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 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 2](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4385470.jpg)
- 李文秀主编;中国金属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3356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918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945页
- 主题词:钢铁工业-学术会议-中国-2003-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进入21世纪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
兼论中国需要产多少钢 张寿荣3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思考 单尚华张壮志关克正10
单试样示波冲击法测定材料动态断裂特性的试验研究 方健丁富连魏毅静等16
合金钢中氢含量的分析 莫庆军 彭新华20
光电直读光谱仪分析钢中的微量钙 李兰群马爱方张彬23
一种新型的金属材料冲击韧性数字测量仪 李甲申 薛恩霖26
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提升鞍钢核心竞争力 阎强 刘鸿勋29
钢铁行业的创新有序可控是持续发展的基础 孙建德33
舞钢工艺创新与名牌精品战略 常跃峰赵文忠张海军等39
效益技术优先 新建改造并举 生产建设同步 快速达产达效46
是老企业技术改造的有效途径 于天忱杜玉46
计算机在生产现场质量检验中的应用 杨瑞霞王凤智50
5M1E在圆坯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李宝君韩学杰51
价值工程在新产品开发工作中的应用 孙连清杨林浩56
水电能源调度综合信息系统开发 黄飞58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刘小丹63
浅析EPC总承包工程投标报价要素 汤建明 屠晓春李伟66
适应工程公司的发展提高科技开发的贡献率 蒋小燕71
石灰石热性能试验研究 雷爱民孙永泉76
宝钢马迹山港供电系统无功补偿分析 顾毓豪79
地质矿产资源83
我国铁锰铬资源可持续供应问题和对策研究 邢新田余中平 宋雄83
我国金矿资源可持续供应问题与对策研究 余中平刘益康92
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问题和对策研究 余中平陈群98
中国黑色金属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胡达骧108
我国矿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张福光车丽萍113
中国优质锰矿地质与勘查 薛友智侯宗林117
内蒙铁矿资源状况及包钢“十五”铁平衡浅析 刘凤国 张福光121
迁安铁矿地勘工作回顾与展望 宋复梅侯效钦卢浩钊124
弓长岭井下铁矿中央区深井富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郭友学 王君127
铁矿山资源评价与探测新技术研究131
高密度视电阻率成像系统在弓长岭铁矿的应用 裴海振孙豁然 陈继宏等131
论湘南氧化锰铁矿成矿远景及开发利用 傅群和黎胜才135
桂西南优质锰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 盛志华140
西藏雅鲁藏布江铬矿资源找矿评价方向 钱应敏刘延年143
解决攀枝花钛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思路 袁章福郑少华周家琮148
尽快实现向资产性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的根本转变 袁怀雨 刘保顺 李克庆153
秦岭泥盆系金矿床中伴生的铂族元素及资源潜力 谢玉玲徐九华邱士东等157
攀钢兰朱铁矿地质测量采剥计划信息系统 沈世荣舒瑞清161
对提高边坡角途径的探讨 张文光165
构造叠加晕在金矿区深部盲矿预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李惠张国义王支农169
优质锰矿的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张国义李 惠张连发173
本钢矿山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实践与思考 辛明印176
南芬铁矿下盘边坡滑体成因浅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姚元180
加强地质研究充分利用石灰石矿产资源 王朝林谢守芝张兴凯185
河北省铁矿资源现状与对策 陈军峰梁 田189
Au-SiO2流体矿源成矿模式与找矿远景区的选择 董彦璞193
湘南土状锰铁矿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 曹景良赵银海 匡清国198
加入WTO以后我国球黏土更应成为独立矿种 刘长龄刘钦甫 李生才202
山西省平陆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浅析 邢福林韩文德206
中国铌钽稀土矿物及其工业利用 张培善陶克捷杨主明等210
我国稀土资源与地质科学发展述评 侯宗林213
关于界定推断和预测资源量地质可靠程度的探讨 李生元孟庆春 田俊刚217
论中国现代化建设与矿业发展 崔显德金成洙220
有色金属矿山地质找矿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杨成林223
辽东南部菱镁矿地质特征 苏建江227
山东沂南牛家小河金矿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 孔令芝 刘其臣232
硐沟锰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初探 岳作镖朱淑兰李龙236
前震旦纪碧口古陆周边锰矿找矿方向研究 赵绳武239
鞍本地区铁矿资源形势及对策 任群智243
炼铁249
国内外铁矿选矿技术进展及对炼铁的影响 余永富249
近年中国炼铁技术进步与展望 王维兴256
中国炼铁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 楼辉映265
经济一体化下全球铁矿工业发展动态及趋向 肖松文黄晓燕牛京考269
齐大山贫赤铁矿选矿新工艺新药剂与新设备研究及应用 陈 平 赫荣安273
弓长岭选矿厂提高精矿铁品位降低SiO2含量的研究及应用 王义达马厚辉 高林章280
成本法——铁精矿品位优化的新方法 石云良麦笑宇 曹佳宏等284
攀钢白马钒钛磁铁矿选矿技术研究 张伦张光伟289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钛资源富集规律研究 谢建国鞠崇文294
本钢铁精矿降硅提铁技术探讨 段其福赵言勤张宪华等298
现代鞍钢精料之路299
鞍钢铁前降成本实践 黄晓煜孙金铎王培忠299
合理利用包钢内外铁矿资源试验室研究 段祥光张文军303
包钢烧结增加配比外矿工业应用研究 张文军段祥光307
烧结矿不同碱度、MgO及SiO2含量水平试验研究 武轶王富生311
700mm料层烧结生产及发展 冯二莲侯慧军李强等316
邯钢二烧添加催化助燃剂工业试验 游想琴王世玉诸荣孙等320
邯钢烧结杯试验系统技术改造 张艳允郝鸿李玉银等321
太钢低硅烧结技术的试验研究 蔡湄夏贺淑珍侯慧军等325
扬迪矿烧结性能研究及应用 胡晓鸣330
本钢二铁厂降低烧结矿FeO的生产实践 李凤娟335
提高本钢二铁厂冷烧结矿质量的实践与认识 吕国光赵雨明 赵吉祥338
回转窑出料系统改造 陈培钰郭金宝 李泽红342
马钢炼铁炉料结构的优化 夏征宇林李全李小静344
水煤气条件下球团矿竖炉还原过程研究 李永全周渝生349
临钢高炉炉料结构的进步 荀成明 薛爱荣354
高炉精料与渣中Al2O3的定位、整和 田明旭358
催化助燃剂降低烧结固体燃耗的工业试验 鲁逢霖诸荣孙362
X光衍射法对铁酸钙矿物的定量分析 尚海艇郭兴敏周国治366
焦炭热性能与高炉冶炼的关系研究 张前香郑 烈369
酒钢高炉降焦实践 张文壮寇俊光374
焦炭质量变化对首钢高炉冶炼制度的影响 竺维春单洎华 王颖生378
首钢2号高炉开炉达产降焦的实践 王 涛 马泽军 王颖生等379
莱钢3号750m3高炉顺利开炉快速达产实践 刘长忠 宁廷远孙卫等381
首钢高炉理论燃烧温度经验公式的探讨 王颖生 竺维春382
酒钢高炉冶炼过程参数分析与优化 兰新哲 张晓民虞海燕等387
高炉强化研究 刘云彩392
临钢6号高炉强化冶炼生产实践 张勇 蔺双平395
喷煤稳定性的研究 徐刚 鲁德昌 兰洪399
宣钢一炼高炉喷煤系统工艺改造与混合煤喷吹实践 尹振奎刘卫东400
济钢1号高炉大煤量攻关实践 贾梅刘胜利崔春华等403
高挥发分烟煤喷吹特性研究 刘秀梅高斌顾飞等404
高炉造渣过程的优化与提高喷煤量的关系 毕学工 张寿荣408
煤粉燃烧与煤特性相关研究 高斌刘秀梅高斌等412
高炉滴落带气液对流现象的实验研究 熊 玮毕学工张寿荣等415
梅山高炉鼓风动能摸索实践 倪立金明 张正好419
优化本钢5号高炉上料程序 章正悌423
高炉前置煤气预热高风温技术在北钢的应用 贾国利 王金辉424
论2高炉4号热风炉烘炉 居勤章426
硅砖热风炉凉炉再生产 黄发元430
内燃式热风炉炉顶焊后热处理 但泽义黄毅434
重钢1200m3高炉热风炉改造及效果 徐刚 张万明 廖启平438
旋流顶燃式热风炉的应用 王运国442
首钢热风炉运行过程CFD模拟 胡雄光王连尉陈冠军等443
内燃式热风炉下部冷风流场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赵治国 傅维镳尚策等447
攀钢1号高炉铜冷却壁的冷却 蒋钧 范云东邹德余等451
高炉热风炉系统的优化设计 吕宇来 于兴久454
邯钢2号高炉冷却壁破损原因及对策 徐运素张宏星郭树荣458
水钢2号高炉安装铜冷却棒结合喷涂造衬实践 雷兴扬翟勇强 罗晓岗459
从高炉铸铁冷却壁破损机制看采用管型冷却器的合理性 王文忠赵庆杰463
高炉烘炉消除铸钢冷却壁铸造内应力的新工艺应用 胡源申袁晓敏黄达文等467
新钢高炉护炉实践 钟崇武况百梁侯兴471
高炉含钛物料护炉问题的探讨 杜鹤桂474
邯钢6号高炉炉龄后期的维护与操作 张有德何艳红崔岩等478
梅山高炉长寿技术实践及发展 蔡善咏482
PW无料钟炉顶在柳钢高炉上的长寿设计及应用 章炳炎黄庆周 陈俊等486
延长南钢2号高炉寿命生产实践 唐飞来经文波488
通过2号高炉破损调研探索首钢高炉长寿途径 单洎华王颖生沈海波等491
邯钢4号高炉炉身上部及炉喉遥控喷涂造衬实践 卢建光焦建华 安占录497
高炉陶瓷杯用砖的探讨 宋木森邹祖桥唐德明498
浅析高导石墨炭砖在高炉风口以上部位的使用 王立辉励 军 夏欣鹏503
国内外高炉炭砖的现状及发展 邹祖桥宋木森唐德明504
我国几种含钛高炉渣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杨合薛向欣张志宏等509
高性能钢冷却壁的开发 吴懋林孔令坛陶宝国等512
6号高炉《高炉优化专家系统》的应用 樊宗杰 亢强516
无料钟高炉应用数学模型研究 经文波 陈小雷521
马钢中型高炉利用系数进一步提高的途径与措施 李小静秦学武宋灿阳等522
宝钢3高炉炉壳孔洞应力弹性分析 李富帅 刘兆宏526
新临钢6号高炉设计特点和实践 武运生530
重钢5号高炉改双铁口设计 蒋兴义534
鞍钢新1号高炉(3200m3)易地改建和采用的新技术 汤清华539
邯钢2000m3高炉的设计与生产实践 李进友杨彩虹544
长寿高炉炉缸炉底的设计 程素森左海滨全强等548
首钢1号高炉风口探测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沙永志 曹 军 王颖生等553
世界各国开铁口机分析 臧中海 苏立江姜 竟等556
正反馈在高炉探尺控制系统应用 李钢魏爱玲562
高炉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李震宙564
铁磁物料用耐磨衬板的研究 黄超杨景武567
消除高炉开铁口机过约束对误差敏感的研究与实践 贺镇571
包钢贯流式加长斜风口的研制 杜国萍邬虎林刘海永576
海绵铁用于球墨铸铁管生产的试验研究 陶江善夏明和 李振起579
新型气烧石灰竖窑的开发与应用 龙平赵永红马金邦583
利用冶金渣生产仿大理石研究 朱子宗刁岳川 沈勇玲等587
论高炉的安全供水 贾瑞林朱志文590
高炉炉渣处理的环保、节水与增效 牟 勇 周龙义汤志强等594
MACTM-BHP Billiton公司的马拉曼巴矿 杨李香R.Dukino M.Hutchens等598
HIsmelt(R)—未来的炼铁工艺 TaraGoldsworthy Tim Evans604
运用先进的控制装置提高烧结厂的生产指标 IsmoPiirainen Teuvo Jokinen 吕 斌611
高炉无料钟回转装料装置——新一代装料设备615
G.V.Abramin Yu.P.Bozhko B.M.Boranbaev等615
对West Angelas矿铁矿石的矿物学及矿物学与矿石性质关系的理解621
Robin Bergstrand Allan Waters John Clout621
适于中国的COREX(R)技术—新路探索 伍积明 张涛C.B?hm等626
提高高炉运行效果的Vairon软件包 B.Schuerz K.Stohl D.Bettinger631
节能的现代热风炉 DavidOsborne635
印度JVSL的C)REX炼铁工艺——一个成功的事迹639
J.K.Tandon J.P.N.Lal T.K.Naha639
JVSL球团厂的最佳操作实践 J.K.Tandon J.P.N.Lal L.D.Saralaya等643
高炉炉渣粒化系统 Mr.Stein Callenfels JE van647
人工智能高炉控制系统 TeuvoJokinen IsmoPiirainen 吕斌651
焦化657
改善安钢焦炭热性能研究 朱子宗沈勇玲苗铁岭等657
鞍钢——塔式焦炉煤气脱硫脱氰技术(摘要) 马希博于忠涛王利等661
全面实现生物脱酚水熄焦(摘要) 庞庆益赵巍王利662
配煤炼焦对焦炭热生能的影响 许传智 薛改凤663
硫磺生产系统技术改造 王丽华 张力668
过程能力指数在焦炉温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龙菊兴673
电捕焦油器的优化改进 王丽华679
3号拦焦车除尘系统应用及改进 余绍辉王红682
新型黏结剂型煤炼焦工业试验 胡正元杨国松许传智686
焦化废水零排放的研究与应用 亓学山 栾兆爱徐红692
大同煤预热改质工艺及炼焦试验研究 吕 劲 虞继舜697
焦炉计算机加热模型与串级优化控制系统研究 郑明东 宁方青严文福701
焦炭热态性能对2500m3高炉炼铁指标影响的探讨 林李全王 杰705
在保持生产情况下AcOMINAS焦化厂更换集气主管 R.James P.Gootjes P.Allen等709
山西省铁焦工业的环境问题与CDM 张兴和 高桥礼二郎 大村泉718
能源725
蓄热式板坯加热炉炉墙结构的选择 刘庚申725
转炉煤气干法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刘颖昊730
100t抽拉式连铸坯热送热装铁路保温车研制及推广应用前景 赵广湘 王学锋734
多相流理论在济钢高炉中的应用研究 郭术义 陈举华 李忠芹738
一种新型铁水罐加盖保温装置 成凯742
高炉煤气富化技术 黄小亚万金发746
喷射成型炉衬锚刺冷却壁的传热模拟研究 龙世刚 孟庆民喻高华等749
中板2号加热炉烧嘴改造及逸火处理 郑鹏754
淮钢短流程生产线节能降耗实践 刘阳春傅杰何达平756
蓄热式HTAC技术在武钢大型厂加热炉的应用与探索 王海霞孙丽萍761
蜂窝型蓄热室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及热工特性 欧俭平 吴道洪萧泽强764
梅山高炉瓦斯泥综合利用的研究 于留春768
100t竖式电炉的节能技术 郁福卫王新江 吴红广等772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在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合理采用 徐烈山776
关于回收利用企业二次能源建立发电厂的研究与探讨 李珍莫造林779
降低炼钢系统能源消耗的实践 魏建新781
2050热轧卷取温度精度控制辅助方法解析 高志玲785
试论冶金企业煤气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范锤利 兆春民786
220t/h高压锅炉燃用劣质煤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对策 赵宝新789
关于套筒窑换热器结垢问题的研究及解决方案的实施 彭华王占中793
本钢2号高炉炉底温度升高护炉实践 郭燕昌 张文孝张庆波等796
烧结过程技术进步及经济效益分析 徐建良刘来福贯增801
首钢中厚板厂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应用研究 陈冠军 刘学民吴光蜀等805
天管150t电弧炉炼钢综合节能技术工业试验 孙彦辉 李士琦姜桂连等810
环保817
宝钢工业污染防治对策、实践与展望 沈晓林817
钢铁企业在城市垃圾综合利用产业领域的发展前景 廖洪强钱凯825
空分设备的发展及其对工厂设计的影响 侯惠刚829
袋式除尘治理Consteel电炉烟气 李元发832
旁插回转切换扁袋除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杨四荣李建沛 李兴芳837
钢渣细集料砂浆与混凝土的配制及性能研究 方宏辉 熊 焰841
铁矿渣微晶玻璃的研究与开发 史培阳 刘承军王德永等846
济钢25t转炉煤气回收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实践 殷汝军张世健李瑞华849
车载式焦炉装煤车除尘技术应用 韦炳生龙菊兴余绍辉852
大型冶金企业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之实践与创新 李奇勇856
重庆市三峡库区适用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探讨 熊勤 江开伟860
关于热轧水处理除油设备选型问题的看法 邱利祥864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工艺介绍 徐高平孟 岗866
新临钢炼铁厂除尘系统的技术进步 宁玉廷强杰 申江波869
应用HSB技术处理焦化废水的中试研究 杨天旺吴洪英林齐枢873
增加转炉蒸汽回收的难题及对策 童健民李长裕俞波等879
焦化污水生物脱氮技术的应用分析 肖爱国潘立慧丰恒夫883
低合金钢中有害元素快速测定的研究 郑建华牛红军887
莱钢转炉煤气系统研究与优化 孟现俭周茂林龙海波891
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雷孙继先王玉春896
贯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姜世远陈秀忠程敏899
钢铁行业沉泥综合利用及本钢实践研究 蒋晓东903
本钢转炉煤气电除尘自动控制系统开发 霍福霖沈库张可908
苯渣中苯逸散物的回收 马克任汪海生909
高炉污泥处理用的水力旋流设备912
从高炉粉尘中分离富锌分的方法 Mr.SteinCallenfels JE van912
利用冶金烟气余热的吸附式制冷技术 徐安军 文远高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