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赵秉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赵秉文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419363.jpg)
- (金)赵秉文著;马振君整理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9749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22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570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古典文学-作品综合集-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赵秉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大学1
原教1
性道教说2
中说并引4
诚说6
庸说7
和说8
黄河九昭并引9
发源洑流化道通塞匡俗避碍锺粹入海通天9
发源10
洑流10
化道10
通塞11
匡俗11
避碍12
锺粹12
入海13
通天13
咏归辞13
卷二 古赋15
大椿赋为黄太守寿,公刘相甥15
栖霞赋送道人还山15
丛台赋16
解朝酲赋少时所作18
海青赋泰和扈从春水19作反小山赋并引20
琅山赋在易州境,俗谓之郎君山。峰峦秀拔,颇似少华21
华山怀古赋22
攓蓬赋24
游悬泉赋26
无尽藏赋27
拙轩赋28
游西园赋28
心静天地之鉴律赋29
卷三 古诗31
杂拟十一首31
其一31
其二31
其三32
其四32
其五33
其六33
其七34
其八34
其九34
其十35
其十一35
渑池行35
秋日郊行36
初望少室36
卢岩37
龙门《地志》·南京路河南府洛阳县有龙门镇。37
过陆浑37
至日感事38
游玉泉山38
陪赵文孺、路宣叔分韵赋雪38
岢岚赋雪分韵得素字39
望北山云40
井陉韩信庙40
花下墓40
渐台行40
秋怀次高参军韵41
三五七格41
仿严武临边41
游箭山42
仿太白登览42
闾山悬岩寺观宇文公、吴东山题名42
海月44
松糕44
霜叶45
游紫霞山45
题大令冠军帖46
人日游西山寺观谢章壁画山水46
仿李长吉击毬行46
岁暮言怀47
冬至47
重九登会禅寺冷翠轩48
题东坡《眉子石砚》诗真迹48
风琴堂48
听雪轩49
游崆峒山49
题杨秘监画马50
灵岩寺50
江岸艤舟图51
香山飞泉亭51
东坡赤壁图51
伯时画《九歌》52
仿张志和西塞二首52
其一52
其二52
杨秘监《秋江捕鱼图》53
支遁相马图53
仿摩诘『独坐幽篁里』二首54
其一54
其二54
送李按察十首55
其一55
其二55
其三55
其四56
其五56
其六56
其七56
其八57
其九57
其十57
春水行58
涿郡先主庙二首58
其一58
其二59
扈从行59
从帅府谒太清官60
游醉翁亭60
阳冰篆60
送墨李道士元老61
送李天英下第64
与庞才卿雨中同游太宁山64
卷四 古诗66
和渊明拟古九首66
其一66
其二66
其三67
其四67
其五68
其六68
其七69
其八69
其九69
中秋70
重午游冠山寺70
七夕与诸生游鹊山71
?鹰71
游晋祠72
遂初园八咏阙《悠然台》、《味真庵》二首72
一、遂初园72
二、归愚庄73
三、闲闲堂73
四、翠真亭74
五、佇香亭74
六、琴筑轩74
七、悠然台缺75
八、味真庵缺75
南麓画《华清宫图》75
跋武元直《渔樵闲话图》76
就刘云卿第与同院诸公喜雨分韵得发字76
九日登繁台寺77
伯胜九日诗萧然有陶风趣次韵78
送雷希颜之泾州录事李君美治中公廨南楼坐中作78
仿玉川子《沙麓云鸿砚屏》吕唐卿藏79
仿乐天《新宅》80
仿郎士元『宝刀塞上儿』80
从军行送田琢器之81
题杨秘监《雪谷晓装图》82
题鲁直书《黄庭经》82
试院中愁坐,叔献学博忽送红梅、小桃数枝。坐念春物骀荡,西园开钥,不得一观,作诗破闷,兼简张文学仲山83
慧林赋海棠84
冷岩行84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容六首85
其一85
其二86
其三86
其四86
其五87
其六87
题巨然《泉岩老柏图》87
梦登华山88
尚书右丞侯公《云溪图》88
过广武山89
河中八咏90
舜井90
夷齐墓90
鹳鹊楼91
逍遥楼91
汾阳王像91
吴生画92
杨惠之维摩像92
先公碑92
汾阴祠后土92
会灵观即事二首 戊寅五月十六日试宏词94
其一94
其二94
题东坡《石钟乳山记》墨迹书为水渍几半94
武元直画《乔君章莲峰小隐图》95
中元夜祭太一罢对月二首95
其一95
其二96
东轩老人《河山形胜图》96
春雪97
同英粹中赋梅97
卷五 古诗99
题赵琳画《东坡石上以杖横膝扇头》二首99
其一99
其二99
拟陶和许至忠二首100
其一100
其二100
题牧牛扇头101
东篱采菊图101
赠眼医101
钓篷102
听雨轩102
拟东坡谪居三适102
旦起嚥日102
午窗曝背102
夜卧炕暖103
仿圣俞『月出断岸口』二首104
其一104
其二104
长白山行104
渡水僧二首105
其一105
其二105
时雨106
皇武106
郑子产庙107
过湖城107
过阌乡108
含元殿108
过乾陵109
发枣社109
过宁州110
游华山寄元裕之110
仿渊明自广111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112
其一112
其二112
其三112
其四113
其五113
其六113
其七114
其八114
其九114
其十115
其十一115
其十二116
其十三116
其十四116
其十五117
其十六117
其十七117
其十八118
其十九118
其二十118
拟和韦苏州二十首119
和《西涧》119
和《烟际钟》119
和《西塞山》龙门120
和《山耕叟》120
和《上方僧》120
拟《咏夜》120
拟《咏声》121
和《寄全椒道士》潘清容自鄠移楼观,与中条乔象之同居121
和《游溪》121
和《秋斋独宿》121
和《听嘉陵江水声代深师答》122
和《演师西斋》122
和《游开元精舍》122
和《答中山道士》123
和《西楼》123
和《琅琊》万寿寺123
拟『漠漠来帆重,冥冥去鸟迟』124
拟『何时风雨夜,复此对床眠』124
拟『绿阴生昼寂,孤花表春馀』124
拟『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125
送麻徵君知几125
饮马长城窟行126
猛虎行126
仿老杜《无家》127
仿刘长卿出塞二首127
其一127
其二128
杨妃墓128
李夫人墓128
延安滋戒师,余初主安塞堡簿时相识也。今戊子岁春,被命作醮平凉,偶得相会。以四十三年之旧故,集句以赠之128
卷六 律诗130
塞上四首130
其一130
其二130
其三130
其四131
寒夜131
三山渡口131
西陵132
柏人光武庙132
正觉院132
开元寺132
散策133
梁园中秋133
梅和尚节使挽词二首133
其一133
其二134
温妃挽词二首134
其一134
其二135
和西溪《思归》135
狱中135
徙倚136
寒食遥奠西山寺二首136
其一136
其二136
赴宁化宿王道137
观音院137
北垞137
芦芽山138
荷叶平138
管州道中138
代郡张氏瑞柏堂139
谒北岳139
过黄崖二首140
其一140
其二140
桃花岛回寄王伯宜141
咸平道中141
庆云道中141
中秋金河感怀141
登巢云楼142
和阳子元二首142
其一142
其二143
松下独酌143
松山道中143
叠翠岩三首143
其一143
其二144
其三144
陪李舜咨登悯忠寺阁144
宿崔家庄145
过滹水145
通许道中南征145
庐州城下146
章宗挽词146
暮春146
汝瓷酒尊146
湧云楼雨147
穷愁二首147
其一147
其二147
和潘师韵148
和政老九日韵148
赠茅先生148
大雪二首149
其一149
其二149
雪霁149
十月菊得深字150
白雁150
雪150
野菊151
岳观151
秋雨152
手搯桦皮弹琴图152
早出新安152
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153
其一153
其二153
其三153
其四154
其五154
其六154
其七154
其八155
其九155
其十155
其十一156
其十二156
其十三156
其十四156
其十五157
其十六157
其十七157
其十八157
其十九158
其二十158
其二十一158
其二十二158
其二十三159
其二十四159
其二十五159
其二十六159
其二十七160
其二十八160
其二十九160
其三十160
其三十一160
其三十二161
其三十三161
其三十四161
其三十五161
其三十六162
其三十七162
其三十八162
其三十九162
其四十163
河上二首163
其一163
其二163
雪中登真定阁164
连云潮退164
郎山杂咏十首164
天城山164
马耳峰165
仙人峰165
摩云峰165
独冠峰165
五芝峰165
郁秀峰166
泓云泉166
上龙门166
下龙门166
奉命奏告山陵四首167
其一167
其二167
其三167
其四167
游崆峒四绝168
青龙洞168
仙人桥168
翠屏山168
参云亭168
卷七 律诗169
春山诗意图169
春日即事169
酷暑二首169
其一169
其二169
棕扇170
三台怀古170
寄王学士170
登友云亭171
除夜二首171
其一171
其二172
娱晖轩172
马头山清居院172
松声172
抹里湛酒173
连云岛望海173
庚申元日173
送张仲山174
和林卿锦波亭韵174
杂兴十首174
白霫174
南园175
翠微轩175
镇国寺176
七金山寺176
野香亭176
灵感寺177
兰若院177
金河寺177
赵园177
扈跸万宁宫178
琵琶岭178
拂云平178
金莲川179
五月牡丹应制179
和王正之寄远二首180
其一180
其二180
甲子元日大安早朝180
红梨花应制181
辕门不寐181
寄怀181
赋雪和张子野巡字韵182
杨秘监画《高士过关图》182
重阳后雪寄马柔克182
过代州183
静阳道中183
题郝运使荣归堂183
游郄家滦二首184
其一184
其二184
题近侍局使聚扇185
张清献公庆八十寿185
上方185
题右丞画《荷蓧图》185
游上清官二首186
其一186
其二186
送月上人赴少林187
登定安阁187
许州襄城县进嘉禾合颖应制187
陇州进黄鹦鹉应制188
寄陈正叔188
赠磨镜李先生189
记梦189
登天寿阁190
和刘云卿190
和种竹191
寄元裕之192
送宋飞卿二首192
其一192
其二192
至日次刘云卿韵193
百五日独游西园193
题王摩诘画《明皇剑阁图》193
和钦止河中即事194
吊袁用之194
古瓶蜡梅194
雪意195
栗195
忆橙196
射虎196
冬至196
菊二首196
其一196
其二197
九月十一日夜对月197
答赵庆之节使197
题刘莱州像198
九日会极目亭198
再和198
过杨太尉坟199
过邠州二首199
其一199
其二199
过庆阳200
暮春得寒字200
秋雨200
百塔201
过石氏园乐天故居201
上巳游西园,分韵得兰字,与杨礼部擕同院诸公赋二首201
其一201
其二201
挽刘云卿202
杨尚书宫直,雪作,拟应制作诗。某时在暇,闻而和之二首202
其一202
其二203
二月见梅花203
春寒花较迟204
残梅204
杏花204
庆学士叔献七十寿二首205
其一205
其二205
访天宁周老前致仕后205
卷八 绝句207
春游四首207
其一207
其二207
其三207
其四207
题扇头208
平湖戏鸭图208
暮归208
正觉院209
登嵩顶209
少林209
石楼209
嵩山道中二首210
其一210
其二210
题南城楼210
香岩寺壁210
题扇头210
三学院对月211
清居寺五杉亭观子野留题211
回春谷211
秘魔岩211
登万圣阁212
马头212
赵桥212
鷄鸣山212
卢沟213
渔阳道中213
逹北京213
龙山怪松213
东京见梅215
辽东216
北都雪望216
北都小雪216
袭香亭二首216
其一216
其二217
锦波亭217
雨晴二首217
其一217
其二217
灵感寺二首218
其一218
其二218
鸡鸣山下桥218
和舜元杂诗二首218
其一218
其二219
圣安小集219
和子约立春219
二青图219
古北口220
抚州二首220
其一220
其二220
北苑寓直220
寓望221
戴花221
玉堂二首221
其一221
其二222
西溪222
夏直222
过邯郸222
临洛222
真际柏223
滹沱223
题阎立本《职贡图临本》二首223
其一223
其二223
墨梅224
香山224
夏日224
太宁吟诗台雨中224
涞阳道中225
昌平狄梁公庙225
灵峰院225
燕225
湧云楼雨二首226
其一226
其二226
楼上二首226
其一226
其二226
登晋阳阁227
中山会故人227
下直227
潭上二首227
其一227
其二228
宿王佐宅228
燕子图三首228
其一228
其二229
其三229
送人之河中229
题李平夫画《黄山蹇驴诗图》二首229
其一229
其二229
中秋日郊外遇雨230
登定安阁230
滎阳古槐230
虎牢231
新安道中231
卷九 绝句232
游华山四绝232
其一232
其二232
其三233
其四233
河上公庙233
稠桑谷遇雨233
济源四绝234
其一234
其二234
其三234
其四234
山行四首235
其一235
其二235
其三235
其四236
雨晴236
一雨236
和杨尚书之美韵四首237
其一237
其二237
其三237
其四238
题刘德温画《湖山丰夏横幅》四首238
其一238
其二238
其三238
其四238
题东坡画《古柏怪石图》三首239
其一239
其二239
其三239
雪望239
蝉239
三苏帖二首240
其一240
其二240
即事240
宿朱家寺240
金水河240
晚登太史台二首241
其一241
其二241
管幼安濯足图241
庞才卿画《长江图》241
净安寺紫腊梅241
题移刺右丞画《双鹿》二首242
其一242
其二242
坡阳归隐图242
九日繁台寺242
道傍古槐243
昭君出塞图243
子卿归汉图243
庞才卿画《春山归隐图》243
同乐园二首244
其一244
其二244
游上清官四首244
其一244
其二245
其三245
其四245
中牟阳冰篆245
过杨太尉坟246
过长安二首246
其一246
其二246
草堂247
过咸阳二首247
其一247
其二247
题东坡《与佛印帖》248
呼群鸣鹿图二首248
其一248
其二248
五岳观四绝249
昼249
夜249
晓249
暮249
荔枝图250
临韩干马250
载梅250
鸿沟250
游崆峒四绝251
其一251
其二251
其三251
其四251
题东岩道人读书堂裕之先大夫读书于此。东岩,其自号也。251
哀李平父平父能诗善画,与余为狎友252
洮石砚253
跋黄华《墨竹》二首253
其一253
其二254
闰八月十八日会同馆诸公同赋绝句五首254
其一254
其二255
其三255
其四255
其五255
马上见桃花256
列子庙二首256
其一256
其二257
翠微寺二首257
其一257
其二257
宿索水257
平泉店逢夏使257
暮春用寒字韵二首258
其一258
其二258
初闻雁258
宿遂初园258
别春259
卷十 杂体诏赦国书表册文诰附草本中十取其一二260
拟元稹长庆新体戒谕260
谕陕西东西两路行省诏261
详问书262
答夏国告和书263
回宋国贺正旦国书263
回宋国贺万年节263
回夏国贺万年节264
统军谢免罪表264
进呈《章宗皇帝实录》表265
上尊号表266
平章谢抚谕表268
车驾幸庆宁宫皇妃起居表二首269
又269
百官起居表269
闰月表270
枢密左丞授平章政事表270
平章授左副元帅谢表271
谢宣慰赐夫人葬赙赠龙脑水银锦段表272
平章左副元帅谢宣谕赐马铰具、兔、鹘、匹段、药物表272
谢宣谕生禽贼将田俊迈表273
谢宣谕破寿、蔡州贼,赐玉靶剑、玉荷莲盏一只、黄金一百两、内府段子十匹表273
丞相谢过表274
禘礼庆成表275
平章乞致仕表275
贺立皇太子表庄献276
左参政乞致仕表277
宰相为蝗生乞罪表277
封册高丽王韺册文278
前御史大夫张暐赠父萃卿诰279
参知政事李蹊授左丞诰279
许道真致仕制280
道陵真妃制281
卷十一 碑文282
梁公墓铭282
郭公碣铭283
崔公墓铭284
姬平叔墓表285
遗安先生言行碣288
东明令王君、鸡泽尉杨君死节铭289
张文正公碑290
任子山圹铭292
翰林学士承旨文献党公碑293
卷十二 碑文296
史少中碑296
张左丞碑298
故叶令刘君遗爱碑302
广平郡王完颜公碑304
祁忠毅传306
卷十三 记309
适安堂记309
寓乐亭记310
磁州石桥记311
学道斋记313
种德堂记314
湧云楼记315
遂初园记317
双溪记318
宝墨堂记319
希夷先生祠堂记320
叶县学记321
商水县学记322
裕州学记324
卷十四 论326
总论326
西汉论327
东汉论329
魏晋正名论331
蜀汉正名论333
唐论336
知人论337
迁都论339
侯守论340
直论342
卷十五 引345
竹溪先生文集引345
法言微旨引346
道学发源引346
笺太玄赞引347
中说类解引349
贞观政要申鉴引350
《尚书·无逸》直解引351
送麻徵君引351
卷十六 颂352
禘礼庆成颂353
驾幸宣圣庙释奠颂354
显宗御书藏秘阁铭355
圣德颂356
卷十七 箴358
御史箴358
骊山铭359
少华崩石铭359
时习斋铭360
日省斋铭360
习斋铭360
思斋铭360
诚斋铭361
富义堂铭361
娱室铭361
东坡真赞362
阙里升堂图赞362
张清献公赞363
卷十八 祭文364
宣宗谥议364
宣宗哀册366
明惠皇后谥议368
明惠皇后谥册369
祭姬平叔文370
哀先锋副统辞371
追荐李中丞子贤青词372
祭薛威仪文372
祭刘云卿文373
卷十九 书启375
相府请王教授书375
答李天英书376
答麻知几书379
遗太医张子和书381
卷二十 题跋382
跋东坡四达斋铭383
跋米元章《多景楼诗》383
题涪翁草书《文选诗》后384
题东坡书《孔北海赞》384
题《异壶图》385
书雷司直奏牍后386
书曹忠敏公碑后387
题东坡《与王定国帖》387
题杨少师《侍御帖》388
题杨少师书《阴符经》后388
题《三仙帖》388
题竹溪篆389
题竹溪、黄山书389
题东坡《乞常州奏草》389
书东坡《寄无尽公书》后390
题《田不伐书》后391
题《巫山图》后391
题《紫阳宫铭》后391
跋山谷草书392
题王致叔书《嵇叔夜养生论》后392
题南麓书后393
题黄山书后393
题学易先生诗393
跋刘伯深《西岩歌》394
题米元章《修静语录引》后394
附录一:集外补遗396
附录二:传记资料412
附录三:题赠追悼422
附录四:评论杂记429
附录五:书目题跋版本467
后记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