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 1949-1976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 1949-1976 第1卷
  • 郑谦,庞松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36930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65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576页
  • 主题词:中国-现代史-1949~1976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 1949-1976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文治武功创开国1

一、毛泽东时代最强音:中国人站立起来了1

开国盛会和建国纲领1

走进历史的凯旋门7

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工作10

二、毛泽东部署:“解放全国,是为至要”12

聚歼残敌:大迂回、大穿插、大包围12

剿灭土匪:建立革命新秩序15

雪域的春天:和平解放西藏18

毛泽东概括外交方针的三句话23

三、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方针23

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26

打破西方的遏制和孤立政策30

巨人握手:毛泽东莫斯科之行32

四、陈云主持财经:当得一个“能”字37

机器照常运转,人员照常工作37

稳定市场:银元之战与米棉之战40

统一全国财经,制止通货膨胀45

五、毛泽东提纲挈领:不要四面出击49

陈云主张要给资本家一点“油水”49

任何重要举措,宁可慎重缓进51

朝鲜半岛、台湾海峡风云突变56

一、未雨绸缪,深谋远虑56

第二章不可避免的较量56

巩固东北边防,争取战略主动59

二、“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61

“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61

“不管冒多大风险,必须立刻出兵朝鲜”64

“还是中国同志好”——斯大林感动得流了泪68

三、抗兵相加勇者胜71

五次战役:扭转朝鲜战局71

“速胜的观点是有害的”74

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双管齐下76

高涨爱国热情化为伟大爱国行动79

四、同仇敌忾,胜利源泉79

掀起参军参战支前的热潮83

全国捐献飞机大炮运动85

五、毛泽东掷地有声:能战然后能和88

“争取和,不怕战,准备拖”88

彭德怀放言:先例既开,来日方长94

第三章改天换地民主改革99

一、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99

为新区土改准备基础条件99

毛泽东力主:不动富农更有政治主动权101

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及新的政策规定104

新区土地改革有步骤、分阶段进行108

二、农村土地制度的伟大变革108

特殊土地问题的处理111

毛泽东说:状元三年一考,土改千载难逢113

百年反封建斗争的历史性界碑118

三、铲除反动政权残余的社会基础121

“稳准狠”方针:大张旗鼓镇压反革命121

严格掌握政策,集中清理积案127

四、搬掉生产道路上的“绊脚石”130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130

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与生产改革133

婚姻法:新中国的第一部基本法律138

五、改革婚姻制度与移风易俗138

毛主席真想得周到,还给我们解决家务事142

六、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145

取缔娼妓制度,查禁封闭妓院145

肃清毒品流行,净化社会环境147

第四章统筹兼顾四面八方155

一、毛泽东批示:划分公私阵地,不要垄断一切155

统筹兼顾是克服困难唯一可能的办法155

重点在调整公私工商业的关系161

“全国情况改观,霓虹灯都亮了”167

二、陈云评价:城乡交流是活跃中国经济的关键170

“战争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170

土产一动,百业俱兴173

通力开拓城乡市场的伟大实践179

三、周恩来说:封锁缩短了我国经济独立的过程183

南方北方都有通路,突破封锁是完全可能的183

针锋相对,开展反封锁反禁运斗争187

四、毛泽东论证:以新的生产力去动摇私有基础193

土改后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193

山西省委报告引出两种思路196

土地入股的合作社——富有生命的形式204

第五章国家生活步入新轨208

一、刘少奇解说基本口号:民主化与工业化208

中央与地方: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208

一切重大问题应交人民代表会议讨论并作出决定212

使党外人士有职有权,这不是句空话215

二、周恩来一字之改:民族工作要慎重“稳”进219

“上来下去”:消除隔阂,增进团结219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223

开始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26

三、毛泽东箴言:观念形态的东西是228

大炮打不进去的228

对旧有教育文化事业的改造228

从爱国的立场前进到人民的立场233

歌颂还是批判: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240

雷厉风行发动“三反”斗争244

四、清除“三害”“五毒”,毛泽东称244

“天下大定”244

结束机关生产,“三反”核实定案248

抓住资产阶级的“小辫子”,把它的气焰整下去251

划清政策界限,“五反”慎重定案退补253

五、领导建设新中国的核心力量260

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方式260

执政条件下的整风整党264

六、经济恢复与社会变迁268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268

树立新的民族国家形象272

毛泽东认为要适时地向社会主义前进278

第六章前进的航标和灯塔278

一、毛泽东扳起手指:好比“过桥”与“渡河”278

从现在起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思考282

二、“桥”和“船”:罗迈的报告解决了问题285

过渡的方法“还不能说得很完整”285

对国家资本主义的调查研究288

三、“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291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完整方针29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95

又反对急躁冒进299

“大仁政”——一切为着实现国家的工业化299

四、统一思想:既反对遥遥无期,299

什么是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304

五、工业化战略和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310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310

往返莫斯科,五易其稿的计划方案314

第七章 工业化发轫和三大改造324

一、调集工业大军,掀起建设热潮324

统一调配干部是头等重要的任务324

忘我的劳动精神,火红的建设年代330

“重点建设,稳步前进”的方针333

粮食紧缺——牵一发而动全身339

二、统购统销:“两害相权取其轻”339

一担“炸药”:二者中间择其一343

三、农业社大发展:新建、巩固与整顿349

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纠正急躁冒进349

批评“言不及义”,推动农业社大发展353

“生产力起来暴动”,方针是“三字经”357

四、宁可慢一点:从供销入手改造手工业363

五、资本主义工商业:边维持,边改造368

扩展公私合营:既吃“苹果”又吃“葡萄”368

慎重改造私商:一面前进,一面安排375

第八章 过渡时期的国家建设383

一、宪政开端:民主政治发展的里程碑383

结束过渡状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383

第一部宪法:结合了原则性与灵活性389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调整397

二、因势利导:国内政治关系的适度调整402

毛泽东强调:我们有两个联盟,两种合作402

民族工作新任务和民族关系调整408

三、文化总动员和思想领域“认真的开火”416

迎接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416

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斗争425

四、执政考验:增强党的团结,制止分裂活动431

高岗发难,陈云、邓小平讲了公道话431

团结全党为实现总路线而奋斗436

党内审干和内部肃反运动439

五、毛泽东训词:建军已进到掌握现代445

技术阶段445

军队正规化建设的起步445

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开端448

第九章 国际舞台崭露锋芒455

一、日内瓦开篇:打开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道路455

周恩来说:唱文戏,要有板有眼,要合拍455

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尽最大的努力459

周恩来穿梭斡旋,促成印度支那实现停火462

二、万隆精神:不同的制度是可以和平共处的468

首倡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五项原则468

参加亚非会议和“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473

求同存异:周恩来尽展外交风采477

三、弥足珍贵:中苏友好合作与扩大对外交往483

中苏互助合作关系全面发展483

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489

四、一张一弛:中美关系的折冲495

维护台湾主权同美国的斗争495

直接接触:促成中美“坐下来谈”500

第十章 高潮迭起计日程功507

一、一马当先:提早实现农业合作化507

毛泽东对农村形势估量的改变507

速度之争:翻半番还是翻一番511

批判“小脚女人”和“右倾保守”思想514

在广大农村“根绝资本主义的来源”519

二、大势所趋:废除私有制的社会景观527

毛泽东说,对资改造“锣鼓点子要打紧”527

决定性步骤:全行业公私合营浪潮533

注意纠偏:“大部不动,小部调整”的方针539

三、不怕背“包袱”:急促完成手工业改造543

刘少奇认为“手工业改造不应比农业慢”543

陈云说:并错了的,要分开来,退回去546

四、奠基立业:前所未有的深刻社会变革549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549

中国社会制度的变迁5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