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联网及其安全技术解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光侠,肖云鹏,刘宴兵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9386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应用-安全技术;智能技术-应用-安全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联网及其安全技术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物联网概述1
1.1物联网的诞生2
1.1.1物联网的雏形2
1.1.2物联网的提出与兴起3
1.1.3物联网的定义3
1.1.4物联网的特点4
1.2物联网的发展5
1.2.1更广义的物联网5
1.2.2全世界的物联网热潮6
1.2.3世界各国的物联网发展战略7
1.2.4物联网的标准化情况13
1.2.5物联网面临的问题16
1.3物联网的相关概念18
1.3.1物联网与IPv618
1.3.2物联网中间件19
1.3.3物联网与MEMS20
1.4物联网的关键技术21
本章小结23
第2章 射频识别技术24
2.1 RFID的概念25
2.2 RFID的技术标准25
2.2.1 RFID的技术标准现状25
2.2.2全球RFID产业发展分析27
2.2.3 RFID的应用及展望28
2.3 RFID的基本组成29
2.3.1 RFID标签结构29
2.3.2标签30
2.3.3阅读器31
2.3.4天线32
2.4 RFID的工作原理33
2.5 RFID的技术研究35
2.5.1工作频率选择35
2.5.2天线设计39
2.5.3防冲突技术42
2.5.4安全与隐私保护42
2.6 RFID的应用研究46
2.6.1物流与实物互联网46
2.6.2空间定位与跟踪47
2.6.3普适计算47
本章小结47
第3章 产品电子代码48
3.1 EPC概述49
3.1.1 EPC的概念49
3.1.2 EPC产生原因49
3.1.3 EPC的发展51
3.2 EPC系统构成52
3.2.1 EPC系统的结构52
3.2.2 EPC系统工作流程53
3.2.3 EPC系统的特点54
3.3 EPC编码体系54
3.3.1 EPC编码结构54
3.3.2 EPC编码类型56
3.4 EPC射频识别系统57
3.4.1 EPC标签58
3.4.2 EPC标签识读器60
3.5 EPC系统网络技术61
3.5.1中间件61
3.5.2对象名称解析服务63
3.5.3实体标记语言65
3.6 EPC框架下RFID的应用研究66
3.6.1中国移动推广的RFID-SIM手机钱包66
3.6.2意大利米图公司启用RFID智能试衣系统67
3.6.3为了“未来商店”,麦德龙选择EPCglobal标准68
3.6.4美国海尔应用RFID超高频标签标识冰箱和冰柜产品69
本章小结71
第4章 无线传感网络72
4.1 WSN的概念73
4.1.1 WSN发展历史73
4.1.2 WSN的定义74
4.1.3 WSN的应用特点75
4.2 WSN的网络体系77
4.2.1 WSN的网络结构77
4.2.2 WSN的节点78
4.2.3 WSN的网络协议栈79
4.2.4 WSN的网络关键技术80
4.3 WSN的路由协议83
4.3.1 WSN路由概述83
4.3.2 WSN与Ad Hoc85
4.3.3 WSN路由协议分类91
4.4 WSN的拓扑结构97
4.4.1 WSN拓扑结构概述97
4.4.2 WSN的拓扑分类98
4.4.3 WSN的拓扑算法100
本章小结105
第5章 物联网与云计算106
5.1云计算概述107
5.1.1什么是云计算107
5.1.2云计算的特点109
5.1.3云计算的发展背景109
5.2云计算的关键技术112
5.2.1数据存储技术112
5.2.2数据管理技术114
5.2.3编程模型技术115
5.2.4虚拟化技术116
5.2.5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116
5.2.6小结116
5.3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和部署模式117
5.3.1云计算的服务模式117
5.3.2云计算的部署模式118
5.4云计算与物联网119
5.4.1云计算与物联网的联系120
5.4.2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服务121
本章小结122
第6章 无线通信技术123
6.1无线通信在物联网中的重要性124
6.1.1物联网的通信特点124
6.1.2物联网无线通信协议的需求127
6.2无线网络的类型与特点133
6.2.1无线网络的类型133
6.2.2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134
6.2.3无线网络的特点137
6.3 3G技术140
6.3.1 3G技术的定义140
6.3.2 3G技术的标准140
6.3.3 3G的演进技术142
6.4 ZigBee协议143
6.4.1 ZigBee技术基础144
6.4.2 ZigBee的网络构成146
6.4.3 ZigBee的特点149
6.5近场通信技术149
6.5.1 NFC的技术优势150
6.5.2 NFC与RFID的异同150
6.6蓝牙与Wi-Fi151
6.6.1蓝牙151
6.6.2 Wi-Fi154
本章小结156
第7章 物联网的系统架构157
7.1物联网技术158
7.1.1物联网的标准制定158
7.1.2物联网的层次设计160
7.1.3物联网的体系架构160
7.2物联网层次分析161
7.2.1感知层主要功能161
7.2.2感知层主要技术162
7.2.3网络层主要功能165
7.2.4网络层主要技术165
7.2.5应用层主要功能167
7.2.6应用层主要技术168
7.3 M2M171
7.3.1 M2M的概念171
7.3.2 M2M的系统架构172
7.3.3 M2M的通信协议174
7.3.4 M2M的相关技术175
7.3.5 M2M的应用和发展178
本章小结180
第8章 物联网的安全威胁181
8.1关注安全182
8.1.1物联网的应用环境183
8.1.2保证物联网系统安全工作185
8.1.3保护隐私和机密188
8.2硬件、软件、数据和网络安全189
8.2.1硬件设备的安全问题189
8.2.2软件安全189
8.2.3数据与网络安全189
8.3物联网安全层次分析190
8.3.1安全问题分层模型190
8.3.2不同的安全分层方法193
本章小结195
第9章 感知层安全威胁196
9.1传感器的安全威胁197
9.1.1终端破坏与窃取197
9.1.2节点仿冒与入侵200
9.2传感网络的安全威胁201
9.2.1传输信息窃取和侦听202
9.2.2路由干扰203
9.2.3拒绝服务204
9.3应对策略研究205
9.3.1密钥技术205
9.3.2安全路由协议212
9.3.3攻击检测213
本章小结215
第10章 网络层安全威胁216
10.1网络的安全问题217
10.1.1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217
10.1.2传感网的隐私安全224
10.1.3移动网络的安全229
10.2 IPv4与IPv6232
10.2.1 IPv4的安全问题234
10.2.2 IPv6的安全问题239
10.2.3过渡时期的威胁242
10.3接入网的安全问题246
10.3.1接入技术的安全威胁246
10.3.2异构融合的安全问题250
本章小结254
第11章 应用层安全威胁255
11.1 QoS的安全256
11.1.1节点管理257
11.1.2业务及数据管理258
11.1.3认证服务260
11.2关键的中间件261
11.2.1中间件的几种技术264
11.2.2中间件的安全277
11.2.3与各层融合的安全问题279
11.3数据安全保护281
11.3.1用户隐私数据保护282
11.3.2其他数据的保护283
11.3.3数据保密方法288
本章小结291
第12章 物联网的应用293
12.1智能电网294
12.1.1聪明的输电线295
12.1.2自动报数的电表296
12.2智能交通297
12.2.1自动刷卡收费站297
12.2.2自动停车场收费298
12.3电子支付299
12.3.1移动支付299
12.3.2手机钱包300
12.4医疗物联网302
12.4.1病人看护监控302
12.4.2护理感测304
12.5物联网与环保305
12.5.1环境噪声监控306
12.5.2污水排放监控307
12.5.3空气质量监控308
12.6其他应用308
本章小结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