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 中国100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指数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 中国100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指数报告](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444540.jpg)
- 任浩,甄杰,叶江峰,仲东亭,陶晨,喻细花,张保仓,佟星著;同济大学发展研究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5694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白皮书-中国-2014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 中国100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指数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2014年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主报告3
1.1 产业园区与经济社会发展3
1.1.1 重要的经济增长极3
1.1.2 重要的创新集聚地4
1.1.3 重要的管理示范区6
1.1.4 重要的开放先导区7
1.2 产业园区30年:走向持续发展和创新驱动8
1.2.1 30年园区发展的四个阶段8
1.2.2 30年园区政策的计量分析9
1.2.3 园区快速成长的原因和驱动力10
1.3 2013年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年度报告12
1.3.1 产业园区发展状况总体良好13
1.3.2 产业园区获得高度重视13
1.3.3 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13
1.3.4 东部产业园区继续保持较大优势14
1.3.5 高新区与经开区发展态势基本持平16
1.3.6 排名靠前的知名产业园区继续表现出“全能者”的角色16
1.3.7 创新与合作是保持持续发展优势的关键16
1.3.8 产业园区合作模式渐趋成熟17
1.4 中国产业园区未来出路:打造园区2.0版19
1.4.1 中国产业园区2.0版的形态19
1.4.2 制约中国产业园区向2.0版升级的四个瓶颈20
1.4.3 依靠“三聚”打造中国产业园区2.0版21
第2章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30年专题报告25
2.1 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30年发展历程25
2.1.1 初始培育阶段(1984—1991年)25
2.1.2 快速成长阶段(1992—2002年)27
2.1.3 稳定发展阶段(2003—2008年)28
2.1.4 创新升级阶段(2009年—至今)30
2.1.5 结语31
2.2 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30年发展的贡献与特点32
2.2.1 引领性的贡献32
2.2.2 高速度的成长35
2.2.3 集约化的发展38
2.2.4 高密集的创新40
2.3 中国产业园区30年发展的“三聚”模式44
2.3.1 商业生态系统下中国产业园区的结构要素44
2.3.2 中国产业园区生态系统的“三聚”模式46
2.3.3 中国产业园区生态系统的联动路径50
2.4 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30年政策主题及其演变51
2.4.1 数据搜集及研究方法52
2.4.2 30年政策文本的主题关键词分析52
2.4.3 不同阶段政策文本主题关键词分析55
2.4.4 结语59
2.5 中国产业园区30年学术研究的论文风格与主题分布60
2.5.1 数据搜集及研究方法60
2.5.2 30年来中国产业园区研究的论文风格61
2.5.3 30年来中国产业园区研究的主题及其关系65
2.5.4 30年来中国产业园区研究主题的演化68
2.5.5 结语71
第3章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综合排名分析71
3.1 综合排名与分析75
3.1.1 持续发展综合排名总体状况分析77
3.1.2 持续发展综合排名区域状况分析79
3.1.3 持续发展综合排名类别状况分析82
3.2 均值以上产业园区分析84
3.2.1 总体状况分析84
3.2.2 区域状况分析85
3.2.3 类别状况分析86
3.3 具体指标排名分析87
3.3.1 经济发展指标排名分析87
3.3.2 创新发展指标排名分析89
3.3.3 产业合作指标排名分析91
3.3.4 公共服务指标排名分析93
3.3.5 社会发展指标排名分析95
3.3.6 五大类指标得分均值与变异系数比较96
3.4 与2012年百强榜产业园区的比较分析98
3.4.1 综合排名状况比较98
3.4.2 综合排名区域状况比较99
3.4.3 综合排名类别状况比较100
3.4.4 单项指标排名比较101
第4章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区域排名分析105
4.1 东部地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分析105
4.1.1 东部产业园区综合排名总体状况分析105
4.1.2 东部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排名状况分析108
4.1.3 东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排名状况分析109
4.1.4 东部产业园区产业合作排名状况分析111
4.1.5 东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排名状况分析113
4.1.6 东部产业园区社会发展排名状况分析115
4.2 中部地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分析117
4.2.1 中部产业园区综合排名总体状况分析117
4.2.2 中部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排名状况分析119
4.2.3 中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排名状况分析120
4.2.4 中部产业园区产业合作排名状况分析122
4.2.5 中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排名状况分析124
4.2.6 中部产业园区社会发展排名状况分析126
4.3 西部地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分析128
4.3.1 西部产业园区综合排名总体状况分析128
4.3.2 西部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排名状况分析130
4.3.3 西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排名状况分析132
4.3.4 西部产业园区产业合作排名状况分析133
4.3.5 西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排名状况分析135
4.3.6 西部产业园区社会发展排名状况分析136
4.4 各省份国家级产业园区排名展示138
4.4.1 各省份百强榜产业园区个数与总得分排名138
4.4.2 各省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平均得分排名139
4.5 区域排名2012—2013年度对比分析140
4.5.1 东部产业园区排名2012—2013年度对比分析140
4.5.2 中部产业园区排名2012—2013年度对比分析142
4.5.3 西部产业园区排名2012—2013年度对比分析144
4.5.4 各省份排名2012—2013年度对比分析146
第5章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类别分析153
5.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持续发展排名分析153
5.1.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状况分析153
5.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10强排名分析158
5.1.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单项指标排名分析162
5.2 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发展排名分析169
5.2.1 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状况分析169
5.2.2 经济技术开发区前10强排名分析175
5.2.3 经济技术开发区单项指标排名分析177
5.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比分析183
5.3.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状况对比183
5.3.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前10强对比186
第6章 中国产业园区合作排名分析191
6.1 产业园区合作的动因与分类模式191
6.1.1 产业园区合作动因191
6.1.2 产业园区合作的分类模式192
6.2 园区产业合作状况排名分析193
6.2.1 产业合作前100强排名分析193
6.2.2 产业合作前10强排名分析196
6.3 园区产业合作的特征与趋势205
6.3.1 产业园区合作基本特征206
6.3.2 园区合作发展趋势206
第7章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典型案例211
7.1 园区间合作: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11
7.1.1 园区间合作背景212
7.1.2 园区间合作主要内容213
7.1.3 园区间合作应注意问题216
7.2 产学研金介合作模式: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17
7.2.1 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背景217
7.2.2 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主要内容218
7.2.3 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成果与启示221
7.3 国际技术合作: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22
7.3.1 国际技术合作背景222
7.3.2 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223
7.3.3 国际技术合作主要成果225
7.3.4 国际技术合作中存在问题及建议227
7.4 园区内金融平台合作: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27
7.4.1 金融合作背景228
7.4.2 金融合作主要内容228
7.4.3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主要问题与建议235
附录Ⅰ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39
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名录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