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C硬件技术基础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PC硬件技术基础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345938.jpg)
- 孙践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1155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个人计算机-硬件-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PC硬件技术基础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个人计算机的发展1
1.2 冯·诺依曼结构2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2
1.3.1 硬件2
1.3.2 软件4
1.4 多媒体PC及多媒体技术4
第2章 主板6
2.1 主板的基本构成6
2.2 CPU插槽7
2.3 芯片组8
2.3.1 芯片组的结构9
2.3.2 主要芯片组厂商9
2.3.3 芯片组的发展过程10
2.4 主板结构14
2.4.1 AT结构14
2.4.2 ATX结构15
2.4.3 其他结构15
2.5 总线16
2.5.1 总线的分类16
2.5.2 总线的主要参数17
2.5.3 系统总线17
2.5.4 外部总线22
2.6 其他流行主板技术26
2.6.1 AMR、CNR与AC26
2.6.2 APM与ACPI技术27
2.6.3 STR技术29
2.6.4 AC 97技术规范29
2.6.5 PnP技术29
2.6.6 系统智能监控功能30
2.6.7 跳线、DIP开关和免跳线技术32
2.6.8 其他各种接口32
2.7 BIOS和BIOS升级33
2.7.1 BIOS的概念33
2.7.2 BIOS与CMOS34
2.7.3 升级主板BIOS34
2.7.4 流行的双BIOS系统36
2.8 精彩主板实例37
2.8.1 ASUSP4B主板的技术特点37
2.8.2 ASUSP4B主板结构及布局38
2.8.3 ASUSP4B主板个性化设计38
2.9 主板的评价与选购41
2.9.1 评价与选购原则41
2.9.2 主板的性能41
2.9.3 主板的质量42
2.9.4 售后服务43
2.9.5 价格43
第3章 CPU44
3.1 CPU的发展历程44
3.2 集成电路的基本情况45
3.2.1 半导体工艺45
3.2.2 集成电路的性能指标46
3.3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46
3.3.1 工艺水平46
3.3.2 基本字长47
3.3.3 指令和指令体系47
3.3.4 CPU时钟频率49
3.3.5 访问地址空间能力49
3.4 CPU的流行技术50
3.4.1 流水线技术50
3.4.2 超标量技术50
3.4.3 乱序执行技术50
3.4.4 分支预测和推测执行技术51
3.4.5 扩展指令集51
3.4.6 Cache技术52
3.4.7 封装技术54
3.4.8 CPU接口方式56
3.4.9 铜导线技术56
3.5 CPU历史上的精彩产品56
3.5.1 Intel系列57
3.5.2 AMD系列63
3.6 CPU目前的主流产品66
3.6.1 Intel产品66
3.6.2 AMD产品67
3.7 超频69
3.7.1 超频的历史69
3.7.2 理论基础70
3.7.3 技术手段71
3.7.4 超频技巧73
3.7.5 超频实例74
3.8 散热78
3.8.1 散热手段78
3.8.2 风扇的性能指标83
3.8.3 软件降温84
3.8.4 典型产品介绍85
第4章 内存87
4.1 内存的分类87
4.1.1 随机存储器87
4.1.2 只读存储器88
4.2 主流内存89
4.2.1 FPM内存89
4.2.2 EDO内存89
4.2.3 SDRAM内存90
4.2.4 DDR SDRAM内存90
4.2.5 RDRAM内存91
4.2.6 主流内存带宽比较92
4.3 内存的结构92
4.3.1 内存芯片92
4.3.2 印刷电路板93
4.3.3 内存的接口93
4.3.4 SPD芯片93
4.3.5 内存标识93
4.4 内存的性能指标94
4.4.1 内存容量94
4.4.2 内存速率94
4.4.3 WK94
4.4.4 CAS Latency95
4.4.5 tAC95
4.4.6 总延迟时间95
4.4.7 数据带宽95
4.4.8 奇偶校验96
4.4.9 ECC校验96
4.4.10 内存的工作电压97
4.4.11 内存的封装97
4.5 内存技术规范98
4.5.1 PC 100内存技术规范98
4.5.2 PC 133内存技术规范99
4.5.3 PC 2700内存技术规范99
4.6 几种新型内存100
4.6.1 CDRAM内存100
4.6.2 SLDRAM内存100
4.6.3 VCM内存100
4.6.4 FCRAM内存101
4.6.5 MRAM内存101
4.7 内存标识方法101
4.8 典型产品介绍102
4.8.1 Kinghorse 128MB DDR内存102
4.8.2 Kinghorse 256MB Rambus内存103
第5章 显示器104
5.1 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104
5.2 CRT显示器的技术指标104
5.2.1 显示器尺寸104
5.2.2 屏幕类型105
5.2.3 扫描方式107
5.2.4 点距107
5.2.5 像素和分辨率107
5.2.6 色深和显示模式108
5.2.7 行频和场频108
5.2.8 带宽108
5.2.9 调节方式109
5.2.10 荫罩类型110
5.3 安全认证111
5.3.1 FCC标准111
5.3.2 MPR标准111
5.3.3 TCO标准112
5.3.4 CCEE认证标准113
5.3.5 UL认证标准113
5.3.6 TUV认证标准113
5.3.7 CSA认证标准114
5.3.8 DDC标准114
5.4 CRT显示器的主观评价114
5.4.1 聚焦114
5.4.2 会聚114
5.4.3 清晰度115
5.4.4 亮度和对比度115
5.4.5 色彩均匀性115
5.4.6 失真115
5.4.7 防静电能力115
5.4.8 消磁能力116
5.5 LCD116
5.5.1 LCD的原理116
5.5.2 LCD的分类116
5.5.3 LCD的技术指标117
5.5.4 LCD与CRT的比较119
5.6 典型产品介绍120
5.6.1 Sony 17ES2 CRT显示器120
5.6.2 Philips 150X LCD121
第6章 显示卡123
6.1 显示卡的历史123
6.2 显示卡的原理124
6.2.1 VGA卡显示原理125
6.2.2 图形卡原理125
6.3 显示卡的基本构成126
6.3.1 显示芯片126
6.3.2 显示内存127
6.3.3 RAMDAC129
6.3.4 显示卡BIOS芯片129
6.3.5 接口129
6.4 API应用程序接口130
6.4.1 DirectX131
6.4.2 OpenGL131
6.4.3 Glide131
6.5 流行的3D技术132
6.6 著名显示芯片134
6.6.1 3dfx135
6.6.2 nVIDIA135
6.6.3 S3136
6.6.4 ATI136
6.6.5 Matrox136
6.6.6 Trident137
6.6.7 SiS137
6.6.8 Intel137
6.7 典型产品介绍137
6.7.1 GeForce4系列图形芯片137
6.7.2 ASUS V8460 Ultra显示卡138
第7章 硬盘140
7.1 硬盘的历史140
7.2 硬盘的原理与结构141
7.2.1 硬盘的工作原理141
7.2.2 硬盘的结构141
7.3 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142
7.3.1 容量142
7.3.2 转速143
7.3.3 平均寻道时间143
7.3.4 最小寻道时间143
7.3.5 平均等待时间144
7.3.6 平均访问时间144
7.3.7 内部传输率144
7.3.8 外部传输率144
7.3.9 硬盘缓冲区144
7.3.10 单碟容量145
7.3.11 MTBF145
7.3.12 硬盘的工作模式145
7.4 接口方式146
7.4.1 IDE接口146
7.4.2 SCSI接口148
7.4.3 Fiber Channel接口149
7.4.4 IEEE 1394接口149
7.4.5 USB接口149
7.5 硬盘的流行技术150
7.5.1 磁头技术150
7.5.2 PRML技术151
7.5.3 S.M.A.R.T技术151
7.5.4 Ultra DSP技术151
7.5.5 Dual Wave技术151
7.5.6 玻璃盘片152
7.5.7 液态轴承马达152
7.5.8 Silent Store技术152
7.5.9 数据保护和防震动技术152
7.6 硬盘检测软件154
7.6.1 昆腾DPS软件154
7.6.2 IBM DFT软件154
7.6.3 Data Lifeguard Tools软件155
7.6.4 Maxtor Utility Disk软件155
7.7 典型产品介绍156
第8章 可移动存储设备158
8.1 光盘158
8.2 光盘家族158
8.3 光盘的信息组织160
8.4 光驱的基本结构160
8.5 光驱的工作过程161
8.6 光驱的主要技术指标162
8.6.1 传输速率(Sustained Data Transfer Rate)162
8.6.2 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162
8.6.3 接口方式162
8.6.4 缓存区大小162
8.6.5 CPU占有率163
8.7 光驱主流技术163
8.7.1 CLV技术163
8.7.2 CAV技术163
8.7.3 PCAV技术163
8.7.4 AIEC技术164
8.7.5 IVPC技术164
8.7.6 ABS技术164
8.7.7 DDSS技术164
8.8 典型产品介绍165
8.9 CD-R与CD-RW166
8.9.1 工作原理167
8.9.2 接口规范167
8.9.3 刻录机的速度167
8.9.4 刻录机的缓存168
8.9.5 Z-CLV技术168
8.10 典型产品介绍169
8.11 DVD170
8.11.1 DVD光盘的结构171
8.11.2 DVD光盘的类型171
8.11.3 DVD的区域码172
8.11.4 RPC-1与RPC-2172
8.11.5 DVD-ROM光驱173
8.11.6 典型产品介绍173
8.12 软盘和软驱174
8.12.1 软盘174
8.12.2 软驱174
8.12.3 软驱的技术指标175
8.13 其他大容量可移动存储设备176
8.13.1 JAZ抽取式硬盘176
8.13.2 ORB抽取式硬盘176
8.13.3 ZIP磁盘176
8.13.4 LS-120磁盘177
8.13.5 Iomega Clik178
8.13.6 Flash RAM178
8.13.7 MO179
第9章 其他外围设备180
9.1 打印机180
9.1.1 点阵打印机180
9.1.2 激光打印机181
9.1.3 喷墨打印机183
9.1.4 热升华打印机184
9.1.5 典型产品介绍184
9.2 扫描仪187
9.2.1 工作原理187
9.2.2 主要性能指标187
9.2.3 常用文件格式189
9.2.4 典型产品介绍190
9.3 数码相机192
9.3.1 原理与结构192
9.3.2 典型产品介绍194
第10章 声卡与Modem196
10.1 声卡196
10.1.1 声卡的结构196
10.1.2 声卡术语198
10.1.3 典型产品介绍200
10.2 Modem202
10.2.1 Modem术语203
10.2.2 Modem的类别204
10.2.3 Modem的传输速率205
10.2.4 Modem的通信协议205
10.2.5 ADSL技术206
10.2.6 典型产品介绍208
第11章 网络设备210
11.1 网络基本知识210
11.1.1 局域网和广域网210
11.1.2 TCP/IP协议210
11.1.3 以太网技术211
11.2 网络传输介质211
11.2.1 同轴电缆212
11.2.2 双绞线213
11.2.3 光纤213
11.3 网络设备214
11.3.1 网卡214
11.3.2 收发器和转换器216
11.3.3 集线器216
11.3.4 交换机217
11.3.5 路由器219
11.4 组网实例220
11.4.1 双绞线的制作220
11.4.2 组建Windows对等网222
11.4.3 组建小型局域网224
第12章 PC系统的安装调试231
12.1 准备工作231
12.2 硬件的安装、调试231
12.2.1 步骤一:初步检查231
12.2.2 步骤二:跳线232
12.2.3 步骤三:验机232
12.2.4 步骤四:安装PC各部件233
12.2.5 步骤五:初步配置BIOS235
12.2.6 步骤六:分区和格式化235
12.2.7 步骤七:安装操作系统239
12.2.8 步骤八:配置Windows243
12.2.9 步骤九:安装应用软件244
12.2.10 步骤十:优化设置PC系统244
第13章 PC系统优化245
13.1 BIOS优化设置245
13.2 操作系统优化设置247
13.3 选用监控软件250
13.4 选用优化软件251
13.5 “Windows优化大师”介绍251
第14章 故障分析与排除253
14.1 通用故障分析方法253
14.2 故障分析案例255
14.2.1 案例分析一255
14.2.2 案例分析二258
14.3 常见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261
14.3.1 主板常见故障261
14.3.2 硬盘常见故障264
14.3.3 光驱常见故障266
14.3.4 显示器常见故障267
14.3.5 显示卡常见故障269
14.3.6 内存常见故障270
14.3.7 CPU常见故障271
附录A BIOS设置272
A.1 Award BIOS设置272
A.1.1 Award BIOS设置主菜单272
A.1.2 STANDARD CMOS SETUP273
A.1.3 BIOS FEATURES SETUP275
A.1.4 CHIPSET FEATURES SETUP278
A.1.5 POWER MANAGEMENT SETUP281
A.1.6 PNP AND PCI SETUP284
A.1.7 PC Health Status284
A.1.8 Clock Spread Spectrum285
A.1.9 LOAD BIOS DEFAULTS285
A.1.10 LOAD OPTIMIZED DEFAULTS285
A.1.11 SUPERVISOR PASSWORD286
A.1.12 USER PASSWORD286
A.1.13 IDE HDD AUTO DETECTION286
A.1.14 SAVE AND EXIT SETUP286
A.1.15 EXIT WITHOUT SAVING286
A.2 AMI BIOS设置286
A.2.1 AMI BIOS设置主菜单286
A.2.2 Standard CMOS Setup287
A.2.3 Advanced CMOS Setup窗口288
A.2.4 Chipset Setup窗口289
A.2.5 Power Management Setup290
A.2.6 PCI/PnP Setup窗口291
A.2.7 Peripheral Setup292
A.2.8 CHANGE USER PASSWORD293
A.2.9 AUTO-DETECT HARD DISKS293
A.2.10 SAVE AND EXIT SETUP293
A.2.11 EXIT WITHOUT SAVING293
附录B POST294
B.1 错误提示信息294
B.2 通电自检响铃代码296
B.2.1 Award BIOS296
B.2.2 AMI BIOS296
B.3 其他错误提示手段297
附录C 综合作业298
C.1 综合作业一298
C.2 综合作业二298
C.3 综合作业三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