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局域网与广域网设计与实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局域网与广域网设计与实现](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4344596.jpg)
- Michael Palmer,Robert Bruce Sinclair著;杨继萍,黄开枝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7124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局部网络-基本知识;远程网络-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局域网与广域网设计与实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LAN/WAN联网技术概览1
1.1 已定义的网络类型1
1.2认识网络类型4
1.3构建LAN和WAN基础的计算发展史事件6
1.3.1 推动LAN和WAN出现的事件简史6
9.2.5增强数据存取 3 18
1.3.2 LAN和WAN发展简史9
1.4 LAN/WAN的集成14
1.5在LAN和WAN之间集成数据18
1.6网络设计简介19
1.7本章小结19
1.8关键术语20
1.9复习题23
1.10实习项目24
1.1 1 案例项目30
1.12可选的小组案例项目31
第2章LAN/WAN互连32
2.1 OSI参考模型32
2.1.1物理层35
2.1.2数据链路层37
2.1.3网络层38
2.1.4传输层39
2.1.5会话层40
2.1.6表示层40
2.1.7应用层41
2.2在栈之间进行通信41
2.3使用PDU的分层通信模式43
2.4应用OSI模型44
2.5 络类型45
2.5.1总线拓扑结构46
2.5.2令牌拓扑结构46
2.5.3星状拓扑结构47
2.5.4物理星状布局中的总线网络48
2.6 LAN传输方法49
2.6.1 以太网49
2.6.2令牌网51
2.6.3 FDDI54
2.7.1 远程通信的WAN55
2.7 WAN网络通信55
2.7.2有线电视WAN57
2.7.3无线WAN58
2.8 WAN传输方法59
2.9本章小结60
2.10关键术语61
2.11 复习题66
2.12实习项目68
2.14可选小组案例项目73
2.13案例项目73
第3章物理传输技术75
3.1网络标准化组织75
3.1.1ANSI76
3.1.2 IEEE76
3.1.3 ITU76
3.1.4 ISO77
3.1.5 ISOC和IETF77
3.1.6 EIA和THA78
3.2通信介质类型78
3.2.1 同轴电缆79
3.2.2双绞线82
3.2.3光缆86
3.2.4光缆和同轴电缆混用型线缆88
3.3双绞线和光缆高速通信技术89
3.3.1高速以太网89
3.3.2 G以太网91
3.4无线通信技术92
3.3.3 10G以太网92
3.5.2信元传输93
3.5数据接口类型93
3.5.1数据包传输93
3.6 WAN载波类型95
3.6.1端到端技术95
3.6.2 T载波技术95
3.6.3 SONET97
3.6.4 ISDN98
3.7本章小结98
3.8关键术语100
3.9复习题104
3.10实习项目106
3.11 案例项目111
3.12可选小组案例项目112
第4章网络传输设备113
4.1 LAN传输设备113
4.1.1 NIC114
4.1.2转发器117
4.1.3多站访问部件120
4.1.4集线器122
4.1.5网桥124
4.1.6路由器130
4.1.7桥式路由器136
4.1.8交换机136
4.1.9网关138
4.2 WAN传输设备139
4.2.1多路复用器140
4.2.2 通道组141
4.2.3专用电话网141
4.2.4电话调制解调器142
4.2.5 ISDN适配器144
4.2.6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144
4.2.7 DSL(用户数字线路)调制解调器和路由器145
4.2.8访问服务器146
4.3本章小结147
4.2.9路由器147
4.4关键术语148
4.5复习题153
4.6实习项目156
4.7案例项目163
4.8 可选的小组案例项目164
第5章LAN协议165
5.1 LAN协议及其在网络操作系统中的应用165
5.1.1 LAN协议的特性166
5.1.2 IPX/SPX和Novell NetWare167
5.1.3 NetBEUI和Microsoft Windows服务器171
5.1.4AppleTalk和Mac OS173
5.1.5TCP/IP和多种服务器系统176
5.1.6 SNA和IBM操作系统178
5.1.7访问IBM操作系统的DLC180
5.1.8适合于数据计算机操作系统的DNA180
5.2提高LAN性能181
5.2.1问题181
5.2.2连通性问题182
5.2.3消除协议182
5.3本章小结182
5.4关键术语183
5.5复习题185
5.6实习项目188
5.8可选小组案例项目194
5.7案例项目194
第6章TCP/I P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95
6.1 TCP/IP历史简介195
6.2.1TCP的工作方式196
6.2 了解TCP/IP196
6.2.2 UDP的工作方式199
6.2.3 IP的工作方式200
6.3 IP编址技术的工作方式203
6.3.1子网掩码的作用204
6.3.2创建子网204
6.4 IPv6的工作方式205
6.4.1 IPv6的特点205
6.4.3 IPv6数据包的类型206
6.4.4 IPv6题头的域206
6.4.2 IPv6和自动配置206
6.4.5确定数据包的大小208
6.4.6加密和IP数据包209
6.5TCP/IP应用协议209
6.5.1 Telnet协议209
6.5.2 FTP、TFTP和NFS211
6.5.3 SMTP212
6.5.4 DNS213
6.5.6 ARP217
6.5.5 DHCP217
6.5.7 SNMP218
6.6其他TCP/IP应用协议220
6.7TCP/IP和OSI参考模型的比较221
6.8本章小结221
6.9关键术语222
6.10复习题226
6.11实习项目229
6.12案例项目236
6.13可选的小组案例项目237
7.1 X.25238
第7章WAN传输方法238
7.1.1 X.25和OSI模型239
7.1.2 X.25传输模式240
7.1.3 X.25连接240
7.1.4 X.25帧结构242
7.1.5 X.25的部署243
7.2帧中继243
7.2.1帧中继分层通信244
7.2.2交换和虚拟连接245
7.2.3帧格式246
7.2.4 VoFR247
7.2.5供应商的服务248
7.3 ISDN248
7.3.1应用于网络互连的I.200服务249
7.3.2数字通信服务250
7.3.3宽带ISDN252
7.3.4 ISDN的运行方式252
7.3.5 ISDN和OSI分层通信253
7.3.6 LAPD 帧格式253
7.3.8使用ISDN需要考虑的事项254
7.3.7 Q.931连接控制协议254
7.3.9使用T载波线路连接ISDN255
7.4 SMDS255
7.4.1 SMDS体系结构255
7.4.2 SMDS分层通信和信元结构256
7.4.3使用SMDS时需要考虑的事项257
7.5 DSL258
7.5.1 DSL基础知识258
7.5.2 DSL服务类型259
7.6.1通信介质和特性262
7.6 SONET262
7.6.2 SONET网络拓扑结构和故障恢复264
7.6.3 SONET通信层和OSI模型265
7.6.4 SONET帧265
7.6.5 SONETPPP(点对点协议)266
7.7基于以太网的MAN(可选的以太网)266
7.8其他WAN协议267
7.8.1 SLIP267
7.8.2 PPP268
7.8.3 SS7269
7.9本章小结270
7.10关键术语271
7.11复习题276
7.12实习项目279
7.13案例项目284
7.14可选的小组案例项目284
第8章ATM技术285
8.1 ATM介绍285
8.3 ATM分层通信287
8.2 ATM特点287
8.3.1 ATM物理层288
8.3.2 ATM层289
8.3.3 ATM适配层(AAL)289
8.3.4 ATM服务和应用层290
8.4 ATM信元结构291
8.5 ATM工作原理292
8.5.1 ATM虚拟电路292
8.5.2 ATM传输特点293
8.6 ATM设计考虑事项293
8.6.2 ATM交换机294
8.6.1 ATM组件294
8.6.3 ATM交换机的特征和类型295
8.6.4 ATM接口类型296
8.7 ATM的应用297
8.7.1 ATM作为LAN主干网297
8.7.2 ATM LAN的设计应用299
8.7.3 ATM连接到服务器的高速LAN接入301
8.7.4 ATM接入桌面系统302
8.7.5 ATM WAN设计用法302
8.8虚拟LAN304
8.9 ATM LAN和ATM WAN网络管理问题305
8.10本章小结305
8.11关键术语306
8.12复习题308
8.13实习项目311
8.14案例项目313
8.15可选小组案例项目314
第9章无线网络技术315
9.1 目前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315
9.2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简史及其优点316
9.2.2无线网络可节省资金和时间317
9.2.1为什么有线网络并不总是适用的317
9.2.3随处可接入网络318
9.2.4为初学者简化网络318
9.2.6无线网络支持组织318
9.3无线电通信技术319
9.4 IEEE 802.1 1无线网络320
9.4.1无线网络组件321
9.4.2无线网络存取方法323
9.4.3处理数据错误323
9.4.4传输速度324
9.4.5安全技术325
9.4.6使用身份验证断开连接326
9.4.7 802.11网络拓扑结构326
9.4.8多信元无线LAN326
9.5 可选的无线电技术328
9.5.1蓝牙技术328
9.5.2 HiperLAN328
9.6红外通信技术329
9.5.3 HomeRF共享无线访问协议(SWAP)329
9.7微波技术330
9.8低轨卫星无线网络331
9.9本章小结333
9.10关键术语334
9.11复习题336
9.12实习项目339
9.13案例项目344
9.14 n选小组案例项目344
10.1视频技术345
10.1.1模拟视频技术345
第1 0章音频、视频和数据集成345
10.1.2数字视频技术346
10.1.3 MPEG视频重放选项349
10.2音频文件技术349
10.3音频和视频抽样352
10.3.1音频和视频技术的常见用途352
10.3.2音频和视频技术的发展趋势353
10.4 VoIP354
10.4.1 ITU H.323354
10.4.3 MGCP/MEGACO/H.248355
10.4.2 SIP355
10.5评估带宽和吞吐量356
10.5.1确定一个文件的下载时间357
10.5.2影响带宽和吞吐量的因素357
10.6 LAN和WAN中的多媒体传输359
10.6.1传输方式360
10.6.2利用不同传输方法完成同样的应用360
10.6.3 IGMP的作用361
10.6.4适应多播传输的其他协议362
10.6.5应用于实时流多播的协议363
10.6.6应用程序和网络互连设备363
10.7.1重新设计能够适应多媒体应用程序的传统网络364
10.7组建适应多媒体应用程序的LAN和WAN364
10.7.2将快速以太网和G以太网组合成多媒体LAN366
10.7.3设计适应多媒体应用程序的WAN368
10.8多媒体应用技术未来的发展371
10.9本章小结371
10.10关键术语372
10.11复习题375
10.12实习项目378
10.13案例项目384
10.14可选的小组案例项目385
11.1.1影响LAN和WAN设计的因素386
第11章LAN和WAN的设计386
11.1一般的LAN和WAN设计问题386
11.1.2分析目前的拓扑结构和资源389
11.1.3网络管理389
11.1.4电缆安装和更换390
11.1.5安装电缆的指导原则391
11.1.6结构化布线392
11.1.7垂直布线和结构化网络互连393
11.1.8使用全双工通信395
11.1.10创建请求信息(RFI)和请求建议(RFP)396
11.1.9网桥、路由器和集线器设计问题396
11.2 LAN设计原则397
11.2.1粗略了解一项设计398
11.2.2放置主机和服务器400
11.2.3多媒体应用404
11.2.4无线LAN网络设计406
11.2.5维护和支持407
11.3 WAN设计原则408
11.3.1无线MAN和WAN410
11.3.3价格构成411
11.3.2 WAN提供商拓扑结构411
11.3.4带宽问题412
11.3.5供应商和用户设备412
11.4本章小结413
11.5关键术语413
11.6复习题415
11.7实习项目418
11.8案例项目423
11.9可选的小组案例项目423
附录A网络设备供应商424
附录B术语表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