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预应力混凝土](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4334447.jpg)
- 张岐宣,夏心安编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5245·10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877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8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预应力混凝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主要符号说明1
第一章 绪论5
第一节 概述5
一、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5
二、预应力混凝土的优越性7
第二节 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8
一、发展简史8
二、发展现状9
三、发展趋向15
第三节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及应用范围16
一、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16
二、预应力混凝土应用范围20
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21
第一节 混凝土的标号和级别21
一、混凝土的组成和对材料的要求21
二、混凝土标号24
三、混凝土标号的选择25
第二节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26
一、混凝土的强度26
二、混凝土的变形37
三、混凝土的弹性模量43
第三节 钢材的种类47
一、钢材的分类47
二、热轧钢筋48
三、冷拉钢筋52
四、热处理钢筋53
五、钢丝54
六、预应力钢材的形式和选用原则58
第四节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61
一、钢材的基本力学性能61
二、钢材的弹性模量70
三、钢材的徐变和徐舒71
四、钢材的疲劳性能77
一、截面形式80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构造80
第一节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截面形式和尺寸80
二、截面尺寸81
第二节 钢筋的设置82
一、概述82
二、预应力钢筋的设置83
三、非预应力纵向受力钢筋的设置88
四、箍筋的设置91
五、最小配筋率92
第三节 预应力钢筋孔道和自锚头93
第四节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构造94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原理97
第一节 概述97
一、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力破坏过程97
二、极限状态计算的概念99
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内容99
一、概述100
第二节 极限状态计算原理100
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原理103
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原理107
第三节 预应力值的计算110
一、张拉控制应力110
二、预应力损失111
三、预应力值的计算118
一、概述123
第一节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123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基本构件的计算理论和方法123
二、截面应力分析124
三、正截面强度计算129
四、斜截面强度计算144
五、正截面抗裂度验算160
六、斜截面抗裂度验算169
七、挠度验算172
二、截面应力分析175
第二节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175
一、概述175
三、强度计算180
四、抗裂度验算181
第三节 预应力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183
一、概述183
二、强度计算183
三、抗裂度验算189
第四节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192
一、概述192
二、强度计算193
第五节 预应力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196
一、概述196
二、强度计算196
三、抗裂度验算216
一、预应力传递长度218
第六节 预应力的传递长度和锚具下混凝土局部承压验算218
二、局部承压验算219
第七节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阶段的验算223
一、概述223
二、施工阶段的内力计算223
三、强度验算224
四、抗裂度验算225
一、概述227
第八节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疲劳验算227
二、正截面疲劳强度验算229
三、斜截面疲劳强度验算229
第九节 组合截面构件230
一、概述230
二、组合截面构件的材料和一般构造231
三、组合截面构件的受力分析233
四、非预应力部分混凝土的抗裂度验算237
五、预应力部分混凝土的抗裂度验算238
第一节 概述243
第六章 先张法243
第二节 台座244
一、墩式台座245
二、槽式台座251
三、简易台座256
第三节 夹具260
一、概述260
二、钢丝用的夹具和拼接方法262
三、钢筋用的夹具和连接器269
第四节 预应力筋的制备273
一、预应力钢丝的制备273
二、预应力钢筋的制备285
第五节 张拉机具292
一、张拉钢丝用的机具292
二、张拉钢筋用的机具299
第六节 预应力筋的张拉及放松303
一、钢丝的张拉304
二、钢筋的张拉311
三、折线张拉工艺简介314
四、预应力筋的放松319
第七节 混凝土的浇捣及养护323
一、混凝土的浇捣323
二、混凝土的养护324
第七章 后张法325
第一节 概述325
一、构件(块体)制作及预留孔道326
第二节 构件(块体)制作、预留孔道和块体拼装326
二、块体拼装331
第三节 锚具333
一、概述333
二、粗钢筋锚具334
三、钢丝束锚具338
四、钢筋束和钢绞线锚具341
一、粗钢筋的制备350
第四节 预应力筋的制备350
二、细钢筋及钢绞线的制备352
三、钢丝束的制备355
第五节 张拉设备356
一、GJ2Y—60A型钢筋预应力拉伸机356
二、普通双作用千斤顶358
三、三作用千斤顶359
四、GJ2Y—60型钢筋预应力拉伸机360
五、拉伸机(或千斤顶)的校验364
六、高压油泵370
第六节 预应力筋张拉方法370
一、张拉时对构件的要求370
二、张拉程序和制度371
三、张拉应力的控制与校核373
第七节 孔道灌浆方法374
第八节 后张自锚法375
一、后张自锚法的基本原理375
二、预留孔道方法379
三、张拉夹具和承力架380
四、预应力钢筋张拉方法385
五、浇灌自锚头混凝土方法385
六、传递预应力方法389
七、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几个问题389
第八章 电热张拉法391
第一节 概述391
一、预应力钢筋总伸长值的计算393
第二节 电热张拉理论计算393
二、热工计算396
三、电工计算398
第三节 电热设备的选择401
一、变压器(或电焊机)的选择401
二、导线的选择405
三、夹具及其他工具405
第四节 电热张拉预应力构件计算实例406
一、构件制作411
第五节 构件制作及预应力钢筋的制备411
二、预应力钢筋的制备412
第六节 电热张拉施工413
一、张拉前的准备工作413
二、电热张拉操作程序414
三、电热张拉注意事项414
四、硫磺砂浆电张工艺简介415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板型构件417
第一节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417
一、概述417
二、构件设计420
三、内力计算423
四、结构计算423
五、设计与计算实例425
第二节 预应力混凝土挂瓦板434
一、概述434
二、构件设计435
三、内力计算439
四、结构计算439
五、设计与计算实例440
第三节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450
一、概述450
二、构件设计451
三、内力计算459
四、结构计算462
五、设计与计算实例464
第四节 预应力混凝土?形和F形自防水屋面板481
一、概述481
二、构件设计484
三、内力计算490
四、结构计算494
五、设计与计算实例496
一、概述511
第一节 预应力钢弦混凝土梁511
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梁型构件511
二、构件设计512
三、内力计算514
四、结构计算514
五、设计与计算实例514
第二节 预应力混凝土檩条523
一、概述523
二、构件设计527
三、内力计算532
四、结构计算532
五、设计与计算实例539
第三节 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553
一、概述553
二、构件设计555
三、内力计算565
四、结构计算568
五、设计与计算实例583
第十一章 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615
第一节 概述615
一、发展简况615
二、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分类615
三、吊车梁的选用619
第二节 构件设计619
一、材料选择619
二、构件选型与尺寸620
三、配筋构造622
四、连接构造628
第三节 内力计算630
一、荷载计算630
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632
三、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638
四、扭矩计算638
一、强度计算642
第四节 结构计算642
二、抗裂度验算648
三、变形验算654
四、疲劳验算655
五、局部承压验算656
六、施工阶段的验算657
第五节 设计与计算实例658
第十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屋架719
第一节 概述719
第二节 屋架结构设计724
一、材料选择724
二、屋架选型与尺寸725
三、配筋构造734
四、连接构造742
第三节 屋架内力计算752
一、荷载计算752
二、屋架内力计算简图754
三、屋架内力计算756
四、施工阶段内力计算758
第四节 屋架的结构计算765
一、强度计算765
二、抗裂度和裂缝宽度验算772
三、变形验算775
四、疲劳强度验算777
五、局部承压验算780
六、施工阶段的验算781
第五节 设计与计算实例783
一、预应力混凝土折线梯形屋架实例783
二、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形屋架实例828
附表1 钢筋混凝土矩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强度计算表871
附表2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872
附表3 钢筋横截面面积及其理论重量873
主要参考文献874
跋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