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设计手册 单行本 机械传动 第11篇 螺旋传动、磨擦轮传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成大先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4958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6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82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设计手册 单行本 机械传动 第11篇 螺旋传动、磨擦轮传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2篇带、链传动3
第1章 多点啮合柔性传动原理、分类和常用结构型式3
1 多点啮合柔性传动原理3
1 本篇主要代号表3
第13篇齿轮传动3
目录3
1 带传动的类型、特点与应用3
第1章 带传动3
第14篇多点啮合柔性传动3
第11篇 螺旋传动、摩擦轮传动3
第1章 螺旋传动3
2.1 多柔传动的优点4
2 V带传动4
2.1 带4
1 滑动螺旋传动4
1.1 螺纹基本尺寸和精度4
1.2 滑动螺旋传动计算4
3 多点啮合柔性传动的分类4
2.2 多柔传动的应用4
2 多点啮合柔性传动的优点及应用4
4 多点啮合柔性传动的常用结构型式5
2.2 带轮7
1.3 材料与许用应力8
2 齿轮传动总览表8
1.4 结构9
2.3 设计计算(GB/T13575.1 —1992、JB/ZQ4175—1997、GB/T13575.2 —1992、GB/T15531—1995)11
第2章 多点啮合柔性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11
1 多柔传动的载荷均衡问题11
2 多柔传动的设计计算11
2.1 拉杆式(BFT型)的设计计算11
1.2 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GB/T1357—1987)12
2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参数选择12
第1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12
1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本齿廓和模数系列12
1.1 渐开线圆柱齿轮基本齿廓(GB/T1356—1988)12
2 滚动螺旋传动14
3 变位齿轮传动和变位系数的选择14
3.1 变位齿轮原理14
2.1 滚珠丝杠副的组成(GB/T17587.1 —1998)15
3.2 变位齿轮传动的分类和特点15
2.2 悬挂小车固定滚轮式(BF型)的设计计算16
2.2 滚珠丝杠副的构造及分类17
3.3 选择外啮合齿轮变位系数的限制条件17
2.3 悬挂小车偏心滚轮式(TSP型)的设计计算18
3.4 外啮合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18
3.4.1 变位系数的选择方法18
3.4.2 选择变位系数的线图18
2.4 推杆式(BFP型)的设计计算20
2.3 滚珠丝杠副的标准参数(GB/T17587.2 —1998)20
2.4 滚珠丝杠副丝杠轴端型式尺寸(JB/T3162.4 —1993)20
2.5 柔性支承构件的型式与计算21
3.5 内啮合齿轮的干涉21
2.5 滚珠丝杠副滚珠螺母安装连接尺寸(JB/T9893—1999)25
3.6 内啮合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25
4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26
4.1 标准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26
4.2 高变位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27
2.7 设计计算实例27
3.1 带27
3 多楔带传动27
2.6 设计中其他几个问题27
4.3 角变位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28
3.2 带轮28
2.6 滚珠丝杠副精度标准(GB/T17587.3 —1998)29
3.3 设计计算(JB/T5983—1992)29
4.4 齿轮与齿条传动的几何计算31
4.5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33
第3章 多点啮合柔性传动装置的尺寸系列及选型方法34
2.7 常用滚珠丝杠副尺寸系列及性能参数34
1 目前国内使用的几种典型多柔传动装置的性能与尺寸34
4.6 几何计算中使用的数表和线图34
4.1 普通平带35
4 平带传动35
4.2 带轮36
4.3 设计计算37
2 国外多柔传动装置几种尺寸系列及选型方法39
2.1 日本椿本公司尺寸系列及选型方法39
5.1 齿厚测量方法的比较和应用39
5 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厚的测量计算39
5.2 公法线长度40
2.8 选择计算42
5.1 同步带主要参数42
5 同步带传动42
2.2 德国克虏伯公司BFT型尺寸系列43
5.2 带43
2.3 法国迪朗齿轮公司BFT型尺寸系列及选型方法44
2.9 润滑与密封46
2.1 0防逆转措施47
1 全悬挂多点啮合柔性传动扭振动力学计算(以氧气转炉为例)48
1.1 系统力学模型48
第4章 多点啮合柔性传动动力学计算48
5.3 带轮49
1.2 建立运动微分方程(三质量系统,按非零度区预张紧启动工况)49
1.3.1 固有振动解(按模态分析法)50
第2章 摩擦轮传动50
1 传动原理、优缺点及常用范围50
2 摩擦轮传动型式与应用50
5.3 分度圆弦齿厚50
1.3 运动微分方程求解50
3 摩擦副材料及润滑51
3.1 摩擦副材料51
1.3.2 强迫振动解52
3.2 润滑剂53
4 滑动与摩擦因数曲线53
4.1 滑动率与传动比53
5.4 固定弦齿厚54
5.1 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54
5 承载能力计算54
5.2 设计计算步骤54
4.2 摩擦因数曲线54
6 加压装置55
2 半悬挂多点啮合柔性传动扭振动力学计算(以烧结机为例)55
1.4 扭振力矩55
2.1 系统力学模型56
5.5 量柱(球)测量距56
6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56
2.3 运动微分方程求解(初始条件为零)57
6.1 误差及侧隙的定义和代号57
2.2 建立运动微分方程(四质量系统)57
6.2.1 精度等级59
6.2 精度等级和齿坯要求59
6.2.2 齿坯要求60
5.4 设计计算60
6.3 齿轮和齿轮副的检验与公差61
7 摩擦轮结构61
8 计算实例63
2.4 系统扭振力矩的计算63
参考文献64
附录64
4 结论64
3 分析说明64
参考文献66
6.4 侧隙68
7.1 齿条、齿条副及侧隙的定义和代号78
7 齿条精度78
6.5 图样标注78
7.3 齿条与齿条副的公差与检验80
7.2 精度等级80
7.4 侧隙83
8.1 可靠性与安全系数84
8 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84
7.5 图样标注84
8.3 齿轮主要尺寸的初步确定85
8.2 轮齿受力分析85
8.3.1 齿面接触强度86
8.3.2 齿根弯曲强度86
8.4 疲劳强度校核计算(GB/T3480—1997)87
8.4.1 齿面接触强度核算87
6 带传动的张紧及安装94
6.1 张紧方法及安装要求94
6.2 初张紧力的检测95
6.2.1 V带的初张紧力95
6.2.2 多楔带的初张紧力96
6.2.3 平带的初张紧力96
6.2.4 同步带的初张紧力97
第2章 链传动100
1 短节距传动用精密滚子链100
1.1 滚子链的基本参数与尺寸(GB/T1243—1997)100
1.2 滚子链传动设计计算103
1.2.1 滚子链传动的一般设计计算内容和步骤103
1.2.2 滚子链的静强度计算108
1.2.3 滚子链的耐疲劳工作能力计算108
1.2.4 滚子链的耐磨损工作能力计算109
1.2.5 滚子链的抗胶合工作能力计算110
1.3 滚子链链轮110
8.4.2 轮齿弯曲强度核算111
2 齿形链传动115
2.1 齿形链的分类115
2.2 齿形链的基本参数与尺寸(GB/T10855—1989)116
2.3 齿形链传动设计计算117
2.4 齿形链链轮(GB/T10855—1989)119
3 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及润滑123
3.1 链传动的布置123
3.2 链传动的张紧与安装123
3.3 链传动的润滑124
参考文献126
8.4.4 在变动载荷下工作的齿轮强度核算131
8.4.3 齿轮静强度核算131
8.4.5 薄轮缘齿轮齿根应力基本值133
8.6 计算例题134
8.5 开式齿轮传动的计算134
9.1 齿轮用钢138
9 齿轮材料138
9.2 齿轮用铸铁144
9.3 齿轮用铜合金146
10 圆柱齿轮结构150
11.1 齿轮工作图的主要要求155
11 渐开线圆柱齿轮零件工作图155
11.2 齿轮工作图示例156
1.1 圆弧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157
第2章 圆弧圆柱齿轮传动157
1 概述157
1.2 圆弧齿轮传动的特点159
2.1 圆弧齿轮的模数系列160
2 圆弧齿轮的模数、基本齿廓和几何尺寸计算160
1.4 圆弧齿轮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160
1.3 圆弧齿轮的加工工艺160
2.2.2 双圆弧齿轮的基本齿廓161
2.2.1 单圆弧齿轮的滚刀齿形161
2.2 圆弧齿轮的基本齿廓161
2.3 圆弧齿轮的几何参数和尺寸计算163
2.4 圆弧齿轮的主要测量尺寸计算164
3.1 精度标准和精度等级的确定166
3 圆弧齿轮传动的精度和检验166
3.2 齿轮、齿轮副的误差及侧隙的定义和代号(GB/T15753—1995)167
3.3 公差分组及其检验170
3.4 检验项目的极限偏差及公差值(GB/T15753—1995)171
3.5 齿坯公差(GB/T15753—1995)176
3.6 图样标注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177
4 圆弧齿轮传动的设计及强度计算179
4.1 基本参数选择179
4.2 圆弧齿轮的强度计算180
4.2.1 双圆弧齿轮的强度计算公式181
4.2.2 单圆弧齿轮的强度计算公式181
4.2.3 强度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182
5.1 设计计算依据190
5 圆弧圆柱齿轮设计计算举例190
5.2 高速双圆弧齿轮设计计算举例191
5.3 低速重载双圆弧齿轮设计计算举例193
1锥齿轮传动的基本类型、特点及应用197
第3章 锥齿轮传动197
2.1 锥齿轮的变位199
2锥齿轮的变位与齿形制199
2.2 锥齿轮的齿形制200
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201
3.1 直线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201
3 锥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201
斜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203
3.2 弧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206
3.3 摆线等高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212
4.1 新型锥齿轮特征及齿形制222
4 新型“非零”分度锥综合变位锥齿轮齿形制及其几何计算222
4.2 新型锥齿轮的几何计算225
5 轮齿受力分析227
5.1 作用力的计算227
5.2 轴向力的选择设计228
6 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229
6.1 主要尺寸的初步确定229
6.2 接触强度校核计算(GB/T10062—1988)233
6.3 弯曲强度校核计算(GB/T10062—1988)237
7 锥齿轮精度(GB/T11365—1989)239
7.1 定义及代号239
7.2 精度等级243
7.3 齿轮的检验与公差243
7.4 齿轮副的检验与公差243
7.5 齿轮副侧隙244
7.6 图样标注244
7.7 齿轮公差与极限偏差数值245
7.8 齿坯公差257
7.9 应用示例258
8 结构设计259
8.1 锥齿轮支承结构259
7.1 0齿轮的表面粗糙度259
8.2 锥齿轮轮体结构261
9.1 设计方法简述262
9 设计方法与产品开发设计262
9.3 锥齿轮设计的选型263
9.2 锥齿轮传动品质的分析263
9.4 强化设计及实例265
9.5 柔化设计及实例268
9.6 小型化设计及实例269
10.1 工作图规定274
10 工作图规定及其实例274
10.3 含锥齿轮副的装配图实例275
10.2 零件图实例275
11.1 弧齿锥齿轮切齿方法280
11.2 常见锥齿轮加工机床的加工范围280
11 附录280
11.3 65—1989锥齿轮精度等级对照281
11.3 ANSI/AGMA2005—B88与GB/T281
11.4 锥齿轮传动的基本型式283
1 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分类284
第4章 蜗杆传动284
2.1 圆柱蜗杆传动主要参数的选择286
2 圆柱蜗杆传动286
2.2 圆柱蜗杆传动的几何计算294
2.3 圆柱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295
2.4 圆柱蜗杆传动强度计算和刚度验算296
2.5 圆柱蜗杆传动滑动速度计算和传动效率估算300
2.6 提高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的方法简介300
3 环面蜗杆传动301
3.1 环面蜗杆传动的分类及特点301
3.2 环面蜗杆传动的形成原理302
3.3 环面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及选择302
3.4 环面蜗杆传动的几何计算305
3.5 环面蜗杆传动的修型和修缘计算308
3.6 环面蜗杆传动承载能力的计算310
4 蜗杆传动精度317
4.1 圆柱蜗杆传动精度(GB/T10089—1988)适用范围317
术语定义和代号318
精度等级323
传动的检验与公差323
蜗杆、蜗轮的检验与公差323
图样标注324
蜗杆传动的侧隙规定324
公差或极限偏差数值325
齿坯公差335
4.2 直廓环面蜗杆、蜗轮精度(GB/T16848—1997)定义及代号336
精度等级齿坯要求340
蜗杆、蜗轮的检验与公差341
蜗杆副的检验与公差342
蜗杆副的侧隙规定342
图样标注342
4.3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精度(GB/T16445—1996)343
蜗杆、蜗轮误差的定义及代号343
蜗杆副误差的定义及代号345
精度等级346
齿坯要求347
蜗杆、蜗轮及蜗杆副的检验347
蜗杆传动的侧隙规定347
蜗杆、蜗轮的公差及极限偏差347
蜗杆副精度与公差348
图样标注348
5.1 蜗杆、蜗轮的结构349
5 蜗杆、蜗轮的结构及材料349
5.2 蜗杆、蜗轮材料选用推荐351
6.1 圆柱蜗杆传动设计计算示例352
6 蜗杆传动设计计算及工作图示例352
6.2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设计计算示例354
6.3 平面一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设计计算示例356
6.4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设计计算示例358
2 传动型式及特点361
1 概述361
第5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行星传动361
3.1 传动比364
3 传动比与效率364
3.2 效率365
4.2 齿数的确定367
4.1 行星轮数目与传动比范围367
4 主要参数的确定367
4.3 变位方式及变位系数的选择389
4.5 多级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分配392
4.4 齿形角392
5 行星齿轮传动齿轮强度计算393
5.1 受力分析393
5.2 行星齿轮传动强度计算的特点395
5.3 小齿轮转矩T1及切向力F1395
5.4 行星齿轮传动载荷不均匀系数396
5.7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Hβ、KFβ397
5.5 应力循环次数397
5.6 动载系数Kv和速度系数Zv397
5.8 疲劳极限值σHlim和σFlim的选取398
5.9 最小安全系数Smin398
6 结构设计与计算398
6.1 均载机构398
6.2 行星轮结构406
6.3 行星架结构408
6.4 机体结构410
6.5 行星齿轮减速器结构图例412
7 主要零件的技术要求423
7.1 对齿轮的要求423
7.2 行星架的技术要求424
7.3 浮动件的轴向间隙425
7.4 其他主要零件的技术要求425
8 行星齿轮传动设计计算例题425
9 高速行星齿轮传动设计制造要点427
1 概述429
1.1 基本类型429
第6章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429
2.1 齿数差430
2 主要参数的确定430
1.5 精密传动的空程误差(回差)430
1.4 传递功率与输出转矩430
1.3 效率430
1.2 传动比430
2.2 齿数431
2.3 齿形角和齿顶高系数436
2.5 啮合角与变位系数差437
2.4 外齿轮的变位系数437
2.8 齿轮几何尺寸与主要参数的选用438
2.7 主要设计参数的选择步骤438
2.6 内齿轮的变位系数438
3 效率计算452
3.1 一对齿轮的啮合效率452
3.2 传输机构(输出机构)的效率452
4.1 主要零件的受力分析453
3.3 转臂轴承的效率453
4 受力分析与强度计算453
4.2 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454
5 结构设计455
5.1 按传动类型分类的结构型式455
5.2 按传输机构类型分类的结构型式455
5.3 按高速轴偏心数目分类的结构型式456
5.4 按安装型式分类的结构型式456
5.5 结构图例457
6 使用性能及其示例471
6.1 使用性能471
6.2 设计结构工艺性471
7 主要零件的技术要求、材料选择及热处理方法477
7.1 主要零件的技术要求477
8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部分系列介绍478
7.2 主要零件的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方法478
2 销齿传动工作原理480
1 销齿传动的特点及应用480
第7章 销齿传动480
3 销齿传动几何尺寸计算481
4 销齿传动的强度计算483
6 销轮轮缘的结构型式484
5 常用材料及许用应力484
7 齿轮齿形的绘制485
9 销齿传动的设计计算及工作图示例487
8 销齿传动的公差配合487
2 活齿传动工作原理491
1 概述491
第8章 活齿传动491
3 中国现有的几种活齿传动结构类型简介492
4.1 全滚动活齿传动的基本结构494
4 全滚动活齿传动(ORT传动)494
4.3.1 基本参数496
4.2 ORT传动的运动学496
4.3 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496
4.3.2 几何尺寸498
4.4 ORT传动的齿廓设计499
4.4.1 齿廓设计原则和啮合方案499
4.4.2 ORT传动的齿廓曲线500
4.5 ORT传动的典型结构500
4.6 ORT传动的主要特点502
4.7.1 ORT传动的工作载荷502
4.7 ORT传动的强度估算502
4.7.2 激波器轴承的受力及寿命估算503
4.7.3 ORT传动啮合件的受力和强度估算504
参考文献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