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史数理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史数理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4230686.jpg)
- 赵红州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4344294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8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科学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史数理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近代科学史缩影1
第一节 文艺复兴中的意大利科学1
第二节 英国革命时期的皇家学会7
第三节 法国近代科学的崛起11
第四节 德国科技称雄百年15
第五节 美国的“大科学”19
第二章 科学家社会年龄分析25
第一节 从汤浅现象谈起25
第二节 科学家人数及其社会平均年龄27
第三节 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33
第四节 最佳年龄问题41
第五节 智力常数与科学革命50
第六节 最佳年龄定律与科学中心转移的关系52
第七节 最佳年龄谱是一种威布尔分布64
第八节 威布尔分布的普遍性76
第九节 科学创造年龄谱的相似分析88
第十节 科学家的寿命分布与早慧问题100
第三章 科学发现的学科分析108
第一节 “带头学科”与“当采学科”108
第二节 “当采现象”114
第三节 “当采现象”的转移方向118
第四节 “当采学科”掘进的历史条件122
第五节 关于“回采现象”124
第六节 当采速度的“面积恒等原理”126
第七节 当代的“当采学科”128
第八节 当代的“当采学科”的预测问题131
第四章 基础学科的结构分析137
第一节 材料137
第二节 学科权重138
第三节 学科权模141
第四节 学科结构的偏振度142
第五节 60年代以后基础学科结构变化144
第六节 中国基础学科的结构问题149
第七节 世界基础学科结构的构局与中国学科政策152
第一节 科学指数增长规律155
第五章 科学知识的波谱分析155
第二节 技术指数增长规律158
第三节 阶梯式指数增长规律164
第四节 指数增长的波动现象168
第五节 科学知识的波谱分析172
第六节 科学知识与文艺知识波谱结构的比较181
第七节 科学知识的演化190
第八节 科学知识系统的壳层模型203
第六章 科学知识结构的物理分析208
第一节 科学知识创造的“三极管模式”211
第二节 知识单元的假说221
第三节 对指数增长规律的微观解释227
第四节 知识单元的静智荷的表示231
第五节 知识单元的动智荷及其表示252
第六节 物理定律的智荷值的确定257
第七节 物理定律静荷值分布的分维结构269
第八节 物理定律的知识熵表示273
第七章 科学系统的发展及其社会物理学问题286
第一节 现代科学系统作为线性系统的可能性287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动力学模型293
第三节 不同历史时期科学能力诸要素的有机构成问题301
第四节 科学发展的指数与非指数增长问题303
第五节 大科学时代科学系统能控性问题304
第六节 科学系统的稳定性问题305
第七节 科学系统的惯性问题307
第八节 社会物理学问题315
第八章 未来科学中心的数理史学分析344
第一节 近代科学中心转移的政治背景分析345
第二节 近代科学中心转移的生产背景分析360
第三节 社会的科学能力与科学中心转移的关系362
第四节 美国科学中心地位的衰落问题366
第五节 下一个科学中心是谁?378
第六节 科学文化的特长周期涨落现象380
第七节 未来属于社会主义的东方大陆382
跋 我是怎样同科学学结缘的386
附录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