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评价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评价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548018.jpg)
- 易秀,乔晓英,姜凌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10366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环境质量评价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评价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系统1
一、环境1
二、环境系统1
第二节 环境质量与环境价值3
一、环境质量的概念3
二、环境质量参数4
三、环境价值4
第三节 环境评价概念与评价类型6
一、环境评价概念6
二、环境评价的目的与基本内容7
三、环境评价的作用和地位7
四、环境评价的类型划分8
第四节 环境评价标准8
一、环境评价标准概述8
二、环境基准和环境标准8
三、环境标准体系9
四、环境标准的制定12
五、我国常用的环境评价标准12
六、评价标准选择的原则22
第五节 环境本底值、背景值与基线值23
第六节 环境评价发展概况23
一、环境评价的产生23
二、国外环境评价发展概况23
三、国内环境评价发展概况24
第七节 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制度26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分类和意义26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7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29
四、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30
第八节 环境评价学内容体系30
思考题31
第二章 环境评价学的理论基础32
第一节 环境评价的生态学理论32
一、生态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32
二、环境评价的生态学理论体系32
三、环境评价的生态学理论内涵32
第二节 环境评价的系统学理论40
一、系统学的一般理论40
二、灰色系统理论41
三、模糊系统理论42
第三节 环境评价的环境经济学理论42
一、环境的经济价值43
二、环境外部性和影子价格44
三、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意义及必要性45
第四节 环境评价的可持续发展理论45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基本原则45
二、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46
三、可持续发展对环境评价工作的要求47
思考题47
第三章 环境评价方法与技术48
第一节 环境评价方法的作用和分类48
一、环境评价方法的作用48
二、环境评价方法的类型48
三、选择评价方法的原则49
第二节 环境评价的指数法49
一、环境指数或指标的作用49
二、环境指数的结构形式和评价程序50
第三节 环境质量功能评价法53
一、积分值法(M值法)53
二、W值法53
第四节 环境评价的专家判断法54
一、专家判断法的特点54
二、智暴法54
三、特尔斐法56
第五节 环境评价的经济评价法61
一、概述61
二、费用-效益分析法63
三、费用-效果分析法66
第六节 环境评价的不确定性评价方法67
一、不确定性评价方法类别67
二、统计分析方法67
三、模糊数学方法67
四、灰色系统方法68
第七节 环境评价中的GIS与RS技术68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68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现状69
三、环境评价中常用的GIS软件69
四、GIS软件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案例70
五、环境监测与评价的遥感技术74
第八节 环境评价制图76
一、环境评价制图的基本任务和作用76
二、环境评价图的类型77
三、环境评价制图方法77
四、环境评价制图图型79
思考题81
第四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82
第一节 污染源概述82
一、污染源的含义和分类82
二、污染物的含义和分类84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84
一、污染源调查的目的与意义85
二、污染源调查内容85
第三节 污染源调查方法87
一、调查工作的原则87
二、污染源调查工作程序87
三、污染源调查方法87
四、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估算89
五、纯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排放量的计算90
第四节 污染源评价94
一、污染源评价的概念和目的94
二、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94
三、评价类型94
第五节 污染源控制98
思考题99
第五章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100
第一节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00
一、评价内容100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数学方法102
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生物学方法108
第二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09
一、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109
二、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的确定110
三、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模型111
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26
五、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28
思考题131
第六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132
第一节 水环境质量概述132
一、水体污染的概念132
二、水体污染源132
三、水体污染危害133
第二节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35
一、评价因子的选择135
二、评价标准135
三、河流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35
四、湖泊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47
第三节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49
一、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149
二、评价等级和工作程序149
三、预测条件的确定和预测方法151
四、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水质模型153
第四节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168
一、地下水评价等级的划分168
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168
三、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169
四、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174
第五节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技术178
一、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中水质模型的类型178
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180
三、简单条件下地下水水质模型180
四、地下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182
五、地下水水质污染预测中参数的获取183
思考题184
第七章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185
第一节 土壤概述185
一、土壤的物质组成185
二、土壤环境的特点与功能186
三、土壤污染的特点与危害186
四、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186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87
一、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187
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88
第三节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194
一、评价等级划分和工作内容194
二、土壤环境影响的识别195
三、土壤环境影响预测201
四、土壤环境影响评价207
思考题209
第八章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210
第一节 概述210
一、噪声的特征210
二、噪声源及其分类210
三、噪声的影响211
四、噪声标准212
第二节 环境噪声评价基础214
一、基本概念214
二、噪声评价量216
三、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217
第三节 噪声环境现状评价221
一、噪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221
二、典型工程环境噪声现状调查方法221
三、评价方法222
第四节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224
一、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224
二、评价类别224
三、声环境影响评价程序224
四、评价时段224
五、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224
六、评价范围225
七、环境噪声影响预测227
八、噪声环境影响评价229
思考题230
第九章 生态评价231
第一节 生态评价概述231
一、生态评价231
二、生态评价的任务231
第二节 生态评价的标准、范围和等级233
一、生态系统评价的标准233
二、生态评价的范围233
三、生态评价的等级234
四、生态环境影响的识别234
第三节 生态环境调查及现状评价236
一、生态环境调查236
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内容与方法237
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40
思考题246
第十章 环境风险评价247
第一节 概述247
一、风险的概念247
二、环境风险247
三、环境风险评价248
四、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249
第二节 环境风险识别251
一、环境风险识别的内容与目的251
二、风险识别的步骤251
三、风险识别的内容252
四、风险识别方法254
第三节 源项分析258
第四节 后果计算259
一、有害物质的泄漏量计算259
二、有害物质泄漏后的扩散估算259
三、有害物质泄漏的影响260
第五节 环境风险评价262
一、风险计算262
二、风险评价目的与标准263
三、风险评价的内容264
四、风险评价的深度264
五、风险评价的重大性和可接受性264
第六节 环境风险管理265
一、环境风险管理的概念265
二、常用的减少风险危害的措施265
三、应急预案266
四、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应注意的问题266
思考题267
第十一章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268
第一节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概述268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与特点268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269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269
四、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原则、目的和意义269
第二节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主要内容271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271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271
第三节 区域开发环境制约因素分析272
一、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272
二、土地使用和生态适宜度分析273
第四节 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277
一、区域环境影响识别277
二、评价范围的确定278
三、规划方案分析278
四、污染源分析279
五、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279
六、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280
七、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284
八、开发区规划的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285
九、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285
第五节 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285
一、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作用和意义285
二、公众参与的对象286
三、公众参与方式286
四、公众参与的程序286
五、公众参与过程应注意的问题287
思考题288
第十二章 其他类型环境影响评价289
第一节 室内环境质量评价289
一、室内环境质量评价的内涵289
二、室内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标准289
三、室内环境质量评价的评价指标289
第二节 环境美学的质量评价290
一、环境美学评价的基本内容290
二、环境美学质量评价的程序291
三、环境美学质量评价方法291
第三节 清洁生产评价292
一、清洁生产概念292
二、清洁生产发展概况293
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293
四、清洁生产评价内容294
五、清洁生产评价方法295
第四节 累积环境影响评价297
一、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297
二、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297
三、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297
四、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298
五、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298
第五节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298
一、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概述298
二、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应用基础299
三、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302
四、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302
五、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303
第六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04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304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305
第七节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308
一、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与分类308
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309
三、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310
思考题313
参考文献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