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城市发展的耦合机理与评价体系构建 基于世界范围45个城市的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旅游城市发展的耦合机理与评价体系构建 基于世界范围45个城市的实证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478601.jpg)
- 陈怡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 ISBN:978750325017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旅游城市-发展-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旅游城市发展的耦合机理与评价体系构建 基于世界范围45个城市的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引言1
1.1 选题背景1
1.1.1 旅游业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1
1.1.2 城市成为后工业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空间实体4
1.1.3 环境的世界化、网络化和生态化趋势6
1.1.4 依托课题的研究平台7
1.2 研究意义8
1.2.1 本书的理论意义8
1.2.2 本书的实践意义9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9
1.3.1 国外研究进展9
1.3.2 国内研究进展17
1.3.3 代表性旅游城市评价体系23
1.3.4 现有研究评述及研究命题提出26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30
1.4.1 研究思路30
1.4.2 研究内容32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33
1.5.1 研究方法33
1.5.2 创新之处33
1.6 本章小结36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37
2.1 概念辨析与界定37
2.1.1 城市旅游38
2.1.2 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化”39
2.1.3 旅游城市41
2.1.4 发展与旅游城市发展42
2.2 理论基础44
2.2.1 发展理论44
2.2.2 系统科学理论48
2.2.3 城市理论53
3 旅游城市发展的理论研究57
3.1 旅游城市发展的要素和动力57
3.1.1 旅游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57
3.1.2 旅游城市发展的动力59
3.2 旅游城市发展的特征60
3.2.1 发展目标的整体性和多元性60
3.2.2 发展方式的协同性和适应性61
3.2.3 发展要素的系统性和波动性62
3.2.4 发展空间的多维性和相对性63
3.3 旅游城市发展的耦合机理64
3.3.1 旅游城市发展主体间的互动关系64
3.3.2 旅游城市发展的耦合系统66
3.4 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发展经验68
3.4.1 旅游管理、服务及目的地营销机构的组织创新68
3.4.2 政府与市场在旅游服务供给系统中形成有效互动69
3.4.3 城市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与遗产保护并重71
3.4.4 通过低碳旅游与智慧旅游促进旅游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73
3.5 本章小结75
4 理论模型与指标体系76
4.1 概念与模型设计76
4.1.1 概念内涵76
4.1.2 理论模型77
4.2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78
4.2.1 权威性和科学性78
4.2.2 综合性、层次性和简化性79
4.2.3 可比、可量和通用性80
4.2.4 动态性和导向性81
4.3 指标的选取与确立81
4.3.1 旅游吸引力81
4.3.2 旅游发展实力86
4.3.3 城市支持力93
4.3.4 旅游者满意度97
4.3.5 网络人气99
4.3.6 研究问题与假设101
4.4 城市遴选与数据处理104
4.4.1 城市遴选104
4.4.2 数据处理106
4.5 本章小结110
5 评价方法与模型检验111
5.1 研究方法111
5.1.1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111
5.1.2 SEM在本书中的适用性112
5.2 数据分析113
5.2.1 数据检查113
5.2.2 对测量模型的拟合116
5.3 对结构模型的拟合125
5.3.1 分项指数间关系的结构模型拟合125
5.3.2 发展指数结构模型拟合129
5.4 模型效度和信度检验133
5.4.1 模型整体拟合度评价134
5.4.2 模型内在拟合度评价137
5.5 本章小结139
6 结构模型的应用141
6.1 结构模型的效应分析141
6.1.1 结构模型的总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141
6.1.2 潜变量各指标的效应解释144
6.1.3 旅游城市发展指数的效应解释146
6.2 旅游城市发展指数排行148
6.2.1 发展指数排行解读148
6.2.2 分项指数排行解读152
6.3 旅游城市发展阶段与模式划分153
6.3.1 旅游城市的发展阶段153
6.3.2 旅游城市的发展模式154
6.3.3 我国旅游城市的发展类型157
6.4 不同区域旅游城市发展指数的差异分析159
6.4.1 研究方法159
6.4.2 区域间总体差异分析161
6.4.3 区域差异分解163
6.5 本章小结168
7 国际比较与成长路径——以北京为例169
7.1 北京与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国际比较169
7.1.1 旅游吸引力170
7.1.2 旅游发展实力172
7.1.3 城市支持力175
7.1.4 旅游者满意度177
7.1.5 网络人气178
7.1.6 综合指数179
7.2 旅游与城市耦合发展的路径选择181
7.2.1 “r对策”模式181
7.2.2 “k对策”模式182
7.2.3 北京实现旅游发展模式转变的必要性182
7.3 促进北京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对策建议184
7.3.1 公共服务系统的多元化与一体化184
7.3.2 产业系统的国际化与融合化185
7.3.3 产品系统的创意化与特色化186
7.3.4 中介系统的品牌化与信息化187
7.3.5 支持保障系统的社会化与生态化188
7.4 本章小结189
8 结论190
8.1 研究结论190
8.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193
8.2.1 研究局限193
8.2.2 未来展望194
8.3 本章小结195
参考文献196
附录A212
附录B218
后记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