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长途电信明线线路工程手册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长途电信明线线路工程手册 修订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4261498.jpg)
- 刘锡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70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7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长途电信明线线路工程手册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线路等级与负荷区的划分1
第一节 线路等级1
1.线路等级的划分1
2.线路等级的划定1
第二节 负荷区的划分2
1.负荷区的气象条件2
2.关于特大冰凌问题3
第二章 勘查与测量4
第一节 勘查4
1.任务和目的4
2.选定路由的原则4
3.电信线路与其他线路等的容许隔距5
4.勘定路由16
5.勘查原设备17
6.与有关单位的联系和协议的签订17
7.关于交通运输及生活情况的调查19
8.其他19
第二节 测量19
1.一般规定19
2.一般杆位的测量方法22
3.仪器测量方法与步骤25
4.角杆测量方法26
5.拉线位置的测量30
6.坡度变更和高度的测量34
7.河口测量41
8.测量组织45
第一节 杆面型式55
1.定型杆面型式55
第三章 杆面型式和交叉55
2.非定型杆面型式56
3.杆面型式的选择57
第二节 线路交叉的术语58
1.交叉制式58
2.交叉程式58
3.交叉间隔58
4.交叉偏差59
5.交叉指数59
6.交叉区59
7.交叉序号59
8.实交点与虚交点59
第三节 线路串音的标准60
1.回路串音的定义60
2.串音防卫度与串音衰减标准61
3.主要传输技术要求65
第四节 交叉制式66
1.我国三种定型的交叉制式66
2.我国曾用的主要交叉制式93
3.农村通信用的三种交叉制式125
4.交叉测量规则133
5.电话回路的分线140
6.终端杆、分线杆上的交叉处理144
第五节 十二路载波进局回路间的串音影响144
1.进局回路间的串音影响及容许标准144
2.增音站输出端和输入端间平行接近最小隔距147
3.进出线路、终端杆或引入支架间的隔距147
4.减少十二路载波经由同杆的第三回路串音影响的措施152
5.相邻线路第三回路串音影响156
2.串音标准159
1.名词解释159
第一节 名词解释和串音标准159
第四章 在低十二路载波线路上的高频复用159
3.高频复用范围160
第二节 可供选择开通高、超十二路的回路组合160
1.高十二路160
2.超十二路162
第三节 可用于开通高、超十二路的回路位置165
1.高十二路165
2.超十二路168
第四节 高、超十二路对现有通信线路的技术要求173
1.对结构不均匀性的要求173
2.对终端站、增音站附近的大偏差处理181
3.对进局(站)及终端设备的技术要求182
1.各种负荷区的标准杆距及导线程式183
第一节 杆距和导线程式183
第五章 杆线建筑规格183
2.各种负荷区的导线安装垂度184
第二节 电杆程式和埋深186
1.木电杆程式和埋深186
2.水泥杆程式和埋深187
3.表面覆有泥土的石洞深度193
第三节 一般拉线程式194
1.不同距高比时的拉线股数折合系数及允许拉力194
2.角杆与终端杆拉线程式194
3.抗风、防凌拉线程式及隔装数197
第四节 线担程式及单、双担的规定200
1.线担强度200
2.单、双担装置200
2.四线担水泥杆的主要建筑规格202
1.四线担水泥杆的选用条件202
第五节 梢径为13厘米四线担水泥杆杆路建筑的202
主要技术规格要求202
第六节 特殊气象条件时建筑规格的考虑204
1.导线204
2.电杆205
3.特大冰凌地区205
第七节 试线装置206
1.试线杆设置地点206
2.试线杆的附属设备206
第六章 杆线建筑结构与施工207
第一节 打洞207
1.打杆洞207
2.打拉线洞210
第二节 一般接杆和H杆210
1.接杆使用的地点210
3.木杆的接杆方法211
2.木杆的接杆种类211
4.木制H杆213
5.水泥杆接高和一般H杆装置215
6.等径水泥杆接高218
第三节 装杆219
1.选杆、锯梢、开槽及打眼219
2.配装线担的附件220
3.装设线担222
4.装设弯螺脚230
5.安装上杆钉或上杆钉抱箍235
第四节 立杆及电杆根部加固236
1.立杆236
2.固根横木和卡盘、底盘的装设238
3.电杆在松土及河滩上的加固243
1.装设拉线的一般规定246
第五节 装设拉线、撑木246
2.拉线上部的安装248
3.拉线地锚252
4.上部拉线和地锚的连结257
5.特殊地势的拉线装置及拉线保护装置258
6.装设撑杆263
第六节 架线268
1.放线268
2.线条接续270
3.紧线及调整垂度275
4.做交叉277
5.导线在隔电子上的扎缚278
6.试线装置的安装282
1.跨越铁路、公路的加强装置285
第七节 一般跨越装置及长杆档285
2.与输电线路及其他通信线路的交越287
3.长杆档装置289
第八节 飞线跨越装置299
1.飞线跨越装置的适用范围299
2.飞线路由及飞线杆位置的选择301
3.飞线杆强度及导线垂度302
4.飞线跨越装置建筑规格312
5.飞线杆杆上装置327
6.浮空交叉装置328
第九节 河中打桩立杆及水底电缆装置330
1.河中打桩立杆的条件330
2.河中打桩立杆330
3.水底电缆埋设及水线标志332
1.明线分线装置334
第十节 分线及进局装置334
2.明线终端及引入装置339
3.明线终端设备的安装344
4.明线与电缆的阻抗匹配357
第十一节 保护和接地装置367
1.应装避雷线的电杆367
2.避雷线在电杆上部的装设方法367
3.避雷线在电杆下部的装设方法371
4.通信设备的保护372
5.分级保护装置374
6.架空地线377
7.接地装置381
第十二节 电杆编号388
1.对编写杆号的一般要求388
2.直接编号389
3.号牌编号391
4.其他392
附:桥上支架装置392
第七章 进局及中间电缆397
第一节 概述397
1.采用进局(中间)电缆的条件397
2.进局(中间)电缆的选择398
第二节 电缆的程式399
1.型号的表示方法399
2.常用的进局、中间电缆的规格399
第三节 电缆的结构403
1.芯线403
2.绝缘、扭绞和色志403
3.外护层404
1.路由选择405
2.敷设方式的确定405
第四节 敷设方式405
3.埋式电缆406
4.管道电缆417
5.架空电缆419
第五节 平衡与割接422
1.进局电缆的串音防卫度与串音衰减标准422
2.平衡测试工作的步骤424
3.进局电缆的割接425
第六节 引入局站426
1.引入增音站426
2.引入终端站(长途局)426
3.引入局站的设计要求428
1.充气维护的方式430
2.充气维护系统的组成430
第七节 充气维护430
3.储存气压的标准431
4.充气设备432
5.干燥设备433
6.气闭套管、气门嘴及输气管434
7.监测信号设备436
第八节 防雷和防蚀439
1.防雷439
2.防蚀444
第八章 器材的检验459
第一节 一般规定459
1.检验目的及检验要求459
2.对不合要求的器材处理459
第二节 常用器材的质量要求459
1.电杆部分459
3.线担、撑脚、押条部分463
2.横木、卡盘、底盘及拉线盘部分463
4.各种裸线、绝缘线部分469
5.各种铁件部分471
6.瓷隔电子部分486
7.放电器部分489
8.其他器材部分490
第九章 长途线路工程设计程序及电气特性测试494
第一节 设计阶段的划分494
第二节 与其他单位的联系495
第三节 初步设计的内容及说明495
1.初步设计阶段工程说明495
2.初步设计阶段工程概算501
3.初步设计阶段图纸内容与要求503
第四节 关于编制施工图设计的说明504
3.线路示意图505
4.交叉配区图505
2.预算说明505
1.施工说明505
第五节 电气特性测试508
1.一般规定508
2.直流特性测试509
3.交流特性测试510
4.接地电阻测试510
附录一 长途通信架空明线线路工程预算定额512
附录二 线路工程设计参考资料600
附录三 长途电信线路主要设备更换标准644
附录四 长途电信线路图例650
附录五 新8式、新4式、新1式交叉程式展开图660
附录六 各种新N式交叉程式展开图704
附录七 奈与分贝换算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