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思维及方法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新思维及方法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4514185.jpg)
- 王浩程,冯志友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978751804790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创造性思维-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新思维及方法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创新及创新文化1
1.1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1
1.1.1认识事物及新事物1
1.1.2事物的发展变化3
1.1.3新旧事物的循环更迭5
1.2创新的概念及特征7
1.2.1创新的概念7
1.2.2创新的特征9
1.3创新文化的时代使命10
1.3.1创新文化10
1.3.2供给侧改革与创新12
1.3.3《中国制造2025》与创新13
1.3.4“一带一路”与创新15
1.3.5“新工科”工程教育与创新16
1.4华夏文明的创新历史17
1.4.1工程技术的创新历史18
1.4.2工程技术的创新实例19
分析思考题21
第2章 认识创新思维23
2.1思维概述23
2.1.1行始于思,行成于思23
2.1.2将“思”上升到理性——思维24
2.1.3强化自我意识——思维上升27
2.1.4思维方法30
2.2创新思维31
2.2.1创新思维的本质31
2.2.2创新思维的特征33
2.3唯物辩证法下的创新思维方法35
2.3.1多维度思维35
2.3.2系统观思维37
2.3.3集成思维38
2.3.4大数据思维41
2.4如何产生创新思维43
分析思考题44
第3章 把握创新思维45
3.1创新思维的形式45
3.1.1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45
3.1.2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49
3.1.3灵感思维49
3.1.4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50
3.1.5联想思维52
3.1.6直觉思维53
3.1.7侧向思维53
3.1.8逆向思维55
3.2创新思维的障碍56
3.2.1思维定势57
3.2.2惯性思维58
3.2.3迷信权威60
3.2.4从众心理60
分析思考题60
第4章 创造技法62
4.1关于方法62
4.1.1方法的含义62
4.1.2方法的来源63
4.2创造技法65
4.2.1智力激励法65
4.2.2形态分析法67
4.2.3列举法68
4.2.4类比法70
4.2.5综摄法72
4.2.6组合法74
4.2.7设问法77
分析思考题79
第5章 技术创新80
5.1工程概述80
5.1.1工程的定义80
5.1.2工程人才与工程教育81
5.1.3工程系统84
5.1.4工程伦理85
5.2工程与科学、技术、产业的关系88
5.2.1概念描述88
5.2.2辩证关系89
5.3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内涵91
5.3.1技术创新的概念91
5.3.2技术创新的内涵94
分析思考题95
第6章TRIZ创新方法基础97
6.1技术创新的理论指导97
6.2发明问题的含义99
6.3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101
6.3.1 TRIZ的含义及来源101
6.3.2 TRIZ发明的五个等级102
6.3.3 TRIZ的用途103
6.3.4 TRIZ的主要内容106
6.3.5 TR I Z的几个重要概念108
分析思考题109
第7章 最终理想解110
7.1理想化——思维的本能110
7.1.1理想化的概念110
7.1.2理想化的作用111
7.2 TRIZ中的理想化113
7.3理想化水平——理想度115
7.4最终理想解116
分析思考题118
第8章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119
8.1演变和进化119
8.2技术系统进化的S曲线121
8.2.1产品的进化规律121
8.2.2产品进化的四个阶段123
8.2.3产品进化成熟度预测125
8.3技术系统进化法则126
8.3.1系统完备性法则127
8.3.2能量传递法则128
8.3.3提高理想度法则128
8.3.4动态性进化法则129
8.3.5子系统不均衡性法则131
8.3.6协调性法则131
8.3.7向微观级进化法则132
8.3.8向超系统进化法则132
8.4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用途134
8.4.1产生市场需求134
8.4.2进行技术预测134
8.4.3研发新技术134
8.4.4促进专利形成135
8.4.5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135
分析思考题135
第9章 功能分析136
9.1功能的概念136
9.1.1产品和技术系统136
9.1.2功能的含义137
9.2技术系统的功能分析138
9.2.1功能分析的含义138
9.2.2超系统140
9.2.3功能分解141
9.2.4功能分析的过程142
9.3创建功能模型145
9.3.1功能的分类145
9.3.2目标146
9.3.3功能建模147
分析思考题149
第10章 资源分析151
10.1信息、知识和资源的概念151
10.1.1信息151
10.1.2知识152
10.1.3资源154
10.2资源的分类155
10.3资源的利用157
10.3.1资源的发现157
10.3.2资源的组合158
10.3.3资源的利用原则159
10.4互联网时代的资源利用161
10.4.1互联网资源的特征161
10.4.2网络时代教育资源新形式162
分析思考题164
第11章 效应分析165
11.1效应的概念165
11.1.1事物的因果关系165
11.1.2效应的含义166
11.1.3效应模型166
11.2科学效应168
11.2.1科学效应的含义168
11.2.2科学效应举例169
11.3科学效应库173
11.3.1科学效应库的来源173
11.3.2科学效应清单173
11.3.3应用科学效应库的步骤183
分析思考题183
第12章 技术矛盾和创新原理185
12.1技术矛盾的概念185
12.1.1矛盾的普遍性185
12.1.2技术矛盾186
12.1.3 39个通用工程参数188
12.2创新原理190
12.3矛盾矩阵202
分析思考题203
第13章 物理矛盾和分离原理204
13.1物理矛盾的概念204
13.1.1什么是物理矛盾204
13.1.2定义物理矛盾的过程206
13.1.3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关系206
13.2分离原理208
13.2.1物理矛盾的解决方法208
13.2.2空间分离原理210
13.2.3时间分离原理211
13.2.4条件分离原理212
13.2.5系统级别分离原理213
13.3利用分离原理解决物理矛盾215
13.3.1利用分离原理解决物理矛盾的步骤215
13.3.2利用分离原理解决物理矛盾的实例216
分析思考题217
第14章 物场分析219
14.1对物场的认识219
14.1.1物的概念219
14.1.2场的概念221
14.1.3物场的概念225
14.2物场模型226
14.2.1物场模型的概念226
14.2.2物场模型的表达229
14.3物场分析方法232
14.3.1物场分析的概念232
14.3.2标准解的概念和分类235
分析思考题240
第15章 创新方法综合案例242
15.1棉纺细纱工艺系统243
15.1.1纺纱技术系统进化与功能分析243
15.1.2矛盾分析244
15.2织造工艺系统248
15.2.1织造工艺原理概述248
15.2.2织造技术系统进化与功能分析249
15.2.3矛盾分析250
15.3光电化学传感器系统252
15.3.1系统原理252
15.3.2系统进化与功能分析253
15.3.3矛盾分析254
15.4竞赛获奖作品1:钱币分拣及梳理设备255
15.4.1钱币分类、清点、整理的问题分析256
15.4.2钱币分类、清点、整理的矛盾解决256
15.5竞赛获奖作品2:羽毛球发球机器人258
15.5.1问题描述及功能分析259
15.5.2基于TRIZ方法的系统结构分析259
参考文献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