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 200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 2008
  • 王伟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978750872347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14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727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中国-年鉴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 200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重要文献3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胡锦涛3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5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胡锦涛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吴邦国2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在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贾庆林34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温家宝39

政府工作报告——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温家宝4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5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71

第二编 特稿79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深刻意义&王伟光79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李慎明85

江泽民宏观调控思想的历史渊源、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朱佳木96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程恩富106

第三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进展113

一、政治113

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重大进展113

沿着又好又快的航向前进——写在国务院第200次常务会议召开之际(之一)116

强国之路谱新篇——写在国务院第200次常务会议召开之际(之二)120

让百姓生活得更踏实——写在国务院第200次常务会议召开之际(之三)123

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写在国务院第200次常务会议召开之际(之四)126

同舟共济创伟业 薪火相传向未来——写在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之际128

坦坦荡荡树正气 堂堂正正扬清风——各地在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严肃组织人事纪律情况综述130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效明显132

四级党委换届 六大亮点纷呈133

“两高”剑指新型权钱交易犯罪134

审计曝光问题部委集体检讨137

反垄断法:“经济宪法”奠基139

劳动合同法:劳动维权 利剑出鞘141

十七大:吹响激越号角,发出时代强音143

十七大报告新提法展现中国新前景145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146

全方位回应人民的新期待 十七大生动展现执政为民148

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 赢得亿万人民的衷心拥护14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 十七大代表点评十大亮点151

十七大清晰描绘中国民主政治蓝图152

十七大代表看中国未来五大挑战154

党章修改反映党心民意155

我国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157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变成生动现实——香港回归十年成就回顾·政治篇158

二、经济161

平稳快速的主旋律161

2007,又好又快162

2007,给又好又快算算账(经济聚焦)164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66

科学发展 又好又快——2007年经济述评之一171

朝着“又好又快”目标稳健前行——2007年经济述评之二172

新农村建设谱写新篇章——2007年中国经济述评之三173

节能减排显成效——2007年中国经济述评之四175

更大力度的改革 更高质量的开放——2007年经济述评之五176

经济发展惠民生——2007年经济述评之六177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 粮食连续四年增产——2007年“三农”工作述评之一178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三农”工作述评之二180

水路气电建设提速 农村面貌大幅改观——2007年“三农”工作述评之三181

农村公共服务暖民心——2007年“三农”工作述评之四182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2007年“三农”工作述评之五183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2007年“三农”工作述评之六184

民航加速上升——2007年行业盘点(1)186

钢花四溅道忧喜——2007年行业盘点(2)187

电力告别短缺——2007年行业盘点(3)189

石油行业,在惊喜与压力下前行——2007年行业盘点(4)190

2007年中国名牌战略发展报告192

风帆正举看国企——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197

国有重要行业:国家既依法保护又严格监控198

国有资产是我们的家底——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国有资产法草案200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畅谈央企改革重点——鼓励整体上市开展“分红”试点201

辩证看待基尼系数202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203

能源发展 节约优先212

三、文化214

大发展大繁荣是广大文化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巡礼214

2007抹不去的记忆218

2007文化的记忆和思考220

体制机制创新 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221

2007年中国文化亮点频现 文化足音铿锵有力223

“红歌”为什么这样红224

呼回失落的文化遗产225

中国话剧百年足迹227

悦读时代230

国学百年争论的实质232

走向世界的脚步235

大遗址保护的困境与出路239

当代中国话剧的一大困境243

我国新闻理论与实践迈出新步伐246

四、社会249

谱写法治政府建设新篇章——国务院2007年法制工作综述249

法治中国新追求252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写在现行宪法颁行25周年之际253

我国司法领域的人权保护新成就255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256

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保险信息披露制度 社保基本情况报告出炉25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258

以人为本御天灾——全国气象防灾减灾综述260

站在“拐点”看变化——解读2007环境生态五大热点262

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四年来全国双拥工作综述263

五、军事265

白皮书: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国防265

人民军队向前跨越269

中国军事“阳光化”274

站直腰与挺起胸——谈谈富国和强军的统一276

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战略方针的历史演变及启示278

六、外交282

别有鲜花满庭香——十六大以来我国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综述282

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服务——杨洁篪外长谈今年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284

推动党的对外工作再上新台阶——中联部部长王家瑞谈今年党的对外工作287

我国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288

七、科技290

2007,中国科学在进步290

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91

嫦娥奔月 龙飞九天292

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访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入295

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摘要)298

八、教育304

教育公平:唱响主旋律——2007年教育改革与发展印象304

“两基”攻坚打了个漂亮仗——访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西部“两基”攻坚办公室主任陈小娅305

“两基”攻坚:教育的阳光普照西部306

不应片面追求大学教师“博士化”308

2007,学校体育迈上新台阶309

九、医疗卫生310

医改勾画“新坐标”310

是缺少医疗保障还是短缺市场体制——有关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几个认识问题311

中医崛起,要有自信和韧性318

对中西医世纪大论争的反思319

一年多查处医药违法案件28起325

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2007年医药卫生领域8个关键词326

十、体育328

2007年国内国际十大体育新闻328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体育的发展329

新中国农村体育发展历程332

我国社区体育的基本内涵、现状及特点——学校与社区共建体育俱乐部研究之一340

我国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冲突与契合343

第四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地区的探索与实践349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349

(一)加快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 缩小城乡差距——西北三省区(甘肃、宁夏、青海)城乡发展差距调研报告349

(二)新疆: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356

(三)与全面小康指标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以山西为例357

(四)吉林省多元化集群式发展模式探索360

(五)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发展情况浅析362

(六)甘肃省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与思考364

(七)上海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367

(八)和风化好雨 润物细无声——云贵两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考察报告370

二、地区(市)372

(一)杭州、郑州、沈阳三市农民工问题的调查372

(二)冲突与融合:农民工与市民关系研究——基于西安市农民工和市民的社会调查375

(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个案378

(四)青岛市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探讨380

(五)呼和浩特市最低工资制度实施现状及完善对策382

(六)上海、广州人口管理经验及给我们的启示385

(七)建设创新型城市 促进可持续发展——白银市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思考389

(八)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与破解之策——基于辽宁省辽阳市的调查391

(九)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实践与效果分析——以成都市为例395

三、县(市)401

(一)全面实施扶贫战略 促进贫困乡村和谐发展——临潭县“一体两翼”战略实施纪实401

(二)扶贫互助社:农村扶贫的重要制度创新——四川省仪陇县“搞好扶贫开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试点案例分析403

(三)江苏省启东市:村级公共服务建设的实践和启示406

(四)农民增收要走非农化道路——对淮安市涟水县农村省级观察点100户的实证分析408

(五)山东寿光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411

(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对浙江省台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415

(七)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古浪县劳务经济调查与思考418

(八)从“政治任务”到“合作共赢”——威海市郓城县帮扶合作的主要做法及启示420

(九)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高淳县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的思考422

四、乡·镇·村425

(一)充分发挥建设部门职能 实现村镇建设新的跨越——以山东省泰安市村镇建设实践为例,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25

(二)奏响“工业强镇”的奋进旋律——高淳县淳溪镇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427

(三)重点镇城镇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431

(四)小城镇商业综合体建设初探——以常熟市董浜镇商贸城设计为例433

(五)农村用地开发的隐性风险和防御——北京市延庆县大榆树镇岳家营村考察报告435

(六)新农村建设与村级治理体制改革的有机衔接——对赣南版石镇的调查438

(七)选举后的村务管理:从“村官主政”到民众参与式治理——湖北永安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实践的调查与思考443

(八)基层民主改革的惠南文本447

(九)荆门:政策引导,建设新型小城镇450

(十)霍家沟:可以复制的新农村模式451

第五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进展457

一、2007年毛泽东思想研究综述457

(一)关于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的整体性研究457

(二)关于毛泽东政治思想的研究458

(三)关于毛泽东发展思想的研究459

(四)关于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460

(五)关于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展望461

二、2007年邓小平理论研究综述462

(一)围绕纪念邓小平逝世十周年,理论界发表了不少纪念文章462

(二)如何认识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别462

(三)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463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综述466

(一)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466

(二)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467

(三)江泽民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理论贡献470

四、2007年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473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473

(二)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475

(三)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理论意义475

(四)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创新476

(五)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维度476

五、2007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478

(一)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478

(二)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78

(三)关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79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和谐文化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关系482

六、2007年党建研究综述483

(一)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经验483

(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与党的建设484

(三)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建设485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建设485

(五)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的进展486

(六)党内民主研究486

(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487

(八)基层党的建设研究488

(九)反腐倡廉建设研究488

七、2007年党史研究综述489

(一)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研究489

(二)社会主义建设及新时期党史研究491

第六编 研究成果选介497

一、著作选介497

(一)2007年毛泽东思想研究著作简介497

(二)2007年邓小平理论研究著作简介498

(三)2007年“三个代表”思想重要著作简介500

(四)2007年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著作简介502

(五)2007年党的建设与党史研究著作简介505

二、代表性论文选506

(一)2007年毛泽东思想研究代表性论文506

(二)2007年邓小平理论研究代表性论文547

(三)2007年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代表性论文574

(四)2007年党的建设与党史研究代表性论文627

三、论文选介(观点摘录)670

(一)2007年毛泽东思想研究论文选介670

(二)2007年邓小平理论研究论文选介672

(三)2007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论文选介676

(四)2007年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论文选介678

(五)2007年党的建设与党史研究论文选介6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