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真菌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真菌病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4330846.jpg)
- 贾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375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中医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真菌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真菌的结构与形态1
一、真菌的基本形态与构造1
二、真菌的繁殖4
第二节 真菌的分类:病原真菌8
一、浅表真菌病及病原菌10
二、皮肤真菌病及病原菌10
三、皮下组织真菌病及病原菌12
四、深部真菌病及病原菌13
五、诺卡菌病及病原菌15
六、链霉菌病及病原菌15
七、嗜皮菌病及病原菌15
八、其他15
第三节 真菌病的发病机制16
一、致病真菌的毒力16
二、宿主细胞免疫16
第四节 真菌病的诊断17
一、真菌的直接检查17
二、真菌的培养检查19
三、真菌的病理检查25
四、真菌的染色26
五、真菌的动物接种29
六、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查深部真菌病中的应用31
第二章 浅部真菌病34
第一节 概论34
第二节 癣35
一、头癣35
二、体股癣37
三、手足癣39
四、甲真菌病41
五、花斑癣43
六、叠瓦癣44
七、掌黑癣45
第三节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46
第四节 毛结节病48
第五节 癣菌疹49
第六节 浅部真菌的实验室检查50
一、直接镜检50
二、培养51
三、Wood灯检查(滤过紫外线灯检查)51
四、组织病理51
第三章 深部真菌病54
第一节 概论54
第二节 念珠菌病57
一、病原学57
二、临床表现58
三、实验室检查6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60
五、治疗61
第三节 隐球菌病61
一、病原学62
二、流行病学62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63
四、临床表现63
五、实验室检查65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67
七、治疗68
第四节 组织胞浆菌病71
一、病原学71
二、流行病学72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72
四、临床表现73
五、实验室诊断76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77
七、治疗78
八、预后79
第五节 曲霉病80
一、病原学81
二、流行病学82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82
四、临床表现83
五、实验室检查87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89
七、预后92
第六节 毛霉菌病95
一、病原学95
二、流行病学96
三、病理及发病机制97
四、临床表现98
五、实验室检查99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00
七、治疗100
八、预后103
第七节 皮炎芽生菌病105
一、病原学105
二、流行病学106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106
四、临床表现107
五、实验室检查108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09
七、治疗110
八、预防111
九、预后111
第八节 孢子丝菌病113
一、病原学113
二、流行病学114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114
四、临床表现115
五、实验室检查117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18
七、治疗119
八、预后120
第九节 球孢子菌病122
一、病原学122
二、流行病学123
三、病理124
四、临床表现125
五、实验室检查127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28
七、治疗128
八、预后129
第十节 副球孢子菌病130
一、病原学130
二、流行病学131
三、病理131
四、临床表现132
五、实验室检查133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35
七、治疗135
八、预后135
第十一节 球拟酵母菌病136
一、病原学136
二、流行病学137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137
四、临床表现138
五、实验室检查139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40
七、治疗140
八、预防140
九、预后141
第十二节 假霉样真菌病142
一、病原学142
二、流行病学142
三、病理143
四、临床表现143
五、实验室检查144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45
七、治疗145
八、预后145
第十三节 足菌肿147
一、病原学147
二、流行病学147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148
四、临床表现149
五、实验室检查149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150
七、治疗150
八、预防151
九、预后151
第十四节 着色真菌病153
一、病原学153
二、流行病学153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155
四、临床表现156
五、实验室检查158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158
七、治疗158
八、预防159
九、预后159
第十五节 真菌败血症161
一、病原学161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161
三、临床表现163
四、实验室检查164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164
六、治疗165
七、预后165
第四章 特定条件下的真菌感染167
第一节 输液真菌感染16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67
二、临床表现167
三、诊断168
四、治疗168
五、预后168
第二节 吸入性过敏性霉尘病16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69
二、临床表现170
三、诊断170
四、治疗及预防170
五、预后170
第三节 烧伤真菌感染171
一、病原学171
二、病理172
三、临床表现172
四、诊断172
五、治疗173
六、预后173
第四节 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173
一、病原学174
二、流行病学174
三、发病机制174
四、临床表现175
五、实验室检查176
六、治疗177
第五节 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181
一、病原学181
二、流行病学181
三、发病机制181
四、临床表现182
五、实验室检查183
六、治疗184
第六节 真菌毒素中毒症186
一、发病机制187
二、临床表现187
三、预防189
第五章 妇产科真菌感染191
第一节 概论191
第二节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191
一、病原学192
二、流行病学192
三、发病机制194
四、临床表现196
五、实验室检查197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98
七、治疗199
八、预防202
第三节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202
一、病原学202
二、流行病学202
三、发病机制203
四、临床表现204
五、实验室检查204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204
七、治疗205
八、预防205
第四节 妊娠期真菌感染206
一、病原学206
二、流行病学206
三、发病机制206
四、实验室检查207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207
六、临床表现207
七、胎儿及新生儿白色念珠菌感染207
八、治疗208
九、预防208
第六章 眼、耳鼻喉真菌感染212
第一节 真菌性眼内炎212
一、病原学212
二、流行病学212
三、病理和发病机制213
四、临床表现214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214
六、治疗215
七、预后216
第二节 真菌性角膜炎216
一、病原学216
二、流行病学216
三、病理和发病机制217
四、临床表现217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217
六、治疗219
七、预后219
第三节 拟眼组织胞浆菌病220
一、病原学220
二、流行病学220
三、病理和发病机制220
四、临床表现220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221
六、治疗221
七、预后221
第四节 鼻真菌病222
一、病原学222
二、流行病学222
三、临床表现22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24
五、治疗224
六、预后225
第五节 耳真菌病225
一、临床表现225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226
三、治疗226
第七章 放线菌病228
一、病原学228
二、流行病学228
三、病理229
四、临床表现230
五、实验室检查232
六、治疗233
七、预后234
第八章 奴卡菌病238
一、病原学238
二、流行病学238
三、病理学239
四、临床表现239
五、实验室检查240
六、治疗242
七、预后243
第九章 危重症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的预防246
一、危重症患者预防真菌感染的必要性246
二、预防性用药研究247
三、预防用药的策略248
第十章 真菌病的免疫抑制动物模型250
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250
二、免疫抑制动物模型251
附录一 真菌实验室的配备254
一、设备254
二、试剂255
三、接种工具255
附录二 临床真菌学培养基256
一、浅部真菌培养基256
二、深部真菌培养基256
三、特殊培养基256
四、生化反应培养基256
附录三 菌种的保存261
一、医学真菌种保存的目的261
二、真菌的保存方法261
三、菌种保存中防止变异发生的注意事项263
四、菌种保存中防止污染的方法263
附录四 药物敏感试验264
一、液体培养基稀释法264
二、试管法试验265
三、微量液体培养基稀释法265
附录五 真菌菌苗及菌素的制备266
一、菌苗的制备266
二、菌素制备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