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微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苏锡南主编;姚珺,盛凤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112260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环境微生物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微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中微生物的作用1
一、环境问题1
二、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2
第二节 微生物概述3
一、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3
二、微生物的特点4
三、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7
第三节 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8
复习与思考题9
第二章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10
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10
一、细菌10
二、放线菌24
三、蓝细菌26
四、其他原核微生物28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29
一、原生动物30
二、微型后生动物35
三、藻类38
四、真菌41
第三节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48
一、病毒的定义和特点48
二、病毒的形态和构造48
三、病毒的增殖51
复习与思考题56
第三章 微生物生理57
第一节 微生物酶57
一、酶的定义和组成57
二、酶蛋白的结构58
三、酶的活性中心61
四、酶的分类与命名62
五、酶的催化特性63
六、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65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71
一、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71
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73
三、培养基75
四、物质进出微生物细胞79
第三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83
一、发酵83
二、有氧呼吸89
三、无氧呼吸92
四、能量转换95
复习与思考题96
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长和遗传变异98
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98
一、微生物的生长98
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06
三、微生物生长的控制112
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117
一、微生物的遗传117
二、微生物的变异129
三、微生物遗传变异的应用133
第三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136
一、菌种的衰退和复壮136
二、菌种的保藏138
复习与思考题139
第五章 微生物生态140
第一节 土壤微生物生态140
一、土壤的生态条件140
二、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141
三、土壤自净作用和污水灌溉142
第二节 水体微生物生态143
一、水体的生态条件143
二、水体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143
三、水体的自净作用146
四、污染水体生物系统147
五、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148
六、水中微生物的控制154
第三节 空气微生物生态155
一、空气中微生物的来源155
二、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155
三、空气中微生物的卫生标准156
四、空气中微生物的检验157
第四节 微生物的生物环境158
一、互生158
二、共生159
三、拮抗160
四、寄生161
复习与思考题161
第六章 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163
第一节 水体富营养化163
一、富营养化形成的条件163
二、富营养化的危害165
三、富营养化的防治166
第二节 微生物代谢产物对环境的污染166
一、微生物毒素167
二、含氮化合物170
三、气味代谢物171
四、酸性矿水172
第三节 病原微生物173
一、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173
二、水中的微生物污染174
三、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175
复习与思考题176
第七章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77
第一节 碳循环178
一、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一般途径178
二、淀粉的转化179
三、纤维素的转化181
四、半纤维素的转化183
五、果胶质的转化183
六、脂肪的转化184
七、木质素的转化187
八、烃类物质的转化188
第二节 氮循环190
一、蛋白质的转化191
二、尿素的转化193
三、硝化作用193
四、反硝化作用194
五、固氮作用195
第三节 硫循环196
一、含硫有机物的转化197
二、无机硫化物的转化197
第四节 磷循环199
一、含磷有机物的转化200
二、无机磷化合物的转化200
第五节 金属的转化201
一、汞的转化201
二、砷的转化203
三、硒205
四、铁、锰的转化206
五、其他金属的转化207
第六节 人工合成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208
一、农药的微生物降解208
二、多氯联苯211
三、二噁英的微生物降解212
复习与思考题213
第八章 有机污染治理中微生物的作用214
第一节 水体中有机污染的微生物处理214
一、好氧微生物处理215
二、厌氧生物处理224
三、微生物的生态处理227
四、废水的生物脱氮除磷230
第二节 固体和气体有机废物的微生物处理233
一、固体有机废物的微生物处理233
二、气体有机废物的微生物处理236
复习与思考题239
第九章 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241
第一节 细胞工程与环境保护241
一、基本概念242
二、细胞工程的应用242
第二节 酶工程与环境保护244
一、基本概念244
二、酶工程的应用245
第三节 发酵工程与环境保护247
一、基本概念248
二、固体发酵248
三、有机废物生产饲料248
第四节 微生物修复技术249
一、微生物修复的基本原理249
二、污染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251
第五节 微生物与可持续发展254
一、微生物与清洁生产255
二、微生物与废物资源化258
复习与思考题259
第十章 实验260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260
实验二 霉菌、酵母菌、藻类及原生动物形态的观察266
实验三 微生物细胞的计数267
实验四 微生物的染色269
实验五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272
实验六 细菌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277
实验七 细菌菌落总数(CFU)的测定281
实验八 总大肠菌群的测定284
实验九 耐热大肠菌(粪大肠菌群)的测定288
实验十 空气微生物的检测290
实验十一 酚降解菌的驯化、分离与筛选292
附录294
附录1 教学用染色液的配制294
附录2 几种常用染色方法296
附录3 教学用培养基297
附录4 显微镜的保养298
附录5 总大肠菌群MPN检索表299
参考文献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