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鲁兆麟 贾海忠中医传承对谈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鲁兆麟 贾海忠中医传承对谈录
  • 鲁兆麟,贾海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1793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89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鲁兆麟 贾海忠中医传承对谈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医精粹的根本1

一、中医目标:活得舒服和活得长1

二、中医认识的方法之一:把握藏象2

三、中医认识的方法之二:把握“数理”和“易理”2

四、中医治疗疾病的境界:个体化治疗4

五、中医治好疾病的根本:理论的真理性4

六、中医理论的总源头:天人合一的观念4

第二章 气——万物生灭转化的本原6

一、宇宙自然万物都是连续的气和不连续形的统一6

二、脾胃为后天之气的源头7

三、气不为一9

第三章 阴阳——万物一切变化的藩篱10

一、“阴阳一体”才是阴阳学说的重中之重10

二、阴阳强调的是属性11

第四章 五行——万物一切变化的关系13

一、被误解的五行13

二、对五行严重误解的原因14

三、五行是五种属性之间的转化16

第五章 时序——不可逆转的生命节律17

一、昼夜节律在人体17

二、月节律与疾病18

三、年节律与温病19

四、运气节律与瘟疫20

五、人群中疾病规律发生的差异取决于自己的体质20

第六章 精气血津液——人体可以流动的成分22

一、精气为何物22

二、血为何物23

三、津液为何24

四、精血津液统一于气24

第七章 脏腑——部位固定的人体器官26

一、藏象不是脏腑26

二、脏腑化生精气血津液28

三、奇恒之府非脏非腑30

四、脏腑是如何相互联系的31

五、藏象学说的价值32

六、七情致病的条件33

七、七情治病的技巧33

八、神与脏腑的微妙关系34

九、古代名医谈脏腑36

第八章 经络——人体器官组织之间的联系通路39

一、什么是经络39

二、如何证明经络的存在40

三、经络系统不仅存在于外周,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42

四、经络的作用43

五、为什么十二经气流注次序是从肺开始44

六、经络系统是个伟大的发现44

七、经络不仅仅指导疼痛性疾病的治疗45

八、经筋、皮部理论是经络学说不可忽视的部分47

九、针灸经络是中医中最精彩的部分47

十、手法当中有大学问47

十一、经络理论如何有效指导中药的应用48

第九章 病因——疾病产生的祸根50

一、病因有多少50

二、七情如何致病52

三、六淫与六气52

四、中医和西医病因分类的异同53

五、戾气是什么56

六、饮食如何致病57

七、痰饮、瘀血、结石是病因吗59

八、劳逸过度如何致病?61

九、虫兽金刃致病的特点62

十、疾病迟发63

十一、鬼神如何致病64

第十章 发病——疾病产生的原理66

一、病因和疾病之间有绝对的对应关系吗66

二、情绪病的根在哪里66

三、六淫病的病根在哪里69

四、“水土不服”是怎么回事70

五、复合因素是发病的主要机制71

六、饮食失宜发病的条件72

七、劳逸如何导致疾病73

八、“从化理论”的依据73

九、虫兽金刃致病74

十、病因和发病密不可分74

第十一章 诊断——发现与确定疾病75

一、诊法是中医诊病的关键75

二、四诊原理的灵活应用76

三、四诊注意事项77

四、中医诊断面临的困难有哪些82

五、西药对临床症状的干扰不能忽视83

六、回光返照如何识别84

七、“脉症从舍”的荒谬85

八、中医的双重诊断87

九、“证”就是证据88

十、“候”的含义90

十一、辨证体系之间没有优劣之分91

十二、“六经”提法值得商榷92

十三、灵活应用各种辨证方法94

第十二章 治则——恢复健康的原则97

一、治则和治法的区别97

二、治则正确为什么不同医家疗效不一样98

三、中医和西医的治疗原则有何差异100

四、如何掌握好治则和治法101

第十三章 方药——恢复健康的工具102

一、“四气五味”就是中药里的阴阳五行学说102

二、根据药效定药物性味是中药学理论的一个缺陷103

三、以唯成分论研究中药不是一个正确方向105

四、药材采收时节密切关乎中药的功效108

五、“耗子点头”不具备评价中药功效和安全性的资格108

六、中药是重复检验疗效可靠的药品109

七、中药有毒无毒110

八、传统中药理论的核心是什么111

九、要充分认识到中药的整体趋向性和功效性的统一112

十、药物的五味是如何起作用的113

十一、中药药物功效与身体特定状态密不可分114

十二、似懂非懂的“升降浮沉”115

十三、药材如何才能“药食两用”117

十四、药物归经研究中的乱象117

十五、方剂的君臣佐使118

十六、对药物七情配伍的曲解123

十七、“十八反、十九畏”质疑123

十八、什么是“水土不服”125

十九、同样疾病为什么不同地区用药会有很大差异125

二十、何谓道地药材126

二十一、药物作用与采收时间126

二十二、不同药物部位的作用差异126

二十三、药物煎煮的学问127

二十四、药物服用的讲究129

二十五、药物剂型的选择132

第十四章 非药物疗法——恢复健康手段134

一、饮食疗法134

二、食品分温凉136

三、胃肠外食积需要减食治疗139

四、炒焦的食品治伤食140

五、反季食品要少吃141

六、食物配伍有原则141

七、酒的使用要正确142

八、针刺疗法更高明144

九、穴位治病的原理147

十、时间针灸法148

十一、针刺治疗的最高境界149

十二、针刺手法是取得疗效的法宝150

十三、针刺选穴的学问151

十四、针灸穴位配伍152

十五、穴位针刺顺序对疗效的影响152

十六、如何让针灸疗效持久153

十七、如何看待纷繁的针灸方法154

十八、了解艾灸155

十九、穴位敷贴159

二十、天灸161

二十一、了解推拿161

二十二、情志疗法原理164

二十三、香熏治病原理168

二十四、环境疗法原理170

二十五、气功治病的秘密173

第十五章 养生与防病——不生病的学问178

一、养生的最终目的178

二、养生最重要的是什么179

三、如何养心180

四、衣食住行与养生182

五、气功与养生184

六、运动与养生184

七、饮食与养生184

八、睡眠与养生185

九、房事与养生186

十、养生从何时开始1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