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 理论、实践与上海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董圣足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54766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民办高校-学校管理-研究-上海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 理论、实践与上海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实践及上海探索3
第一章 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理论基础3
第一节 经济学视野:民办高校特色发展内因分析3
一、民办高校制度变迁的诉求3
二、民办高校机制创新的驱动5
三、民办高校区域优势的挖掘7
第二节 管理学视野: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战略起点9
一、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建构策略9
二、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自我定位策略11
三、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竞争策略12
四、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要素支撑策略14
五、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目标制定策略17
第三节 社会学视野: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外部环境调适19
一、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推动19
二、大众化时代对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要求20
第四节 民办高校特色发展战略工具的选择22
一、GREP模型在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中的运用22
二、SWOT分析在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中的运用25
三、PESTEL模型在民办高校特色发展战略制定中的运用29
第五节 结语:民办高校特色发展应回归教育本质31
第二章 上海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现状分析32
第一节 上海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现状的分析框架32
第二节 资源条件: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基石33
一、特色办学理念初步形成34
二、基础办学条件得到改善35
三、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36
四、总体办学规模稳中有升38
第三节 核心竞争力培育: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核心41
一、学科专业体系较为完善41
二、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46
三、“产学合作”工作取得进展47
第四节 外部评价: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成效48
一、毕业生质量较理想48
二、大学排名整体上升50
第五节 上海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面临的挑战53
一、特色发展理念亟须进一步凝练53
二、资源获取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54
三、师资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54
四、特色学科专业尚待进一步发展56
五、人才培养模式应当进一步创新56
六、内部管理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57
七、“产学合作”空间尚需进一步拓展57
八、结语57
第三章 我国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实践探索58
第一节 特色创建:民办高校普遍共识与战略抓手58
一、民办高校实施特色创建的必要性58
二、民办高校实施特色创建的战略行动61
第二节 国内民办高校特色创建:亮点与经验63
一、学科专业特色型——河北传媒学院64
二、“产学合作”特色型——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65
三、培养模式特色型——广东白云学院66
四、体制机制特色型——西安欧亚学院67
五、师资队伍特色型——山东英才学院68
六、科研创新特色型——浙江树人学院70
七、党建思政特色型——海口经济学院71
八、办学理念特色型——黄河科技学院73
九、校园文化特色型——西安外事学院74
十、社会服务特色型——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75
第三节 推动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区域政策保障77
一、落实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77
二、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78
三、启动“特色发展”工程79
四、大力实施“强师工程”80
五、公平对待公办、民办高校80
六、建立公办民办帮扶制度81
七、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81
八、结语82
第四章 境外私立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经验借鉴83
第一节 台湾地区私立大学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策略及启示84
一、宏观环境变化对台湾地区私立高校的挑战84
二、台湾地区私立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策略85
三、对大陆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启示88
第二节 台湾地区私立高校评鉴及退场机制的特点及启示89
一、台湾地区私立高校评鉴机制89
二、台湾地区私立高校的退场机制92
三、台湾地区私立高校评鉴和退场机制的特点94
四、对大陆民办高校评估机制创新的启示95
第三节 美国私立高校筹资机制的特点及启示96
一、美国私立高校经费筹资基本情况96
二、美国私立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主要渠道98
三、对我国民办高校筹资机制创新的启示105
第五章 上海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形势、任务和路径111
第一节 上海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形势111
一、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111
二、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挑战和机遇124
第二节 上海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任务127
一、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优势和劣势127
二、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担负的任务132
第三节 上海市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路径137
一、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基本原则、立足点和方向137
二、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制度保障140
三、特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的推进措施145
第六章 民办高校特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150
第一节 研究制定民办高校特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意义150
一、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51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民办高校发展的价值导向151
三、制定针对性评估指标体系的意义152
第二节 制定民办高校特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153
一、遵循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154
二、明确上海市民办高校的发展定位154
三、充分把握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的辩证关系155
四、科学协调质量与效益的互动关系156
第三节 上海民办高校特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157
一、资产绩效与满意度158
二、风险防控158
三、标志性办学成果158
第四节 上海民办高校特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159
一、指标体系研制的依据159
二、指标的结构与解释160
三、指标体系的特点166
四、数据的采集169
五、评估指标权重的配分与数据分析169
中篇 案例研究173
第一章 校企合作 协同创新 培养创新型创意人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S·D实验班”173
第一节 实验班办学初衷173
一、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创新型创意人才173
二、培养卓越创意人才,提供有效改革经验174
三、创新国际化办学,培养国际化人才174
四、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民办高校高水平建设174
第二节 实验班办学现状175
一、实验班学制175
二、实验班规模175
三、实验班师资175
第三节 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176
一、学生选拔严格176
二、课程设置科学176
三、教学方式灵活176
四、质量监控系统177
五、就业保障可靠177
第四节 实验班办学成效177
第五节 实验班创建意义与创新点178
一、实验班创建意义178
二、实验班创新点180
第六节 实验班发展经验181
一、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181
二、共同坚持公益性高投入181
三、协同发挥资源互补优势181
四、勇于发挥先行先试魄力182
第七节 实验班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182
一、改革遭遇诸多政策瓶颈182
二、办学成本没有稳定支持182
三、学校管理体制机制不配套182
第八节 结语183
第二章 多措并举,办出品牌,培养高水平护理人才——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卫生技术与护理学院184
第一节 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184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184
二、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184
三、护理质量控制与患者安全教育极其薄弱185
四、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缺失185
五、缺乏一支稳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185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传统185
七、与国际护理教育存在一定差距185
第二节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人才培养的举措186
一、优化专业结构,健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186
二、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形成多种人才培养模式189
三、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90
四、积极实施多项举措,强化社会服务功能191
第三节 思博学院护理人才培养取得的成就和创新之处194
一、毕业生就业水平远超全国其他高职院校195
二、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现代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195
三、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护理专业新型课程体系195
四、打造信息化、国际化、人文化的专兼职师资队伍196
五、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与患者安全教育体系196
六、建设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校内外信息化护理实训基地196
七、成立两个中心,促进教育国际化发展196
八、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库,搭建护理MOOCS课程平台196
第四节 结语197
第三章 激发活力,提高质量,建设应用型有特色的民办大学——上海建桥学院教育改革试点案例分析198
第一节 教育改革试点聚焦的问题198
一、民办高校如何既激发办学活力又规范办学198
二、民办高校如何既提高教育质量又办出特色199
第二节 教育改革试点的举措与成效199
一、战略一: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激发办学活力199
二、战略二:实施“卓越建桥计划”,提高质量,办出特色209
第三节 “建桥教育”改革试点经验212
一、考虑相关利益方的合理需求,理顺学校各权利主体关系212
二、建立强化风险管控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213
三、探索能力本位、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13
下篇 专题报告217
第一章 上海民办教育发展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217
第一节 上海民办教育发展的成效及主要做法217
一、发展成效217
二、主要做法218
第二节 上海民办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219
一、法人属性不清,同等法律地位难以落实219
二、认识存在偏差,合理回报规定悬而未决220
三、隐形歧视不少,公平竞争环境尚未形成221
四、权益保障不力,师资队伍建设困难重重221
五、行政规制过多,体制机制优势未能激发222
六、内部管理粗放,学校持续发展后劲乏力223
第三节 关于吸引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几点思考224
一、毫不动摇扶持和发展民办教育224
二、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资源224
三、全面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积极性225
四、政府治理方式亟待创新226
第四节 进一步促进上海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建议226
一、广泛凝聚各方共识,完善顶层设计改革方案227
二、着眼区域发展大局,明确民办教育发展定位227
三、秉持公平正义原则,稳妥推进分类管理制度228
四、主动引领内涵发展,健全财政扶持长效机制228
五、着力解决公平待遇,抓好民办学校强师工程229
六、深入实施简政放权,保障民办学校自主办学229
七、切实维护行业秩序,加强民办学校规范管理229
第二章 2030年战略——让民办高等教育更具活力、吸引力和创造力231
第一节 面向2030年的战略232
一、制定战略的重要性233
二、战略愿景236
三、新战略的主要特征237
第二节 资金——为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财力基础238
一、投资与回报:建立激励新机制238
二、实行准市场收费机制240
三、畅通金融借资渠道241
四、积极发展基金会制度243
五、购买服务与补贴奖励相结合243
第三节 教师——将发展瓶颈转化为强校资本244
一、吸引优秀而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245
二、更广泛的聚集社会和国际资源246
三、为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提供保障248
第四节 管理与运行——实施强校战略的重要平台249
一、凝聚强校战略的共识250
二、多元出资下的学校治理构架251
三、推行学校管理层专职化和年轻化252
四、致力于教育模式创新254
五、构建一个更具特色的校园环境255
六、注重服务与实施负面清单式管理255
第五节 规划与展望256
一、系统发展与多样化发展257
二、教育规律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发展张力258
三、统筹协调与分类指导259
四、错位发展与特色发展259
参考文献261
后记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