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经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审计定性与处理处罚指南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财经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审计定性与处理处罚指南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4529487.jpg)
- 湖北省审计厅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9045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93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713页
- 主题词:经济犯罪-认定-中国-指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经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审计定性与处理处罚指南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合卷3
一、违反审计法的行为3
1.被审计单位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3
2.被审计单位拒绝、阻碍检查4
3.打击报复审计人员5
4.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5
5.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6
6.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7
7.被审计单位拒不执行审计决定7
二、违反会计管理规定的行为8
8.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8
9.会计账簿不真实、不完整9
10.会计报表未全面反映本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结果11
11.未按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12
12.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13
13.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15
14.私存私放财政资金及其他公款16
15.账表不符、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账证不符19
16.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会计报告19
17.不按会计制度的规定使用会计科目20
18.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未按规定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22
19.随意变更或未按规定变更会计处理方法23
20.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及故意隐匿或者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资料23
21.出纳人员兼任不得兼任的工作25
22.任用不具备专业资格人员从事会计工作25
三、违反账户和现金管理规定的行为26
23.未经核准开立银行账户26
24.伪造、变造证明文件欺骗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28
25.在银行结算账户使用中违规支取现金30
26.未按规定及时撤销银行结算账户32
27.将公款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33
28.未经批准或者未按开户银行核定额度和使用范围坐支现金33
29.超限额提取现金34
30.出租、出借银行结算账户34
31.公务卡结算不符合规定35
32.超过规定范围和限额使用现金37
33.超出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留存现金37
34.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38
35.单位之间互相借用现金38
36.编造用途套取现金39
37.发行变相货币39
38.超限额提取现金40
四、违反发票、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40
39.未按照规定开具发票或虚开发票40
40.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未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42
41.使用非税控电子器具开具发票的,未按照规定保存、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42
42.转借、转让、介绍他人转让发票、发票监制章和发票防伪专用品43
43.违法受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非法发票43
44.拆本、扩大范围使用发票及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44
45.未按规定取得发票45
46.未按规定保管、缴销发票46
47.私自印制、伪造、变造发票或非法制造发票防伪专用品,伪造发票监制章47
48.未按规定领购财政票据48
49.未按规定保管财政票据49
50.未按规定缴销财政票据51
51.转让、出借、代开及串用财政票据52
52.私自印制票据或伪造、变造、买卖及擅自销毁财政票据53
53.伪造(变造)、使用伪造(变造)的财政票据防伪品、监(印)制章55
54.未按规定使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57
五、违反政府采购规定的行为58
55.无预算采购或违反政府采购实施计划管理规定58
56.属于集中采购范围的项目未按规定实行集中采购59
57.未按规定公开(公示、公告)政府采购信息61
58.未按规定从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抽取评审专家65
59.违反非招标采购方式采购规定66
60.应公开招标不招标或规避公开招标采购69
61.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71
62.未按规定向投标人收取或退还保证金73
63.未按规定保管采购文件75
64.违反规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或采购合同未按规定报备77
65.采购合同履行中追加合同不符合规定79
六、违反规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各种集资行为81
66.向企业乱收费81
67.向企业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85
68.违规集资89
69.非法集资90
70.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乱收费93
71.社会中介机构乱收费95
72.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违规收费100
73.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不规范105
74.高校违规收费、代收费不规范107
75.实行学分制收费的高等学校未按规定收费111
76.医疗卫生机构违反规定乱收费114
77.金融服务行业乱收费116
财政审计卷123
一、违反财政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123
1.报送审查和批准的预算草案不细化123
2.预算内容不完整124
3.代编预算不细化不及时125
4.政府性基金预算未按基金项目编制并做到以收定支126
5.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编制不完整127
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不符合法律规定128
7.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未依法编制并做到收支平衡129
8.转移支付结构比例不符合规定130
9.经批准的预算未按规定进行公开和说明131
10.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预算告知或下达不及时132
11.未经法定预算调整程序增加或者减少预算总支出133
12.未经法定预算调整程序增加举借债务数额134
13.未经批准调减预算安排的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资金136
14.财政部门未及时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137
15.财政部门办理无预算、无用款计划、超预算、超计划拨款137
16.违规设立或变相设立财政周转金138
17.预备费设置比例不符合规定139
18.违反规定动用预算预备费139
19.挪用预算周转金140
20.未依法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1
21.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未依法使用142
22.违规设置和使用偿债准备金144
23.财政部门未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拨款144
24.财政部门未按照直接支付规定程序拨付财政资金145
25.财政部门未按照授权支付规定程序拨付财政资金148
26.未按照规定程序向省直部门和单位拨付财政资金151
27.未按规定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153
28.在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154
29.政府财政部门未按规定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155
二、违反财政决算管理规定的行为156
30.财政总决算草案编制程序不合规156
31.财政决算草案编报事项不准确157
32.上报决算草案不及时158
33.财政部门未及时批复本级部门决算159
34.经批准的决算未按规定向社会公开160
35.财政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定前未经本级审计机关审计160
36.经批准的决算未按规定备案161
三、违反收入预算执行规定的行为162
37.自定政策向行政机关返还或者变相返还实施行政许可所收取的费用162
38.违反规定将应当缴入国库的财政收入存放过渡性账户或者财政专户163
39.违反规定对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入分成、收支挂钩164
40.隐瞒、截留应当上交上级政府的财政收入164
41.虚增财政收入166
42.虚减财政收入167
43.未按规定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足额计提教育资金168
44.未按规定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足额计提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或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169
45.未按规定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计提、上缴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等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170
46.财政部门未按规定足额将住房公积金经办机构上缴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安排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172
47.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地区取得的房产税收入未专项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172
48.未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公用事业附加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区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3
49.未按规定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足额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74
50.未按规定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足额计提农业土地开发资金174
51.未按规定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175
52.未按规定从土地出让收入中计提土地收益基金177
53.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标179
四、违反支出预算执行规定的行为179
54.虚减财政支出179
55.虚增财政支出180
56.截留、挪用财政资金181
57.虚报项目、编造虚假申报材料套取财政资金182
58.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185
59.收回已列支出的款项未冲减当年预算支出186
60.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超出补助范围186
61.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超出支出范围188
62.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专项资金支出超范围189
6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支出超范围190
64.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支出超范围191
6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超范围192
66.中央补助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支出超范围193
67.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支出超范围194
68.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使用超范围196
五、违反财政存量资金管理规定的行为197
69.财政暂存款、暂付款未及时清理197
70.未按要求清理财政对外借款198
71.违规对非预算单位及未纳入年度预算的项目借款和垫付财政资金198
72.政府性基金结余结转资金管理不符合规定199
73.项目结转时间超过规定时限未处理200
74.财政结余资金动用不合规201
75.未严格规范权责发生制核算范围202
76.上级政府2012年及以前年度专项转移支付结转资金管理不符合规定203
77.部门2012年及以前年度预算结转结余资金管理不符合规定203
六、违反国库管理规定的行为204
78.各级国库延解、占压应当缴入国库的预算收入和国库库款204
79.违反规定开设财政资金专户205
80.财政资金专户未按规定归口统一管理208
81.未按规定清理、归并和撤销财政资金专户209
82.未按规定取消各类收入过渡性账户211
83.违规将预算安排的资金转入财政专户212
84.未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退付国库库款212
85.超范围办理收入退库214
86.国库违规退付国库库款216
87.应当由财政支出安排的事项采用退库处理217
88.上下级政府间相互占用资金218
89.违规将库款调入财政专户投资理财218
90.以支持地方商业银行发展为由违规将库款调入地方商业银行219
91.违规将库款转移出国库周转使用219
92.违规出借财政资金220
93.税务机关未按规定的收入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221
94.财政部门、国库部门混库串库222
95.其他财政收入征收部门未按规定的收入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223
96.财政部门将财政收入滞留专户不及时缴库225
97.财政收入缴库方式不合规226
98.违反规定动用国库库款228
99.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未覆盖到所有预算单位229
100.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未覆盖到所有财政性资金230
101.违规从零余额账户向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拨款232
七、违反税收征管法规的行为233
102.自定政策违规减缓免税收收入233
103.自定政策先征后返税收收入235
104.税务机关违规审批延期申报纳税、延期缴纳税款少征当年税款235
105.税务机关违规预征税款、征收“过头税”237
106.税务机关越权制定税收政策238
107.税务机关违规执行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税收政策239
108.采取空转、财政垫付税款、违规调库、转引税款等非法手段虚增收入240
109.税务机关对创投企业股权抵扣审核不严,造成应纳税所得额抵扣不符合规定241
110.税务机关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超出税收优惠范围审核不严,造成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超范围243
111.税务机关对企业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不符合优惠条件审核不严,造成税额抵免违规243
112.税务机关对企业虚假安置残疾人审核不严,造成税款未征收244
113.税务机关对企业虚假安置军转干部审核不严,造成税款未征收246
114.税务机关对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审核不严,造成税款未征收247
115.税务机关对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审核不严,造成税款未征收249
116.税务机关违规为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企业办理所得税减免252
117.税务机关对超过税收优惠期的企业办理税收优惠手续254
118.税务机关对企业股权转让等活动资料审核不严,少征企业所得税256
119.税务机关对企业不实申报审核不严,造成少征税款258
120.税务机关对企业违规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审核不严,造成少征增值税260
121.税务机关对增值税发票监督管理不严格261
122.违规计提税务征收业务经费、奖励经费263
123.违规提退“三代”手续费264
124.报表反映的欠税、缓税、减免税不实266
125.利用税款过渡户延压税款266
八、违反政府性债务规定的行为268
126.省级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程序、规模和用途不合法268
127.市、县(市)级政府举借债务的程序、权限、规模和用途违反规定269
128.未按照规定处理政府性存量债务270
129.未按照规定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272
130.地方政府或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违规融资273
131.公司、企业弄虚作假举借政府性债务275
132.地方政府违规担保277
133.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违规担保279
134.通过不合规的抵(质)押方式取得属于政府性债务的贷款281
135.政府性债务资金违规投向“两高一剩”产业282
136.政府性债务资金违规用于修建楼堂馆所284
137.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285
138.政府性债务贷款资金违规用作项目资本金287
139.乡镇政府违规举借债务288
九、违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规定的行为289
140.地方政府及所属部门为融资平台公司违规注资289
141.融资平台公司清理规范不到位290
142.省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不规范291
14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不合规渠道融资292
144.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违规承担土地储备职能和进行土地储备融资293
145.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转嫁偿债责任和逃废债务294
行政事业审计卷297
一、违反部门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297
1.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未细化297
2.部门结转结余资金未按规定进行清理认定处理300
3.部门延续性项目预算编制不符合规定303
4.部门编制虚假预算303
5.部门违规调整预算305
6.部门违规批复预算307
7.部门、单位收支未纳入预算统一管理308
二、违反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310
8.违反规定设立财政收入项目310
9.未按规定取消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13
10.自定政策违规减缓免土地出让收入314
11.违规擅自改变财政收入项目的征收范围、标准、对象和期限315
12.代征部门未按规定征收和上缴财政收入317
13.违反规定多征、提前征收或缓收、减免或不收财政收入318
14.截(滞)留、挤占(坐支)、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321
15.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未实行“票款分离”“罚缴分离”324
三、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325
16.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325
17.截(滞)留、挪用财政资金326
18.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328
19.无预算、超预算拨款或支出330
20.预算执行率偏低332
四、违反决算编报规定的行为333
21.未按规定进行年终清理、结算(结账)处理333
22.决算编制不完整335
23.决算编制不真实336
24.汇总决算不规范339
25.未按规定批复部门决算340
26.未按规定公开部门决算341
五、违反公用经费管理规定的行为343
27.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奖金及钱物343
28.公款送礼346
29.违反规定举办庆典、评比达标表彰活动348
30.“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及公开不符合规定350
31.出国(境)费使用不符合规定353
32.公务接待支出不符合规定358
33.公务车配备不符合规定363
34.公务车使用不符合规定366
35.召开会议未按规定报批371
36.违反规定配置管理办公用房372
37.违反规定使用管理培训费374
38.基层工会经费来源不符合规定376
39.扩大开支范围使用工会经费377
40.超出规定标准使用工会经费379
41.职业年金缴纳、领取不符合规定381
42.未按规定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信息公开制度382
43.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不符合规定384
六、违反科技经费管理规定的行为387
44.未按规定编制、细化、调整科技项目(课题)预算387
45.违规使用管理科技资金391
46.未按规定编制科技项目(课题)决算394
47.科技项目(课题)结算及结转结余资金管理不符合规定396
48.违反规定组织或开展科技项目评估评审活动398
49.在科技项目评估评审活动中违反有关规定400
50.违反规定申请科技项目(课题)401
51.未按规定组织科技项目(课题)验收402
52.未履行对科技项目(课题)的监督、检查的职责403
53.科研成果或转化成果虚假,违规阻碍科技成果转化,侵占单位或他人的科技成果405
七、违反教育经费管理规定的行为407
54.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不足407
55.高等院校未按规定计提、使用学生奖助基金411
56.截(滞)留(克扣)、挤占、挪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412
57.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财务管理不严格、核算不规范414
58.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执行不到位416
59.截(滞留)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419
60.截(滞留)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国家奖学金422
61.截(滞)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国家励志奖学金425
62.截(滞)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国家助学金427
63.截(滞)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430
64.截(滞)留、挤占、挪用中央对地方基础教育“以奖代补”专项资金431
65.截(滞)留、挤占、挪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432
八、违反医疗、卫生经费管理规定的行为435
66.公立医院未按规定实行药品分类采购435
67.违规发放卫生防疫津贴437
68.截(滞)留、挤占、挪用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439
69.医疗卫生机构擅自购置大型医用设备443
70.医疗卫生机构未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各项专用基金444
71.医疗卫生机构违规对外投资446
72.医疗卫生机构违规将医疗人员收入与药品、医学检查和经济收入挂钩447
73.有关药品、医疗器械购销中的商业贿赂行为448
74.门诊收费票据和住院收费票据串用450
7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严格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452
76.医疗机构违规生产(配制)、销售假(劣)药(制剂)453
77.医疗机构制剂价格虚高456
78.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价超过规定幅度457
79.血站违规采血及买卖无偿献血的血液459
80.血站挪用剩余成分血浆以及调配所得的收入460
81.医疗卫生机构违规使用、处置社会捐赠资财461
82.征收社会抚养费不合规462
83.随意缓征、减免社会抚养费465
84.截(滞)留、挪用、贪污、私分社会抚养费466
85.未按规定使用社会抚养费征收票据468
86.违反规定下达社会抚养费征收指标和按比例返还469
九、违反文化、广电、旅游等经费管理的行为471
87.收费博物馆违反收费管理规定收费471
88.博物馆违法从事商业经营活动472
89.博物馆藏品来源不明或者来源不合法473
90.截(滞)留、挤占、挪用文物保护事业性收入、社会基金473
91.未按规定缴存和使用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475
92.旅游等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自己、亲友或者其他个人、组织牟利476
93.景区违反有关收费管理规定收费476
94.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不符合规定478
95.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违反国家价格管理的规定480
十、违反党员领导干部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规定的行为481
96.个人或者借他人名义违规经商、办企业481
97.违反规定兼职或者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482
98.离职或者退休后违规接受聘任或违规从事盈利性经营活动484
十一、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行为486
99.国有资产配置不符合规定486
100.违规出租、出借国有资产490
101.将国有资产违规投资493
102.违规用国有资产对外提供担保495
103.违规用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497
104.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未按规定报批499
105.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未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占用费500
106.国有资产出租收入未依法缴纳各项税费501
107.软件资产管理不符合规定504
108.违规处置国有资产507
109.国有资产评估违反相关规定512
110.国有资产收益管理不合规514
111.未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517
112.事业单位未经批准擅自核销债权518
113.事业单位未按规定进行清算519
114.行政单位划转撤并工作不符合规定521
经贸审计卷525
一、违反会计核算规定的行为525
1.未按规定核算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525
2.未按规定核算收入528
3.未按规定核算成本费用530
4.违反税收征管规定的行为534
5.未按规定核算损益540
6.随意变更或未按规定变更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542
7.未按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543
8.未按规定进行薪酬核算及管理544
9.违反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使用等规定551
10.未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554
11.违规分配利润556
12.汇兑损益核算不正确557
13.未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558
14.未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559
15.未按规定计提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费563
二、违反会计、资金及账户管理规定的行为564
16.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564
17.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565
18.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会计账簿登记不符合规定567
19.违反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567
20.未按规定编制企业财务报告和报表568
21.私存私放国有资金及现金管理使用不合规569
22.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不规范572
三、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经营管理规定的行为574
23.企业投资项目不符合供给侧改革的要求574
24.经营水路运输业务不符合规定条件578
25.污染环境项目违规立项并擅自生产581
26.特殊行业未获得生产许可擅自开工生产585
27.钢铁、煤炭等行业未按要求去产能调结构587
28.特种设备的生产和经营不符合规定595
29.电梯的制造、营运、安装、维修和改造不符合法律规定597
30.违规进行固定资产及股权投资599
31.企业境外投资违反核准和备案相关规定614
32.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违反规定616
33.违规从事证券、期货等高风险投资618
34.违规转让或处置资产620
35.违规对外提供担保或借款626
36.违规采购大宗非工程物资商品和服务等629
37.违规对外捐赠630
38.违反规定发行企业债券631
39.违规取得和使用银行贷款633
40.公司违规发行证券或增资扩股634
41.公司违反注册登记相关规定636
42.物联网及稀土产业企业违反规定领取补助资金638
43.未按规定使用各类有专项用途的资金641
44.内部控制及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649
45.违规进行关联交易和职工违规投资关联企业650
46.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652
47.建立企业年金程序不符合规定653
48.企业年金缴费超过规定比例653
49.企业年金未按规定计入个人账户654
50.未按规定提取企业年金655
四、违反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规定的行为656
51.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滥用职权损害国有资产权益656
52.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以及损害本企业利益658
53.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正确行使经营管理权,可能侵害公共利益、企业利益的行为661
54.企业领导人员违规职务消费的行为663
五、违反企业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666
55.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符合改革和发展的要求666
56.监管不力导致国有资产流失669
57.监管部门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未尽职尽责671
58.未按规定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税收政策672
59.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674
六、违反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管理有关规定的行为677
60.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677
61.违反信息安全管理有关规定680
62.信息系统有效性、经济性较差682
七、社会审计机构违反执业规定的行为683
63.社会审计机构未按规定执行或未充分执行计划阶段审计程序683
64.社会审计机构未按规定执行或未充分执行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程序686
65.社会审计机构未按规定出具恰当审计意见688
66.违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691
后记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