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思想史 儒家思想、儒家式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社会思想史 儒家思想、儒家式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韩)宋荣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4162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政治思想史(地点: 中国) 政治思想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思想史 儒家思想、儒家式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牟钟鉴1

中文版序1

韩文版序1

导论1

第一部 儒家思想的形成——背景和本质9

第一章 孔子前后时代的社会问题9

一、西周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9

二、西周时代的意识形态13

三、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的变化与社会结构的根本转换19

第二章 儒家思想的本质28

一、孔子对当时社会结构变化的基本立场28

二、孔子的社会伦理学说38

1)新型人格:“维新君子”38

2)“德治”理念44

3)经孟子和荀子发展的德治理念47

(1)孟子48

(2)荀子51

4)正名论55

5)“仁”的意义与局限性61

(1)“仁”的概念性分析61

(2)当时社会经济变化中的“仁”66

(3)“仁”与“人本主义”思想80

三、对孔子社会伦理学说的批判理解83

(1)孔子社会伦理学说概述83

(2)孔子社会伦理学说的意义与局限性86

第二部 儒家式社会的社会经济结构93

引言93

第一章 西欧人的亚洲观98

一、市民社会的亚洲观98

二、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论100

第二章 儒家式社会的土地私有制生产关系论113

一、对灌溉假说的否定113

二、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和“官僚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的物质基础131

1)重农轻商的经济政策135

2)私有财产在法律上的确立和自耕农土地税、军赋的实施136

3)小家庭作为社会经济基本单位的确定137

三、论官僚-地主的支配体制并否定“东方式专制主义”说143

1)地主阶层的形成和作为其政治手段的官僚体制147

2)驳“东方专制主义”说并论官僚-地主的支配地位161

四、“土地私有制生产关系”中“官僚-地主”的支配地位和作为社会变革原动力的农民运动178

1)“官僚-地主”引起的土地集中和农民阶层脆弱的经济状况179

2)“停滞性”的问题与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209

(1)社会经济的停滞性209

(2)中国“儒家式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212

五、中国“儒家式社会”结构论215

第三章 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和欧洲中心主义之批判219

1)约2500年期间土地私有和“儒家式”社会“官僚制中央集权政府”的物质基础227

2)“官僚中央集权政府”的财源229

3)社会经济单位229

4)封建关系的解除229

5)地主阶级的垄断支配229

6)劳动密集型的零散经营230

7)作为根本生产关系的租佃关系的不断再生产230

8)大官僚地主鲸吞土地引起的中央集权政府物质基础的崩溃和大规模农民起义造成的社会颠覆231

9)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232

第三部 儒家思想的破坏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43

引言243

第一章 中国革命与儒家思想的破坏244

一、儒教破坏运动的社会历史原因246

二、“新中国”的理念和儒教的破坏254

1)“新文化”与“新中国”254

2)儒家思想的破坏259

(1)陈独秀263

(2)胡适265

(3)陈独秀的西欧合理主义与迷信批判266

(4)吴虞的儒教批判269

(5)鲁迅的儒教批判275

(6)《古史辨》学派的儒教批判280

第二章 民族主义知识分子们向马克思主义的转换286

一、鲁迅精神和奴性批判289

1)鲁迅精神289

2)思想出发点291

3)进化论292

4)西方化与冒牌的知识分子293

5)对麻木精神的改造295

6)“阿Q”的奴性296

7)奴性与第三条路299

8)自立的人与英明的哲人301

9)对“假知识分子”的批判303

10)精神界之战士304

二、李大钊的新“儒家”的、新“道家”的世界观307

1)悲痛的政局307

2)厌世心与自觉心309

3)儒家的人间观与庄子的世界观312

(1)孔子的人论313

(2)庄子的世界观315

4)<民彝与政治>319

5)<青春>的意志和新中国322

6)形而上学与俄罗斯革命326

三、郭沫若的<马克思进文庙>328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毛泽东的革命论341

一、毛泽东的中国革命论——对斯大林路线的否定和“新民主主义”论343

二、作为马克思和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根本范畴的“实践”376

1)作为实践存在的马克思的人论377

2)毛泽东的无限矛盾和无限实践的哲学400

三、对毛泽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评价415

结论421

本书涉及的文献目录422

韩文版书中的图表与照片目录(中文版未收)436

儒家思想、儒家式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本书概要)438

宋荣培《中国社会思想史——儒家思想、儒家式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读后感&叶维廉4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