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常用公文写作技巧与答疑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常用公文写作技巧与答疑全书
  • 张保忠主编;陈玉洁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38117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公文-写作-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常用公文写作技巧与答疑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公文写作技巧及要领3

一、安排3

二、声明6

三、办法9

四、“条例”、“规定”、“办法”12

五、计划19

六、通知24

七、“通知”写作常见的病误32

八、欢迎词35

九、答谢词37

十、欢送词39

十一、贺信(电)41

十二、请示44

十三、通报48

十四、命令(令)52

十五、函58

十六、总结62

十七、意见70

十八、决定74

十九、批复80

二十、“批复”写作常见的病误83

二十一、会议纪要85

二十二、纲要91

二十三、建议97

二十四、规则99

二十五、章程108

二十六、细则117

二十七、要点121

二十八、公开信126

二十九、述职报告130

三十、报告134

三十一、“报告”、“请示”写作常见的病误144

三十二、公报147

三十三、“公告”与“通告”152

三十四、决议155

三十五、方案162

三十六、调查报告166

三十七、会议“主持词”172

三十八、公约175

三十九、简报179

四十、公示184

四十一、倡议书187

四十二、设想190

四十三、会议记录192

四十四、工作研究196

四十五、预案201

四十六、规程207

四十七、制度210

四十八、守则214

四十九、述廉报告217

五十、专用书信220

五十一、大事记223

五十二、竞聘演讲词228

五十三、公务讲演词233

五十四、大会工作报告239

五十五、先进事迹材料245

五十六、悼词249

下篇 公文写作与处理规范答疑257

第一章 公文文种答疑257

一、怎样辨析“近似文种”257

二、“文种”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60

三、准确使用文种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261

四、“意见”除了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外,可否也用于平行文262

五、什么叫“函代批复”?这种说法科学吗262

六、有一份“请示”就应有一份“批复”吗263

七、下级向上级询问问题,当上级对此进行答复时,应当使用什么文种263

八、为召开工作会议申请所需经费,几个单位各自向市财政局行文,一个是市审计局,一个是市财政局直属分局,它们所使用的文种一样吗264

九、上级向下级询问相关事宜,可否用“通知”?下级向上级询问相关事宜,可否用“请示”?如果都不妥,应当用什么文种264

十、同是为了指挥下级的工作,为什么有时候用“通知”,有时候又用“通报”?265

十一、为什么说“请示”、“报告”与“意见”(上行)三个文种是同轨不同迹265

十二、什么是多头主送“请示”266

十三、为什么“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267

十四、在实际工作中,为什么“函”经常被人们“遗忘”268

十五、为什么要重视对“函”的使用269

十六、如何准确把握“函”的特点?“函代请示”、“函代批复”与“函代通知”这三种提法正确吗270

十七、平级行文,在什么情况下应用平行的“意见”?在什么情况下应当使用“函”271

十八、“公告”的“公”字可否当作“公开”、“公共事务”来理解271

十九、“条例”、“规定”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72

二十、同是计划安排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为什么有时叫“计划”,而有时又称“设想”、“纲要”、“规划”、“工作要点”、“安排”等,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272

二十一、有的单位在安排一年工作计划时,既不叫“计划”,也不称“工作要点”,而是叫“意见”,这样确定文种准确吗274

二十二、把属于新闻的文种都叫做“公文”对吗274

二十三、怎样理解我国诸多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中关于使用“公告”而非“通告”发布相关事项的提法274

二十四、“决定”可以用来发布规章制度吗275

二十五、命名性的表彰先进,是用“通报”,还是用“决定”276

二十六、同属指示性内容,为什么有时使用“通知”,而有时又使用“通报”276

二十七、同属奖惩事宜,为什么有时使用“命令”,而有时又使用“决定”、“通报”276

二十八、同属人事任免事宜,为什么有时使用“命令”,有时使用“决定”,而有时又使用“通知”277

二十九、向归口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是否也应使用“请示”278

第二章 公文写作答疑279

一、公文写作与文学写作有什么区别279

二、什么是公文撰拟的“专任”、“职述”与“代拟”281

三、什么是公文的“特定作者”与“特定阅者”281

四、为什么公文写作要强调“开门见山”281

五、公文写作中如何坚持优良的“文风”282

六、公文写作如何运用“省略”283

七、有人说,公文写作靠的是“灵感开发”,如何看待这个问题283

八、如何看待“重要讲话”284

九、“名词”和“副词”可以连用吗285

十、“缩略语”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285

十一、为什么公文写作要坚持“一文一事”286

十二、什么是公文写作的“事简”、“意简”、“字简”286

十三、如何保持公文“政策思想”的“系统连贯性”286

十四、什么是“穿靴戴帽”287

十五、为什么公文写作强调“求短求好”287

十六、公文写作如何正确处理好“虚写”与“实写”的关系288

十七、如何把握公交写作中的“贴切”、“得体”及“气势”289

十八、公文中的“引据”、“分条”、“按语”如何理解289

十九、如何理解公文的“文采”与“润色”290

二十、公文写作“选词炼句”应注意哪些问题290

二十一、公文用语有哪些规范性要求294

二十二、公文用语有什么特点296

二十三、公文用语怎样做到“庄重平实”297

二十四、公文写作如何做到“语言美”299

二十五、怎样把握“为……”、“为了……”与“……了”的句式301

二十六、为什么公文写作要注重句式的变化301

二十七、公文写作中如何正确使用“该”字句302

二十八、如何恰当地使用模糊用语302

二十九、公文写作如何做到“泾渭分明”303

三十、为什么说“珠联”可使公文写作顺理成章303

三十一、如何掌握公文的“显旨”艺术304

三十二、如何把握公文的具体结构形态306

三十三、怎样掌握“决定”、“意见”、“请示”、“会议纪要”、“计划”、“工作总结”、“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及法规、规章性公文写作,它们的结构逻辑要求是什么309

三十四、撰写工作总结怎样做到“快速成文”314

三十五、什么是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运用这一表达方式应注意哪些问题315

三十六、在公文写作中运用“逻辑”应注意哪些问题317

三十七、撰写公文对结构层次序数有哪些规范性要求320

三十八、如何正确表达数字倍数321

三十九、怎样正确运用表示比例关系的数字321

四十、如何表达“零”和“点”322

四十一、可否将人民政府简写为“政府”、将“工商行政管理局”简写为“工商局”322

四十二、可否将“中国共产党××乡委员会”写成“中共××乡党委”323

四十三、可否将“人大常委会”简化为“人大”323

四十四、“××省(市、县)人民政府省(市、县)长”与“××省(市、县)长”这两种写法,哪个是正确的324

四十五、如何区分法规文件中的“款”和“项”324

四十六、如何表述机关或单位名称的“全称”与“规范简称”324

四十七、在公文写作谋篇布局中如何准确把握“纵向”与“横向”的关系326

四十八、公文写作如何做到内外结构的有机统一327

四十九、“请示”的结尾用语是独占一行还是尾随文后328

五十、“报告”的结尾用语“特此报告”是任何一份报告都必须写吗328

五十一、“报告”的标题,在“事由”中的“关于”后面可否加入“报送”二字328

五十二、公文的“三大块”写作模式结构是什么329

五十三、撰写行政处分决定,能否在被处分人姓名之后冠以“同志”二字329

五十四、公文标题中,为什么必须有一个含“关于”的介词结构呢329

五十五、在公文内容的过渡中如何使用介词结构330

五十六、在公文谋篇中,怎样正确运用“设问”这种修辞方式330

五十七、什么是“语言实在,言之有物”331

五十八、公文写作中怎样规范使用“专业术语”331

五十九、公文用语的“庄重”“平实”如何把握332

六十、公文写作中使用“简称”应注意什么问题333

六十一、“通知”的标题只标文种行吗333

六十二、拟写“通知”标题时如何解决“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的重叠现象334

六十三、发文字号的“机关代字”后面一般都标有“发”字,这种情况是否只适用于下行文?如向上行文是否应当用“请”、“呈”字,向平级行文是否应当用“函”字334

六十四、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用以表示概数时,应如何表述335

六十五、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及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是用小写汉字数字还是用阿拉伯数字335

六十六、表示数量、长度、高度、面积、体积、重量时可否使用小写汉字数字335

六十七、公文写作怎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36

六十八、“重点后置”与“宾语提前”的句式如何灵活使用337

六十九、公文开头有哪些常见的病误338

七十、公文结尾有哪些常见的病误340

七十一、公文用语有哪些常见的病误341

七十二、公文逻辑方面有哪些常见的病误344

七十三、公文中运用称谓有哪些常见的病误347

七十四、公文写作中形成的“特定词语”有哪些348

七十五、怎样正确使用“社会流行语”349

七十六、公文写作中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351

七十七、公文写作中如何正确对待“效仿词语”352

七十八、公文中为什么要慎用“原则上”的提法353

七十九、公文中常见到“务虚”与“务实”的提法,具体意思是什么353

八十、为什么说“写短文”“讲短话”是一种本领354

第三章 公文处理规范答疑355

一、“文书”、“公文”、“文件”三个概念有什么异同355

二、公文的语体特征是什么355

三、公文的“时效性”、“强制性”、“程式性”、“真实性”及“实用性”有何特点356

四、公文中常提到的“稿本”、“办文”指什么357

五、公文中的“提办事预案”指什么358

六、“文秘部门”的职责及“公文处理工作”有哪些358

七、公文处理工作主要有哪些任务359

八、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是什么360

九、公文处理要遵循哪些原则360

十、公文处理工作具有什么性质361

十一、公文处理怎样做到“准确无误”362

十二、公文有哪些保密要求363

十三、公文处理怎样进行全面质量管理363

十四、怎样实现公文处理的“时限要求”364

十五、怎样维护公文的“权威性”364

十六、公文处理包括哪些程序365

十七、新《条例》对各级党政机关负责人提出了哪些要求365

十八、为确保公文机密安全,对因工作需要接触机密的工作人员,应提出哪些要求366

十九、机要文件的“四个一”指什么367

二十、公文的“现行效用”是什么意思368

二十一、公文中的“圈阅”、“会商”各指什么369

二十二、翻印上级的机要文件,需要什么手续369

二十三、抄送给上级的文件是否应用“抄报”?抄送给下级的文件是否应用“抄发”369

二十四、“签收”是收文办理的首道程序吗370

二十五、“启封”与收文办理之间是什么关系370

二十六、公文“分发”具体做法是什么371

二十七、公文“收文审核”的重点有哪些372

二十八、如何做好“拟办”372

二十九、如何做好“批办”373

三十、如何做好“承办”374

三十一、使用“信函格式”时,其文种必须是“函”吗375

三十二、为什么说对公文处理程序中各个环节所需的必要劳动时间缺乏严格要求,是造成公文处理效率低下的原因375

三十三、公文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是什么关系376

三十四、“注办”、“催办”、“清退”、“拟稿”各有什么要求376

三十五、部门内设机构可以使用“文件格式”行文吗377

三十六、“签署”与“签发”有什么不同377

三十七、“批转”、“转发”可否当做文种来理解378

三十八、为什么要对文稿进行“把口”?不能“过口”的文件应如何对待378

三十九、核稿主要审核什么内容379

四十、“签发”有哪些具体要求379

四十一、“缮印”、“印前复核”各指什么380

四十二、“校对”文件的要求是什么380

四十三、怎样做好“发文登记”381

四十四、如何确定公文处理工作的“运转形式”382

四十五、“凡文必进公文流程”的做法正确吗383

四十六、如何防止公文运转过程中的“变异”与“失真”现象383

四十七、“党政信息”如何分类384

四十八、“文牍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385

四十九、销毁公文档案有什么具体要求386

五十、“公文管理”与“公文处理”的区别是什么386

五十一、“公文管理”应坚持什么原则386

五十二、怎样做好文件的“平时归卷工作”387

五十三、“文件打架”、“倒办件”、“越口批文”、“公文归档”各指什么388

附录一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390

附录二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3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