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路线图和时间表 百国城镇化实地考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季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1241097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城市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路线图和时间表 百国城镇化实地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城镇化的历史、形成与基本理念1
一、城镇化的历史1
(一)中世纪由皇权、封建领主等引导的城镇化阶段2
(二)15世纪以来由贸易、商业化带动的城镇化阶段2
(三)工业革命以来由技术创新引起的城镇化3
二、城镇化的形成4
(一)皇权、封建领主、计划经济等行政命令形成城镇4
(二)交通、贸易、工业革命等经济驱动形成城镇5
(三)以上两种形式结合形成城镇5
三、新型城镇化的人文理念——以人为本6
(一)保障人的自由迁徙权利6
(二)保障诚实的劳动者在城镇中居住、工作和追求幸福的权利7
四、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理念——生态承载力8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与内涵8
(二)地域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10
(三)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理念11
五、新型城镇化的经济理念——提高生产效率13
(一)提高生产效率和人均产值13
(二)科技园区——新型城镇化的主力13
(三)城镇化对当前扩大内需、稳定增长的重大作用15
第二章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路线图和时间表16
一、顶层设计——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16
(一)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17
(二)从历史经验看城镇化顶层设计的可能性与必要性17
(三)顶层设计的关键之一是土地确权21
(四)总量控制的三条红线22
二、总体规划——建立城镇发展的长效机制24
(一)经济指标体系24
(二)生态指标体系28
(三)人文指标体系33
三、路线图——变外延发展为内源发展36
(一)城区外延、人口增加的城镇化老模式36
(二)城镇化老模式的弊端与后遗症37
(三)导向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路线图40
四、时间表48
(一)城镇化的阶段48
(二)城镇化年增长率的控制50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总量控制51
(四)农业转移人口的准入条件52
五、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54
(一)以产业化为基础,不能“有城无市”54
(二)以特性化求发展,不能区域同构55
(三)以集约化用资源,保证永续利用57
(四)以人文化建城镇,保护文化特性57
(五)以生态化美环境,创造宜居条件57
(六)以知识化讲文明,发展高端产业,提升公共服务层次58
(七)以循环化为目标,实现新型小城镇化59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的三元参与模式及生态、经济和管理理论60
一、三元参与模式60
(一)政府60
(二)企业62
(三)居民64
(四)三元系统的内部关系66
(五)城镇系统与周边的关系68
二、城镇生态学理论70
(一)生态系统概念的由来70
(二)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71
(三)人工生态系统及其实例74
(四)当前我国城镇水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办法78
三、经济理论问题:新型城镇化将跨越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82
(一)笔者对“欧元区”实行时间的质疑与欧债危机82
(二)“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84
(三)“中等收入陷阱”概念缺乏充足的理论依据与实际证据85
(四)以新型城镇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85
四、管理理论——以城镇水务局为例87
(一)管理理论的基础是系统论87
(二)水务局的概念88
(三)当年大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状况90
(四)水务局的职责93
五、新型城镇化理论的实践——建城不仅要征地,保水同样重要96
(一)青草沙水库——让上海人民喝上好水96
(二)城镇水生态建设实例:桂林、阳朔兴建我国第一组生态型水库100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的循环经济路线108
一、道路环网109
(一)城镇道路环网的历史109
(二)车与路的问题110
(三)快速环路为什么快不起来112
二、水环网113
(一)临水而建还是避水而建113
(二)保证足够的水面114
(三)不能把城镇河流既当自来水管又当下水道114
(四)高度重视看不见的水——地下水115
(五)城镇引水渠能不能衬砌116
(六)再生水回用和分质供水116
(七)城镇水生态系统建设117
三、绿环网118
(一)城镇防护林带环118
(二)城镇绿地119
(三)北京该种树还是种草120
四、电力热力环网120
(一)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原则121
(二)尽可能循环利用余热的原则121
(三)修建抽水蓄能电站121
(四)电力热力网的统一规划121
五、信息环网121
(一)城镇信息化122
(二)城镇信息环网的功能与规划122
六、文化环网123
(一)修旧如故,保护文化古迹123
(二)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能不能拆123
(三)城镇要建出风格124
(四)城镇要构筑文化网络125
七、城镇的产业链循环125
(一)区域循环经济建立的原则126
(二)形成产业链,发展静脉产业,构筑产业环129
(三)北京的循环水产业130
(四)大同以热循环新技术改造供热系统,建设低碳城市132
(五)承德与北京形成旅游环,发展旅游业134
八、城乡一体化建设135
(一)小流域建设136
(二)污染的面源治理137
(三)留过渡带的原则137
(四)留一片净土的原则138
(五)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村——乡村生态系统恢复实例139
第五章 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研究142
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理念142
(一)什么是世界城市142
(二)历史上的美丽北京144
二、北京与四大世界城市的比较149
(一)北京尚未建成一个良好的水系150
(二)交通及大气污染问题严重151
(三)在国际影响力方面的欠缺151
(四)关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一个认识问题152
三、在建设世界城市中创新153
(一)不能“摊大饼”式地无限扩张153
(二)不能重复“好区”和“差区”的建设模式154
(三)加强文化包容性,避免新建宗教、民族区域154
(四)保护传统文化老城区154
(五)避免城市核心区“空心化”的城市怪圈反复155
(六)建设卫星城155
四、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中三大问题解决的路线图与时间表156
(一)制约北京发展的水资源短缺必须优先解决156
(二)科学控制人口的现实问题不能回避166
(三)只有改善大气环境才能建设绿色、美丽、生态的北京168
(四)北京解决三大问题的路线图与时间表171
第六章 百国城镇化实地考察174
一、循环经济小镇卡伦堡和知识经济之城斯塔万格176
(一)丹麦的循环经济小镇——卡伦堡176
(二)与挪威斯塔万格市长谈环境与知识经济179
二、最适于人类居住的城市——苏黎世、日内瓦、维也纳和温哥华183
(一)宜居城市之首——苏黎世183
(二)“世界花园”——日内瓦186
(三)音乐之城——维也纳188
(四)最适于人类居住的城市——温哥华189
三、历史上消失的大城191
(一)世界最大的城市——墨西哥城的前身已经消失192
(二)古代东方城市奇迹吴哥为什么消失194
四、当代曾废弃的城区——美国的布法罗和英国的利物浦196
(一)被废弃的水牛城——布法罗197
(二)利物浦,你在哪里?198
五、缺水的城市——里约热内卢和悉尼199
(一)水多的巴西也有水少处——里约的供水200
(二)悉尼的水源201
六、人工生态系统与荒漠中的城镇建设——图森与利雅得203
(一)大学城——美国的图森204
(二)人工绿洲——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205
七、冰天雪地、莽莽荒原上的小城雷克雅未克207
(一)不用矿物能源的城市209
(二)简单而精巧的小城210
八、水乡城市建设——东京212
(一)900年前的泥沼地变成今天的东京212
(二)从天上看东京213
(三)从水上看东京213
(四)从地下看东京214
九、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人造城市”线215
(一)布拉戈维申斯克——寂静的边城215
(二)伊尔库茨克——煤都217
十、美国硅谷的人造城镇链219
十一、住巴黎六年的启示221
(一)玫瑰泉小镇221
(二)三住巴黎223
(三)周恩来故居224
(四)邓小平故居225
(五)巴黎对天价消费的管理226
十二、大城市的改造——柏林和约翰内斯堡228
(一)柏林是个大工地228
(二)南非的商业中心约翰内斯堡230
十三、法国有特色和生命力的小镇——贡比涅、沙特尔231
(一)文化之镇——贡比涅231
(二)历史之镇——沙特尔233
十四、维多利亚湖滨肯尼亚小港基苏木的严重污染235
(一)热带新城235
(二)水葫芦成灾237
十五、纽约、孟买和开罗的贫民区238
(一)独穿哈莱姆区238
(二)孟买的贫民区240
(三)“死人城”与“无顶房”242
十六、欧美高官和巨富的城市生活245
(一)访纽约巨富245
(二)住在希腊中将家247
参考文献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