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人力资源全程操作指引与风险防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全程操作指引与风险防范
  • 王明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3478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人力资源全程操作指引与风险防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用工管理,从招聘做起1

第一节 发布招聘广告谨防误区1

一、企业发布招聘广告时存在的误区及法律风险1

案例1:录用条件太笼统,试用期辞退员工被认定为违法2

案例2:由于没有保存好应聘简历导致公司败诉6

案例3:招聘广告信息虚假,公司被判赔偿劳动者损失7

二、招聘广告法律风险防范7

第二节 面试有技巧10

一、简历的筛选及应注意的问题10

二、面试通知的技巧11

三、面试登记表的填写13

四、简历的确认及保存15

案例4:简历没有经劳动者签字确认,劳动者简历造假用人单位无证据15

五、所在部门面试应聘者技巧16

六、人力资源部门如何面试应聘者16

第三节 发放录用通知书应注意的问题17

一、录用通知书发放前需要做的工作17

案例5:试用期员工患病的,不能随便解除合同19

案例6:招聘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给别的单位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21

二、关于录用通知书的法律效力32

案例7:发出录用通知书之后还能否反悔34

三、关于录用通知书的建议34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签订及试用期38

第一节 如何制定规范完善的劳动合同38

一、劳动合同的期限38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条款41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条款42

四、劳动报酬条款42

五、社会保险条款46

六、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条款46

七、商业秘密条款47

八、知识产权成果归属50

九、通知送达条款55

十、其他约定条款55

第二节 如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55

一、签订劳动合同前的告知义务55

案例8:员工学历造假,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57

二、不得扣押证件或者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保证金59

案例9:用人单位扣押员工证件给员工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60

三、保存好录用人员的登记材料61

四、劳动合同交还录用者61

第三节 试用期的法律风险防范71

一、试用期不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71

案例10:试用期不签订劳动合同也要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72

二、试用期不可以单独签订劳动合同72

案例11:试用期单独签订的劳动合同视为签订一次劳动合同73

三、试用期也应该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74

案例12:试用期不缴纳社会保险是违法的74

四、不能随便延长试用期75

案例13:试用期超过法定试用期的,在超过法定试用期后的试用期内解除合同是违法的76

五、试用期内严格进行考核77

第三章 企业日常管理及风险防范78

第一节 如何制定合法有效的公司规章制度78

一、企业规章制度的含义、作用、效力78

案例14:员工违反规章制度的,公司有权与其解除劳动合同80

案例15: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有充足的理由80

案例16: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的效力如何83

二、企业规章制度的法律依据85

三、企业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制定技巧87

案例17:公司的规章制度应具体明确92

案例18:休假是否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93

四、制定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必须具备的条件110

案例19:制定规章制度要符合相应的法定程序114

案例20: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115

案例21: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得与集体合同相冲突116

案例22: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公序良俗116

案例23:规章制度应向劳动者公示118

案例24:规章制度不公示的,将不具备相应的效力119

五、违法规章制度的法律后果120

案例25:规章制度违法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120

案例26: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120

案例27:规章制度违法,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122

案例28:制定规章制度应履行相应的民主程序123

六、企业制定规章制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24

案例29:规章制度应明确其效力范围125

案例30:规章制度中应明确规定责任条款126

第二节 调岗调薪及法律风险防范128

一、企业在调岗调薪中常见的错误做法128

案例31:单位不得随意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128

案例32: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的,单位可调整其工作岗位129

二、可以调岗调薪的情形130

案例33:医疗期满后,劳动者能从事原工作的,单位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131

案例34:没有充分合理的理由,公司不得随意调岗调薪131

案例35: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的劳动合同解除133

案例36:企业转产的,可以变更劳动合同134

案例37:双方有脱密期保密协议的,劳动者应遵守该协议136

三、企业对调岗调薪处理不当的法律后果136

案例38:企业能否随意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137

案例39:公司违法解除合同的,劳动者可要求经济补偿138

案例40: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补偿金的,将加付赔偿金138

四、调岗调薪法律风险防范139

案例41:单位能否单方变更劳动合同141

第三节 劳动合同变更续签过程中法律风险防范143

一、劳动合同变更的常见情形及处理技巧143

案例42:公司与员工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143

案例43:公司与员工协商变更劳动合同,不得违反法律规定144

二、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145

三、劳动合同变更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46

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续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47

案例44:公司应当与员工协商劳动合同的续签问题147

案例45:继续留用劳动者的,应及时签订劳动合同148

案例46:不续签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提前通知劳动者149

案例47:雇用外国人应办理就业许可证150

案例48:续签合同时,不得随意降低劳动者待遇154

第四节 如何利用规章制度对违纪员工进行处罚155

一、违纪员工的处理原则155

二、违纪员工的处理程序156

案例49:用人单位应注意固定相关的证据156

案例50:充分的证据调查和固定有利于用人单位避免法律风险157

案例51:可以采用录音方式进行证据固定158

案例52:劳动者的“检查书”,用人单位可以作为证据使用159

三、处理员工注意事项及风险防范160

案例53: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处罚不得超过必要限度161

案例54:用人单位应做好证据的收集和固定工作162

案例55:不及时对违法员工作出处分,公司将面临法律风险162

四、员工违纪典型案例解析163

案例56:在仲裁或诉讼中,用人单位应提供充分的证据163

案例57:员工拒绝签字是否会影响规章制度的效力164

案例58:及时搜集、固定证据意义重大165

案例59:无法提供证据,公司承担败诉后果166

案例60:公司应避免其自身制度存在漏洞167

案例61:公司可以将员工违纪行为的录像及时进行固定168

第四章 员工福利制度下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170

第一节 员工享受的法定节假日170

一、下列节假日,属于国家法定节假日,单位应该为员工放假,并正常支付劳动报酬,不能扣除员工工资170

二、下面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对于享有节假日的公民,应该放假,单位不能因放假而扣除部分公民的工资171

三、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172

四、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172

五、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172

第二节 员工享受的其他假期173

一、休息日173

案例62:在周六日工作,未必就是加班173

二、婚丧假174

三、探亲假184

案例63:并不是所有单位的职工都享有探亲假184

案例64:不是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就一定享有探望配偶的假期185

案例65: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186

四、病假187

案例66:医疗期期间用人单位能否终止劳动合同188

五、事假189

六、带薪年假189

案例67: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假的假期191

案例68:新进员工带薪年假如何计算191

案例69:职工请事假扣工资的,职工仍享受当年的带薪年假192

案例70: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职工不享受当年的带薪年假192

案例71:休假年度并不一定是自然年度193

案例72:职工有权要求公司按照自己的意愿休年假吗194

案例73:未休带薪年假的工资计算196

案例74:不支付未休带薪年假职工工资的,逾期不改正需要支付赔偿金196

案例75:离职员工未休带薪年假的计算197

第三节 特殊员工的特殊保护199

一、女职工的特殊保护199

案例76:产假期间只发放基本工资是不正确的203

案例77: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生育,能否享受产假待遇203

案例78: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生育,能否享受产假待遇207

二、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210

三、职业病患者的特殊保护212

案例79: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映射出职业病维权的艰难218

四、乙肝患者的特殊保护220

案例80:医院需要保护乙肝患者的隐私权222

案例81:乙肝患者被歧视可获得赔偿222

五、工伤职工的特殊保护223

案例8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伤未必是工伤224

案例83:上厕所被摔伤,算工伤吗225

第四节 社会保险法重点解读及企业应对231

一、《社会保险法》对我国的影响231

二、《社会保险法》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新规定232

案例84: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不够领取退休金条件的,该怎么办234

三、基本医疗保险的新规定236

四、工伤保险问题重点解读及企业应对238

案例85:在工作过程中因犯罪行为而受伤,可以被认定为工伤吗238

案例86:用人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工伤职工该怎么办242

案例87: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吗243

五、失业保险244

六、生育保险246

案例88:用人单位缴纳生育保险的,职工的配偶能够享受生育保险吗247

七、社会保险的缴纳及其未缴纳的法律后果248

八、社会保险经办机构250

九、如何对社会保险进行监督253

十、违反《社会保险法》的法律后果255

案例89: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能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吗257

案例90: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需要参加社会保险吗258

第五章 企业用工模式筹划259

第一节 标准工作制用工模式259

一、标准工作时间的概念259

案例91:周六日工作不一定是加班259

二、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需要经过的程序260

三、延长工作时间需要支付报酬的标准261

案例92:用人单位需支付加班工资261

第二节 不定时工作制用工模式263

一、不定时工作时间的概念263

二、企业采取不定时工作制度需要注意的问题263

案例93:不定时工作时间是否存在加班的问题264

三、哪些情况下适合适用不定时工作时间265

第三节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用工模式266

一、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概念266

二、企业采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需要注意的问题266

三、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否存在加班的问题268

四、哪些情况下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269

第四节 劳务派遣用工模式269

一、劳务派遣概述269

二、劳务派遣中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270

三、劳务派遣中的责任承担270

案例94: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对于劳动者承担连带责任271

四、企业采取劳务派遣的有利之处272

五、企业采取劳务派遣的不利之处273

六、企业在采取劳务派遣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273

案例95: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所在地的标准执行276

七、劳务派遣单位应该注意的问题278

第五节 非全日制用工模式279

一、什么是非全日制用工形式279

二、签订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对企业有哪些好处280

三、签订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对企业的不利之处281

四、企业在采取非全日制用工时必须注意的问题281

第六节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用工模式282

一、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劳动合同的含义282

二、哪些情况下可以签署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283

三、企业在签署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83

第六章 员工离职风险防范与操作指导284

第一节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284

一、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19种情形284

案例96: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的,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284

案例97: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286

案例98:企业的规章制度要合法,不得侵犯员工合法权益287

案例99:违背劳动者真实意思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288

案例100:工厂用工可以限制工人的人身自由吗288

案例101: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就不需要支付补偿金吗289

案例102:续签劳动合同,可以降低劳动者的待遇吗290

案例103:公司破产,仍需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291

案例104: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终止,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293

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294

案例105:劳动者工作年限能否连续计算295

案例106:吴某的经济补偿金该如何计算297

案例107:奖金是否计入月平均工资298

案例108:月工资超过当地月平均工资的3倍的,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299

案例109:耿某应获得多少经济补偿金300

三、关于经济补偿金的纳税问题300

四、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法律后果301

案例110:逾期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将加付赔偿金301

第二节 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302

一、由于劳动者的过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六种情形302

案例111:必须设置录用条件并且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才可以与试用期内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304

案例112:超过试用期,企业不能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304

案例113: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308

案例114:工作失误给单位造成损害的,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吗310

案例115:兼职在对完成本职工作无影响的情况下,公司有权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吗312

案例116:劳动者持假文凭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无效314

二、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318

案例117:公司因为员工曾经被追究过刑事责任而解除劳动合同是不可以的318

三、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321

案例118:提前30日通知公司,员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321

案例119:员工主动要求辞职的,公司不需支付经济补偿321

案例120:员工离职,应以书面形式提前30日通知公司322

案例121:员工未依法进行工作交接的应赔偿给公司造成的损失323

四、由于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两种情形323

案例122:劳动者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合同自然终止324

案例123:员工被宣告死亡的,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325

案例124:只要不续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325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326

第三节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326

一、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13种情形326

案例125:劳动者提前30日书面通知有权解除劳动合同328

案例126: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书面通知用人单位328

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332

第四节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形333

一、服务期333

案例127:用人单位不能与劳动者随意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334

案例128:违反服务期协议的,劳动者将支付违约金335

案例129:飞行员违约,航空公司要求天价违约金335

二、竞业限制337

案例130:竞业限制补偿金应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发放341

第五节 用人单位在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44

一、劳动合同终止的相关文书344

二、文书的送达348

三、离职手续的交接349

四、在办理离职手续过程中用人单位应当注意的问题351

案例131: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一定要进行离职体检351

案例132:用人单位应及时出具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353

案例133: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及时为劳动者办理档案、保险转移手续355

案例134: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应书面通知356

第七章 企业劳动争议预防及处理技巧359

第一节 劳动争议常见类型及预防技巧359

一、调岗降薪359

二、少缴或者不缴社会保险359

案例135: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的将支付经济补偿金360

三、不支付加班工资362

案例136:员工的加班工资该如何计算362

案例137:安排职工加班的,用人单位要支付加班费363

四、拖欠工资365

案例138:公司拖欠工资将可能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366

五、离职不支付或者少支付经济补偿367

案例139:公司不按时支付补偿金的,将面临罚责367

六、孕妇三期369

案例140:只要女职工在孕期,公司就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吗369

案例141: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孕期加班370

七、非法解除劳动关系372

案例142:公司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的,公司需要支付没有上班期间的工资372

八、工伤纠纷373

第二节 劳动争议的时间成本及费用成本375

一、打一场劳动争议官司耗费的时间375

案例143: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哪儿的仲裁委员会处理376

二、打一场劳动争议官司花费的费用380

第三节 企业劳动争议预防技巧381

一、正确利用法律法规,制定规章制度381

二、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公司的各种法律漏洞381

三、平时注意搜集和保存证据381

案例144:考勤记录保存不完善,公司缺乏证据终败诉382

第四节 企业劳动争议应对技巧382

一、发生劳动争议后,企业首先应该怎么做?383

二、企业在处理劳动争议中应注意的问题384

案例145:公司未与员工协商解决劳动争议,贪小利失大利3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