集体商业365

第二节 私营商业377

第二章 粮油购销382

第一节 粮管所382

第二节 征购383

第三节 销售387

第四节 储存393

第三章 农副产品购销395

第一节 生猪395

第二节 三鸟396

第三节 蔗糖397

第四节 食油397

第五节 其它农副产品购销398

第四章 工业品购销398

第一节 生产资料398

第二节 建材400

第三节 五金交电400

第四节 石油成品401

第五节 日用百货及其他403

第五章 市场、商场405

第一节 圩市405

第二节 专业市场407

第三节 大型商场411

第六章 饮食服务413

第一节 饮食413

附记:名吃、名点、名菜416

第二节 服务418

第七章 旅游业420

第一节 旅游机构420

第二节 旅游景点421

第三节 品荔旅游424

第七编 交通、邮政、电信425

第一章 交通425

第一节 道路425

第二节 桥梁432

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具435

第四节 客运438

第五节 货运442

第六节 交通管理443

第二章 邮政447

第一节 邮政机构447

第二节 邮政业务449

第三章 电信455

第一节 电信机构455

第二节 有线通讯456

第三节 无线通讯458

第八编 财税、金融459

第一章 财政459

第一节 财政分局459

第二节 财政体制459

第三节 财政收入461

第四节 财政支出462

第五节 财政管理463

第二章 税务466

第一节 机构466

第二节 征收467

第三节 税务执法473

第三章 银行474

第一节 机构474

第二节 货币476

第三节 存款479

第四节 信贷483

第五节 债券486

第四章 保险488

第一节 机构488

第二节 承保488

第三节 理赔490

第五章 证券、博彩、当铺491

第一节 证券491

第二节 博彩492

第三节 当铺492

第九编 经济综合管理494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494

第一节 机构494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494

第三节 市场管理495

第四节 广告管理497

第二章 审计498

第一节 机构498

第二节 审计事务498

第三章 统计499

第一节 机构499

第二节 统计调查499

第四章 土地管理502

第一节 管理机构502

第二节 管理措施503

第十编 党派群团506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大岭山地方组织506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大岭山地方组织507

第一节 中共大岭山区级组织507

第二节 中共大岭山基层党支部515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528

第四节 党员532

第五节 党员教育534

第六节 纪律检查539

第七节 党委内设机构542

第三章 群众团体543

第一节 农民团体543

第二节 工会544

第三节 妇女组织547

第四节 青年团体549

第五节 少年团体553

附记:红卫兵、红小兵554

第六节 工商团体555

第十一编 政权559

第一章 权力机构559

第一节 选举人民代表559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567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571

第二章 行政机构572

第一节 镇级行政机构572

第二节 村级行政机构578

附记:一、首届村(居)民委员会选举587

二、第二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589

三、第三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590

第三节 政府内设机构590

第三章 政协小组592

第十二编 政务594

第一章 人事594

第一节 机构594

第二节 干部595

第三节 干部管理595

第二章 劳动598

第一节 机构598

第二节 职业培训600

第三节 就业601

第四节 职工待遇603

第五节 劳动仲裁604

第三章 社会事务604

第一节 社会事务办604

第二节 社会福利605

第三节 革命老区建设611

第四节 扶贫救济612

第五节 社会募捐618

第六节 婚姻登记624

第七节 知识青年安置625

第八节 殡葬改革627

第四章 社会保险628

第一节 东莞市社会保障局大岭山分局628

第二节 社会保险业务629

第三节 其他工作与社会活动634

第五章 侨务635

第一节 机构635

第二节 华侨、港、澳、台同胞人口分布636

第三节 落实侨务政策639

第四节 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赠、投资641

第十三编 公安、司法644

第一章 公安644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644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648

第三节 打击违法犯罪652

第四节 户籍管理654

第五节 消防655

第二章 司法656

第一节 机构656

第二节 调解657

附记:调解纠纷案例657

第三节 法制宣传658

第十四编 军事660

第一章 军事地理与设施660

第一节 战略地位660

第二节 哨所660

第二章 兵役制度661

第一节 国民政府兵役制度661

第二节 人民政府兵役制度662

第三章 驻军665

第一节 清军665

第二节 国民党军665

附记:日、伪军665

第三节 人民军队665

第四章 地方武装666

第一节 民间武装666

第二节 人民地方武装667

第三节 人民武装部669

第五章 民兵670

第一节 组建670

第二节 训练、教育671

第三节 作战673

第六章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677

第一节 根据地的创立677

第二节 根据地的斗争678

第三节 重大军政活动680

第七章 战事681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681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681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687

附记:一、日、伪、国民党反动派、土匪暴行录688

二、地下工作者及参加过各种战斗的人员695

第十五编 教育科技697

第一章 教育697

第一节 私塾701

第二节 幼儿教育701

第三节 小学教育712

第四节 中学教育740

第五节 职业技术教育751

第六节 民办学校752

第七节 成人教育752

第八节 教育管理757

第九节 教育基础设施758

第十节 教师待遇760

附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761

第二章 科技762

第一节 组织机构762

第二节 科研基地764

第三节 科研活动766

第四节 科研成果770

第十六编 文化、艺术、文物773

第一章 机构与团体773

第一节 文化机构773

第二节 文化团体775

第二章 文化活动场所776

第一节 文化广场776

第二节 文化中心776

第三节 会堂、剧院777

第四节 图书778

第五节 录像室、网吧781

第三章 文学783

第一节 民间文学783

第二节 文学创作798

第四章 书法、摄影、美术810

第一节 书法810

第二节 摄影810

第三节 美术810

第五章 音乐、舞蹈、戏剧、曲艺811

第一节 音乐811

第二节 舞蹈811

第三节 戏剧、曲艺、木鱼书811

第四节 演出活动812

第六章 特色文化812

第一节 广场文化812

第二节 校园文化814

第三节 文化艺术节及文化高地直播车816

第七章 广播电视818

第一节 广播、通讯报道818

第二节 电视822

附记:影视拍摄825

第八章 报刊、展览826

第一节 大岭山报826

第二节 其他书刊827

第三节 展览831

第九章 文化管理832

第十章 文物古迹835

第一节 古建筑835

第二节 古墓葬846

第三节 石刻、碑记850

第四节 出土文物及古尸852

第五节 遗址、胜迹854

第六节 古树、古林、名木866

第七节 文物保护871

第十七编 卫生、体育874

第一章 卫生874

第一节 机构874

第二节 医疗技术878

第三节 大岭山医院880

第四节 卫生保健893

第五节 防疫896

第六节 预防非典型肺炎902

第七节 医疗管理和待遇904

第八节 药品经营及管理907

第二章 体育912

第一节 机构与团体912

第二节 民间体育913

第三节 学校体育914

第四节 全民健身运动915

第五节 体育设施916

第六节 体育竞赛918

第十八编 民俗、宗教、方言921

第一章 民俗921

第一节 生活习俗921

第二节 喜庆习俗929

附记:哭嫁歌936

第三节 丧葬习俗943

第四节 节令习俗946

第五节 社会新风950

第六节 民间陋习953

第二章 宗教957

第三章 方言、谚语959

第一节 方言959

第二节 谚语973

第三节 比喻语、歇后语975

第十九编 人物979

第一章 明、清时期人物979

第二章 民国时期人物980

第三章 现代人物981

第一节 省级以上先进个人981

第二节 市级劳动模范983

第三节 服役军人立功名录984

第四节 副处级以上人物985

第五节 科技专业人才989

第六节 著名企业家990

第七节 著名华侨、港澳台胞991

第四章 革命烈士992

第一节 烈士传略992

第二节 烈士名录994

附录997

一、重要文件选编997

二、革命回忆录1080

三、族谱序选1097

编后记(一)1100

编后记(二)11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