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吉余 伊石 2000 从事河口海岸研究55年论文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陈吉余 伊石 2000 从事河口海岸研究55年论文选](https://www.shukui.net/cover/5/34242037.jpg)
- 陈吉余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2455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10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28页
- 主题词:河口地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陈吉余 伊石 2000 从事河口海岸研究55年论文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杭州湾地形述要(1947年)1
2.杭州之地文(1948年)8
3.钱塘江通航与乍浦建港(1948年)20
4.长江三角洲江口段的地形发育(1957年)23
5.长江三角洲的地貌发育(1959年)33
6.浅滩地貌试验的意义与方法(1959年)53
7.上海地基沉陷问题(1959年)65
8.论部门地貌学的发展途径——以河口、海岸地貌为例(1960年)68
9.辽河口回淤问题的初步探讨(1961年)80
10.渤海湾淤泥质海岸(海河口—黄河口)剖面的塑造过程(1961年)88
11.杭州湾的动力地貌(1961年)105
12.平原河槽河型刍论(1961年)122
13.钱塘江河口段的泥沙移运与河槽变形(1963年)129
14.关于曹娥江河口滩地围垦的意见(1964年)147
15.钱塘江河口沙坎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1964年)157
16.对于海岸带调查的意见(1979年)170
17.两千年来长江河口发育的模式(1979年)174
18.历史时期的海岸变迁(1981年)182
19.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温州地区的海涂资源(1981年)206
20.有关长江河口治理的几个关键性问题(1983年)214
21.2000年我国海岸带资源开发的战略设想(1984年)219
22.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经验(1985年)225
23.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自然环境(1987年)232
24.黄河口及三角洲海岸治理问题(1988年)239
25.鸭绿江河口特性及建港条件初析(1990年)242
26.长江河口及其水下三角洲的发育(1990年)258
27.将上海国际机场建造在海堤之外潮滩上的建议(1991年)273
28.论长江河口治理(1993年)275
29.长江口拦门沙及其水下三角洲的动力沉积、演变和深水航道治理(1995年)279
30.长江河口的自然适应与人工控制(1995年)299
31.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的影响(1995年)314
32.21世纪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港口群建设的构想(1995年)319
33.中国河口海岸研究回顾与展望(1996年)330
34.钱塘江河口治理的成就与展望(1997年)334
35.Exploitation of Land Resources on the Sand-Shoals and Tidal-Flats of Changjiang Estuar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1997年)339
36.河口治理行为述要(1998年)347
37.人工河口治理的典范及口外海滨治理的开端(1998年)351
38.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and Regulation of Rivers(1998年)353
39.中国河口研究五十年(1999年)364
40.世界围海工程的进展(摘要)(1999年)373
41.中国围海工程简史(2000年)377
42.开发浅滩海涂资源,拓展我国的生存空间(2000年)384
43.长江航道系浅析(2000年)390
44.长江河口治理的展望(2000年)397
45.浦东国际机场东移和九段沙生态工程(2000年)402
46.大、小洋山邻近海域的自然条件和深水港建设(2000年)413
47.舟山群岛港口发展有广阔前景(2000年)417
48.长江河口治理——过去、现在和未来(2000年)421
49.贯彻海洋保护法,保护海洋环境(2000年)432
50.为学之道,贵在坚持,贵在创新(2000年)434
附文:陈吉余院士学术思想研讨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