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医学实验教程 基础医学“器官-系统“教学实验操作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医学实验教程 基础医学“器官-系统“教学实验操作技术
  • 栾希英,金昌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91643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基础医学-实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医学实验教程 基础医学“器官-系统“教学实验操作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篇1

第一章 形态实验学基本技术1

第一节 形态实验学制片技术1

一、组织的取材和固定1

二、石蜡包埋法4

三、石蜡切片法5

四、冰冻切片法7

五、血液涂片法8

第二节 形态实验学染色方法10

一、苏木素-伊红染色10

二、过碘酸-雪夫反应13

三、Feulgen反应显示DNA14

四、钙-钴法显示碱性磷酸酶15

五、脂肪染色16

第三节 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18

一、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技术18

二、免疫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21

三、亲和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23

第四节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组织切片的观察方法24

第五节 病理大体标本的观察方法27

第二章 病原生物学实验常用技术方法29

第一节 培养基的制备29

一、肉汤培养基29

二、普通琼脂培养基29

三、血液琼脂培养基30

第二节 细菌分离培养31

一、平板培养基接种的分离培养法31

二、斜面培养基接种的纯培养法32

三、液体培养基移种技术33

四、高层培养基穿刺接种法33

第三节 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34

第四节 染色方法35

一、革兰氏染色35

二、鞭毛染色37

三、抗酸染色38

四、细菌荚膜染色法39

第三章 机能学实验常用基本技能41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种类与选择41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41

二、实验动物的选择42

三、实验动物的保护43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品系44

一、按遗传学特性分类44

二、按微生物特征分类45

第三节 常用动物实验操作技术46

一、实验动物的编号、捉拿和固定46

二、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与方法48

三、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50

四、实验动物的取血方法52

五、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53

六、机能学实验常用的手术操作技术54

第四节 机能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其使用57

一、换能器57

二、BL-420生物机能学实验系统58

三、动物实验常用手术器械与使用方法61

第四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64

第一节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及蛋白质的定量分析64

一、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64

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65

第二节 蛋白质等电点、变性和沉淀反应67

一、蛋白质等电点测定67

二、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反应68

第三节 组织核酸的提取和组分鉴定70

一、组织核酸的提取70

二、核酸水解及组分鉴定71

第四节 酶的特异性、影响酶作用的因素72

一、酶的特异性72

二、影响酶作用的因素73

三、米氏常数的测定75

第五节 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及辅酶的作用77

一、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其抑制77

二、乳酸脱氢酶及其辅酶的作用78

第六节 质粒的提取及酶切鉴定80

第七节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82

第八节 克隆化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85

整合篇87

第五章 常见病原生物的主要生物学特征87

第一节 线虫87

一、似蚓蛔线虫87

二、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88

三、蠕形住肠线虫89

四、毛首鞭形线虫90

五、旋毛形线虫90

第二节 吸虫91

一、华支睾吸虫91

二、布氏姜片吸虫92

三、卫氏并殖吸虫92

四、日本裂体吸虫93

第三节 绦虫94

一、链状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94

二、细粒棘球绦虫95

第四节 原虫96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96

二、阴道毛滴虫97

三、蓝氏贾第鞭毛虫97

四、刚地弓形虫97

五、间日疟原虫98

第五节 细菌99

一、霍乱弧菌、结核分枝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的形态特征99

二、厌氧菌: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102

三、螺旋体(Spirochaeta)104

第六节 真菌和病毒105

一、致病性真菌105

二、病毒包涵体106

第六章 免疫系统功能与相关疾病108

第一节 免疫器官的观察108

一、家兔免疫器官的观察108

二、人淋巴结、胸腺、脾的观察109

三、人阑尾、回肠集合淋巴小结的观察111

四、淋巴瘤(lymphoma)112

第二节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113

一、抗“O”抗体的制备114

二、抗“H”抗体的制备114

三、兔抗绵羊红细胞抗体(溶血素)的制备115

四、兔抗人血清抗体的制备115

第三节 抗原-抗体的相互检测116

一、凝集反应116

二、沉淀反应119

三、免疫标记技术123

第四节 抗体在补体活化中的作用127

一、补体溶血实验127

二、补体杀菌实验128

第五节 吞噬细胞功能检测129

一、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大吞噬)129

二、中性粒细胞吞噬葡萄球菌实验(体外法)130

第六节 T细胞功能检测(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131

第七节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133

第七章 血液系统及相关疾病135

第一节 血细胞的形态观察135

第二节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36

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137

第四节 肝素的抗凝血作用139

第五节 DIC模型的复制及治疗141

第八章 心血管调节及心血管系统疾病144

第一节 动脉及心脏壁的结构144

第二节 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形态学特点146

第三节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147

第四节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149

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151

第六节 高钾血症病理模型的复制及治疗153

第七节 药物的抗心律失常实验155

第八节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156

第九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血压的影响159

第十节 急性右心衰竭模型的复制及治疗161

第十一节 药物对家兔心室内压的影响163

第九章 呼吸运动调节及呼吸系统疾病165

第一节 呼吸道165

第二节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形态学特点166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168

第四节 可待因的镇咳作用169

第十章 消化管功能调节与消化管疾病171

第一节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171

第二节 胃及小肠的消化功能结构基础172

第三节 消化管常见疾病的形态学特点173

第四节 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175

第五节 胃肠运动的观察177

第六节 硫酸镁对小鼠的导泻作用179

第十一章 肝代谢及肝疾病181

第一节 肝181

第二节 肝常见疾病的形态学特点182

第三节 饱食、饥饿对家兔血糖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184

第四节 肝脂肪酸β-氧化184

第五节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及尿素生成测定186

一、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186

二、尿素的生成187

第六节 血氨升高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188

第十二章 肾功能与肾疾病191

第一节 肾191

第二节 常见肾疾病的形态学特点192

第三节 运动对尿中乳酸含量的影响194

第四节 尿淀粉酶活性测定与血清尿素氮的测定195

一、Winslow氏法测定尿淀粉酶的活性195

二、血清尿素氮的测定196

第五节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197

第六节 呋塞米的利尿作用198

第七节 家兔急性肾衰竭201

第八节 正常和肾衰竭家兔酚磺酞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203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及功能分析206

第一节 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206

第二节 神经系统常见感染性疾病207

第三节 不同刺激及药物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208

一、骨骼肌收缩的组织结构208

二、骨骼肌收缩功能的调节208

第四节 神经干传导速度的测定212

第五节 反射弧的分析214

一、反射弧的组成214

二、反射时的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215

第六节 敌敌畏中毒对传出神经系统的影响217

第十四章 内分泌基础及相关疾病220

第一节 胰腺、甲状腺、肾上腺、垂体220

第二节 甲状腺常见疾病的形态学特点222

第三节 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223

第四节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复制225

第五节 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及解救226

第十五章 生殖基础及相关疾病227

第一节 睾丸、卵巢、子宫227

第二节 早期胚胎观察230

第三节 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形态学特点231

能力拓展篇233

第十六章 肿瘤细胞接种实验233

第一节 肿瘤细胞的接种实验233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检测234

第三节 NK细胞的活性测定235

一、放射性核素的释放法235

二、乳酸脱氢酶的释放法236

第十七章 组织的损伤与修复238

第一节 骨的结构及骨折的愈合238

一、骨与软骨的结构238

二、骨折愈合的观察239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皮肤创伤的愈合实验240

第十八章 不同类型缺氧模型的复制及治疗242

第一节 几种类型的缺氧242

第二节 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244

一、机体代谢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244

二、种属、年龄和神经系统功能状况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247

第十九章 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复制及治疗249

第一节 正常家兔肠系膜微循环的观察249

第二节 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复制250

第三节 输血及药物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252

第二十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254

第一节 微循环基础:动物各部位微循环的观察254

第二节 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复制与治疗256

第三节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复制与治疗259

第二十一章 感觉器官及其功能的调节261

第一节 眼、耳及皮肤的结构261

第二节 感觉器官功能的检测264

一、视敏度的测定264

二、视野的测定265

三、视觉的调节反射和瞳孔的对光反射267

四、声音的传导途径268

第三节 药物对家兔瞳孔的影响269

第二十二章 科研设计基本思路及基本知识271

第一节 生物医学研究概述271

一、科学研究的类型271

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272

第二节 生物医学科研选题273

一、选题原则273

二、选题方法274

第三节 科研设计275

一、科研设计三大要素275

二、科研设计的原则276

第四节 实验实施279

一、预实验279

二、实验记录279

第五节 资料整理与统计学处理280

一、实验资料的类型280

二、统计方法的选择280

三、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280

第六节 论文撰写281

第二十三章 处方学及药物剂型284

第一节 处方学284

一、处方的意义284

二、处方的颜色284

三、处方的类型284

四、处方的内容285

五、处方的开写规则及注意事项285

第二节 药物制剂与剂型286

第三节 药品管理的基本知识287

一、药典和药品管理法287

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287

第四节 特殊药品管理知识287

一、麻醉药品的管理287

二、精神药品的管理288

三、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288

四、放射性药品的管理288

五、兴奋剂的管理288

附录1:常用溶液的配制290

一、常用储存液的配制290

二、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291

三、Tris缓冲液的配制293

四、枸橼酸盐缓冲液的配制293

五、Hank’s液的配制294

六、常用生理溶液的配制294

附录2:Tris-甘氨酸SDS聚丙烦酰胺电泳凝胶的配制296

参考文献298

彩图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