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夏商周文明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夏商周文明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4412748.jpg)
- 李学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9102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文化史-中国-三代时期-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夏商周文明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论文、演讲5
一、古史研究5
由清华简《金縢》看周初史事5
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11
谈秦人初居“邾?”的地理位置15
清华简《系年》“奴?之戎”试考19
从尧舜禹谈到高邮22
清华简《系年》解答封卫疑谜28
在“中华三祖文化与黄帝城遗址公园建设高层论坛”上的发言31
中国青铜时代与古代文明34
中国早期文明史上的虞舜37
五千年文明史是文化创造源泉43
解读文明历史增强文化自信45
清华简的文献特色与学术价值51
出土文献与古史重建55
具茨山与上古历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59
陶寺遗址与尧都传说66
二、甲骨学研究71
论凤雏卜甲中的周王与楚71
再论周原任家村腹甲卜辞76
释读两片征盂方卜辞80
三、青铜器研究87
再谈青铜器与山西古代史的关系87
谈枣庄徐楼村宋公鼎97
纣子武庚禄父与大保簋100
山东高青县陈庄西周遗址笔谈104
清华简《祭公》与师询簋铭106
试释翼城大河口鸟形盉铭文110
翼城大河口尚盂铭文试释114
膳夫山鼎与周厉王在位年数118
随州叶家山西周墓笔谈124
谈单氏人名126
西周早期?方彝考释129
试说叶家山M65青铜器133
斗子鼎与成王岐阳之盟136
释金文“亡尤”等词140
新见楚王鼎与“曾国之谜”142
谈新出现的妇妌爵146
论芮姞簋与疏公簋149
试谈楚季编钟153
由沂水新出盂铭释金文“總”字157
日光镜铭新释161
石鼓山三号墓器铭选释165
“九絉”与“九律”169
疑尊、卣别解173
由清华简《系年》释读沫司徒疑簋177
研究晚期青铜器的必要181
四、战国文字研究187
关于清华简中的“丁”字187
记《古镜写影》有字秦镜189
五、简帛学研究197
清华简《楚居》与楚徙?郢197
清华简与《尚书》、《逸周书》的研究200
论清华简《耆夜》的《蟋蟀》诗209
清华简对学术史研究的贡献216
《系年》出版的重要意义219
新整理清华简六种概述222
由清华简《系年》论《文侯之命》235
论清华简《说命》中的卜辞240
论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疐天之不易”243
论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结构247
清华简《筮法》与数字卦问题251
试论《系年》第一章的思想内涵258
读《系年》第三章及相关铭文札记261
重说《保训》264
再读清华简《周公之琴舞》267
《归藏》与清华简《筮法》、《别卦》270
六、学术史研究277
从《系年》看《纪年》277
由清华简《系年》论《纪年》的体例280
下编 序跋、杂文287
读爱因斯坦给后世的信287
李均明等《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序311
燕昭安《解读朝歌》序言313
报纸上的学术文章要力求简明315
陈青荣、赵缊《海岱古族古国吉金文集》序316
孙赫男《左氏会笺研究》序319
夏商周年代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322
王世贤《古今文字学博览》序324
《炎帝古庙》序326
《吕思勉研究纪念文集》序328
《常见文物生僻字小字典》序331
关于“中国文化从这里走来”的感想333
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责任335
《西部美术考古丛书》总序338
在“重走孔子周游列国路”新闻发布会上的致辞341
《周易溯源》重印附记343
袁俊杰《两周射礼研究》序345
李兴盛《中国流人史》增订本序348
《中国56个民族神话故事典藏》序349
《马愉手札》序351
阎晓君《秦汉法律研究》序352
《李学勤讲演录》前言354
《缙云第三届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序356
彭适凡《中国南方青铜器研究》序358
《贾文忠金石传拓集》序360
《柯俊传》题辞362
张守中《张家山汉简文字编》序363
刘绍刚《孔子论学八体书册二种》序言366
《〈史记·五帝本纪〉讲稿》后记369
礼学在今天的价值和意义372
钟林《金文解析字典》序375
张国骥《清嘉庆道光时期政治危机研究》序377
《邵望平史学、考古学文选》序379
华表《善斋集》序382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序384
致曲春皓谈石鼓文函387
李文放《秦始皇巡游纪功颂德刻石》序389
欧阳红国学“口袋书”系列序392
俞筱尧、沈芝盈《诸侯异政和百家异说》序394
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大会上的致辞397
《张永初读吴太伯世家》序399
《字源》序400
邢文《前经学时代》序402
周建亚《甘露堂藏战国箴言玺》序404
《嬴秦始源》序406
《中原文化研究》创刊贺辞408
赵平安《秦西汉印章研究》序409
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序411
《初识清华简》后记414
《华夏文明在甘肃》序415
李均明《耕耘录》序418
单周尧《勉斋论学杂著》序421
《多视角的赵文化研究》序423
嬴秦始源与秦文化特点425
《汉镜文化研究》序428
丘光明展览序430
在首届汉语人文学术写作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432
李玉洁《黄河文化与日本》434
杜勇《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国家结构》序436
《美成在久》题辞438
《科学画报》是我的良师439
孔子文化奖获奖感言441
为往圣继绝学443
在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445
《中国易经哲学研究》试刊号贺词447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丛书》前言448
后记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