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明中国通史教程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简明中国通史教程 下
  • 孙伯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7531600293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64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6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简明中国通史教程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十三章五代、辽、北宋、西夏政权的1

对立与各民族联系的进一步加强1

目 录1

第一节五代十国的分立与辽朝的兴起8

一、五代十国的分立割据局面8

二、周世宗的改革与统一活动15

三、契丹的兴起与辽朝的建立18

第二节北宋专制主义集权政治和22

社会经济的发展22

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22

二、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24

三、北宋社会阶级结构与赋役制度27

四、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30

一、辽朝的政治与经济33

第三节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33

二、北宋与辽的战和37

三、北宋与西夏的对峙39

第四节北宋的社会矛盾与改革41

一、北宋前、中期的社会矛盾41

二、王安石变法46

三、北宋末年的方腊、宋江起义48

第十四章南宋与金的对峙51

第一节金的兴起与辽、北宋的灭亡54

一、金朝的兴起与宋金联合灭辽54

二、金兵南下与北宋灭亡59

第二节南宋与金的对峙61

一、西宋的建立与北方军民的抗金斗争61

二、岳飞抗金与“绍兴和议”65

一、钟相、杨么起义71

第三节南宋的阶级斗争和经济发展71

二、南方经济的发展77

第四节金朝统治下的北部中国82

一、金在中原统治的确立82

四、苗、瑶、彝、壮和高山族 (183

二、金朝统治下的社会经济86

第十五章元朝的大统一93

第一节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统一96

一、蒙古的兴起与西征、南下96

二、蒙古继续南下与元朝的建立99

三、南宋的灭亡与元朝的统一101

第二节元朝的统治政策与社会经济状况103

一、元朝的政治统治103

二、元朝的社会经济107

第三节元末红巾军大起义114

一、元朝中期以后政治的腐败114

二、元末社会矛盾的激化116

三、红巾军大起义与元朝的灭亡118

第十六章五代宋元时期的文化123

一、科学技术123

二、文学与艺术126

三、哲学与宗教130

四、史学134

〔附录〕135

第十七章 明代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和145

资本主义萌芽145

第一节明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150

一、明初的形势与统一150

二、明初专制统治的加强151

三、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61

流民问题的严重167

张居正改革167

第二节明中期社会矛盾的激化与167

一、政治的腐败及土地和167

二、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172

三、张居正改革174

第三节明朝的民族关系177

一、蒙古族177

二、女真族及努尔干都司的设立181

三、维吾尔族和藏族182

第四节明朝的对外关系184

一、郑和下西洋及华侨对184

南洋地区的开发184

二、倭寇之患与援朝战争188

三、西方殖民者的入侵191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193

第五节 明中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193

资本主义萌芽193

二、资本主义萌芽198

第六节满族的兴起与明末农民大起义201

一、满族的兴起和建国201

二、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206

三、明末农民大起义210

第十八章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215

第一节清军入关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218

一、清军入关及其初期的统治政策218

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222

第二节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与228

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28

一、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228

二、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36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248

第三节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250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250

一、平定“三蕃之乱”与统一台湾250

二、反对沙俄侵略的斗争254

三、西北边疆的巩固257

四、对西藏管理的加强263

五、云贵地区的“改土归流”265

六、清朝的疆域266

第四节清朝统治的腐朽与各族人民的267

反抗斗争267

一、清统治的腐朽267

二、各族人民的起义270

一、科学技术275

第十九章明清时期的文化275

二、文学与艺术280

三、历史学、考据学及图书的285

整理与编纂285

四、哲学与宗教287

〔附录〕292

第四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05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05

第一章鸦片战争305

第一节禁烟运动307

一、战前的中国与世界307

二、中外贸易与鸦片走私311

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316

第二节鸦片战争319

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319

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323

三、英国扩大侵略战争324

第三节 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327

半封建社会327

一、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327

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30

三、战后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继续发展332

四、爱国的反侵略思想334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337

第一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醖酿340

一、战后国内阶级矛盾的愈益激化340

二、洪秀全、冯云山为发动起义而斗争341

第二节太平天国前期的胜利发展346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346

二、清王朝的反扑350

三、北伐、西征与天京破围战353

四、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和政策355

五、响应太平天国的各族人民起义362

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365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365

《天津条约》的订立365

二、战争的扩大和《北京条约》的签订369

三、沙俄侵吞中国大片领土371

四、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373

第四节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377

一、天京事变377

二、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380

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384

历史意义384

〔附录〕386

第三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395

第一节洋务运动397

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开始加深397

二、洋务派的产生402

三、洋务派进行的主要活动403

四、洋务运动的历史评价410

第二节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411

一、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资产阶级的产生411

二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414

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416

第四章边疆危机 中法战争 中日战争420

第一节中国边疆危机422

一、世界资本主义逐步向帝国主义转化422

二、美、日侵略我国台湾,日本吞并琉球424

三、美日对朝鲜的侵略425

四、英国略入我国云南、西藏427

五、沙俄、英国对我国新疆的侵略429

第二节中法战争433

一、法国侵略越南与清政府和战分歧433

二、中法战争的经过435

三、“不败而败”的结局439

第三节 中日甲午战争440

一、战前世界、日本的形势与440

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的情况440

二、日本发动侵略战争444

三、平壤战役与黄海海战447

四、辽东之战与北洋海军的覆灭449

五、《马关条约》的签订和三国干涉还辽453

六、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458

〔附录〕461

义和团运动470

第五章 民族危机的加重戊戌变法470

第一节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474

一、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474

二、帝国主义强占租界地和划分势力范围477

三、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479

第二节 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与481

维新运动的高涨481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481

二、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兴起和高涨483

第三节戊戌变法495

一、百日维新与戊戌变法495

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503

第四节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504

一、义和团的兴起和发展504

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508

三、“东南互保”和沙俄出兵中国东北511

四、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义和团和513

《辛丑条约》的签订513

五、义和团运动时期的资产阶级 ………515

各派活动515

六、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失败教训516

第六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524

第一节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527

一、帝国主义加紧掠夺通商、路矿权527

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角逐530

三、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与531

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531

四、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535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535

民主革命的开始537

第二节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537

一、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537

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从541

爱国到革命541

三、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547

四、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相继出现550

第三节 同盟会的成立及革命党人的活动553

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553

二、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559

三、同盟会领导和影响下的武装起义565

第四节辛亥革命前夕的国内形势571

一、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的破产571

二、辛亥革命前夜的群众斗争和574

保路运动574

一、武昌起义与湖北军政府的成立576

第五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576

二、各省响应革命和立宪派旧官僚在578

各省夺权578

三、清政府的挣扎和袁世凯东山再起579

四、中华民国建立581

五、帝国主义破坏革命与袁世凯窃国585

六、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590

〔附录〕592

第七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与601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601

第一节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及其覆灭603

一、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与二次革命603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609

三、反袁联合阵线的形成和护国运动6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