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产科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493423.jpg)
- 磐濒雄一著;张方庆译;汤尔和校 著
- 出版社: 财团法人同仁会
- ISBN:
- 出版时间:1931
- 标注页数:681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7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产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妊娠生理及摄生1
第一章 妊娠之定义1
第二章 成熟期或破瓜期1
第一 月经1
第二 月经之生理的意义2
第三 排卵机能3
第四 排卵与月经之关系3
一 月经与排卵之原因关系4
二 月经与排卵之时期关系4
第三章 生殖细胞5
第一 精虫或精丝5
第二 卵子6
第四章 受精或受胎8
第一 受精卵之发育10
第二 受精卵之著床13
第五章 胎儿附属物14
第一 卵膜14
(1)脱落膜14
(2)脉络膜15
(3)羊膜16
第二 胎盘16
第三 脐带18
第四 羊水19
第六章 妊娠各月之胎儿20
第七章 成熟胎儿23
第一 缝及顖门23
第二 儿头诸径线及周围26
男女两性发生之原因27
第八章 子子宫内胎儿之体势29
第九章 胎儿之体位及体向30
第十章 胎儿之生理32
第一 胎儿血行32
第二 胎儿之呼吸作用34
第三 胎儿营养35
第十一章 妊娠时母体之变化36
第一 生殖器及其附近之变化36
第二 全身之变化42
第十二章 妊振之诊断47
第一 妊娠之徵候47
一 不确徵47
二 半确徵47
三 确徵48
第二 妊娠之生物化学的诊断法49
一 妊娠血清之Kobra毒血色素溶解反应诊断法49
二 由Meiostagmin反应之妊娠诊断法50
三 由Placetin反应之诊断法50
四 由Antitrypsin量之妊娠诊断法50
五 由特殊酵素证明之妊娠诊断法51
(1)Abderhalden氏妊娠诊断法51
甲 光学的血清诊断法51
乙 透析法52
(2)PaulLindig氏妊娠诊断法53
(3)木内氏妊娠诊断法54
甲 木内氏改良透析法54
乙 木内氏透析法55
丙 水内氏尿滤过法55
(4)K.Kottmann氏由胎盘Di-asorcym新妊娠诊断法55
第三 妊娠之类症辨别56
第四 初妊及经妊之诊断57
一 生殖器57
二 乳房59
三 腹部60
四 胎儿之先进部60
第五 妊娠时期之诊断60
一 由诊察上所见之法60
二 分娩豫定日算法65
第六 胎儿体位之诊断66
第七 胎儿生死之诊断66
第十三章 产科诊察法67
第一 问诊67
第二 现症68
甲 外诊68
一 乳房之检查69
二 腹部之诊查69
乙 内诊78
丙 双合诊79
第十四章 多胎妊娠79
双胎妊娠82
第十五章 妊娠之摄生88
第二编 分娩之生理及摄生90
第一章 分娩之定义90
分娩之种类90
第二章 产道91
甲 骨部产道91
第一 大骨盘92
第二 小骨盘92
一 骨盘入口或上口93
二 骨盘腔94
三 骨盘出口、下口、亦曰外口95
Hodge氏骨盘区分法96
第三 骨盘轴97
第四 骨盘倾斜97
第五 男女骨盘之差异99
第六 初生儿之骨盘及其发育99
第七 备有软部之小骨盘101
第八 生体之骨盘计测法102
一 骨盘外计测法102
二 骨盘内计测法113
乙 软部产道115
第三章 娩出力118
第一 阵痛118
第二 腹压121
第三 阴道及骨盘底之收缩122
第四 子宫内容之重量122
第四章 产痛122
第五 正规分娩之临床经过前驱期123
第一 开口期(第一期)123
第二 排出期或娩出期(第二期)126
第三 后产期(第三期)131
第六 分娩之持续136
第七章 分娩发作之原因138
第八章 分娩及于母体全身及胎儿之影响141
第一 分娩及于母体全身之影响141
第二 分娩及于胎儿之影响143
第九章 分娩之机械的作用或分娩机转148
第一 娩出力之软部产道形成并对于胎儿排出之作用148
第二 胎儿通过骨盘产道之状态154
第三 胎盘剥离及其排出状态161
第十章 分娩时胎儿之位置161
第十一章 各体位之诊断及其分娩之经过164
第一 后头位164
一 第一后头位164
二 第二后头位166
第二 前颅位(或前头位)167
第三 其他异常机转172
一 儿头之深在横位172
二 儿头及儿背之过剩廻转173
第四 反屈位174
一 颜面位174
a.第一颜面位181
b.第二颜面位182
c.异常机转184
二 前额位184
第五 骨盘端位186
一 第一臀位或尾骶位192
二 第二臀位或尾骶位193
三 异常机转194
第十二章 产牀诊断法196
第一 产妇诊察法196
第二 初生儿并附属物检诊法200
第三 分娩经过之记戴201
第十三章 正规分娩之摄生及处置法201
第一 分娩时消毒法202
一 手指消毒法202
二 产妇消毒法204
三 器械消毒法205
四 绷带材料消毒法205
第二 产妇处置法205
一 一般处置法205
二 分娩第一期处置法209
三 分娩第二期处置法210
A.会阴保护术211
B.肩胛娩出术217
C.脐带切断法220
四 分娩第三期处置法222
第三 分娩直后初生儿之处置227
一 初生儿第一生活机能227
二 分娩直后初生儿之处置229
第十四章 产妇之麻醉230
第十五章 多胎分娩及其处置法231
第一 双胎分娩之经过231
第二 双胎分娩之处置233
第三编 产褥之生理及摄生237
第一章 产褥之定义237
第二章 于产褥期之复旧机能237
第三章 泌乳机(乳汁分泌机能)244
第四章 产褥之临床经过249
第五章 产褥之诊断254
第六章 初生儿之状态255
第七章 产褥摄生及看护法264
第一 产褥妇摄生及看护法264
第二 初生儿之看护及营养法269
一 初生儿之看护269
二 初生儿之营养法271
第四编 妊娠病理理及疗法284
第一章 绪论284
第二章 由于妊妇全身变化之疾患284
第一 浮肿284
第二 静脉瘤及静脉炎285
第三 皮肤疾患285
第四 慢性呕吐及恶阻286
第五 流涎293
第六 齿痛及齿龈炎293
第三章 妊娠中之偶发疾患294
第一 霉毒296
第二 淋疾304
第三 肾脏疾患305
第四 心脏瓣膜病308
第五 妊娠脚气309
第六 肺结核312
第七 急性黄色肝脏萎缩症313
第八 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314
第九 妊娠神经炎316
第十 甲状状肿及Basedow氏病316
第十一 血液疾患317
第十二 糖尿病317
第十三 急性传染病318
第十四 蚓突炎及盲肠周围炎321
第四章 生殖器之异常及疾患321
第一 外阴及阴道之异常并疾患321
A.畸形321
B.疾患322
第二 子宫之异常及疾患323
A.畸形323
B.子宫位置异常328
C.妊娠子宫炎症340
D.妊娠子宫肿疡344
第三 子宫附属器异常351
第五章 子宫外妊娠353
第六章 卵之异常及疾患378
第一 脉络膜异常378
葡萄状鬼胎或胞状鬼胎378
第二 羊膜及羊水异常388
A.羊膜水肿或羊水过多症388
B.羊水过少症392
第三 脐带异常394
第四 胎盘异常399
一 畸形399
二 浮肿及炎症401
三 石灰沈着405
四 肿疡405
第七章 妊娠中胎儿死亡405
第八章 妊娠早期中绝410
第九章 妊妇及胎儿之重伤并妊妇外科疾患之手术427
第十章 妊娠期中生殖器出血428
第五编 分娩病理及疗法430
第一章 绪论430
第二章 娩出力之异常430
第一 阵痛异常430
一 阵痛微弱431
二 强剧阵痛438
三 痉挛性阵痛439
第二 腹压异常442
第三章 产道异常443
第一 软部产道之异常443
A.生殖器之先天性畸形443
B.子宫口闭锁并狭窄443
C.阴道及阴门狭窄445
D.生殖器并周围之肿疡446
第二 骨盘产道异常448
A.狭窄骨盘448
Ⅰ.形状无变化之狭窄骨盘451
Ⅱ.形状有异变之狭窄骨盘452
(1)扁平骨盘452
先天性耻骨联合有离缝之骨盘即分裂骨盘或Bonnet氏骨盘458
(2)横径狭窄骨盘458
(3)斜径狭窄骨盘463
(4)不整形狭窄骨盘465
狭窄骨盘之诊断465
狭窄骨盘之妊娠并分娩经过469
狭窄骨盘之豫后478
狭窄骨盘之疗法482
B.过广骨盘488
第四章 卵成分之异常489
第一 胎儿异常489
A.形态异常489
B.胎儿位置异常503
横位及斜位503
C.胎儿形势异常515
一 头位时之上肢下垂及脱出515
二 头位时之下肢下垂及脱出516
第二 脐带异常516
脐带之下垂及脱出516
第三 卵膜异常520
A.卵膜之过早破绽520
B.延滞破水521
第四 胎盘异常522
A.胎盘早期剥离522
一 正常位置之胎盘早期剥离523
二 病的位置之胎盘早期剥离即前置胎盘527
B.胎盘稽留540
第五章 分娩时产道损伤544
第一 软部产道损伤544
A.子宫损伤544
一 子宫破裂545
二 颈管裂疡552
B.阴道裂伤555
一 子宫及阴道壁之穿溃创伤555
二 阴道裂伤556
C.阴道及阴门血肿557
D.会阴破裂557
E.外阴部其他损伤562
第二 骨盘产道损伤562
骨盘关节损伤562
第六章 胎盘娩出直后之子宫弛缓症563
第七章 子宫内翻症571
第八章 分娩时出血与急性贫血574
第九章 子癎(急癎或妊癎)578
第十章 分娩时母体之死亡595
附屍体分娩595
第十一章 分娩中胎儿之早期呼吸及死亡并初生儿假死596
第六编 产褥之病理及疗法606
第一章 绪论606
第二章 产褥性创传染606
第一 沿革及定义606
第二 病因总论608
第三 病因各论609
第四 产褥性创伤疾患各论613
甲 产褥性创伤中毒613
乙 产褥性创伤传染616
A.局部性(轻症)败血性创伤传染617
一 产褥性外阴炎及阴道炎617
二 产褥败血性子宫内膜实质炎618
三 子宫周围炎(骨盘结缔织炎或骨盘蜂窝织炎)620
四 子宫外膜炎或骨盘腹膜炎624
五 败血性血塞静脉炎或白股肿625
B.全身性(重症)败血性创伤传染627
一 产褥泛发性腹膜炎628
二 产褥败血症630
三 产褥脓毒症632
四 产褥溃疡性心脏内膜炎635
重症产褥热之疗法635
甲 产褥性丹毒640
乙 产褥性破伤风641
丙 产褥性实扶的里642
丁 产褥期淋毒性疾患642
第三章 生殖器异常及附近脏器之疾患643
第一 发于产褥期之生殖器异常643
一 生殖器复旧不全643
二 产褥期子宫变化645
三 产褥期子宫肿疡646
四 产褥期生殖器出血646
五 产褥性子宫萎缩649
第二 发于产褥期之泌尿器疾患649
一 排尿之机械障碍649
二 膀胱炎650
第三 产褥期积粪症650
第四 产褥期下肢疾患651
一 下肢之良性(无菌性)静脉血塞651
二 下肢神经痛并不全麻痹652
第四章 乳房疾患653
第一 机能障碍653
第二 乳嘴破裂654
第三 乳腺炎655
第五章 产褥期偶发疾患657
第一 产褥性猩红热657
第二 肺动脉栓塞657
第三 产褥性精神病658
附录660
初生儿疾患及其疗法660
第一 肺萎缩660
第二 鵞口疮660
第三 亚布答662
第四 湿烂或摩擦疹662
第五 初生儿脓漏眼663
第六 初生儿败血性传染664
第七 初生儿丹毒667
第八 初生儿牙关紧急及破伤风667
第九 初生儿乳腺炎669
第十 脐出血670
第十一 脐歇尔尼亚671
第十二 头盖血肿672
第十三 胸锁乳突肌血肿674
第十四 末梢神经麻痹674
第十五 初生儿黄疸674
第十六 初生儿黑吐病675
第十七 急性脂肪变性症676
第十八 急性血色素尿症677
第十九 初生儿消化不良症677
第二十 初生儿脚气679
第二十一 初生儿巩硬症679
第二十二 先天性鱼鳞癣680
第二十三 初生儿天疱疮680
第二十四 初生儿甲状腺肿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