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神现象学 句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精神现象学 句读本
  • (德)黑格尔著;邓晓芒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7447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29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5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精神现象学 句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译者序1

序言:论科学认识1

[一、当代的科学任务]①1

1.真理之为科学的体系1

2.当代的教养4

3.真理之为原则及其展开7

[二、从意识到科学的发展过程]10

1.绝对即主体的概念10

2.认知的生成过程16

3.个体的教养18

[三、哲学的认识]23

1.真实与虚假23

2.历史的认识和数学的认识25

3.概念的认识28

[四、哲学研究中的要求]37

1.思辨的思维37

2.天才的灵感与健康的常识42

3.结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45

导论48

第一篇意识61

第一章 感性确定性;或者这一个和意谓61

第二章 知觉;或事物和假象71

[一、事物的单纯概念]72

[二、事物的矛盾概念]74

[三、朝向无条件的普遍性和知性领域的发展运动]78

第三章 力和知性,现象和超感官世界83

[一、力和力的交互作用]85

[二、力的内在本质]89

[Ⅰ.超感官世界]90

1.内在的东西,外表现象,知性90

2.超感官世界即现象界91

3.规律作为现象的真理93

[Ⅱ.规律作为区别与同一]94

1.特定的规律与普遍的规律94

2.规律与力96

3.解释97

[Ⅲ.关于纯粹区别的规律]99

[三、无限性]102

第二篇自我意识109

第四章 自我意识自身确定性的真理性109

[Ⅰ.自我意识自身和欲望]110

[Ⅱ.生命]111

[Ⅲ.类]113

一、自我意识的独立与依赖;主人与奴隶116

[Ⅰ.双重的自我意识]116

[Ⅱ.对立的自我意识的斗争]118

[Ⅲ.主人与奴隶]120

1.统治120

2.恐惧121

3.教养或赋形122

二、自我意识的自由;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和不幸的意识124

[Ⅰ.斯多葛主义]125

[Ⅱ.怀疑主义]127

[Ⅲ.不幸的意识]130

1.变化的意识130

2.不变的形态131

3.现实与自我意识的统一133

(1)纯粹的意识133

(2)个别的本质与现实性135

(3)自我意识达到了理性138

第三篇(AA)理性145

第五章 理性的确定性与真理性145

[Ⅰ.唯心主义]145

[Ⅱ.范畴]148

[Ⅲ.统觉与事物的矛盾]149

一、观察的理性151

a.对自然的观察153

[Ⅰ.对无机物的观察]153

1.描述153

2.特征154

3.规律的发现156

(1)规律及其概念156

(2)试验158

(3)物质作为概念方式的存在159

[Ⅱ.对有机物的观察]160

1.一般规定160

(1)有机物与自然的元素160

(2)理性本能所理解的目的概念161

(3)有机物的行为及其内在与外在的方面164

2.有机物的形态166

(1)有机属性与有机系统166

(2)内在方面诸环节的相互关联167

(3)有机物诸形态的含义171

3.关于有机物的思想172

(1)有机的统一172

(2)对立法(建立规律)的扬弃173

(3)整个有机体,它的自由与规定性176

[Ⅲ.将自然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观察]177

1.无机物的组织:比重,凝聚性,数177

2.有机物的组织:类,种,个体181

3.生命,偶然的理性183

b.对自我意识在其纯粹性及其与外在现实的联系中的观察;逻辑规律与心理学规律185

[Ⅰ.思维的规律]185

[Ⅱ.心理学的规律]187

[Ⅲ.个体性规律的丧失]189

c.对自我意识与其直接现实性的联系的观察;面相学与头盖骨相学190

[Ⅰ.器官的面相学的含义]191

[Ⅱ.面相学含义的双重性]195

[Ⅲ.头盖骨相学]200

1.头盖骨作为精神的外在现实200

2.头盖骨的形状与个体性的关系203

3.禀性与现实209

[结束语]211

二、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自己本身而实现216

[Ⅰ.伦理世界的形成]216

[Ⅱ.从伦理世界向道德世界提升]219

a.快乐与必然性222

[Ⅰ.快乐]223

[Ⅱ.必然性]224

[Ⅲ.自我意识里的矛盾]225

b.本心的规律和自大狂226

[Ⅰ.本心的规律和现实的规律]226

[Ⅱ.将本心置入于现实]227

[Ⅲ.个体性的自大狂]229

c.德行与世界进程233

[Ⅰ.个体性和普遍性的两种对立方式]233

[Ⅱ.世界进程是普遍在个体性里的现实性]234

[Ⅲ.个体性是普遍的实在性]237

三、自在自为的本身就是实在的个体性239

a.精神的动物王国和欺骗,或事情自身241

[Ⅰ.个体性的概念作为实在的个体性]241

[Ⅱ.事情本身与个体性]245

[Ⅲ.相互欺骗与精神实体]250

b.立法的理性254

c.审核法则的理性259

第三篇(BB)精神267

第六章 精神267

一、真实的精神,伦理270

a.伦理世界;人的法则和神的法则,男人和女人270

[Ⅰ.民族和家庭;白日的法则和黑夜的法则]270

1.人的法则271

2.神的法则272

3.个体的权利273

[Ⅱ.两种法则的运动]275

1.政府,战争;否定力量275

2.作为兄弟与姐妹的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伦理关系276

3.神的法则与人的法则双方互相过渡278

[Ⅲ.伦理世界之为无限或整体]279

b.伦理行动:人的认知与神的认知;罪过与命运281

[Ⅰ.伦理本质在个体行动中的内在矛盾]281

[Ⅱ.伦理行为的分裂和罪过]283

[Ⅲ.伦理本质的消亡]287

c.法权状态291

[Ⅰ.人格的效准]291

[Ⅱ.人格的偶然性]292

[Ⅲ.抽象的人格,世界主宰]293

二、自我异化了的精神,教化295

A.自我异化了的精神的世界297

a.教化及其现实性王国298

[Ⅰ.教化是自然存在的异化]298

1.善与恶;国家权力与财富300

2.自我意识的判断;高贵意识与卑贱意识302

3.服务与建议305

[Ⅱ.语言是异化或教化的现实]307

1.阿谀310

2.分裂的语言313

3.分裂意识的虚浮性318

b.信仰与纯粹明见320

[Ⅰ.信仰的思想]320

[Ⅱ.信仰的本质结构]323

[Ⅲ.纯粹明见的合理性]325

B.启蒙326

a.启蒙与迷信的斗争327

[Ⅰ.明见对信仰的否定态度]327

1.纯粹明见的传播328

2.明见反对信仰331

3.明见是对信仰的渗透和误解332

[Ⅱ.信仰经验到启蒙]334

1.信仰被启蒙所颠倒335

2.启蒙的肯定命题338

3.有用是启蒙的基本概念340

[Ⅲ.启蒙的正当权利]342

1.思维的自身运动343

2.对信仰的诸论点的批判344

3.信仰变为空无内容347

b.启蒙的真理性348

[Ⅰ.纯粹思维与纯粹物质]349

[Ⅱ.本质的超越的行为和运动]351

[Ⅲ.有用的对象]352

[Ⅳ.纯粹明见的三个世界]353

C.绝对自由与恐怖354

[Ⅰ.绝对自由]354

[Ⅱ.恐怖与对纯粹意志的认知]359

三、对其自身有确定性的精神;道德362

a.道德世界观363

[Ⅰ.义务与现实之间被悬设的和谐]363

[Ⅱ.神圣的立法者和不完全的道德自我意识]368

[Ⅲ.论道德世界观]370

b.置换372

[Ⅰ.第一悬设的矛盾]373

[Ⅱ.第二悬设的矛盾]375

[Ⅲ.第三悬设的矛盾]378

c.良心:优美灵魂,恶及其宽恕381

[Ⅰ.良心是道德自我意识的直接定在]382

1.良心作为义务的现实性382

2.对信念的承认385

3.良心作为认知者和行动者的统一387

[Ⅱ.良心的普遍性]391

1.特定的行动只有通过认知才成为普遍的391

2.信念的语言392

3.优美灵魂的形成394

[Ⅲ.罪恶及其宽恕]397

1.恶与伪善398

2.道德判断399

3.宽恕与和解403

第三篇(CC)宗教409

第七章 宗教409

一、自然宗教415

a.光明本质417

b.植物和动物418

c.工匠419

二、艺术宗教422

a.抽象的艺术品425

[Ⅰ.神庙和神像]425

[Ⅱ.赞美歌和神谕]427

[Ⅲ.祭拜]430

b.有生命的艺术品433

c.精神的艺术品436

[Ⅰ.史诗]437

1.史诗的结构437

2.人与神437

3.诸神自身间的关系439

[Ⅱ.悲剧]440

1.合唱队和悲剧英雄的中介作用441

2.个体性对实体的三重限定442

3.个体性的没落444

[Ⅲ.喜剧]446

1.神圣实体的双重本质性447

2.神圣本质性被架空,成为偶然个体性的游戏447

3.确知自己即绝对本质的个别自我448

三、天启宗教449

[Ⅰ.天启宗教的形成]449

[Ⅱ.绝对宗教的单纯内容:上帝化身为人的现实性]453

1.神圣的自我意识的直接存在453

2.最高本质的概念因个别自我使得抽象性与直接性同一而达到完成454

3.思辨的认知是绝对宗教的团契的表象456

[Ⅲ.绝对宗教的概念的发展]459

1.在自身中的精神;三位一体460

2.外化的精神;圣子的王国462

(1)创世462

(2)善与恶463

(3)复活与和解466

3.在自己的充实状态中的精神;圣灵的王国469

第三篇(DD)绝对认知477

第八章 绝对认知477

[一、概念在前此各意识形态中的形成]477

[二、科学即对自我自身的概念式的把握]483

[三、达到概念式把握的精神向着定在的直接性的返回]489

德汉词汇索引492

汉德词汇对照表5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