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罗山县志 1986-200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罗山县志 1986-2003
  • 罗山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753483481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904页
  • 文件大小:437MB
  • 文件页数:973页
  • 主题词:罗山县-地方志-1986~2003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罗山县志 1986-200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述1

大事记9

第一篇 政区37

第一章 建置 区划37

第一节 位置37

第二节 建置37

第三节 区划38

第二章 城镇 村落39

第一节 县城39

第二节 集镇41

第三节 村落43

第二篇 自然环境45

第一章 地质 地貌45

第一节 地质45

第二节 地形46

第三节 山脉47

第四节 河流47

第二章 气候48

第一节 四季气候49

第二节 主要气象要素49

第三章 土壤51

第一节 类型与分布52

第二节 肥力52

第三节 生产性状52

第四节 土壤利用区划53

第四章 资源56

第一节 土地56

第二节 矿产56

第三节 水57

第四节 植物60

第五节 野生动物62

第五章 自然灾害63

第一节 灾害种类63

第二节 主要灾害事件64

第三篇 民情 民俗67

第一章 人口67

第一节 人口总量与分布67

第二节 人口构成68

第三节 人口流动70

第二章 姓氏71

第一节 姓氏结构71

第二节 起源于罗山的姓氏74

第三章 民族 宗教75

第一节 民族75

第二节 宗教75

第四章 婚姻 家庭75

第一节 婚姻75

第二节 家庭76

第五章 风俗76

第一节 生活习俗76

第二节 礼仪78

第三节 农商习俗80

第四节 节日80

第六章 方言82

第一节 语音82

第二节 词汇85

第三节 语法88

第七章 居民生活89

第一节 城镇居民生活89

第二节 农村居民生活90

第八章 地方名吃92

第一节 大肠汤92

第二节 九里麻糖93

第三节 腊肉93

第四篇 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95

第一章 土地与矿产资源管理95

第一节 土地利用与保护95

第二节 地籍管理97

第三节 建设用地管理100

第四节 土地监察103

第五节 土地使用制度105

第六节 矿产资源管理106

第七节 管理机构107

第二章 水资源管理107

第一节 权属管理107

第二节 用水管理108

第三节 管理机构108

第三章 动植物保护109

第一节 森林防火109

第二节 林木病虫害防治109

第三节 森林资源管理110

第四节 动物保护111

第四章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1

第一节 位置 面积111

第二节 资源111

第三节 科研112

第四节 基础设施建设114

第五节 生态旅游开发114

第六节 管理114

第五章 环境治理115

第一节 环境状况115

第二节 污染防治117

第三节 生态建设118

第四节 水土保持119

第五节 环境管理120

第五篇 基础建设123

第一章 城乡建设123

第一节 县城建设123

第二节 乡村建设129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与开发130

第四节 建筑133

第五节 管理机构137

第二章 交通139

第一节 公路建设139

第二节 铁路建设140

第三节 桥梁建设141

第四节 公路养护143

第五节 运输143

第六节 交通管理146

第七节 管理机构148

第三章 邮政148

第一节 邮路148

第二节 邮政业务149

第三节 邮政设施建设152

第四节 管理153

第四章 电信154

第一节 固定电话154

第二节 电报162

第三节 移动通信163

第四节 无线寻呼164

第五节 互联网164

第六节 管理机构165

第五章 水利166

第一节 水利工程建设166

第二节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172

第三节 河道治理176

第四节 灌溉管理178

第五节 防汛抗旱179

第六节 管理机构180

第六章 电力181

第一节 设施建设181

第二节 供用电185

第三节 管理188

第六篇 经济领域改革191

第一章 宏观调控制度改革191

第一节 计划 投资191

第二节 财政管理制度192

第三节 税务192

第四节 金融193

第二章 农村经济领域改革193

第一节 土地使用制度193

第二节 山林权属194

第三节 经营机制195

第四节 农村服务体系建设195

第五节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196

第六节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198

第三章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198

第一节 产权制度199

第二节 经营机制200

第三节 企业管理制度200

第四节 用工制度200

第四章 流通领域改革201

第一节 商业201

第二节 烟草201

第三节 盐业202

第四节 石油202

第五节 粮油202

第六节 物资203

第七节 外贸203

第八节 供销204

第七篇 农业205

第一章 农业结构调整与开发205

第一节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207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207

第三节 扶贫开发209

第四节 农村能源开发211

第五节 管理机构212

第二章 种植业212

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212

第二节 粮食作物215

第三节 经济作物217

第四节 种子218

第五节 农作物保护220

第六节 栽培技术221

第七节 管理机构223

第三章 林业223

第一节 林业资源223

第二节 产业结构224

第三节 林业生产225

第四节 管理机构和队伍228

第五节 林业企业选介228

第四章 畜牧业229

第一节 畜牧生产229

第二节 疫病防治231

第三节 畜禽管理232

第四节 养殖场选介233

第五章 渔业234

第一节 水产养殖234

第二节 渔业保护235

第三节 管理机构236

第四节 养殖场选介236

第六章 特色产业237

第一节 茶叶237

第二节 烟叶241

第三节 板栗242

第四节 香菇243

第五节 蔬菜244

第六节 莲子245

第七节 黄桃246

第七章 农业机具246

第一节 传统农业工具247

第二节 农业机械248

第三节 农机推广254

第四节 农机管理254

第八篇 乡镇企业257

第一章 农业企业257

第一节 种植业企业257

第二节 养殖业企业259

第二章 工业 建筑业260

第一节 矿产建材业260

第二节 粮油加工业261

第三节 造纸业 印刷业261

第四节 食品工业262

第五节 板材生产业262

第六节 其他企业263

第七节 建筑业263

第三章 运输业 商业服务业263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业264

第二节 商业 服务业264

第四章 管理265

第一节 管理部门265

第二节 管理方式265

第九篇 工业268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268

第一节 所有制产值结构268

第二节 国有工业269

第三节 县属集体工业270

第四节 乡镇工业271

第二章 采矿业 建材业272

第一节 金属矿开采272

第二节 非金属矿开采加工273

第三节 建筑材料生产274

第四节 企业选介275

第三章 机械276

第一节 机器、锅炉生产276

第二节 零配件生产277

第三节 圆钉生产278

第四节 企业选介278

第四章 轻工 纺织279

第一节 纺织 服装 针织 皮革280

第二节 造纸 印刷 包装281

第三节 陶瓷282

第四节 木材加工 家具 烟花爆竹282

第五节 企业选介283

第五章 化工 制药286

第一节 化肥 农药286

第二节 日用化工286

第三节 医药287

第四节 企业选介287

第六章 食品工业288

第一节 酿造288

第二节 食品加工289

第三节 企业选介289

第七章 粮油、饲料加工290

第一节 粮油加工290

第二节 饲料生产291

第十篇 贸易 服务293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293

第一节 各所有制贸易额293

第二节 国有商贸系统贸易294

第三节 集体商贸企业贸易302

第四节 个体及其他商贸企业贸易303

第二章 市场建设304

第一节 县城市场建设304

第二节 农村市场建设305

第三节 市场选介305

第三章 商品经营308

第一节 粮食经营308

第二节 农副产品经营310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312

第四节 工业用品经营314

第五节 日用品经营314

第六节 烟草、食盐经营315

第七节 建材、煤炭、石油经营315

第八节 药品经营316

第九节 废旧金属和烟花爆竹经营317

第四章 服务业318

第一节 餐饮住宿业318

第二节 休闲娱乐业320

第三节 洁美服务业320

第四节 修理业321

第五节 文印业321

第十一篇 劳务输出323

第一章 国内劳务输出323

第一节 劳务输出方式323

第二节 劳务输出人数及结构324

第三节 分布与职业324

第四节 经济收入324

第五节 劳务服务325

第二章 国外劳务输出325

第一节 外派劳务分布与收益325

第二节 外派劳务输出服务325

第三章 外出务工人员选介326

第十二篇 旅游业329

第一章 旅游资源329

第一节 灵山风景名胜区329

第二节 革命纪念地333

第三节 古迹、古遗址334

第四节 其他景点335

第二章 开发建设336

第一节 规划建设336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337

第三节 景点建设338

第三章 服务管理338

第一节 管理机构339

第二节 旅游宣传339

第三节 旅游商品及市场开发339

第四章 游客状况340

第一节 灵山风景区游客状况340

第二节 何家冲游客状况341

第三节 其他景点游客状况341

第十三篇 金融343

第一章 金融管理343

第一节 货币管理343

第二节 资金管理344

第三节 金融监管与服务347

第四节 金银管理348

第五节 管理机构349

第二章 工商银行业务349

第一节 存款、贷款业务349

第二节 其他业务351

第三节 经营管理351

第三章 农业银行业务352

第一节 存款352

第二节 贷款354

第三节 其他业务356

第四节 经营管理357

第四章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358

第一节 粮、棉、油收购贷款及粮食储备贷款358

第二节 农业开发性贷款358

第五章 建设银行业务359

第一节 存款359

第二节 贷款360

第三节 其他业务362

第六章 中国银行业务362

第一节 存款、贷款业务362

第二节 其他业务363

第三节 经营管理364

第七章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业务364

第一节 存款、贷款业务364

第二节 管理体制366

第八章 邮政储蓄366

第一节 网点建设367

第二节 存款367

第三节 其他业务367

第四节 内部管理368

第九章 人身保险368

第一节 人寿保险369

第二节 意外伤害保险372

第三节 健康保险374

第十章 财产保险375

第一节 基本财产保险375

第二节 责任保险378

第三节 农业保险379

第四节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381

第十四篇 财政 税务383

第一章 财政383

第一节 预算内财政收支383

第二节 预算外财政收支385

第三节 财政管理387

第二章 税收389

第一节 工商税收389

第二节 农业税收392

第三节 国家税收393

第四节 地方税收397

第十五篇 计划 统计 审计401

第一章 计划401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发展计划401

第二节 社会事业发展计划402

第三节 物资调控403

第四节 项目管理404

第五节 招商引资408

第六节 管理机构408

第二章 统计409

第一节 社会统计409

第二节 抽样调查410

第三节 大型普查411

第四节 机构设置412

第三章 审计412

第一节 政府审计412

第二节 内部审计413

第三节 社会审计413

第十六篇 工商 物价 质监 国资管理415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415

第一节 国有、集体企业管理415

第二节 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管理416

第三节 市场管理420

第四节 合同、商标、广告管理421

第五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423

第六节 经济检查425

第七节 管理机构426

第二章 物价管理426

第一节 价格管理426

第二节 物价水平431

第三节 管理机构434

第三章 质量技术监督434

第一节 质量监督管理434

第二节 计量管理435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436

第四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437

第五节 管理机构437

第四章 国有资产管理438

第一节 产权登记438

第二节 资产评估439

第三节 产权交易439

第四节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440

第十七篇 政治体制改革441

第一章 民主政治建设441

第一节 政权民主建设441

第二节 企业民主建设441

第三节 村(居)民自治442

第二章 依法行政442

第一节 行政执法建章立制442

第二节 行政复议和应诉443

第三节 行政执法监督检查443

第四节 法律法规培训443

第三章 党政系统改革444

第一节 机构改革444

第二节 用人制度446

第三节 工资制度447

第四章 事业单位改革447

第一节 管理体制447

第二节 用人制度448

第三节 分配制度449

第十八篇 共产党451

第一章 中共罗山县地方组织451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451

第二节 组织机构453

第三节 县委会议456

第四节 重要决策456

第二章 各项工作459

第一节 党风廉政建设460

第二节 组织465

第三节 党员干部教育469

第四节 宣传471

第五节 统一战线474

第六节 政法协调475

第七节 政策研究476

第八节 督察与信息476

第九节 老干部工作477

第十九篇 人民代表大会481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481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481

第二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484

第二章 组织机构484

第一节 县级组织机构484

第二节 乡镇级组织机构485

第三章 履行职权485

第一节 决定权和任免权486

第二节 监督权489

第三节 办理议案和建议490

第二十篇 人民政府493

第一章 政府组成493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493

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495

第二章 施政方式495

第一节 会议制度495

第二节 目标管理496

第三节 决策制度496

第四节 依法行政497

第五节 行政监督497

第六节 公文审批497

第七节 作风纪律498

第八节 督察督办498

第三章 县政府常务会议498

第四章 历届政府工作目标及措施505

第二十一篇 人民政协509

第一章 组织机构509

第一节 委员会509

第二节 内设机构510

第二章 政治协商510

第三章 民主监督511

第一节 委员视察、督查512

第二节 民主评议512

第三节 日常监督512

第四章 参政议政513

第一节 建议案513

第二节 提案513

第三节 组织专题调研513

第四节 反映社情民意514

第五章 其他重要活动514

第六章 文史资料编纂515

第二十二篇 社会团体517

第一章 总工会517

第一节 工会代表大会517

第二节 组织建设517

第三节 民主管理518

第四节 送温暖工程518

第五节 女职工工作518

第六节 农民工工作519

第七节 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519

第八节 组织劳动竞赛519

第二章 共青团520

第一节 组织建设520

第二节 团代会521

第三节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521

第四节 希望工程工作521

第五节 少先队工作521

第六节 青年工人工作522

第七节 青年农民工作522

第八节 劳务输出工作522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523

第一节 组织建设523

第二节 妇女代表大会523

第三节 妇女思想政治工作524

第四节 妇女维权524

第五节 农村妇女工作525

第六节 城镇妇女工作525

第七节 儿童工作526

第四章 工商业联合会526

第一节 工商联组织及其代表大会526

第二节 工商联工作527

第五章 科学技术协会527

第一节 组织建设527

第二节 科普活动528

第三节 科技队伍530

第六章 归国华侨联合会531

第一节 掌握侨情、凝聚侨心531

第二节 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531

第三节 归侨侨眷参政议政531

第七章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532

第一节 组织机构532

第二节 主要活动532

第八章 残疾人联合会532

第一节 康复工作532

第二节 残疾人教育533

第三节 劳动就业533

第四节 社会保障533

第五节 助残帮扶534

第九章 其他社会团体534

第一节 老年诗词研究会534

第二节 消费者协会534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535

第二十三篇 行政社会事务537

第一章 人事537

第一节 机构编制管理537

第二节 干部管理538

第三节 人才管理542

第四节 工资制度547

第五节 机构设置549

第二章 劳动549

第一节 劳动就业549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551

第三节 劳动保护551

第四节 管理机构552

第三章 社会保障552

第一节 失业保险553

第二节 医疗保险553

第三节 社会养老554

第四节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55

第五节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555

第六节 城镇干部职工住房制度556

第四章 民政557

第一节 基层自治组织和社区建设557

第二节 社会事务管理559

第三节 救灾救济561

第四节 社会福利562

第五节 优抚安置563

第六节 移民工作566

第七节 管理机构567

第五章 计划生育567

第一节 计划生育政策567

第二节 生育状况569

第三节 宣传教育570

第四节 计划生育管理570

第六章 民族、宗教、侨务管理572

第一节 民族事务管理572

第二节 宗教事务管理573

第三节 侨务管理573

第七章 信访574

第一节 制度建设574

第二节 接访与办信工作574

第三节 办案工作575

第二十四篇 司法577

第一章 公安577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577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579

第三节 安全保卫580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581

第五节 治安管理586

第六节 户政管理591

第七节 出入境管理592

第八节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594

第九节 消防598

第十节 看守所管理599

第十一节 信息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管理600

第十二节 控告申诉600

第二章 检察601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602

第二节 刑事检察602

第三节 渎职侵权检察604

第四节 控告申诉举报赔偿检察605

第五节 监所检察606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607

第七节 反贪污贿赂608

第八节 检察技术610

第三章 审判610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610

第二节 刑事审判611

第三节 民事审判613

第四节 经济审判615

第五节 行政审判616

第六节 信访 立案617

第七节 监督与执行617

第八节 司法技术鉴定619

第四章 司法行政620

第一节 机构620

第二节 普法依法治理621

第三节 民事调解622

第四节 律师事务623

第五节 公证623

第六节 法律援助与司法鉴定624

第七节 监狱管理625

第二十五篇 武装627

第一章 军事627

第一节 军事机构627

第二节 兵役627

第三节 民兵628

第四节 国防教育630

第五节 驻军630

第二章 武装警察部队631

第一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信阳支队罗山县中队631

第二节 驻监狱武装632

第三节 消防大队633

第二十六篇 教育 体育637

第一章 办学条件637

第一节 校园校舍637

第二节 教学设备638

第二章 教师队伍639

第一节 用人制度639

第二节 队伍结构640

第三节 业务培训641

第四节 职称与资格642

第三章 学前教育642

第一节 幼儿园、学前班与学生642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643

第三节 保育与教育643

第四节 学校选介643

第四章 义务教育644

第一节 学校与学生644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645

第三节 学校选介647

第五章 高中教育648

第一节 学校与学生649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649

第三节 学校选介650

第六章 教学651

第一节 教学观念651

第二节 教学基本功652

第三节 教学研究652

第七章 特殊教育653

第一节 学校与学生653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654

第八章 职业教育654

第一节 学历教育654

第二节 短期培训655

第三节 学校选介658

第九章 成人教育659

第一节 扫盲659

第二节 实用技术培训660

第十章 高招中招工作660

第一节 招生机构661

第二节 招生制度661

第三节 输送新生情况661

第十一章 教育管理662

第一节 管理体制662

第二节 学校管理663

第三节 教师管理664

第四节 学生管理664

第五节 经费管理665

第十二章 体育666

第一节 群众体育666

第二节 学校体育667

第三节 竞技体育668

第二十七篇 自然科学技术669

第一章 科技活动669

第一节 科普活动669

第二节 科技培训670

第三节 科技服务670

第二章 科研成果671

第一节 农业科研672

第二节 工业科研675

第三节 医疗科研676

第四节 电子科研676

第五节 专利677

第三章 科技管理678

第一节 管理体制678

第二节 科研经费投入机制682

第二十八篇 文化683

第一章 文学艺术及群众文化683

第一节 文学683

第二节 艺术688

第三节 罗山画家群692

第四节 皮影戏697

第五节 群众文化698

第六节 文化市场及管理700

第七节 管理机构701

第二章 文物702

第一节 文物保护702

第二节 文物发掘706

第三章 广播电视708

第一节 广播708

第二节 电视714

第三节 广播电视管理722

第四章 史志724

第一节 党史724

第二节 地方志725

第五章 图书 档案727

第一节 图书727

第二节 档案729

第二十九篇 医疗卫生733

第一章 医疗机构及队伍733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医疗机构733

第二节 村级卫生组织734

第三节 医疗队伍734

第四节 医疗机构选介736

第二章 医疗设施及专业738

第一节 医疗设施738

第二节 医疗专业739

第三章 疾病预防 卫生保健741

第一节 预防接种741

第二节 食品卫生742

第三节 劳动卫生744

第四节 饮水卫生745

第五节 学校卫生745

第六节 射线卫生746

第七节 化妆品卫生747

第八节 公共场所卫生747

第九节 医疗机构消毒监测747

第十节 癌症及生命统计登记748

第四章 地方病、传染病防治750

第一节 地方病750

第二节 传染病751

第五章 医政管理754

第一节 医政管理机构754

第二节 医师、护士执业管理755

第三节 其他管理755

第六章 药品监管756

第一节 管理机构756

第二节 市场管理756

第三节 药品检验756

第三十篇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757

第一章 文明县城建设757

第一节 城市创“三优”758

第二节 创建文明社区758

第二章 文明行业建设759

第一节 文明系统创建759

第二节 文明单位创建760

第三章 文明村镇建设760

第一节 文明集镇创建760

第二节 文明村户创建761

第三节 文明村选介762

第四章 思想道德建设762

第一节 思想建设活动763

第二节 道德建设活动763

第五章 文明单位名录764

第一节 省部级以上文明单位764

第二节 地市级文明单位764

第三十一篇 人物767

第一章 传略767

第二章 简介770

第三章 名表795

第三十二篇 乡镇概况819

城关镇819

竹竿镇820

东铺乡821

尤店乡823

高店乡825

楠杆镇827

子路镇828

青山镇830

朱堂乡832

涩港镇833

铁铺乡836

彭新镇838

店乡840

定远乡841

周党镇843

潘新镇845

莽张乡847

庙仙乡848

龙山乡850

附录853

一、重要文献辑存853

二、罗山史话878

三、前志补遗885

四、前志勘误886

索引887

后记8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