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传播活动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传播活动论
  • 荆学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370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政治传播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传播活动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作为一种活动的政治传播1

一 政治2

与国家关联的政治2

与经济关联的政治5

与社会关联的政治7

政治的分析范式11

政治体制的两大模型11

二 传播14

传播是一种交流14

传播生成社会15

三 政治传播17

传播生成之社会以政治为轴心17

政治统摄传播18

政治传播与政治社会化21

政治传播与传媒政治23

四 政治传播研究25

政治学与传播学视界融合中的政治传播25

政治传播与政治传播学26

政治传播与传播政治经济学28

五 政治传播活动论研究30

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30

人类活动与政治传播活动32

第一章 政治传播主体论34

一 人:政治传播活动中的主体34

人与谁34

人与传播者36

二 政治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形态37

主体的社会本质与传播的社会本质的融合37

主体的个体形态38

主体的集团形态38

主体的社会总体形态39

人类主体形态40

三 政治传播活动中的主体意识41

政治传播主体意识的哲学解析41

政治传播主体意识的表现形式42

四 政治传播主体之一:国家与政府44

政治活动的主体性自觉:回归国家44

国家作为政治传播主体对传媒体制的宰制47

国家作为政治传播主体面临的挑战51

五 政治传播主体之二:政党54

政党与国家关系的几种形态56

政治竞选的媒体操持:民主政治中的政党政治传播58

政治教化的媒体控制:集权政治中的政党政治传播60

六 政治传播主体之三:社会共同体63

本体结构与功能发挥:两个层面的政治共同体63

主导与培育:中国特色政治传播主体65

宗教组织:不可忽略的政治传播主体68

七 政治传播主体之四:个人73

政治领袖:依赖政治权力获得地位的传播主体73

政治精英:依赖政治思想获得地位的传播主体78

意见领袖:汇聚与分流的传播主体84

草根民众: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主体89

第二章 政治传播内容论93

一 政治信息:规限与分解93

政治信息与信息93

政治信息的分类94

二 坚硬的外壳:意识形态96

意识形态:一种观念信息的“属性”96

意识形态的三个维度98

现代意识形态的五个特征100

被传播的意识形态:对大众媒介的浸染101

被传播的意识形态:砥砺与“终结”103

三 可分层传播:政治价值106

政治价值的三个级态106

政治价值与政治价值观108

政治价值能不能传播109

政治价值要不要传播112

四 普适性内核:政治文明114

政治文明没有政治冲突性115

政治文明唯有通过传播而融合116

第三章 政治传播中介论121

一 中介与媒介、媒体121

哲学意蕴的“中介”121

传播学意蕴的“媒介”122

实体意蕴的“媒体”124

政治传播中的“中介”定性126

二 基础性中介:政治组织127

组织与政治组织127

政治组织传播机构130

政治组织传播机制131

政治组织传播中的偏差134

扁平化与网络化:政治组织传播的走向136

三 核心性中介:大众媒介138

大众、大众传播、大众媒介138

大众媒介的本质与功能142

大众媒介的分类与差别146

大众媒介的新形态:“新媒介”的政治担当147

四 外表性中介:政治话语152

话语的政治性152

政治话语霸权154

政治话语的自我指涉157

政治话语的妖魔化159

政治话语的中国困境161

第四章 政治传播客体论165

一 客体、对象、受众165

哲学意义上的客体与对象165

对传播学“受众理论”的反思166

二 方向:政治传播客体的内与外172

国际政治传播客体的性质173

内外有别与内外关联177

三 属性:精英与群氓180

政治精英的客体性181

群氓的历史演变182

群氓的基本特征187

群氓的接受机制192

四 形态:臣民、市民与公民194

臣民:国家与社会合一中的政治传播对象194

市民:国家与社会分离中的政治传播对象197

公民:国家与社会融合中的政治传播对象200

臣民、市民、公民作为政治传播对象的基本特点202

第五章 政治传播效应论205

一 对传播学效果论研究的检讨205

传播效果研究的状貌205

传播学传播效果研究的偏狭性211

传播学传播效果研究与政治传播效应研究213

二 推进政治民主215

政治学中被妖魔化的民主215

民主化中的政治传播217

催化剂与毒药:民主化中的媒体220

三 形成公共舆论223

公共与公共性224

公共性的政治品性226

公共性与媒介公共性228

公共领域的历史变迁230

公共舆论233

传媒化的公共舆论235

四 构建政治合法性238

研究合法性的几种路径238

合法性存在的政治前提241

政治合法性的基本要件245

依赖于政治传播而存续的政治合法性248

第六章 政治传播形态论250

一 政治宣传250

宣传:去妖魔化的界定250

政治宣传的构成要素254

政治宣传中的操纵257

政治宣传与政治动员263

政治宣传中的“议题构建”265

政治宣传中的“认同聚合”268

政治宣传的层次270

二 政治沟通271

政治沟通的基本含义271

政治沟通的基本机制274

政治沟通与政治参与276

三 政治营销278

政治营销的理论渊源和种种观点278

政治营销与民主关系的二律背反279

政治营销与市场关系的二律背反281

政治营销:政治传播新形态284

政治营销中的政治广告285

政治营销中的政治公关288

四 三大形态的逻辑关系和理论比较291

从政治宣传到政治沟通291

从政治沟通到政治营销292

政治营销对政治宣传的“升华性”回归293

“新宣传”:政治营销的一种现代印证293

五 三大形态的实践过程295

政治宣传实践295

政治沟通实践298

政治营销实践302

参考文献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