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应用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应用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4284214.jpg)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农业出版社
- ISBN:13144·228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应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部分 各类公差配合标准1
一、公差与配合标准尺寸至500mm(GB1800~1804-79)1
表1-1标准公差5
表1-2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6
表1-3尺寸至500mm孔的基本偏差8
表1-4尺寸至500mm轴的基本偏差10
表1-5优先、常用和一般用途的孔公差带13
表1-6优先、常用和一般用途的轴公差带14
表1-7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15
表1-8基轴制优先、常用配合16
表1-9公差等级的选用17
表1-10各种加工方法的平均加工精度17
表1-11轴的各种公差带应用介绍18
表1-12部分优先配合选用说明19
表1-13孔、轴的极限偏差20
表1-14基孔制与基轴制优先、常用配合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43
表1-15孔、轴配合新旧国家标准配合符号对照表(尺寸1~50mm)51
表1-16旧国家标准和部分新国家标准基孔制间隙配合极限偏差数值对照表52
表1-17旧国家标准和部分新国家标准基孔制过渡配合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对照表59
表1-18旧国家标准和部分新国家标准基孔制过盈配合极限偏差数值对照表62
表1-19旧国家标准和部分新国家标准基轴制间隙配合极限偏差数值对照表66
表1-20旧国家标准和部分新国家标准基轴制过渡配合极限偏差数值对照表73
表1-21旧国家标准和部分新国家标准基轴制过盈配合极限偏差数值对照表75
表1-22旧国家标准和部分新国家标准基孔制间隙配合极限间隙对照表76
表1-23旧国家标准和部分新国家标准基孔制过渡配合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对照表81
表1-24旧国家标准和部分新国家标准基孔制过盈配合极限过盈对照表84
二、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87
表2-1形位公差各项目的符号87
表2-2直线度、平面度公差89
表2-3圆度、圆柱度公差90
表2-4圆度、圆柱度公差带在相应的尺寸公差带中所占的百分比91
表2-5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92
表2-6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公差93
表2-7位置度公差值数系98
表2-8直线度、平面度未注公差100
表2-9同轴度、对称度未注公差100
三、表面光洁度等级的选择101
表3-1表面光洁度的分级102
表3-2表面光洁度的分级103
表3-3表面光洁度应用举例103
表3-4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等级104
表3-5与配合精度相适应的最低表面光洁度106
表3-6一般机械零件在单件生产时,与配合精度相适应的表面光洁度等级107
表3-7农业机械零件表面光洁度实例108
表4-1滚动轴承精度及其选用109
四、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109
表4-2套圈负荷类型110
表4-3向心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与轴配合举例110
表4-4向心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与外壳孔的配合举例112
表4-5推力轴承与轴的配合举例113
表4-6推力轴承与外壳孔的配合举例113
表4-7E、D、C级向心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与外壳孔的配合举例113
表4-8轴和外壳孔与轴承配合表面的位置公差(GB275-64)修订114
表4-9轴颈表面和外壳孔表面的圆柱度公差(GB275-64)修订115
表4-10与轴承相配合的表面和端面的光洁度116
表4-11向心轴承和向心推力球轴承内圈精度117
表4-12向心轴承和向心推力球轴承外圈精度118
表4-13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精度119
表4-14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精度120
表4-15推力球轴承套圈精度120
五、螺纹联结的公差与配合121
表5-1螺纹的种类、特点及用途121
表5-2螺纹的牙型符号、代号和标注示例122
表5-3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的关系123
表5-4粗牙普通螺纹公差(GB197-63)124
表5-5细牙普通螺纹公差(GB197-63)124
表5-6过渡配合外螺纹尺寸及公差(GB1167-74)126
表5-7过渡配合螺纹尺寸及公差(GB1180-74)128
表5-8过盈配合螺纹尺寸及公差(GB1181-74)130
表5-9梯形螺纹的基本尺寸131
表5-10梯形螺纹最大旋合长度推荐值131
表5-11梯形螺纹公差(GB784-65)132
表5-125~10级丝杠外径、中径及内径公差133
表5-135~10级螺母外径及内径公差134
表5-145~9级螺母中径上偏差(GC101-60)135
表5-155~9级丝杠螺距公差(GC101-60)135
表5-165~9级丝杠形位公差(GC101-60)135
表5-17各级精度丝杠应用范围136
六、键与花键联结的公差与配合136
表6-1键联结的种类、特点及用途136
表6-2平键联结、键和键槽的公差与配合(GB1095-79)137
表6-3半圆键、键和键槽的公差与配合(GB1098-79)138
表6-4半圆键型式尺寸(GB1099-79)139
表6-5楔键、键和键槽的公差与配合(GB1563-79)140
表6-6薄型平键、键和键槽的公差与配合(GB1566-79)141
表6-7平键及半圆键联结各表面的光洁度推荐142
附表6-1平键和半圆键的键宽、轴槽宽、毂槽宽的尺寸偏差(GB1100-72)142
附表6-2轴槽宽度偏差JZ(GB1100-72)142
附表6-3平键公差142
附表6-4键的剖面尺寸相对应的轴径尺寸范围143
附表6-5键联结(GB1095-79)与旧国家标准(GB1100-72)对照144
附表6-6键与轴槽及轮毂槽的公差数值比较145
表6-9矩形花键的外廓及标志代号146
表6-8花键联结的种类、特点及应用范围146
表6-10矩形花键尺寸系列147
表6-11矩形花键的配合选择148
表6-12矩形花键定心直径D(或d)的尺寸偏差及综合偏差149
表6-13矩形花键键槽宽及键宽的尺寸偏差及综合偏差150
表6-14矩形花键的位置公差(推荐)151
表6-15矩形花键的表面光洁度(推荐)152
表6-16渐开线花键联结的要素、代号及公式155
表6-17尺寸系列156
表6-18齿形的配合156
表6-21周节累积公差(δt∑)157
表6-22齿圈的径向跳动公差(δej)157
表6-20齿向公差(δBx)157
表6-19齿形公差(δj)157
表6-23内花键的弧齿槽宽制造公差(δsk),外花键的弧齿厚制造公差(δsh)及综合公差(e)158
七、圆柱齿轮传动公差159
表7-1齿轮传动公差的基本定义和代号159
表7-2圆柱齿轮传动的工作平稳性精度等级的选择164
表7-3齿侧间隙结合形式165
表7-4推荐的圆柱齿轮和齿轮传动检验项目166
表7-5圆柱直齿齿轮和窄斜齿齿轮(齿圈宽度在?以下)的运动精度规范(按JB179-60)166
表7-6圆柱直齿齿轮和窄斜齿齿轮(齿圈宽度在?以下)的工作平稳性精度规范(按JB179-60)167
表7-7圆柱齿轮传动中齿面的接触精度规范(按JB179-60)168
表7-8圆柱齿轮传动保证侧隙和中心距偏差(按JB179-60)169
表7-9圆柱齿轮传动原始齿形最小位移(按JB179-60)170
表7-10圆柱齿轮传动原始齿形位移的公差(按JB179-60)171
表7-11公法线长度的计算172
表7-12假想齿轮系数K(αon=20°)173
表7-13公法线长度?L'173
表7-14最小侧隙和中心距偏差174
表7-15公法线平均长度公差174
表7-16固定弦齿厚及弦齿高(αo=αan=20°、fo=fon=1.0)175
表7-17固定弦齿厚偏差176
表7-18齿轮表面光洁度和基准孔精度177
表7-19齿轮内孔精度和配合的选择178
表7-20齿顶圆直径公差δD?179
表7-21以齿顶圆作为基准时顶圆直径的径向跳动ED180
表7-22基准端面的端面跳动公差ET表(在100mm直径上)180
八、机床夹具公差184
表8-1按工件的直线尺寸公差而决定夹具的直线尺寸公差184
表8-2按工件的角度公差而决定夹具的角度公差185
表8-3夹具精度及配合选择的典型图例185
表8-4组合机床夹具常用定位销直径及公差188
表8-5削角销的标准尺寸及配合189
表8-6夹具制造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189
表8-7夹具零件精度等级所需的表面光洁度190
表8-8车床夹具的同轴度公差191
表8-9车床心轴的制造公差和偏差192
表8-10对刀块工作表面、定位表面对定位键的位置精度193
表8-11按工件尺寸公差确定对刀块到定位表面的尺寸公差194
表8-12钻头、扩孔钻、绞刀的极限偏差195
表8-13钻套(导套)内径极限的偏差196
表8-14导套中心距或导套中心到定位基面的距离公差197
表8-15导套中心对夹具安装基面的位置公差197
第二部分 专用量具的设计198
九、孔用和轴用极限量规的设计198
表9-1量规制造公差及其位置要素199
表9-2推荐的量规最大尺寸200
表9-3量规测量面的表面光洁度200
表9-4光滑量规的结构型式201
表9-5锥柄测头塞规外形尺寸203
表9-6通端测头外形尺寸203
表9-7止端测头外形尺寸204
表9-8手柄的外形尺寸204
表9-9锥柄测头单头塞规外形尺寸205
表9-10锥柄测头外形尺寸205
表9-11套式塞规外形尺寸206
表9-12套式塞规测头外形尺寸206
表9-13双头塞规用手柄外形尺寸207
表9-14通端塞规用手柄外形尺寸207
表9-17套式塞规用销子外形尺寸208
表9-16套式塞规用螺钉外形尺寸208
表9-15止端塞规用手柄外形尺寸208
表9-18片形双头塞规外形尺寸209
表9-19片形双头卡规外形尺寸209
表9-20片形单头塞规外形尺寸210
表9-21圆片形单头卡规外形尺寸210
表9-22检验孔用工作量规尺寸的上下偏差(机20~29-56)213
表9-23检验轴用工作量规尺寸的上下偏差(机20~29-56)215
十、同轴度量规的基本设计方法217
表10-1计算位置公差?P的选择218
表10-2同轴度量规公差的数值219
十一、锥度量规221
表11-1量规设计参数222
表11-2锥度塞规的结构及其尺寸计算224
表11-3锥度环规结构及其尺寸计算225
表11-4锥度塞规结构及其尺寸计算226
表11-5锥度环规结构及其尺寸计算227
表11-6标准锥度及常用锥度的换算228
表11-7锥角α的制造公差228
表11-8阶差c的制造公差229
表11-9基准在小端时p的尺寸229
表11-10锥度塞规锥柄部尺寸和公差229
十二、几种心轴的尺寸计算230
表12-1高精度定心心轴锥度推荐值231
表12-2全锥形心轴尺寸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