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学史基本丛书 第6册 经义述闻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学史基本丛书 第6册 经义述闻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4/30362211.jpg)
- 朱维铮主编;(清)王引之撰;钱文忠,虞万里,杨蓉蓉等整理;朱维铮审阅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ISBN:754580581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学史基本丛书 第6册 经义述闻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十九 春秋左传下(七十条)不靖其能15
造舟于河15
露其体15
是谓近女室疾如蛊16
董振择之16
寡君举群臣17
且谚曰17
四方之虞17
亨神人17
以盟其大夫18
使乱大从18
议事以制18
耸之以行19
愿与诸侯落之19
宠灵20
行期20
黄熊20
陟恪22
不能相礼22
圣人之后22
官职不则23
乐24
孤斩焉在衰絰之中24
貌不道容24
是四国者24
形民之力26
子毋勤26
曰义也夫26
非无贿之难27
大城城父27
札瘥夭昏27
私族于谋28
棠君尚28
亲戚28
鄙29
琴张字子开名牢29
齐侯疥遂痁29
偪介之关29
取人于萑苻之泽30
古之遗爱30
迋求枉反30
问于介众31
莫31
用成周之宝珪于河31
五牲三牺31
季郈32
宣王有志33
以间先王33
官宿其业33
易之亡也34
若为三师以肄焉34
有所有名而不如其已35
不为义疚35
鲁君世从其失35
元年春正月辛巳35
孟懿子会城成周36
備物典策36
少帛37
惎间王室37
以约为利37
如骖之靳37
彤镂38
三军之事乎不与谋师乎师乎何党之乎38
潜师闭塗39
先王39
一盛39
叔孙氏之车子鉏商39
争明40
使处吴竟40
鲁人之皋40
卷二十 国语上(七十三条)玩则无震42
厚其性42
至于武王42
犬戎树42
耆艾修之43
险而不怼43
弗震弗渝43
监农不易43
省风土44
水土无所演44
惠王三年44
不举44
見神45
大夫士日恪位著45
保任戒惧45
十六年而晋人杀怀公46
礼义46
十八年46
阳不承获甸47
服物昭庸采饰显明文章比象周旋序顺47
垦田若蓺47
夫辰角见而雨毕48
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48
川无舟梁48
不赏善48
其语迂48
无谪48
好尽言以招人过49
简王十一年49
言教必及辩49
明令德矣50
灵王二十二年50
气不沈滞而亦不散越50
夭昏札瘥之忧50
汩越九原50
命姓受祀51
少光王室51
身耸51
成事不贰51
过慝之度52
蕤宾52
扬沈伏而黜散越52
助宣物53
文德53
布憲施舍于百姓53
是岁也魏献子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遂田于大陆焚而死53
殄病54
弛孟文子之宅54
既其葬也焚55
大寒降55
講罛罶55
尝之寝庙55
禁罝?56
谢季文子56
民旁有慝57
及匏有苦叶矣57
闻畏而往57
淫也57
百官之政事师尹维旅牧相58
计过58
守龟59
漆姓59
野处而不暱60
三乡60
遂滋民60
正月之朝60
居处好学60
选其官之贤者而复用之61
则民不憾61
择是寡功者61
?陰61
余一人之命61
牛马選具62
卷二十一 国语下(九十八条)君知成之从也未知其待于曲沃也63
夫子诫之63
蒸于武公63
伯氏不出64
而难三公子之徒64
鲜有慢心虽其慢64
济其罪65
吾秉君以杀大子65
唯无忌之65
申生受赐以至于死65
宗国65
其有勤也65
桓公在殡宋人伐之66
惑蛊66
里丕死祸公陨于韩66
不更厥贞66
苟众不说其君之不报也67
若无天乎云67
敏而有文67
约而不谄67
荀依68
畏黩敬也68
十月68
迎公69
甲午军于庐柳69
干二命69
公惧69
匡困资无69
宋众无乃彊乎69
嚚瘖不可使言聋聩不可使听70
惠慈二蔡70
矇瞍脩声71
以为大政71
冀缺耨71
战71
余病喙72
以慭御人72
使勿兜72
是先主覆露子也72
过由大72
君臣不相听73
?公73
刑史73
二月乙酉73
使吕宣子佐下军至故以彘季屏其宗74
子孙74
聪敏肃给74
道逆75
使佐新军75
比义75
女工妾76
厚其外交而勉之76
及为成师76
置茅蕝设望表76
木楗77
文错其服77
五日77
谆赵鞅77
尋饭78
是天启之心也78
淳燿78
民烦79
若合而函吾中79
嚻庶80
吾不服诸夏而独事晋80
廷见80
师长士80
懿戒80
右执殇宫81
象梦81
心类德音81
自诰81
光远宣朗81
齐肃82
滞久而不震82
勤民以自封82
闻一善82
宪臧否82
既能得入82
从逸83
于其心也戚然83
不敢左右83
猎震也83
奋其朋势83
士卒84
官帅84
哗釦85
天子85
许诺85
蒲蠃85
迁军接龢86
载稻与脂86
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86
天地之刑87
四年87
上帝不考87
至于元月88
用人无艺往从其所88
卷二十二 春秋名字解诂上(一百五十五条)卷二十三 春秋名字解诂下(一百三十五条)卷二十四 春秋公羊传(五十四条)会犹最也137
如勿与而已矣137
昉適也137
食正朔也137
以吾爱与夷则不若爱女138
吾为子口隐矣138
俶甚也138
元年春王正月138
非有即尔139
大阅者何简车徒也139
则突可故出而忽可故反140
是不可得则病140
二月丙午140
此非怒与141
必无纪者141
然则齐纪无说焉141
臂?141
此未有言伐者141
弟也142
序绩也142
吾虽丧国之馀142
出不正反战不正胜142
未得乎取穀也143
通可以已也143
尔即死必于殽之嵚岩143
或曰往矣或曰反矣143
一本又作易轮143
二月癸亥朔144
云灾145
以人心为皆有之145
以为周公主145
鲁公用骍?145
其意也146
赫然146
胜乎皇门146
茅旌146
而微至乎此147
潞子之为善也躬147
是则土齐也147
盖舅出也148
往殆乎晋148
莒女有为鄫夫人者149
岁在己?149
乙未150
终身无已也150
叔孙舍至自晋150
且夫牛马维娄委己者也而柔焉151
君无多辱焉151
睋而曰151
三月辛巳152
色然152
夏一本作廉152
涕沾袍152
公羊灾异153
卷二十五 春秋穀梁传(六十一条)其志不及事也154
不贰之也154
舞夏154
始厉乐矣154
诛不填服155
苞人民155
或说曰故贬之也155
电霆也156
所以治桓也156
讨数日以赂156
食正朔也157
病157
其不地于纪也157
以为唯未易灾之余而尝可也志不敬也158
十八年春王正月159
始人之也159
躬君160
称人以杀大夫160
宋万之获也160
如往月致月160
天子诸侯黝垩161
三鼓三兵161
倚诸桓也161
诸侯不得专封诸侯162
一国之后162
宫之奇谏曰语曰162
勤雨也162
哆然163
诸侯相见曰朝163
塊然163
是何与我之深也163
春王正月163
出恶正也164
其为主乎救齐164
无幸焉164
何以为道164
亡乎人之辞也164
进不能守165
下闇165
故士造辟而言166
无君之辞也166
不以难介我国也167
地而后伐郑167
暴弹167
孰为168
周灾不志也168
季孙行父秃至必自此始矣169
不可169
梁山169
是以知其上为事也170
上虽失之下孰敢有之170
荐其美也170
是大夫张也170
耻不能据郑也171
汲郑伯171
非围而曰围齐有大焉171
车轨尘171
一事注乎志172
奔而又奔之172
此皆的無公也172
退而属其二三大夫172
卷二十六 尔雅上(六十四条)释诂174
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174
晊大也175
?有也175
来怀至也176
贡赐也176
綝善也176
业叙也176
惟基谋也176
则刑职常也177
粤于爰曰也177
爰粤于那都繇於也178
合对也178
緌继也179
湮落也179
违远也179
引顺荐刘陈也179
尸职主也尸寀也寀寮官也180
绩宜事也180
犯克捷功肩堪胜也180
孟勉也181
饯迪进也181
尚右也181
笃固也182
祎美也182
从神崇重也182
?尽也183
蒐搂聚也183
肃疾也肃速也183
裒多也183
虺颓玄黄瘽逐病也184
写繇忧也184
伦敕愉庸劳也185
劳来强事谓勤也185
悠伤忧思也186
禧福也186
?俟?戾底止徯待也186
噊幾烖殆危也187
?故今也187
载谟食诈伪也188
哉延言閒也188
徽止也189
功绩明成也189
梗较道直也190
豫安也190
均弟易也190
仪榦也190
昌敌彊应丁当也191
迪俶厉作也191
苦息也191
郡臻仍迺侯乃也192
艾历?胥相也192
神治也193
俾拼抨使从也193
享孝也194
纵缩乱也194
存察也194
烈余也194
元良首也194
荐挚臻也195
扬续也195
即尼也195
妥安坐也195
猷假已也196
就终也196
卷二十七 尔雅中(九十四条)释言197
齐中也197
誃离也197
遹述也197
疾齐壯也198
桄熲充也198
娄昵亟也198
剪齐也199
?馏稔也199
矜苦也199
潜深测也199
诰誓谨也199
畯农夫也199
盖割裂也200
支载也200
漠察清也200
?灭也200
髦选也200
淩慄也200
慄慼也201
犹若也201
称好也201
坎铨也202
窕?也202
?力也202
猎虐也202
师人也203
硈巩也203
谋心也203
振古也204
綯绞也204
烝尘也204
窕閒也204
畛殄也204
曷盍也205
展適也205
服整也206
翌明也206
振讯也206
?恨也206
越扬也206
懊忨也207
廪癣也207
讯言也207
靦姡也208
辟歷也208
释训209
绳绳戒也209
慔慔勉也209
梦梦訰訰乱也209
速速蹙蹙惟逑鞫也210
不遹不蹟也不彻不道也210
每有虽也210
暨不及也211
恂慄也211
籧篨口柔也戚施面柔也211
释宫212
连谓之簃212
所以止扉谓之阁212
三达谓之剧旁212
五达谓之康212
释器213
瓯瓿谓之瓵213
絇谓之救律谓之分213
舆革前谓之鞎213
环谓之捐213
镳谓之?载辔谓之?214
款足者谓之鬲214
百羽谓之緷214
旄谓之?214
不律谓之笔215
以蜃者谓之珧215
革中绝谓之辨革中辨谓之?215
释天215
在戊曰箸雍215
风与火为庉215
味谓之柳216
彗星为欃枪216
错革鸟曰?216
释地217
其名谓之鲽217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垌218
释丘218
方丘胡丘218
当途梧丘咸途出其前戴丘途出其后昌丘218
水出其左营丘219
丘背有丘为负丘220
望厓洒而高岸220
夷上洒下不漘220
厓内为隩外为隈221
毕堂墙221
涘为厓穷?汜谷者溦222
释山222
山小而高岑222
重甗隒222
左右有岸厒223
山上有水埒223
释水224
沈泉穴出穴出仄出也224
瀵大出尾下224
以衣涉水为厉224
繇膝以下为揭225
绋?也225
卷二十八 尔雅下(六十条)释草226
葖芦葩226
葍?226
芑白苗秬黑黍226
蓾蔖227
蘮蒘窃衣227
蒉赤苋227
苄地黄227
莣杜荣228
萧萩228
苇丑?228
荺茭荄根229
檴落229
味荎著229
藲荎229
朹?梅朻者聊230
杬鱼毒230
枫?230
朴枹者谓榇采薪采薪即薪231
唐棣栘常棣棣232
樕朴心232
荣桐木232
蔽者翳233
梢梢擢233
如木楸曰乔234
释虫234
蜓蚞螇螰234
蚬缢女234
?朾螘234
释鱼235
鲤鳣?鲇鳢鲩235
?鳜?235
?235
?蟾诸236
元贝贻贝237
?蝁237
鲵大者谓之?237
释鸟238
?天狗238
?老?238
巂周燕燕?238
鹩鹑其雄鶛牝庳239
萑老?239
亢鸟咙其长嗉239
释兽239
鹿牡麚239
其迹速239
豕子猪241
虎窃毛谓之?貓241
貘白豹242
貔白狐其子?242
麠大麃242
魋如小熊窃毛而黄243
猱猿善援貜父善顾威夷长脊而泥243
麔麚短脰243
鼣鼠243
鼳鼠244
兽曰衅244
释畜244
膝上皆白惟馵244
白州驠245
牡曰骘245
骝白驳黄白騜245
青骊繁鬣騥245
一目白瞯二目白鱼246
?牛246
卷二十九 太岁考上(八条)第一论太岁之名有六名异而实同247
第二论太岁岁星相应之法有二248
颛项数元乙卯兼甲寅表249
汉数丙子元出殷数甲寅元表253
第三论太岁建辰之二法法分而名不分256
第四论汉志太岁在子当为在寅257
第五论司马迁刘歆所据殷数之不同259
第六论数术甲子篇之误260
第七论甲寅元始有二262
第八论夏正秦正纪岁相错263
卷三十 太岁考下(二十条)第九论太岁纪岁其来已久265
第十论岁星晨出东方之月266
第十一论张晏孟康汉书注误释太阴268
第十二论淮南子建除所主文有讹脱268
第十三论郑氏周官注误合二法为一269
第十四论汉志上元泰初至元封七年四千六百一十七岁当为四千五百六十岁270
第十五论建武元年岁在鹑尾之误270
第十六论洪范传上元甲子岁当为甲寅271
第十七论公羊传注岁在己卯为殷数271
第十八论黄帝数元辛卯鲁数元庚子272
第十九论夏数元丙寅即乙丑272
第廿论尔雅太岁戊己之号传写舛误273
第廿一论甲子篇太岁之名当出殷数273
第廿二论三统数上元丙子即庚戌274
第廿三论太岁超辰之法古今所不用274
第廿四论续汉志天纪岁名首庚申不首甲子275
第廿五论黄帝数及殷数蔀首所值之岁名277
第廿六论大衍数议误以应星日同次之太岁当应岁星晨见之太岁279
第廿七论说文误解歲字281
第廿八论埤雅鹊巢向天一而背岁之误281
(附)岁星与日隔次晨见说282
卷三十一 通说上(四十一条)易285
有285
时286
为286
犹豫287
从容287
无虑288
菑289
归289
终周289
参290
手290
巷290
披290
世291
贯291
乎呼皆通作于291
朝廷谓之本朝292
?鸢不同字292
弔294
孝295
孝慈295
物296
持297
登297
黎老297
周298
殆298
南面299
於299
身299
劳300
谲300
处301
肤301
养射301
虎贲302
朔日不谓之吉日亦不谓之吉月303
五色之名303
个305
古韵廿一部308
卷三十二 通说下(十二条)经文假借313
语词误解以实义318
经义不同不可强为之说325
经传平列二字上下同义326
经文数句平列上下不当歧异328
经文上下两义不可合解329
衍文330
形讹331
上下相因而误334
上文因下而省335
增字解经335
后人改注疏释文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