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不当劳动论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不当劳动论衡](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4407639.jpg)
- 问清泓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ISBN:978751671447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劳动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不当劳动论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不当劳动研究概览1
第一节 日本不当劳动研究概况1
一、普遍研究与类型化研究1
二、集体劳动三权研究2
第二节 我国台湾地区不当劳动研究概况4
一、溯源性比较研究4
二、针对性立法研究6
第三节 我国大陆不当劳动研究概况9
一、理论研究尚在初始阶段10
二、缺少理论支撑10
第二章 不当劳动一般原理12
第一节 不当劳动的主要内容12
一、不当劳动的狭义内容14
二、不当劳动的广义内容17
第二节 不当劳动的前提条件和立法模式20
一、不当劳动的前提条件20
二、不当劳动的立法模式22
第三节 不当劳动的权利属性——集体劳动权33
一、个人权利抑或集体权利33
二、工会的法律身份和地位36
第三章 域外不当劳动制度39
第一节 美国不当劳动制度39
一、立法模式的先进性40
二、主体范围的全面性41
三、救济机构的权威性44
四、工会制度的受制性46
第二节 日本不当劳动制度52
一、团结权的保障制度53
二、谈判权的救济制度54
三、独特的复数代理制55
四、可操作的救济程序57
第三节 意大利不当劳动制度58
一、立法模式的单一性59
二、集体谈判的形式化60
三、可复制的成功经验63
第四节 我国台湾地区不当劳动制度66
一、旧法不当劳动制度的局限性66
二、新法规定的不当劳动主要类型68
三、新法明确雇主的诚信谈判义务70
四、新法独创不当劳动的裁决制度71
第四章 不当差别待遇75
第一节 内涵界定75
一、不当差别待遇的内涵75
二、平等待遇的一般内涵78
第二节 劳动法语境下之反不当差别待遇81
一、劳务派遣之平等待遇81
二、业务外包之平等待遇83
三、我国平等待遇之宏观内容88
第三节 日本法之反不当差别待遇91
一、劳务派遣之平等待遇93
二、业务外包之平等待遇99
第四节 欧盟之反不当差别待遇101
一、欧盟指令之平等待遇101
二、德国法之平等待遇106
三、意大利法之平等待遇108
第五章 不当劳务派遣111
第一节 隐名派遣112
一、主体资格的失当性112
二、派遣行为的违法性113
第二节 自设派遣114
一、所属单位的界分115
二、自设派遣的认定116
第三节 逆向派遣119
一、虚拟派遣——合谋派遣120
二、逆向派遣的效力121
第四节 不当劳务派遣的治理125
一、明确三性界分125
二、设置用工比例130
三、构筑许可报告制度134
第六章 不当业务外包139
第一节 不当业务外包的新动向139
一、业务外包的一般状况139
二、业务外包的新变化141
第二节 假外包真派遣——伪装外包144
一、法律定性145
二、域外经验146
第三节 假外包真雇佣——假承揽151
一、法律界定——承揽与雇佣之辩151
二、台湾的启示154
第四节 不当业务外包的治理157
一、统一劳动关系立法157
二、打击混业经营行为159
三、积极发挥工会作用160
四、构建三联三动机制163
第七章 不当劳动合同——合同欺诈167
第一节 民法语境下的欺诈与合同欺诈167
一、民事欺诈的基本内涵167
二、民事欺诈的立法现状172
三、欺诈合同的效力研判176
第二节 劳动合同欺诈的一般形式182
一、雇员实施的欺诈——学历欺诈183
二、雇主实施的欺诈189
三、集体合同之欺诈202
第三节 劳动合同欺诈的特殊形式——第三人欺诈206
一、民法之一般原理206
二、第三人界分比较210
三、劳务中介之欺诈216
第四节 劳动合同欺诈的治理路径227
一、将欺诈纳入不当劳动范畴227
二、重塑劳动合同之效力制度——新建可撤销制度228
三、新建第三人欺诈禁止制度242
四、重点规范劳务派遣之欺诈243
第八章 不当劳动用工258
第一节 概念界定及立法评述258
一、劳动用工的一般界定258
二、不当劳动用工的界定265
三、劳动用工之立法述评267
四、胁迫、强迫劳动之内涵272
第二节 儿童之胁迫、强迫劳动——童工282
一、胁迫、强迫儿童用工的现状282
二、胁迫、强迫儿童用工的原因286
三、禁止童工劳动的法律对策291
第三节 未决羁押之强迫劳动298
一、缘起298
二、内涵界定299
三、强迫劳动之不当300
第四节 胁迫、强迫劳动之刑法管制——强迫劳动罪304
一、典型案例导读304
二、劳动刑法辩争308
三、刑法管制沿革314
第五节 不当公权力之劳动用工制度——劳动教养制度322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缘起——“唐慧案”解读与启示322
二、劳动教养制度之“改革派”329
三、劳动教养制度之“废除派”333
第六节 不当劳动用工适用除外制度——劳动改造制度339
一、不当劳动用工除外之概述339
二、劳动改造制度的国内沿革340
三、劳动改造制度的国际视野346
四、劳动改造产品的国际立法353
第九章 不当产业行动358
第一节 产业行动比较分析358
一、产业行动的概念界定与比较358
二、与狭义不当劳动的一般比较363
三、与狭义不当劳动的特殊比较——黄犬契约与野猫罢工369
第二节 产业行动基本原则370
一、工会引领原则370
二、和平义务原则375
三、集体协商原则380
四、严格程序原则384
第三节 我国产业行动的法律界定393
一、产业行动(罢工)之“合法论”394
二、产业行动(罢工)之“非法论”396
三、产业行动(罢工)之“折中论”398
四、产业行动(罢工)之“不当论”399
第四节 不当产业行动的处理和规制399
一、不能当“突发事件”处理401
二、不能当集体信访事件处理401
三、不能无工会参与处理403
后记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