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科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系统科学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398305.jpg)
- 金立顺,王庆芳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09348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系统科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系统科学概述1
第一节 系统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
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1
二、信息作用越来越大2
三、现代科学的一体化与简约化3
四、社会科学定量化4
第二节 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5
一、生物学的机械论与活力论6
二、生物学的机体论与系统论思想萌芽7
三、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9
第三节 控制论的产生与发展11
一、准备时期(1942年以前)12
二、形成时期(1942~1948年)13
三、发展时期(1948年以后)15
第四节 信息论的产生与发展17
一、信息论的产生17
二、信息论的发展19
三、信息论向信息科学发展20
第五节 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的产生21
一、耗散结构论的产生21
二、突变论的产生22
三、协同论的产生24
第六节 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25
一、产生时期26
二、发展时期27
三、初步完善时期28
第七节 系统科学的学科性质29
一、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30
二、系统科学的学科性质分析32
三、系统科学内容36
第八节 系统科学的作用37
一、为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新方法37
二、为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新思路39
三、为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提供新思想40
复习思考题41
第二章 系统论43
第一节 系统43
一、系统概念定义43
二、系统的分类45
三、系统的特征48
第二节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3
一、系统的结构53
二、系统的功能56
三、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57
第三节 系统论的目的性59
一、唯心主义的“目的论”59
二、机械决定论61
三、系统论的目的性思想62
第四节 系统整体性原理64
一、系统整体性原理内容64
二、系统整体性原理作用69
第五节 系统思想方法71
一、系统相关性原则71
二、系统有序性原则73
三、系统动态性原则74
三、系统优化原则76
第六节 系统模型化方法79
一、模型分类79
二、建立模型的原则81
三、模型化方法84
第七节 类比型和参量型系统论87
一、类比型系统论88
二、参量型普通系统论基本思想89
三、系统是什么91
四、系统和结构93
复习思考题94
第三章 控制论96
第一节 控制论的基本概念96
一、控制概念的定义96
二、控制论中的“目的”97
三、控制论中的“行为”98
一、可能性空间101
第二节 可能性空间与控制方式101
二、控制方式103
第三节 反馈控制与前馈控制106
一、反馈控制106
二、前馈控制110
三、反馈方法的应用111
第四节 控制系统与控制论系统112
一、控制系统112
二、控制论系统113
三、控制论系统与信息116
第五节 黑箱方法及其应用117
一、黑箱概念117
二、黑箱方法及其应用范围119
三、黑箱方法的内容与步骤121
四、黑箱方法与认识论123
一、功能模拟方法概念及特点126
第六节 功能模拟方法126
二、功能模拟方法的应用128
第七节 控制论分支学科131
一、工程控制论131
二、生物控制论133
三、社会控制论134
四、大系统理论136
第八节 经济控制论139
一、经济控制论的形成139
二、经济控制论概念与内容141
三、经济控制论的局限性144
第九节 经济控制论系统145
一、经济控制论系统特点145
二、经济空间与经济时间146
三、经济控制论系统的最优控制150
第十节 经济控制论的控制方式与经济模型152
一、经济控制论系统控制基本方式152
二、宏观经济控制模式153
三、经济控制论模型156
复习思考题160
第四章 信息论162
第一节 信息概念与特征162
一、信息概念定义162
二、信息特性与特征164
三、信息的功能166
第二节 信息量度量与负熵168
一、信息量度量168
二、负熵171
三、申农通信系统模型174
一、信息与反映的关系177
第三节 信息与反映、意识、认识论的关系177
二、信息与意识的关系181
三、信息与认识论的关系182
第四节 信息方法184
一、信息方法特征184
二、信息方法与科学认识186
三、信息方法的作用188
第五节 信息科学190
一、信息科学内容190
二、信息科学研究进展191
三、信息科学与社会196
第六节 经济信息198
一、经济信息概述198
二、经济信息的表达与构成200
三、经济信息分类与来源201
四、经济信息的价值与功能203
第七节 管理信息系统204
一、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及特征204
二、管理信息系统分类206
三、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则207
四、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步骤209
五、国民经济管理信息系统211
复习思考题214
第五章 耗散结构论216
第一节 耗散结构论与热力学、进化论216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216
二、进化论218
三、耗散结构论产生背景221
一、耗散结构概念223
第二节 耗散结构概念及特征223
二、耗散结构形成条件225
三、耗散结构与平衡结构的区别229
第三节 耗散结构论的时间观231
一、时间与耗散结构论231
二、可逆的时间观232
三、不可逆时间观234
四、耗散结构论的时间观236
第四节 系统演化判断标准——熵238
一、熵概念的提出及其作用238
二、熵在其它方面的应用241
三、熵的新世界观243
第五节 系统的无序和有序246
一、历史上世界演化观点246
二、无序和有序的含义248
三、无序和有序的关系251
第六节 系统演化机理252
一、涨落252
二、非线性作用257
第七节 耗散结构论的应用260
一、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260
二、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263
复习思考题266
第六章 突变论267
第一节 量变与质变267
一、对量变与质变的有关认识267
二、质变的方式269
三、飞跃和渐变是质变的两种方式271
一、突变论与稳定性理论273
第二节 稳定性理论273
二、稳定性分析274
三、稳定机制与稳定结构的表达276
第三节 尖点突变模型280
一、水相变的尖点突变模型280
二、尖点型突变模型分析282
三、尖点型突变性质284
第四节 突变其它模型288
一、六种突变模型288
二、六种突变模型性质292
第五节 飞跃和渐变的判别与控制293
一、飞跃和渐变的判别原则293
二、飞跃与渐变的控制296
第六节 突变论的应用297
一、在生物学中的应用298
二、突变论与社会改革控制299
复习思考题301
第七章 协同论303
第一节 协同论的研究对象303
一、平衡相变有序结构304
二、非平衡有序结构307
第二节 协同论基本原理314
一、序参量314
二、绝热消去法317
三、协同作用322
第三节 系统的进化326
一、协同论的系统进化思想326
二、系统状态描述与进化方程328
三、系统的进化机制330
一、混沌的定义334
第四节 协同论的新发展334
二、混沌吸引子336
三、走向混沌道路338
第五节 协同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340
复习思考题344
第八章 系统工程345
第一节 系统工程概念345
一、系统工程定义345
二、系统工程的学科性质分析346
三、系统工程的学科特点348
第二节 系统工程的原则与方法348
一、系统工程的原则348
二、系统工程的方法350
一、系统分析定义354
第三节 系统分析354
二、系统分析原则355
三、系统分析步骤357
第四节 系统评价359
一、系统评价的原则与步骤359
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360
三、系统评价内容362
第五节 系统设计363
一、系统设计原则363
二、系统设计内容365
第六节 系统管理367
一、系统管理概念367
二、系统管理的思想原则368
三、系统管理工作步骤370
复习思考题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