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息生物学原理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息生物学原理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4247772.jpg)
- 叶永在编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3501802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息生物学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全息生物学的创立1
一、一门新学科的诞生1
目录1
二、全息生物学的奠基人3
第二节 全息生物学概述4
一、全息概念及其在生物学上的移植4
二、全息生物学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6
第三节 全息生物学的科学意义7
一、全息生物学的理论与实践价值7
二、全息生物学的哲学意义10
第四节 全息生物学的发展13
一、古代科学家关于相关变异及全息相关思想萌茅13
二、近代科学家关于相关变异和全息相关的思想18
三、全息生物学的发展概况22
第一节 生物整体观29
一、生物整体观的历史发展29
第二章 生物全息律29
二、生物的群体性33
三、全息元与全息相关度38
第二节 生物全息律40
一、羊相关脏器组织与穴位肌肉组织氨基酸层析实验40
二、生物全息假设46
三、生物全息现象的普遍性47
四、生物全息理论的科学预见51
第三节 生物体结构三定律54
第三章 全息形态原理60
第一节 概念60
一、广义与狭义生物全息律60
二、全息形态原理61
三、冠缘曲线、叶缘曲线62
第二节 植物的形态全息现象64
一、叶形与叶的分布全息相关64
二、叶端尖形与叶的分布全息相关71
三、不同生长期的叶形与植株的叶分布全息相关72
四、分枝数、茎棱数与叶裂数全息相关74
五、全息平衡77
六、叶脉与分枝、叶形全息相关79
七、花序、花瓣与叶分布全息相关82
八、叶柄、茎的沟棱与植株叶物质分布全息相关83
九、植物的毛在各级全息元上的全息相关84
十、果形与果在植株的分布全息相关86
十一、植物各级分枝全息相关88
第三节 动物的形态全息现象91
一、动物躯干与节 肢斑纹条数全息相关91
二、人、动物的分枝全息相关94
第四节 生物螺旋及趋圆的全息性98
第五节 微生物形态全息现象105
第六节 古生物学的证据110
第七节 生物时间全息116
第八节 分岔与全息121
第一节 对称破缺、光学活性和全息性124
一、有机物质光学活性的起源与进化124
第四章 全息生化原理124
二、非对称创造生物125
三、对称破缺导致生化全息128
第二节 生化全息原理131
一、生物化学物质的全息分布131
二、生物化学物质含量梯度的全息分布135
第三节 全息生理原理143
一、开花生理的全息现象143
二、光合作用强度的全息分布146
三、呼吸强度的全息分布148
第四节 病理全息原理149
第五章 全息遗传原理155
第一节 生物全息律的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基础155
一、生物全息性的细胞基础155
二、生物全息性的分子基础157
第二节 全息基因假设158
第三节 高活性基因组合162
一、基因的分化活化理论162
二、金边虎皮掌插叶繁殖后代颜色特征变化实验164
三、高活性基因组合166
第四节 全息遗传原理168
第五节 遗传势168
一、遗传势的先驱思想168
二、遗传势170
三、遗传势的证据172
第六节 期望性状和期望性状部位177
第七节 品种自然退化与退化率180
第一节 人类对生物体基本结构的认识184
第六章 全息胚学说184
第二节 全息胚188
一、新发现的生物体统一的结构和功能单位188
二、泛胚性190
三、全息胚的镶嵌结构与发育历程197
第三节 新的生物整体观:全息胚学说204
第四节 癌机制的全息胚癌区滞育论207
一、人类认识癌症的历史207
二、从细胞分化研究癌细胞的特性210
三、全息胚癌区滞育论211
四、全息胚癌区滞育论的实验支持213
第五节 征服癌症的新战略219
一、抑制癌细胞生长发育219
二、促癌细胞分化发育220
三、全息胚分化促进剂的动物和植物抗癌指示性状221
四、体细胞发育过度启动223
一、人类对遗传信息流的认识225
第一节 遗传信息流225
第七章 广义中心法则与广义逆中心法则225
二、分子中心法则226
第二节 广义中心法则227
一、无性生殖是广义中心法则的例证228
二、再生的全息观点230
第三节 广义逆中心法则232
一、雄性生殖要素对母体的直接作用232
二、有关无性杂交或嫁接方面的证据234
三、前父作用236
四、逆转录方面的表现237
五、疾病与畸形的形成与遗传238
第四节 获得性遗传238
一、获得性遗传理论的提出239
二、获得性遗传理论的争论240
三、获得性遗传的新解释245
第一节 纯系选择原理250
一、纯系与个体差异250
第八章 全息定域选择原理与技术250
二、约翰逊的纯系选择无效原理251
三、“纯系”选择的意义253
第二节 全息定域选择原理255
一、全息定域效应255
二、全息定域选择原则256
三、全息定域选择类型261
第三节 全息定域选择技术263
一、全息定域选种263
二、全息定域选茅274
三、全息定域选插植体276
四、全息定域选外植体278
五、全息定域选中草药入药部位280
第九章 生物全息诊疗原理283
第一节 针灸术发展史略283
第二节 第二掌骨侧穴位群284
一、第二掌骨侧穴位群的发现284
二、第二掌骨侧速诊法285
三、第二掌骨侧疗法293
第三节 穴位全息律303
一、穴位全息律的发现303
二、穴位全息分布规律的特例304
三、节 肢穴位群及其临床应用305
第四节 针刺疗法原理309
一、穴位、经络的实质309
二、全息诊断和治疗机制311
参考文献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