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 尹士君,李亚峰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5313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水处理设施-设计;水处理设施-计算方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上篇 物理和化学法处理构筑物1

第一章重力分离1

第一节沉砂池1

一、沉砂池的作用与分类1

二、沉砂池设计的一般规定1

三、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与计算1

四、竖流式沉砂池的设计与计算4

五、圆形涡流式沉砂池的设计与计算7

六、多尔沉砂池的设计与计算9

七、曝气沉砂池的设计与计算11

第二节废水处理中的沉淀池13

一、沉淀池的作用与分类13

二、沉淀池设计的一般规定13

三、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14

四、竖流式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20

五、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24

六、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30

七、迷宫斜板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33

第三节给水处理中的沉淀池34

一、平流式沉淀池34

二、斜管(板)沉淀池35

三、沉淀池排泥与放空计算38

第四节污泥浓缩池41

一、重力浓缩池的设计与计算42

二、气浮浓缩池的设计与计算45

第五节隔油池50

一、平流式隔油池的设计与计算50

二、斜板式隔油池的设计与计算52

三、小型隔油池53

第六节二次沉淀池53

三、池边水深的建议值54

四、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54

二、二次沉淀池的设计流量54

一、二次沉淀池的两项负荷54

第二章混凝55

第一节混凝剂配制及投加55

一、常用混凝剂55

二、混凝剂的配制55

三、混凝剂的投加55

五、设计计算举例56

四、加药间及药库56

第二节混合57

一、管式混合57

二、水力混合58

三、水泵混合60

四、机械混合61

第三节絮凝反应63

一、隔板絮凝池63

二、折板絮凝池67

三、网格絮凝池70

四、机械絮凝池74

五、涡流絮凝池79

第三章澄清82

第一节机械搅拌澄清池82

第二节水力循环澄清池94

第三节脉冲澄清池103

第四节悬浮澄清池105

一、格栅的分类与构造107

二、格栅的设计与计算107

第一节格栅107

第四章筛滤107

第二节滤池112

一、普通快滤池112

二、虹吸滤池121

三、虹吸式双阀滤池128

四、无阀滤池128

五、移动罩滤池134

六、V型滤池137

七、多层滤料滤池139

八、压力滤池140

九、除铁除锰滤池141

十、网滤142

十一、微滤机143

第五章氧化还原145

第一节药剂氧化还原法146

一、氧化法146

二、还原法148

三、氧化消毒149

第二节电解法150

一、电解槽的结构与设计150

二、脉冲电解152

三、电解氧化153

一、臭氧消毒154

二、臭氧氧化处理系统154

第三节臭氧氧化154

第四节其他氧化还原法157

一、空气氧化157

二、光氧化161

三、金属还原161

第六章吸附162

第一节吸附反应器162

一、固定床162

二、移动床163

三、流化床164

四、计算公式164

五、计算实例166

第二节吸附剂的再生168

一、加热再生168

二、药剂再生170

三、化学氧化171

一、散气气浮装置与设备172

二、散气气浮装置的设计与计算172

第七章气浮172

第一节散气气浮172

第二节溶气气浮175

一、加压溶气气浮175

二、溶气真空气浮180

第三节电解气浮180

一、废水的中和处理功能183

三、常用的中和药剂183

二、中和处理方法183

和剂183

第一节废水的中和处理及常用的中183

第八章中和处理183

第二节酸碱废水中和法184

一、酸性或碱性废水需要量计算184

二、中和处理设备计算184

第三节药剂中和法185

一、酸性废水的药剂中和处理185

二、碱性废水的药剂中和处理188

一、普通中和滤池189

第四节过滤中和法189

二、升流式膨胀中和滤池191

三、过滤中和滚筒193

第九章化学沉淀法194

第一节氢氧化物沉淀法194

第二节硫化物沉淀法195

三、石灰石膏软化法197

一、钡盐沉淀法197

第四节其他沉淀法197

一、石灰软化法197

二、石灰纯碱软化法197

第三节碳酸盐沉淀法197

二、卤化物沉淀法198

三、铁氧体沉淀法198

四、磷酸盐沉淀法198

第十章膜分离法200

第一节反渗透200

第二节超滤205

第三节纳滤208

第十一章离子交换211

第一节离子交换剂211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制造与命名211

二、离子交换剂的选择性211

三、废水水质对离子交换树脂交换能力212

的影响212

四、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保存、使用213

和鉴别213

五、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214

第二节离子交换设备215

一、固定床离子交换器215

二、移动床、流动床离子交换器216

三、设计计算217

第三节电镀废水离子交换法218

一、含铬废水离子交换法218

二、含镍废水离子交换法221

第一节吹脱法223

第十二章相转移分离法223

第二节汽提法225

第三节萃取法228

第四节结晶231

第五节蒸发232

第十三章消毒235

第一节概述235

一、液氯消毒237

第二节设计要求237

二、二氧化氯消毒238

三、漂粉精消毒239

四、次氯酸钠消毒239

五、氯胺消毒240

六、臭氧消毒240

七、紫外线消毒240

一、污泥加药调节243

第十四章污泥脱水243

第一节污泥调节243

二、污泥淘洗调节244

第二节污泥机械脱水245

一、真空过滤脱水机245

二、加压过滤脱水机246

三、带式过滤脱水机248

四、离心脱水机250

第三节污泥干化场252

第四节污泥烘干254

下篇生物法处理构筑物256

第十五章活性污泥法256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分类与特点256

第二节活性污泥系统的设计方法257

一、设计内容257

二、设计方法及计算公式258

一、需氧量计算260

第三节曝气系统设计260

二、曝气装置261

三、空气管道设计270

第四节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系统271

一、完全混合式曝气池271

二、完全混合曝气沉淀池273

三、延时曝气法274

四、设计计算举例274

一、传统推流式曝气池277

第五节推流式活性污泥系统277

二、渐减曝气法曝气池279

三、分段曝气法曝气池279

四、污泥再生法曝气池280

五、吸附再生法曝气池280

六、高负荷法曝气池282

七、设计计算举例282

二、深层曝气池286

一、浅层曝气池286

曝气池286

第六节 浅层曝气池、深层曝气池与深井286

三、深井曝气池287

四、设计计算举例287

第七节纯氧曝气池291

第八节氧化沟296

一、氧化沟的工作原理与特征297

二、氧化沟的分类297

三、卡罗塞氧化沟297

四、交替运行式氧化沟299

五、奥贝尔氧化沟300

六、一体化氧化沟301

七、氧化沟曝气设备302

八、氧化沟工艺设计303

九、设计计算举例305

第九节间歇式活性污泥系统307

第十节生物吸附降解法312

第十一节生物脱氮除磷系统313

一、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313

二、生物脱氮工艺315

三、生物除磷工艺316

四、同步脱氮除磷工艺318

五、工艺设计320

第十六章生物膜法321

第一节概述321

第二节生物滤池322

一、普通生物滤池323

二、高负荷生物滤池326

三、塔式生物滤池330

第三节生物转盘333

第四节生物接触氧化法338

第二节厌氧生物处理构筑物342

一、普通消化池342

第十七章厌氧生物处理系统342

第一节厌氧生物处理法的特点和分类342

二、接触消化工艺343

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343

四、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344

五、厌氧生物滤池344

六、厌氧转盘345

七、厌氧流化床346

八、厌氧复合床反应器346

第三节厌氧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设计347

一、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适用范围347

二、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347

三、厌氧消化的设计和控制因素348

四、消化池的构造和配套设备350

五、设计计算举例354

一、稳定塘的分类与特征358

二、稳定塘工艺设计358

第一节稳定塘358

第十八章 自然生物处理系统358

三、稳定塘工艺流程360

四、设计计算举例361

第二节土地处理系统361

一、土地处理系统的分类与特征361

二、土地处理系统设计363

三、设计计算举例366

一、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370

第一节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与特征370

第十九章膜生物反应器370

二、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371

三、膜生物反应器的能耗372

第二节 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流程374

及设计374

一、单池一体式MBR工艺374

二、分置式MBR工艺374

三、MBR两级脱氮工艺374

四、序批式MBR工艺375

参考文献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