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相声的源与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相声的源与流](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0003848.jpg)
- 陈建华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978753333391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相声-曲艺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相声的源与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小引一:相声史的研究逻辑——“可溯之源长可证之史短”可能吗1
小引二:相声研究现状评述5
一、相声的外缘性研究5
二、相声的核心性研究9
三、现代相声研究现状总括15
上编 古代相声的萌芽与发展(先秦、两汉与隋唐)21
第一章 秦汉时代的相声萌芽21
第一节 秦汉俳优戏中的相声萌芽21
一、俳优戏旨在“逗”22
二、俳优戏擅长“说”24
三、俳优戏长于“学”25
四、俳优戏以现挂为核心27
五、俳优戏以讽刺为精神29
六、俳优戏远非成熟的相声33
第二节 东方朔——相声行业的祖师爷35
一、性滑稽35
二、善谈谐36
三、善针砭39
四、直接催生了相声题材和种类40
五、非艺术性质的表演43
六、菲薄艺人的定位46
第三节 秦汉笑话中的相声萌芽48
一、笑话讲究机敏应对,铺垫取笑48
二、笑话讽刺现实之精神49
三、笑话为相声提供了形象和素材49
第二章 相声与唐代参军戏58
第一节 “现挂”是唐参军戏的艺术核心60
一、现场抓哏,席上生风60
二、戏剧情境开放,内外一体64
第二节 唐参军戏是“滑稽语言艺术”66
一、参军戏以滑稽语言为主要手段66
二、参军戏讲究语言的问答配合67
第三节 唐参军戏确立起“一捧一逗”的结构70
一、唐参军戏以“一捧一逗”为核心结构70
二、唐参军戏奠定“一捧一逗”的组合范式72
三、唐参军戏推动了“一捧一逗”的基本手法74
第四节 唐参军戏极具讽刺精神89
一、初盛唐时期的讽刺91
二、中唐时期的讽刺92
三、晚唐时期的讽刺93
四、五代时期的讽刺94
第五节 唐参军戏并非成熟相声95
一、参军戏使相声艺术初步定型95
二、参军戏的产业化程度不足98
三、参军戏的职业化程度欠缺103
四、参军戏缺乏艺术独立性105
第三章 唐代说唱艺术促进了相声发展107
第一节 唐代语戏推动了相声发展107
一、合生现场抓哏、反讽取笑107
二、杂嘲善讥讽和抓哏110
三、语弄的包袱手段114
第二节 唐代说话促进了相声艺术120
一、讲经影响了相声艺术120
二、说书推进了相声成熟125
中编 古代相声的成熟(宋元明清)139
第四章 “像生”的成熟139
第一节 “像生”孕育了相声的概念和技艺139
一、“像生”逐渐成熟139
二、“学像生”和“乔像生”142
第二节 “像生”以“逗笑”为宗旨143
一、“乔”143
二、“弄”144
第五章 金院本与相声的成熟146
第一节 金院本的首旨在于逗笑147
一、现挂抓哏,讥讽取笑147
二、通过诙谐滑稽言行逗乐151
第二节 金院本中成熟的相声手法154
一、舌辩154
二、(歪)批(歪)讲157
三、贯口160
第三节 金院本的捧逗结构167
一、弄痴木167
二、弄酸168
三、弄医172
四、扑击182
第四节 附论:明代过锦戏与相声艺术186
一、过锦戏的宗旨在于“逗笑”187
二、过锦戏艺术本体近似相声188
三、过锦戏以“包袱”为艺术核心189
四、现挂是过锦戏的艺术关键189
第六章 宋杂剧促进了相声成熟191
第一节 宋杂剧旨在以“相”和“声”逗笑191
一、滑稽语言是杂剧逗笑的核心手法192
二、滑稽人物是杂剧逗笑的关键手段196
第二节 宋杂剧推进相声体制197
一、杂剧框架灵活自由197
二、杂剧体制极具开放性198
第三节 宋杂剧彰显了相声精神200
一、杂剧沿承了传统优伶谏诤的方式200
二、杂剧讽刺全面,极具针对性201
三、讽刺精神高度自觉,力度空前202
第四节 宋杂剧完善了“捧逗”结构203
一、副末戏弄副净是杂剧的核心结构203
二、“弄痴”是杂剧捧逗的主要内容206
第七章 宋元明清说话艺术推动了相声成熟212
第一节 说话中的逗笑艺术213
一、“使砌”213
二、“扣子”和包袱216
三、塑造滑稽人物218
第二节 说话艺术影响了相声结构221
一、押座文和垫话221
二、开题和瓢把223
第三节 说话直接演变为相声艺术224
一、合生演化为对口相声224
二、商谜演化出特定相声类型230
第八章 宋元明清笑话演化出成熟的相声235
第一节 笑话为相声提供素材235
一、贵族和官员故事235
二、市井小民题材236
第二节 笑话中的包袱艺术243
一、笑话突出包袱的精髓——讽刺243
二、笑话精于包袱的核心——现挂246
三、笑话完善了包袱的技法——三番四抖247
四、笑话塑造了包袱艺术的中心——人物250
五、笑话强化了包袱的基础——情节254
第三节 笑话完善了捧逗结构258
一、群口结构258
二、二人结构263
第四节 传统笑话造就了“文哏”266
一、含蓄委婉的美学风貌267
二、着力刻画文人形象268
三、熟练的文哏技法271
第九章 宋元明清相声行业的职业化与产业化280
第一节 发达的商品经济奠定了相声根基281
一、市民经济和商品经济迅猛发展281
二、社会财富推动了娱乐业发展283
第二节 市井阶层的崛起提供了相声观众群285
第三节 演艺场所提供了相声表演平台288
一、日常消费场所288
二、专业演出场所290
第四节 相声从业人员的职业化295
一、相声艺人的职业化295
二、相声作家的职业化298
第五节 相声演艺的职业化300
一、民间的职业相声演出300
二、上层舞台上的相声301
三、职业化的相声经营301
第六节 相声剧本的职业化304
一、舞台语言304
二、塑造人物和制造包袱307
第七节 相声实践理论的自觉308
一、分析相声观众特点309
二、研究相声作品类型309
三、阐释相声表演诀窍310
四、总结相声舞台规范311
下编 现代相声的鼎盛(清末、民国、当代)316
第十章 明地相声的精进316
第一节 明地相声的经营317
一、联合经营以提升经济效益317
二、明地相声场子的“收钱”321
三、流动性明地相声的经营332
四、明地经营方式对相声艺术的影响341
第二节 明地相声的管理体系348
一、明地相声的基本契约348
二、明地相声的管理组织352
第三节 明地促进了现代相声的崛起和自觉357
一、高额利润招徕大量相声艺人357
二、撂地使相声趋于低俗358
三、撂地促使相声成为“综合性艺术”358
第十一章 剧场相声的飞跃361
第一节 剧场相声的经营361
一、茶馆相声的经营361
二、游艺厅(场)中相声的经营364
三、多样化、综合性经营相声366
第二节 剧场相声的运作371
一、建立“名角制”经济体系371
二、相声艺人的经济收益374
三、剧场经营的管理者379
四、相声堂会及其经营385
第三节 剧场推动了相声的现代化387
一、提高了相声地位,扩大了相声影响388
二、促使相声艺术文明化和美化389
三、促进了现代相声艺术形式的成熟391
第十二章 现代传媒相声的质变395
第一节 广播电台推广了相声395
一、直接谋利397
二、双管齐下398
第二节 电视促使相声回归戏剧400
一、电视使相声塑造戏剧性情景401
二、电视促使相声吸纳戏剧元素401
三、电视促使表演类相声一枝独秀402
第三节 相声剧的演化与发展404
参考书目410
后记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