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企业发展的新趋势 常州工业企业发展道路的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业企业发展的新趋势 常州工业企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 浦国荣,周三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3·6486H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业企业发展的新趋势 常州工业企业发展道路的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发展中的常州工业企业5

第一节 常州在前进6

·城区人均产值突破万元7

·荣获40块国家质量奖奖牌7

·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738元8

·多数经济指标居全国领先地位9

·主要工业产品在全省占重要位置10

·常州人民生活得到了提高12

第二节 常州工业企业概况13

·企业是工业发展的根本13

·常州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14

·常州工业企业的主要特点16

第三节 典型企业剖析19

·常州柴油机厂19

·常州第一棉纺织厂20

·常州有机化工厂21

·常州拖拉机厂22

·常州建材253厂24

·常州继电器厂25

·常州塑料机械厂26

·常州照相机总厂27

·常州市第四制药厂28

·武进电机厂29

·小结29

第二章 在整顿中加速企业“转轨变型”32

第一节 常州工业企业素质的现状32

第二节 提高企业素质必须进行全面整顿38

第三节 “转轨变型”是企业工作的战略转移41

·形势副人42

·指导思想的转变43

·管理模式的转变47

·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47

·组织机构的转变51

第三章 改革,只有改革才能增强企业的活力52

第一节 常州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过程52

·准备阶段53

·实施阶段53

·发展阶段54

第二节 明确国家和企业的关系55

·放权给企业55

·放开全民所有制的小企业57

·放宽对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经济政策58

·实行第二步利改税,确立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59

第三节 搞好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62

·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63

·积极改革分配制度67

·改革各项规章制度74

第四节 改革给企业增添了动力、压力和活力78

·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的改革79

·常州袜厂的改革81

·常州化工研究所的改革84

第四章 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实行厂长负责制86

第一节 企业领导体制势在必改86

·企业原有领导体制的矛盾87

·企业性质和任务的再探讨89

·组织现代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然90

·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91

第二节 实行厂长负责制后的新变化93

·提高了生产经营决策的效能93

·企业党委工作的转变95

·党的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加强96

·进一步发挥了职代会和工会的作用98

·起用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100

·增强了企业活力102

第三节 如何实行厂长负责制104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105

·政企分开,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107

·选配好厂长,健全决策组织108

·理顺党、政、工三者关系111

第五章 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的素质114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必须有一批企业家114

·企业家的条件114

·三代人的成长115

·企业家的摇篮116

·常州企业家的代表117

第二节 先进企业领导班子的共同特点126

·理想的素质126

·合理的结构128

·较强的厂长130

·好的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131

第三节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133

·企业联合劳动的组织者134

·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134

·艰苦奋斗的开拓者134

·不断创新的决策者135

·领导班子不同,结果大不相同136

第六章 制订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138

第一节 重视研究企业发展战略138

·办好企业的前提138

·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纲领139

·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140

·对宏观经济效益的影响141

第二节 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产品发展战略141

·出发点和落脚点142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142

·英雄要有用武之地143

·开拓市场靠什么143

·没有先进的产品,就没有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144

第三节 制订产品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145

·为了企业的明天145

·嘴里吃一个,手里拿一个146

·敢于竞争,善于竞争146

·学会算帐,讲究效益147

第四节 中小型工业企业的产品发展战略147

·填缺门、补短线148

·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150

·外贸出口产品前途广阔152

·甘当配角154

·轻、小、精、省156

·创特色产品159

·同轴发展160

·资源综合利用162

·多角经营与专业化164

第七章 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166

第一节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166

·企业靠产品,产品靠质量166

·路是走出来的,质量是创出来的170

第二节 产品开发是企业发展之路175

·适销对路的产品从哪里来175

·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177

·从产品开发中求效益178

·企业的“后劲”所在179

第三节 企业如何抓好产品开发180

·调查研究,掌握信息180

·可行性分析181

·科学决策181

·抢时间争速度183

·上水平争效益184

·建立产品开发基地185

第四节 产品开发中的技术协作186

·同行业同地区协作187

·联合开发187

·成果有偿转让188

·科技协作交流会189

·技术经济咨询189

·聘请技术经济顾问190

·广开信息渠道190

·组织“一条龙”技术协作191

第八章 产品靠科技,科技靠人才192

第一节 以产品为龙头,以效益为中心,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192

·把科研攻关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193

·实行“一条龙”攻关,“一条龙”改造194

·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改造195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197

·统一认识199

第二节 工业企业如何搞好技术改造,推进技术进步199

·搞好规划201

·实行技术经济责任制204

·发动群众开展双革、四新活动205

·解决好技术改造资金的来源207

·从政策上扶植207

第三节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208

·引进项目的投资方向 以企业群体中生产名、优、新产品的骨干企业为主209

·引进项目的规模以中小为主,单机和关键设备为主210

·引进技术以先进的适用技术为主、单项技术为主、软件为主210

·引进设备的落脚点以老厂为主,以利用现有基础为主211

·引进项目的产品以外贸出口产品为主、以扩大出口创汇为主212

·重视引进项目的前期准备212

·重视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发展和创新213

·多方开拓外资渠道214

·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215

第四节 技术进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15

·投资少、见效快216

·从技术进步中求生存、图发展217

·目标明确,方法对头,作风扎实219

第五节 技术进步取决于人才开发220

·技术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220

·常州市人才开发的十项措施221

·乡镇企业的人才开发225

第九章 企业群体的兴起227

第一节 从“一条龙”生产协作到企业群体的兴起227

·“一条龙”的历史作用228

·企业群体的兴起230

·企业群体的特点231

第二节 企业群体的组织形式233

·生产型企业群体234

·销售型企业群体234

·复合型企业群体235

·企业群体内部的经济关系236

第三节 组建企业群体的基本做法236

·坚持以名、优、新产品为中心,以骨干企业为依托236

·坚持自愿、平等、互利、择优、互助的原则238

·坚持建制不变,统分结合,相对独立,各负盈亏240

·坚持专业化协作和实事求是的原则243

·坚持思想上疏导,组织上促进,政策上扶植244

第四节 企业群体的生命力247

·有利于树立产品优势247

·有利于推动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249

·有利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250

·有利于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经济网络253

第五节 靠联合腾飞的典型256

·常州自行车企业群体256

·常州照相机企业群体258

·常州电机电器企业群体261

第十章 在改革中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264

第一节 从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开始264

·加强管理基础工作的基本要求265

·加强管理基础工作的基本方法270

第二节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新进展274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274

·企业管理现代化带来的新变化277

第三节 如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286

·进行现代管理科学的启蒙教育286

·从培训入手,建立起骨干队伍287

·从实际出发,推选现代化管理方法289

·以典型引路促进290

·行政指导和经济方法相结合291

·开发管理现代化的学术研究活动292

·经济建设是城市工作的中心294

第一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294

第十一章 正确发挥地方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294

·怎样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295

·抓规划297

·抓指导298

·抓重点299

·抓协调300

·抓服务301

·抓政策302

第二节 调动各方面办工业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地方企业303

·全民集体一起上303

·上上下下一起上306

·各行各业一起上308

·城市农村一起上310

第三节 不断调整工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的组织结构313

·常州地方工业的发展战略313

·工业结构的调整314

·产品结构的调整316

·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317

第四节 围绕搞活企业,搞好城市经济体制的综合改革318

·搞好配套改革,增强企业活力319

·内联外引,发展横向经济联系322

第五节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324

第十二章 迎接新挑战,探索新对策327

第一节 常州工业企业面临的新挑战327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328

·市场竞争的挑战329

·价格变动的考验330

·资源条件的制约331

·相对优势的消失332

·人员素质的差距333

·从新的生长点上求发展335

第二节 迎接挑战的新战略335

·从优化结构中求发展337

·从技术进步中求发展339

·从内联、外挤、外引中求发展342

·从搞活企业中求发展347

·从“转轨变型”中求发展350

·从智力开发中求发展352

·从两大文明建设中求发展355

第三节 前景展望356

附录360

Ⅰ常州市区工业企业1979~1984年优质产品明细表360

Ⅱ常州市区工业企业职工人均年创利税在5000元以上的企业表362

Ⅲ常州市区工业企业全员年劳动生产率在8万元以上的企业表364

Ⅳ常州市区工业企业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表366

Ⅴ常州市区年创利税超过固定资产(原值)的工业企业表369

Ⅵ常州市区工业企业年实现利税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表371

Ⅶ常州市区主要工业企业概况3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