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德裕文集校笺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李德裕文集校笺 上
  • (唐)李德裕撰;傅璇琮,周建国校笺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13001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李德裕文集校笺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李文饶文集序1

文集卷第一1

徽册讚1

上尊号玉册文会昌二年(八四二)四月丁亥(二十三日)1

上尊号玉册文会昌五年(八四五)正月己酉(初一日)4

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真容讚会昌四年(八四四)九月8

文集卷第二13

纪功13

幽州纪圣功碑铭会昌五年(八四五)13

异域归忠传序会昌二年(八四二)七月21

黠戛斯朝贡图传序会昌三年(八四三)二月底24

文集卷第三29

制29

宣懿皇太后袝太庙制会昌元年(八四一)六月中旬29

仁圣文武章天成功大孝皇帝改名制会昌六年(八四六)三月十二日30

遣王会等安抚回鹘制会昌元年(八四一)十二月十四日32

讨回鹘制会昌三年(八四三)正月中旬33

讨刘稹制会昌三年(八四三)五月十三日36

授王宰兼充河阳行营诸军攻讨使制会昌三年(八四三)九月初五42

授刘沔招抚回鹘使制会昌二年(八四二)九月上旬43

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会昌二年(八四二)九月上旬45

文集卷第四49

制49

授王元逵平章事制会昌三年(八四三)七月底49

授石雄晋绛行营节度使制会昌三年(八四三)九月二十四日52

赠裴度太师制会昌元年(八四一)三月54

赠陈夷行司徒制会昌三年(八四三)十一月55

赠崔琯左仆射制会昌五年(八四五)五、六月间56

赠王茂元司徒制会昌三年(八四五)九月下旬58

赠右卫将军李安静制会昌年间(八四一至八四六)60

赠故蕃维州城副使悉怛谋制会昌三年(八四三)三月61

授元晦谏议大夫制会昌三年(八四二)二月62

授段元逊哥舒峤等官制阙64

授徐商礼部员外郎制约会昌二年(八四二)64

授狄兼谟兼益王傅郑柬之兼益王府长史制会昌三年(八四三)二月65

授郑朗等左谏议大夫制会昌二年(八四二)十一月二十九日67

授郑裔绰渭南县尉直弘文馆制会昌年间(八四一至八四六)69

授李丕汾州刺史制会昌四年(八四四)二月初70

授李丕晋州刺史充冀氏行营攻讨副使制会昌四年(八四四)三月上旬72

文集卷第五75

诏敕上75

赐回鹘可汗书会昌元年(八四一)十二月庚辰(十四日)75

赐回鹘书意会昌二年(八四二)二月78

赐回鹘可汗书意会昌二年(八四二)四月80

赐回鹘可汗书并公主及九姓宰相诏书 会昌二年(八四二)八月十五日82

赐太和公主敕书会昌二年(八四二)八月十五日84

赐背叛回鹘敕书约会昌元年(八四一)二月86

赐回鹘嗢没斯特勤等诏书会昌元年(八四一)八月88

赐回鹘嗢没斯等诏会昌元年(八四一)闰九月90

赐思忠诏书会昌二年(八四二)九月中旬92

文集卷第六95

诏敕中95

与纥扢斯可汗书会昌三年(八四三)二月中旬95

与黠戛斯可汗书进状二附 会昌四年(八四四)夏100

进所撰黠戛斯书状二会昌四年(八四四)夏104

进所撰黠戛斯可汗书状会昌四年(八四四)夏104

赐黠戛斯书进状附 会昌五年(八四五)春105

进所撰黠戛斯书状会昌五年(八四五)春109

赐石雄及三军敕书会昌四年(八四四)二月底110

赐潞州军人敕书意会昌四年(八四四)八月十六日113

赐党项敕书会昌三年(八四三)十一月115

赐刘沔张仲武密诏会昌二年(八四二)十二月二十七日116

赐张仲武诏会昌三年(八四三)二、三月间119

赐何重顺诏会昌三年(八四三)四月十八日121

赐张仲武诏会昌三年(八四三)四月初123

赐彦佐沔茂元诏会昌三年(八四三)七月下旬124

赐彦佐诏意会昌三年(八四三)七月下旬126

文集卷第七129

诏敕下129

赐石雄诏意会昌三年(八四三)十月上旬129

赐刘沔诏意会昌三年(八四三)十月131

赐李石诏意会昌三年(八四三)十二月133

赐王元逵诏书会昌三年(八四三)十二月134

赐李石诏意会昌四年(八四四)正月四日135

赐王宰诏意会昌四年(八四四)二月上旬137

赐张仲武诏意会昌四年(八四四)正月中旬139

赐刘沔诏意会昌四年(八四四)二月二十五日140

赐王宰诏意会昌四年(八四四)二月下旬142

赐王宰诏意会昌四年(八四四)二月上旬144

赐石雄诏意会昌四年(八四四)三月上旬145

赐王元逵何弘敬诏意会昌四年(八四四)闰七月中旬146

赐王元逵何弘敬诏意会昌四年(八四四)闰七月中旬148

赐缘边诸镇密诏意会昌五年(八四五)二月二十三日150

停归义军敕旨会昌三年(八四三)三月152

置孟州敕旨会昌三年(八四三)九月二十二日154

李回宣慰三道敕旨会昌三年(八四三)七月中旬155

赐王宰诏意会昌四年(八四四)四月156

文集卷第八159

制词159

授嗢没斯可特进行左金吾卫大将军员外置仍封怀化郡王制会昌二年(八四二)五月159

授嗢没斯检校工部尚书兼归义军使制会昌二年(八四二)六月二十一日160

授历支特勤以下官制会昌二年(八四二)五月162

授嗢没斯赐姓李名思忠制会昌二年(八四二)八月十六日163

授回鹘内宰相爱耶勿归义军副使兼赐姓名制会昌二年(八四二)八月十六日165

授何清朝左卫将军兼分领蕃浑兵马制会昌二年(八四二)九月中旬166

奉宣代诸道节度使书上167

代刘沔与回鹘宰相颉于伽思书会昌二年(八四二)八月二十日167

代忠顺报回鹘宰相书意会昌二年(八四二)七月末171

代刘沔与回鹘宰相书白会昌二年(八四二)十二月底173

代苻澈与幽州大将书意会昌元年(八四一)十月176

代弘敬与泽潞军将书会昌三年(八四三)五月中旬178

代彦佐与泽潞三军书会昌三年(八四三)五月中旬180

文集卷第九183

奉宣代诸道节度使书下183

代李石与刘稹书会昌四年(八四四)正月初四183

代卢钧与昭义大将书会昌四年(八四四)四月185

代李丕与郭谊书会昌四年(八四四)四月187

代石雄与刘稹书会昌四年(八四四)闰七月中旬190

宰相等书并诛罪人敕192

宰相与李执方书开成五年(八四○)十一月192

宰相与刘约书会昌元年(八四一)闰九月194

宰相与王宰书会昌四年(八四四)正月初五或初六197

宰相与卢钧书会昌四年(八四四)九月中旬199

处置杨弁敕会昌四年(八四四)二月辛酉(八日)201

诛郭谊等敕会昌四年(八四四)九月中旬203

诛张谷等告示中外敕会昌四年(八四四)九月中旬205

文集卷第十209

论朝廷大政等状209

请尊宪宗章武孝皇帝为不迁庙状会昌元年(八四一)三月十一日209

宰相再议添徽号状会昌四年(八四四)十二月底214

宣懿皇太后袝陵庙状第二第三状附会昌元年(八四一)六月上旬215

请立昭武庙状会昌五年(八四五)十月乙亥(初一)218

请立东都太微宫状阙 请立东都太庙状阙 奉宣今日以后百官不得于京城置庙状会昌五年(八四五)二月220

论侍讲奏孔子门徒事状会昌五年(八四五)十一月222

论朝廷事体状会昌五年(八四五)十二月225

文集卷第十一229

釐革故事229

请增谏议大夫等品秩状会昌元年(八四一)五月辛未(初一)229

论时政记等状会昌三年(八四三)十月231

论九宫贵神坛状会昌元年(八四一)十二月234

论九宫贵神合是大祠状会昌二年(八四二)正月上旬236

论冬至岁朝贺状会昌元年(八四一)至会昌四年(八四四)冬至节前238

请复中书舍人故事会昌五年(八四五)十二月239

议礼法等大事会昌五年(八四五)五月241

请改单于大都护状会昌五年(八四五)七月242

公主上表会昌五年(八四五)七月243

文集卷第十二245

杂状245

论仪凤以后大臣褒赠状会昌年间(八四一至八四六)245

故循州司马杜元颖二状 会昌元年(八四一)正月248

第二状奉宣令更商量奏来者会昌元年(八四一)正月249

论大和五年八月将故维州城归降准诏却执送本蕃就戮人吐蕃城副使悉怛谋状会昌三年(八四三)三月251

论救杨嗣复李珏裴夷直三状会昌元年(八四一)三月二十五日255

第二状会昌元年(八四一)三月二十五日256

第三状会昌元年(八四一)三月二十五日257

奏张仲武寄回鹘生口駞马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七月258

荐前试宣州溧水县尉胡震状会昌二年(八四二)至会昌五年(八四五)259

论河东等道比远官加给俸料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二月丙寅(初一)260

请淮南等五道置游弈?状会昌五年(八四五)九月262

论两京及诸道悲田坊会昌五年(八四五)十一月甲辰(初一)264

文集卷第十三267

论用兵267

论田牟请许党项讐复回鹘嗢没斯部落事状会昌元年(八四一)八月二十四日267

请密诏塞上事宜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八月七日至十五日间270

请赐回鹘嗢没斯等物状会昌元年(八四一)闰九月272

请于太原添兵备状会昌元年(八四一)十月273

请遣使访问太和公主状会昌元年(八四一)十一月初274

论幽州事宜状会昌元年(八四一)闰九月276

请令苻澈与幽州大将书会昌元年(八四一)十月277

条疏太原以北边备事宜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二月279

条疏应接天德讨逐回鹘事宜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四月十八日282

论嗢没斯特勤等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五月四日285

论嗢没斯下将士二千六百一十八人赐号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六月二十一日286

论天德军捉到回鹘生口等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三月四日287

请赐嗢没斯枪旗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六月二十二日288

论嗢没斯家口等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七月289

论太原及振武军镇及退浑党项等部落互市牛马骆驼等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七月末290

奉宣嗢没斯所请落下马价绢便赐与可汗稳便否奏来者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七月十九日291

文集卷第十四295

论用兵二295

论回鹘事宜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八月七日295

请发陈许徐汝襄阳等兵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八月十日297

论回鹘石诫直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八月十八日298

论振武以北事宜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八月下旬300

奏回鹘事宜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四月301

要条疏边上事宜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八月下旬303

驱逐回鹘事宜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八月二十七日305

公卿集议须便施行其中有未尽处须更令分析闻奏谨具一一如后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九月二日306

牛僧孺等奉敕公卿集议须便施行其中有未尽处须更令分析谨连如前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九月七日309

请发镇州马军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九月十二日311

请市蕃马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九月十一日313

请契苾通等分领沙陀退浑马军共六千人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九月十三日314

李思忠下蕃骑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九月二十七日315

河东奏请留沙陀马军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十月五日317

请何清朝等分领李思忠下蕃兵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十月八日318

请赐刘沔诏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十月十七日320

请发河中马军五百骑赴振武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十二月十日321

请李思忠进军于保大栅屯集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十二月二十七日323

文集卷第十五325

论用兵三325

论译语人状会昌三年(八四三)正月十日325

请更发兵山外邀截回鹘状 会昌三年(八四三)正月二十五日326

殄灭回鹘事宜状会昌三年(八四三)正月三十日327

李靖传事状会昌三年(八四三)二月五日329

讨袭回鹘事宜状会昌三年(八四三)二月五日331

论昭义三军请刘稹勾当军务状会昌三年(八四三)五月二日333

李彦佐翼城驻军事宜状会昌三年(八四三)六月五日335

请赐泽潞四面节度使状会昌三年(八四三)六月十九日336

幽州镇魏使状会昌三年(八四三)七月十一日337

请赐弘敬诏状会昌三年(八四三)八月十一日339

请发陈许军马状会昌三年(八四三)八月十一日340

论彦佐刘沔下诸道客军状会昌三年(八四三)八月十五日341

论陈许兵马状会昌三年(八四三)八月二十日342

论河阳事宜状会昌三年(八四三)八月二十四日343

第二状会昌三年(八四三)八月二十八日345

奉宣王宰欲令直抵磁州得否宜商量奏来状会昌三年(八四三)九月一日346

请赐仲武诏状会昌三年(八四三)九月二日347

请授王宰兼行营诸军攻讨使状会昌三年(八四三)九月四日349

论石雄请添兵状会昌三年(八四三)九月二十四日350

请问薄重荣贼中事宜状会昌三年(八四三)十月六日352

请问生口取贼计策状会昌三年(八四三)十月十日353

请诸道进军状会昌三年(八四三)十二月二十二日354

论刘稹送诚款与李石状会昌四年(八四四)正月四日356

文集卷第十六359

论用兵四359

请遣使至天井冀氏宣慰状会昌四年(八四四)三月一日359

奏晋州刺史李丕状会昌四年(八四四)三月十四日360

李克勤请官军一千二百人自引路取涉县断贼山东三州道路状会昌四年(八四四)四月二日361

魏城入贼路状会昌四年(八四四)五月五日363

天井冀氏行营状会昌四年(八四四)六月四日365

请准兵部式依开元二年军功格置跳盪及第一第二功状会昌四年(八四四)六至七月间366

奉宣石雄所进文书欲勘问宜商量奏来状会昌四年(八四四)闰七月一日369

论赤头赤心健儿等状会昌四年(八四四)九月三日370

论尧山县状会昌四年(八四四)九月十八日372

奏磁邢州诸镇县兵马状会昌四年(八四四)九月二十日前后373

潞磁等四州县令录事参军状会昌四年(八四四)九月二十七日374

论邢州状会昌四年(八四四)十月十七日375

巡边使刘濛状会昌五年(八四五)二月二十三日376

昭义军事宜状会昌五年(八四五)八月十一日379

请先降使至党项屯集处状会昌六年(八四六)正月十一日380

论盐州屯集党项状会昌六年(八四六)正月二十六日382

文集卷第十七385

密状385

论游幸状会昌元年(八四一)十一月385

论讨袭回鹘事宜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八月一日387

论幽州事宜状会昌元年(八四一)十月388

论田群状会昌五年(八四五)390

论刘稹状太原状附 会昌四年(八四四)正月五日或六日391

论镇州奏事官高迪陈意见二事状会昌四年(八四四)闰七月中旬394

第二状会昌四年(八四四)闰七月中旬396

进任畹李丕与臣状共三道会昌四年(八四四)闰七月中旬397

续得高文端贼中事宜四状会昌四年(八四四)闰七月中旬399

天井冀氏事宜状会昌四年(八四四)八月十二日403

论洺州事宜状会昌四年(八四四)八月中旬404

论回鹘事宜状会昌四年(八四四)九月下旬406

进振武节度使李忠顺与臣状一道会昌五年(八四五)408

论潞府事宜状会昌五年(八四五)七月409

论昭义军事宜状会昌五年(八四五)七月411

文集卷第十八415

进献415

进上尊号玉册文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三月下旬415

进上尊号玉册文状会昌四年(八四四)十二月底416

进真容讚状会昌四年(八四四)九月417

进幽州纪圣功碑状会昌五年(八四五)418

进黠戛斯朝贡图传状会昌三年(八四三)二月底420

进侍宴诗一首状会昌五年(八四五)三月寒食节421

进新旧文十卷状会昌五年(八四五)四月下旬422

进瑞橘赋状会昌五年(八四五)九月下旬423

进西南备边录状开成五年(八四○)九月后424

让官表会昌三年(八四三)四月十三日425

让太尉第二表会昌四年(八四四)八月下旬427

让太尉第三表会昌四年(八四四)八月底430

让官表会昌五年(八四五)六月下旬432

让司空后举太常卿王起自代状会昌二年(八四二)正月上旬434

加司徒请停册礼状会昌三年(八四三)六月下旬435

请改封卫国公状会昌四年(八四四)八月下旬437

为星变陈乞状会昌五年(八四五)十二月初438

让张仲武寄信物状会昌五年(八四五)440

再让仲武寄信物状会昌五年(八四五)442

文集卷第十九445

谢恩445

谢宣示嗢没斯等冠带讫图状会昌二年(八四二)六月下旬445

谢恩赐王元逵与臣赞皇县图及三祖碑文状会昌四年(八四四)秋冬447

谢恩令所进《异域归忠传》两卷序中改云奉敕撰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七月448

谢宣示所进黠戛斯朝贡图深惬于怀状会昌三年(八四三)二月底449

谢赠故蕃维州城副使悉怛谋官状会昌三年(八四三)三月450

谢恩所进瑞橘赋宣付史馆状会昌五年(八四五)秋末451

谢赐让官批答状会昌三年(八四三)四月中旬452

谢恩不许让官表状会昌四年(八四四)八月下旬453

谢恩不许让官表状兵罢后上表会昌四年(八四四)八月下旬455

谢恩改封卫国公状会昌四年(八四四)八月下旬456

谢恩加特进阶状会昌五年(八四五)正月己未(十一日)458

会昌五年十二月三日宰相对后就宅宣示谢恩不许让官表状会昌五年(八四五)十二月三日459

谢赐锦綵银器状会昌二年(八四二)七月461

谢恩赐锦綵银器状会昌四年(八四四)九月462

会昌五年六月二十九日就宅宣并谢恩问疾状会昌五年(八四五)六月二十九日463

谢恩问疾状会昌五年(八四五)十二月上旬465

文集卷第二十467

祈告467

武宗改名告天地文会昌六年(八四六)三月壬寅(初一日)467

祈祭西岳文会昌六年(八四六)三月上旬469

贺废毁佛寺德音表会昌五年(八四五)八月壬午(七日)470

瑞橘赋并序 会昌五年(八四五)秋末473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会昌五年(八四五)正月上旬476

郊坛回舆与中书二相公蒙圣慈召至御马前仰感恩遇辄书是诗兼呈二相公会昌五年(八四五)正月上旬477

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一首会昌五年(八四五)寒食节478

别集卷第一481

赋上一十三首481

成都二首481

黄冶赋并序 大和五年(八三一)481

画桐花凤扇赋并序 大和五年或六年(八三一或八三二)春483

再至江南四首486

通犀带赋并序 大和八年(八三四)冬季486

鼓吹赋并序 大和八年(八三四)冬季487

白芙蓉赋并序 大和九年(八三五)孟夏四月490

重台芙蓉赋并序 大和九年(八三五)孟夏四月492

袁州七首495

山凤凰赋并序 大和九年(八三五)下半年495

孔雀尾赋并序 大和九年(八三五)下半年497

智囊赋并序 大和九年(八三五)冬498

积薪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春500

欹器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春502

蚍蜉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春504

振鹭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春506

别集卷第二509

赋下一十四首509

袁州八首509

问泉途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春509

伤年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春511

怀鸮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春513

观钓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春515

斑竹管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春517

柳栢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春518

白猿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春521

二芳丛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春暮523

北归六首524

畏途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孟夏524

知止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孟夏527

剑池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孟夏530

望匡庐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孟夏531

大孤山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孟夏533

项王亭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孟夏535

别集卷第三539

诗上并唱和酬答三十六首539

七言九韵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侍御任集贤校书及升栢台又与秘閤相对同院张学士亦余特厚故以诗赠之元和八年(八一三)539

附王起和诗541

张弘靖山亭书怀原唱诗元和十三年(八一八)六月十二日543

奉和山亭书怀元和十三年(八一八)六月十二日544

附崔恭和诗545

附韩察和诗546

附高铢和诗547

附陆瀍和诗548

附胡证和诗549

附张贾和诗550

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元和十三年(八一八)夏551

赠圆明上人元和十三年(八一八)二月十九日552

赠奉律上人元和十三年(八一八)二月十九日552

戏赠慎微寺主道安上座三僧正元和十三年(八一八)二月十九日553

长安秋夜约元和十五年(八二○)秋554

清泠池怀古大和四年(八三○)秋554

述梦诗四十韵宝历元年(八二五)年底556

附元稹和诗宝历二年(八二六)560

附刘禹锡和诗宝历二年(八二六)563

招隐山观玉蘂树戏书即事奉寄江西沈大夫阁老大和三年(八二九)春565

附沈传师和诗大三和年(八二九)春566

寄题惠林李侍郎旧馆开成五年(八四○)568

寄茅山孙炼师长庆二年至大和三年(八二二至八二九)569

又二绝长庆二年至大和三年(八二二至八二九)570

题奇石长庆二年至大和三年(八二二至八二九)570

送张中丞入台从事长庆二年至大和三年(八二二至八二九)571

怀京国长庆三年冬至大和二年冬(八二三至八二八)572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长庆二年至大和三年(八二二至八二九)572

东郡怀古二首大和四年(八三○)六月一日574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詠大和四年(八三○)八月576

雨后净望河西连山怆然成詠大和四年(八三○)秋577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大和四年(八三○)秋578

故人寄茶大和四年(八三○)秋579

别集卷第四581

诗下并唱酬共三十五首581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581

附王播和诗582

题剑门大和四年(八三○)十一月583

汉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大和四年(八三○)冬584

重题大和四年(八三○)冬585

附郑澣奉和诗、和重题诗586

附刘禹锡奉和诗、和重题诗587

房公旧竹亭闻琴缅慕风流神期如在因重题此作大和四年(八三○)冬589

附郑澣奉和诗590

附刘禹锡奉和诗590

忆金门旧游奉寄江西沈大夫大和五年(八三一)冬591

锦城春事忆江南五言三首593

桐花凤阙593

百花潭阙593

忆子夜歌阙593

早入中书行公主册礼事毕登集贤阁成詠会昌二年(八四二)八月593

题罗浮石约开成五年(八四○)594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同题名于庙壁仆射已为御史余尚布衣自后俱列紫垣继游内署两为夏官之代复联左揆之荣荷宠多同感涕何极因书四韵奉寄开成五年(八四○)八月595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约会昌二年(八四二)596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今重赋此诗兼寄题黄先生旧馆约会昌二年(八四二)597

仆射相公偶话于故集贤张学士厅写得德裕与仆射旧唱和诗其时和者五人惟仆射与德裕皆列高位凄然怀旧辄献此诗会昌四年(八四四)四月598

惠泉大和七年至八年(八三三至八三四)599

无题会昌四年(八四四)600

题冠蓋里会昌六年(八四六)四月至九月间601

离平泉马上作伪托之作601

谪迁岭南道中作大中二年(八四八)五月602

到恶溪夜泊芦岛大中二年(八四八)冬603

登崖州城作大中三年(八四九)604

歌篇三首605

鸳鸯篇大中二年(八四八)二月605

霜夜对月听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宝历元年(八二五)秋606

南梁行和二十兄 此为李绅诗608

别集卷第五611

疏状611

谏敬宗搜访道士疏宝历二年(八二六)八月611

驸马不许至要官私第状长庆元年(八二一)正月614

代高平公进书画二状元和十三年(八一八)615

进玄宗马射图状元和十三年(八一八)616

奏银粧具状长庆四年(八二四)七月617

奏缭绫状长庆四年(八二四)九月620

亳州圣水状宝历二年(八二六)623

王智兴度僧尼状长庆四年(八二四)十二月下旬624

别集卷第六627

书碑627

与桂州郑中丞书大中元年(八四七)八月627

与姚谏议邰书三首大中三年(八四九)闰十一月底629

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知内侍省事刘公神道碑大和元年(八二七)十一月632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行右领军卫上将军致仕上柱国扶风马公神道碑铭会昌元年(八四一)二月640

别集卷第七647

记六首 祭文647

掌书记厅壁记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四月十一日647

丞相邹平公新置资福院记长庆二年(八二二)十月二十二日649

三圣记宝历二年(八二六)八月十五日653

重写前益州五长史真记大和四年(八三○)闰十二月十八日656

怀崧楼记开成元年(八三六)七月十三日658

玄真子渔歌记长庆三年(八二三)四月660

祭唐叔文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六月二十一日663

祭韦相执谊文大中三年(八四九)665

别集卷第八667

箴 铭赞667

丹扆箴并序 宝历元年(八二五)二月八日667

舌箴并序 大中三年(八四九)闰十一月底672

圣祖院石磬铭宝历二年(八二六)八月674

鹿迹山铭约宝历二年(八二六)675

剑门铭大和四年(八三○)十一、十二月间676

圯上图赞元和五年(八一○)三月677

大迦叶赞头陀第一大和三年(八二九)三月中旬679

别集卷第九681

平泉山居戒子孙记开成五年(八四○)681

平泉山居草木记开成五年(八四○)684

金松赋并序 开成五年(八四○)晚春686

灵泉赋并序 开成元年(八三六)九月688

秋声赋并序 会昌元年(八四一)秋690

牡丹赋并序 会昌元年(八四一)春暮692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乙巳岁作 宝历元年(八二五)695

忆平泉山居赠沈吏部一首中书作大和八年(八三四)696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宜春作 大和九年(八三五)夏末697

早秋龙兴寺江亭闲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宜春作大和九年(八三五)早秋698

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尝于江南诸山访之莫致陈侍御知予所好因访剡溪樵客偶得数株移植郊园众芳色沮乃知敬善所有是蜀道菵草徒得嘉名因赋是诗兼赠陈侍御金陵作 开成四年(八三九)700

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开成二年(八三七)冬701

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开成二年(八三七)冬703

近腊对雪有怀林居开成二年(八三七)冬704

别集卷第十705

思山居一十首开成五年(八四○)春705

清明后忆山中705

题寄商山石705

忆种苽时706

春日独坐思归706

思登家山林岭706

思乡园老人706

寄龙门僧707

忆药苗707

忆村中老人春酒707

忆葛胜木禅床708

初夏有怀山居开成五年(八四○)初夏709

张公超谷中石开成五年(八四○)初秋710

初归平泉过龙门南岭遥望山居即事开成元年(八三六)九、十月间711

伊川晚眺开成元年(八三六)九、十月间712

潭上喜见新月开成元年(八三六)初冬713

郊外即事奉寄侍郎大尹开成元年(八三六)秋713

山居遇雪喜道者相访开成元年(八三六)冬714

雪霁晨起开成元年(八三六)冬715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之名因以此诗为报奉寄宾客开成元年(八三六)冬716

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金陵作 开成二年(八三七)早春716

峡山亭月夜独宿对樱桃花有怀伊川别墅金陵作 开成二年(八三七)春717

春暮思平泉杂詠二十首自此并淮南作 开成三年至开成五年春暮(八三八至八四○)718

望伊川718

潭上紫藤718

书楼晴望719

西岭望鸣臯山719

瀑泉亭719

红桂树719

金松720

月桂720

山桂720

柏721

芳荪721

流盃亭721

东谿721

鸂鶒722

西园722

海柽722

双碧潭723

竹迳723

花药栏723

自叙723

首夏清景想望山居开成三年至开成五年首夏(八三八至八四○)727

思平泉树石杂詠一十首开成四年至开成五年七月前(八三九至八四○)728

钓台石728

似鹿石728

海上石笋728

叠浪石729

重台芙蓉729

白鹭鶿729

海鱼骨729

泛池舟730

舴艋舟730

二猿730

思在山居日偶成此詠邀松阳子同作开成四年至开成五年七月前(八三九至八四○)732

重忆山居六首开成四年至开成五年七月前(八三九至八四○)733

平泉源733

泰山石733

巫山石734

罗浮山734

漏潭石734

钓石735

怀伊川郊居开成四年(八三九)秋736

晨起见雪忆山居开成五年(八四○)正月737

忆平泉杂詠开成五年(八四○)春738

忆初暖738

忆辛夷738

忆寒梅739

忆药栏739

忆茗芽739

忆野花739

忆春雨740

忆晚眺740

忆新藤740

忆春耕741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开成三年正月至开成四年七月(八三八至八三九)742

山信至说平泉别墅草木滋长地转幽深怅然思归复此作开成五年(八四○)春夏间743

临海太守惠予赤城石报以是诗开成五年(八四○)七月前744

附裴潾寄李德裕四言诗一十四首开成二年(八三七)九月二十五日745

附诸书载平泉花木750

外集卷第一 穷愁志并序 大中三年(八四九)753

评史以下各篇均作于大中二年至大中三年间(八四八至八四九)754

夷齐论754

三良论755

张辟彊论757

爰盎以周勃为功臣论759

汉昭论761

汉元论762

荀悦论高祖武宣论764

荀悦哀王商论766

张禹论768

三国论770

羊祜留贾充论771

宋齐论772

外集卷第二 穷愁志775

论以下各篇均作于大中二年至大中三年间(八四八至八四九)775

旧臣论775

阴德论776

臣子论778

忠谏论780

管仲害霸论782

慎独论783

王言论785

退身论786

豪侠论788

英杰论790

臣友论791

天性论793

外集卷第三 穷愁志795

论以下各篇均作于大中二年至大中三年间(八四八至八四九)795

宾客论795

谋议论798

伐国论800

文章论802

任臣论805

《人物志》论806

朋党论807

虚名论809

食货论810

近倖论812

奇才论813

方士论816

小人论818

外集卷第四 穷愁志821

论以下各篇均作于大中二年至大中三年间(八四八至八四九)821

货殖论821

近世良相论823

近世节士论825

折群疑相论827

祷祝论828

黄冶论830

祥瑞论831

冥数有报论伪作832

周秦行纪论伪作836

附周秦行纪839

梁武论845

喜征论846

后序847

李卫公集补849

文849

赐新授太子太师杜衍制宋人文,辑佚者误收849

与黠戛王书会昌三年(八四三)二月中旬850

荐处士李源表长庆二年(八二二)三月852

请宣赐鹤林寺僧谥号奏大和三年(八二九)854

请罢呈榜奏大和八年(八三四)正月855

停进士宴会题名疏会昌三年(八四三)十二月二十二日856

论丧葬踰制疏长庆三年(八二三)十二月857

次柳氏旧闻序大和八年(八三四)九月859

大和新修辨谤略序大和七、八年间(八三三至八三四)861

奏回鹘事宜状863

请发陈许军马状863

赐王宰诏意863

诗865

鸳鸯篇865

上巳忆江南禊事大和四年(八三○)三月865

晚下北固山喜松径成阴怅然怀古偶题临江亭宝历元年(八二五)866

汨罗868

岭外守岁一作李福业诗868

访韦楚不遇开成元年(八三六)九月至十一月869

题柳郎中故居一作权德舆诗870

盘陀岭驿楼870

失题871

句872

新补李德裕佚文佚诗875

文875

杜元颖平章事制长庆元年(八二一)二月875

长庆元年试制科举人敕长庆元年(八二一)十一月二十五日877

重瘞禅众寺舍利题记大和三年(八二九)二月十五日879

滑州瑶台观女真徐氏墓志铭大和三年(八二九)十二月881

阎立本《步辇图》题跋大和七年(八三三)十一月十四日883

停卫送判开成五年(八四○)九月884

请立东都太庙状会昌五年(八四五)八月885

武宗改名诏会昌六年(八四六)三月中旬886

唐故博陵崔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大中元年(八四七)十月887

唐茅山燕洞宫大洞炼师彭城刘氏墓志铭大中三年(八四九)八月下旬889

与段成式书大中三年(八四九)891

辋川图跋893

诗894

步虚词二首894

阙题896

谪崖州过北流鬼门关作896

寄家书897

句897

附录一 李德裕年表899

附录二 有关李德裕集题跋946

附录三 文史典籍所载李德裕奏对诸语及纪事953

李德裕诗文编年目录9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