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宁夏名优水产健康养殖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全福,王洪波,赵红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8808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水产养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宁夏名优水产健康养殖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健康养殖基础1
第一章 水体环境及调控1
一、太阳辐射和水温1
(一)太阳辐射1
(二)水温1
二、溶解气体3
(一)溶解氧3
(二)二氧化碳4
(三)硫化氢5
(四)氨5
三、土质和淤泥5
四、溶解盐类和有机物质7
(一)盐度7
(二)营养盐类和微量元素7
(三)有机物质8
(四)水的酸碱度8
五、淡水生物9
(一)浮游生物9
(二)底栖动物9
(三)水生维管束植物(水草)9
(四)池塘生物组成的特点10
(五)池塘生物的变化规律10
(六)水色和透明度11
六、几种典型水污染及其对渔业的危害12
(一)有机污染12
(二)重金属污染14
(三)农药污染15
(四)酸、碱、盐的污染16
(五)热污染17
第二章 渔用配合饲料19
一、鱼类的营养特性与营养需要19
(一)鱼类的营养特性19
(二)鱼类的能量代谢20
(三)鱼类的营养需求21
二、常用饲料原料24
(一)蛋白质饲料24
(二)能量饲料25
(三)饲料添加剂25
三、渔用配合饲料的设计和加工26
(一)渔用配合饲料的种类26
(二)配方设计27
(三)配合饲料的加工28
四、渔用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29
(一)配合饲料质量所包含的内容29
(二)影响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31
(三)配合饲料产品的质量管理31
五、投饲技术32
(一)投饲方法32
(二)饲料颗粒的适口性33
(三)日投饲量的确定33
(四)日常管理34
第三章 病害防治35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35
(一)环境条件35
(二)病原体37
(三)鱼群的易感性和抗病力38
二、疾病的预防管理40
(一)清整鱼池、改善水体条件40
(二)加强饲养管理,培养健壮鱼类41
(三)做好药物预防和免疫预防42
(四)鱼病的宏观控制及管理44
三、鱼病的检查、诊断与防治方法45
(一)检查与诊断45
(二)常见病的防治方法46
四、渔药的使用方法51
(一)常用渔药51
(二)中草药53
(三)禁用渔药58
五、药物防治技术59
(一)给药方法及施药技术59
(二)药物防治鱼病的基本原则62
第二篇 健康养殖技术与管理67
第四章 池塘鱼类健康养殖技术67
一、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67
(一)草、鲢、鳙的人工繁殖67
(二)家鱼早繁技术70
(三)鲤、鲫鱼的人工繁殖71
二、鱼苗鱼种培育技术73
(一)鱼苗鱼种阶段的生物学特点73
(二)鱼苗培育技术措施73
(三)鱼种培育技术措施78
三、池塘高效饲养技术80
(一)池塘条件80
(二)鱼种80
(三)科学施肥投饲84
(四)加强日常管理85
第五章 大水面健康养殖技术91
一、大水面围垦养殖91
(一)围垦养殖塘的建造91
(二)放鱼前的准备91
(三)鱼种的放养92
(四)施肥与投饵92
(五)水质改良92
(六)改良土壤93
(七)控制浮游动物过量增殖93
(八)日常管理93
二、大水面渔业综合开发93
(一)选择食物链短的鱼类为主要养殖对象94
(二)合理放养,提高效益95
(三)控制野杂鱼,发挥水体生产潜力97
(四)“三三”养殖模式98
(五)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98
第六章 “三网”养殖100
一、网箱养鱼100
(一)网箱结构与设置100
(二)网箱养鱼技术100
(三)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技术102
二、围栏养鱼104
(一)围栏地点的选择104
(二)网围的设计与安装105
(三)合理放养105
(四)饲养管理106
第七章 流水养鱼107
一、流水养鱼的类型107
二、合理放养109
三、日常管理110
第八章 生态养鱼111
一、综合养鱼111
(一)鱼、农综合经营系统111
(二)渔、牧综合经营系统112
(三)渔、牧、农综合经营系统113
(四)渔、工、商综合经营系统114
二、挖池抬田、以渔改碱生态型渔业114
(一)工程设计114
(二)生产模式115
(三)饲养管理115
(四)塘泥返田116
(五)主要技术措施116
三、稻田养鱼116
(一)养鱼稻田的基本条件117
(二)稻田设施类型117
(三)稻田养鱼技术118
(四)盐碱地稻田养鱼119
第九章 鱼类越冬管理122
一、越冬水体的环境条件122
(一)水文和物理因子122
(二)化学因子123
(三)生物因子125
二、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125
三、鱼类越冬的安全措施126
四、越冬期的补氧方法127
五、越冬的基本方法128
六、热带鱼类的越冬方法131
第十章 活鱼运输133
一、影响活鱼运输成活率的主要因素133
二、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器具134
三、活鱼运输方法135
第三篇 名特优新水产品健康养殖137
第十一章 虾蟹类养殖137
一、罗氏沼虾137
(一)生物学特性137
(二)幼虾培育139
(三)池塘商品虾饲养141
二、青虾147
(一)生物学特性148
(二)人工繁殖149
(三)商品虾饲养150
三、红螯螯虾153
(一)生物学特性153
(二)商品虾的池塘饲养154
四、刀额新对虾156
(一)生物学特性157
(二)商品虾池塘饲养157
(三)稻田养成159
(四)捕捞和运输159
五、南美白对虾160
(一)生物学特性160
(二)人工养成160
(三)饲养管理161
六、河蟹162
(一)生物学特性162
(二)仔蟹培育164
(三)蟹种培育167
(四)商品蟹饲养170
(五)商品蟹的暂养和运输176
(六)病害的防治179
第十二章 鲈形目鱼类养殖181
一、鳜鱼181
(一)生物学特性181
(二)人工繁殖182
(三)苗种培育184
(四)商品鱼饲养185
(五)病害防治186
(六)运输和捕捞188
二、大口黑鲈189
(一)生物学特性190
(二)人工繁殖190
(三)苗种培育191
(四)商品鱼饲养193
(五)病害防治194
三、乌鳢195
(一)生物学特性196
(二)人工繁殖196
(三)苗种培育197
(四)商品鱼饲养199
(五)病害防治200
四、罗非鱼201
(一)生物学特性201
(二)人工繁殖203
(三)苗种培育204
(四)商品鱼饲养205
(五)越冬管理207
(六)病害防治208
第十三章 鲶形目鱼类的养殖210
一、大口鲶210
(一)生物学特性210
(二)人工繁殖211
(三)苗种培育213
(四)商品鱼饲养215
(五)鱼病防治216
二、鲶217
(一)生物学特性217
(二)人工繁殖218
(三)苗种培育218
(四)鲶鱼配合饲料218
三、革胡子鲶219
(一)生物学特性220
(二)人工繁殖220
(三)苗种培育221
(四)商品鱼饲养223
四、胡子鲶225
(一)生物学特性225
(二)人工繁殖226
(三)苗种培育226
(四)商品鱼饲养227
五、斑点叉尾鮰228
(一)生物学特性228
(二)人工繁殖229
(三)苗种培育231
(四)商品鱼饲养233
(五)病害防治235
六、长吻鮠235
(一)生物学特性236
(二)人工繁殖236
(三)苗种培育237
(四)商品鱼饲养238
(五)病害防治238
第十四章 鲤形目及其他鱼类养殖240
一、鲫鱼240
(一)生物学特性240
(二)人工繁殖244
(三)苗种培育246
(四)商品鱼的饲养248
二、团头鲂251
(一)生物学特征251
(二)人工繁殖251
(三)苗种培育253
(四)商品鱼饲养254
三、泥鳅256
(一)生物学特性256
(二)人工繁殖256
(三)人工饲养258
(四)病害防治259
(五)捕捉与运输259
四、鳗鲡259
(一)生物学特性260
(二)苗种来源、暂养与运输260
(三)苗种培育261
(四)商品鳗饲养262
(五)病害防治263
五、黄鳝264
(一)生物学特性264
(二)人工繁殖264
(三)人工饲养265
(四)病害防治267
六、淡水白鲳268
(一)生物学特性268
(二)人工繁殖269
(三)苗种培育271
(四)商品鱼饲养273
(五)病害防治274
七、虹鳟274
(一)生物学特性275
(二)人工繁殖275
(三)苗种培育277
(四)商品鱼饲养278
(五)病害防治280
八、美国大口胭脂鱼280
(一)生物学特性280
(二)人工繁殖281
(三)苗种培育282
(四)商品鱼饲养283
九、银鱼283
(一)银鱼引种与增殖的种类283
(二)人工增殖285
(三)银鱼的捕捞与保鲜加工288
十、鲟鱼290
(一)世界鲟形目鱼类的种类、分布和资源状况290
(二)鲟鱼的经济价值290
(三)鲟鱼的生物学291
(四)养殖技术292
(五)史氏鲟的人工养殖技术294
十一、饵料鱼296
(一)开口饵料所需的时间296
(二)饵料鱼的种类与来源296
(三)细鳞斜颌鲴296
(四)圆吻鲴298
(五)露斯塔野鲮299
(六)后续饵料鱼的培育300
第十五章 两栖爬行类的养殖301
一、鳖301
(一)生物学特性301
(二)养殖设施的建造302
(三)人工繁殖305
(四)人工饲养308
(五)病害防治311
二、龟312
(一)生物学特性313
(二)养殖场的选择及龟池的建造313
(三)人工繁殖314
(四)人工饲养314
(五)病害防治316
三、牛蛙316
(一)生物学特性316
(二)养殖设施建设317
(三)人工繁殖318
(四)人工饲养319
(五)病害防治321
四、美国青蛙322
(一)生物学特性322
(二)人工繁殖323
(三)蝌蚪的培育324
(四)幼蛙饲养325
(五)成蛙饲养326
(六)病害防治327
附录Ⅰ NY5070-2002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328
附录Ⅱ 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331
附录Ⅲ 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36
附录Ⅳ 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339
附录Ⅴ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