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监管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监管论
  • 杨德勇,贾奇珍著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ISBN:7204045440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监管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金融监管的一般分析1

第一章 导 论3

1·1 金融风险:一个世界注目的话题3

1·1·1 这是一个充满金融风险的世界3

1·1·2 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4

1·2 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核心:金融监管7

1·2·1 金融风险对社会影响的特殊性7

1·2·2 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金融监管8

1·2·3 金融监管理论论证9

1·2·4 金融监管的定位11

1·3 本书的分析方法和结构安排12

1·3·1 本书的分析方法12

1·3·2 本书的结构安排13

第二章 金融监管的理论分析15

2·1 金融监管的作用分析15

2·1·1 维护金融秩序15

2·1·2 提高金融效率15

2·1·4 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16

2·1·3 创设平等的竞争环境16

2·2 金融监管的体制分析17

2·2·1 双线多头金融监管体制17

2·2·2 一线多头金融监管体制18

2·2·3 高度集中的单一的金融监管体制19

2·3 金融监管的原则和方法分析20

2·3·1 金融监管的原则20

2·3·2 金融监管的方法21

2·4 金融监管的措施分析22

2·4·1 金融监管的预防性手段23

2·4·2 金融监管与存款保险制度26

2·4·3 最后的援助贷款和抢救行动27

2·5 金融监管的微观基础:内控机制29

2·5·1 金融监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29

2·5·2 内部控制的目标31

2·5·3 建立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32

3·1·1 美国金融监管的变迁34

第三章 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考察34

3·1 美国金融监管的考察34

3·1·2 美国金融监管的机构37

3·1·3 美国金融监管立法的主要方面38

3·1·4 对美国金融监管的评价41

3·2 英国金融监管的考察44

3·2·1 英国金融制度及金融监管的特点44

3·2·2 英国金融监管在八十年代的变革45

3·2·3 九十年代英国金融监管的新变化47

3·3 日本金融监管的考察49

3·3·1 日本金融监管的一般情况49

3·3·2 日本金融监管的缺陷与泡沫经济的生成50

3·3·3 日本金融监管的新变化52

3·4 澳大利亚金融监管的考察54

3·4·1 澳大利亚金融监管的主体54

3·4·2 澳大利亚金融监管的特点56

3·5·1 发达国家银行监管历程的简略回顾59

3·5 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的总体评价59

3·5·2 当前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趋势60

第四章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的考察64

4·1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概况64

4·1·1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的主体64

4·1·2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的内容66

4·2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71

4·2·1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71

4·2·2 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香港和韩国74

4·2·3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特点75

4·2·4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关系的初步评价77

4·3 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的深人分析77

4·3·1 金融监管的宏观经济基础不稳定78

4·3·2 金融监管不力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之一78

4·3·3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处理不当79

4·3·4 政府高度介入使金融监管失去效力80

4·3·5 会计披露制度及法制的不健全81

5·1·1 《巴塞尔协议》产生的历史背景83

5·1 《巴塞尔协议》与国际银行业金融监管83

第五章 国际银行业金融监管分析83

5·1·2 《巴塞尔协议》的内容86

5·1·3 《巴塞尔协议》的意义89

5·1·4 《巴塞尔协议》对各国金融监管的影响91

5·2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与国际银行业金融监管94

5·2·1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产生的背景94

5·2·2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主要内容97

5·2·3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特点102

5·3对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分析103

5·3·1 巴塞尔委员会的准则直接影响着各国的金融立法104

5·3·2巴塞尔委员会的准则已是事实上的国际金融监管法规104

5·4 国际银行业统一金融监管的趋势105

5·4·1 金融监管的合作范围扩大105

5·4·2 改进银行监管的合作方式107

5·4·3 不同金融监管组织加强合作109

5·5 国际银行业对外资银行的监管110

5·5·1 国际银行业对外资银行监管的一般性政策110

5·5·2 国际上对跨国银行金融监管的加强111

5·5·3 九十年代美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112

5·5·4 其它发达国家对外资银行的监管113

下篇 我国金融监管分析123

第六章 我国转轨时期金融监管的现状123

6·1 经济体制决定着金融监管体制: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沿革123

6·1·1 我国金融监管的不同发展阶段123

6·1·2 我国金融监管的内容和范围124

6·2·1 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尚不健全128

6·2 我国金融监管的缺陷128

6·2·2 我国金融监管的执法环境不理想129

6·2·3 金融监管体制尚未理顺130

6·3 我国金融监管的实证分析131

6·3·1 我国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131

6·3·2 我国金融风险的表现特点134

6·4 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现状134

6·4·1 引进外资银行的负面影响135

6·4·2 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现状136

6·4·3 我国在外资银行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140

第七章 我国金融监管的环境分析143

7·1 我国金融监管的内控机制143

7·1·1 国际金融业加强“内控机制”的措施143

7·1·2 我国金融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44

7·2 我国金融监管的微观经济分析146

7·2·1 企业行为不规范和体制不合理直接造成银行资产质量下降146

7·2·2 企业行为不规范直接加剧了金融风险147

7·3·2 政府行为与我国的金融风险148

7·3·1 政府经济发展战略与我国的金融风险148

7·3 我国金融监管的政府行为分析148

7·4 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环境分析150

7·4·1 国际银行业的监管原则是影响我国金融监管的重要因素150

7·4·2 国际银行业的监管原则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机遇和挑战151

第八章 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监管的基本对策154

8·1 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模式154

8·1·1 提高我国的金融效率154

8·1·2 规避金融风险156

8·1·3 推进金融的市场化进程158

8·1·4 与国际惯例接轨163

8·2 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监管的体制模式166

8·2·1 我国中央银行监管体系的完善166

8·2·2 依法促进我国银行业内控机制的建立168

8·2·3 健全外部辅助控制系统172

8·3 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监管的操作模式173

8·3·1 发照程序和对机构变动的审批173

8·3·2 持续性金融业监管中审慎法规与要求的制定和实施176

8·3·3 持续性金融监管的手段180

8·3·4 纠正措施与清算程序183

8·4 外资银行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184

8·4·1 完善外资银行审批的法律制度185

8·4·2 完善外资银行持续性监管的制度186

附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189

附件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197

附件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14

参考书目2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