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新宽带IP网络技术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宝智,白成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750275945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新宽带IP网络技术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如何理解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1
1.1.1 参考模型的功能模块1
1.1.2 对参考模型的理解5
1.2 计算机网络的构型8
1.2.1 局域网8
1.2.2 扩展式局域网9
1.2.3 路由器互联网9
1.2.4 非ATM骨干广域网10
1.2.5 ATM骨干广域网10
1.2.6 第三层交换骨干广域网11
1.3 数据传输方式12
1.3.1 第2层转发和第3层转发12
1.3.2 单播、组播、广播和任播14
1.4 网络寻址16
1.4.1 寻址结构16
1.4.2 MAC地址与IP地址的关系19
1.4.3 寻址过程20
1.5 数据传输控制概述21
1.6 思考题21
第2章 IP网络核心协议22
2.1 IP协议22
2.1.1 IP地址22
2.1.2 IP分组格式24
2.1.3 IP分段封装27
2.1.4 IP功能模块28
2.1.5 IP发送和接收数据流程30
2.1.6 IP路由选择33
2.2 UDP和TCP37
2.2.1 进程通信38
2.2.2 UDP39
2.2.3 TCP41
2.3 思考题45
第3章 域名解析47
3.1 域名空间47
3.1.1 域47
3.1.2 域名49
3.1.3 区50
3.2 名字服务器50
3.2.1 名字服务器种类50
3.2.2 名字服务器树51
3.3 域名解析算法52
3.3.1 域名解析方式52
3.3.2 定位本地域名服务器52
3.4 逆向域名解析54
3.5 域名解析报文54
3.5.1 报文格式54
3.5.2 记录类型与结构56
3.5.3 DNS报文的传输58
3.6 思考题58
第4章 IP路由选择算法59
4.1 路由选择策略及算法59
4.1.1 路由选择策略59
4.1.2 最短路径法59
4.1.3 扩散法62
4.1.4 基于流量的路由选择62
4.1.5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65
4.1.6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69
4.2 特殊的路由选择策略73
4.2.1 分级路由选择73
4.2.2 移动主机的路由选择74
4.2.3 广播路由选择77
4.2.4 组播路由选择79
4.3 思考题80
第5章 IP路由协议81
5.1 IP路由协议分类81
5.2 RIP81
5.2.1 RIP路由表结构82
5.2.2 RIP路由表初始化82
5.2.3 RIP更新算法82
5.2.4 RIP路由表更新83
5.2.5 RIP报文84
5.2.6 RIP计时器85
5.2.7 RIPv286
5.2.8 RIP报文的传输87
5.3 HELLO协议87
5.4 OSPF协议88
5.4.1 OSPF协议发展背景88
5.4.2 OSPF链路类型、状态和数据库89
5.4.3 OSPF有向图90
5.4.4 OSPF区域90
5.4.5 OSPF路由器90
5.4.6 OSPF报文91
5.4.7 OSPF路由选择细节97
5.5 BGP协议99
5.5.1 BGP的基本思想99
5.5.2 路径向量路由选择100
5.5.3 BGP路由器100
5.5.4 BGP路由选择策略100
5.5.5 BGP路径刷新101
5.5.6 BGP路径属性101
5.5.7 BGP报文102
5.5.8 BGP报文的传输105
5.6 组播路由选择协议105
5.6.1 组播路由器105
5.6.2 IGMP协议106
5.6.3 DVMRP协议108
5.6.4 MOSPF协议108
5.7 无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109
5.7.1 提出CIDR的背景109
5.7.2 CIDR的思想109
5.7.3 CIDR路由选择110
5.8 思考题110
第6章 地址解析112
6.1 ARP地址解析112
6.1.1 IP地址到物理地址映射方式112
6.1.2 ARP报文113
6.1.3 ARP工作过程114
6.1.4 主机ARP代理116
6.2 RARP逆地址解析116
6.2.1 什么地方需要RARP116
6.2.2 RAPP解析方法117
6.2.3 RAPP报文处理118
6.2.4 RARP报文的传输119
6.3 BOOTP解析IP地址119
6.3.1 BOOTP提出背景119
6.3.2 BOOTP报文119
6.3.3 BOOTP工作过程121
6.3.4 BOOTP中继代理122
6.3.5 引导配置文件122
6.3.6 BOOTP报文的可靠性123
6.3.7 BOOTP与RARP的比较124
6.4 动态配置主机124
6.4.1 DHCP原理124
6.4.2 DHCP报文125
6.4.3 DHCP工作过程126
6.5 思考题126
第7章 局域网128
7.1 局域网寻址128
7.1.1 MAC寻址结构128
7.1.2 局域网帧结构130
7.1.3 使用MAC地址寻址134
7.2 共享链路数据收发——CSMA/CD135
7.2.1 CSMA信道分配算法136
7.2.2 冲突时间与最小帧长度计算137
7.3 交换式LAN139
7.3.1 LAN交换机结构139
7.3.2 LAN交换数据转发方式139
7.3.3 LAN交换重要指标140
7.4 IEEE802以太网标准与实现141
7.4.1 以太网帧结构141
7.4.2 以太网物理层标准143
7.4.3 802.3 对CSMA/CD的实现148
7.4.4 以太网数据发送和接收150
7.4.5 以太网接口和中继器实现159
7.5 局域网的扩展164
7.5.1 网桥工作原理165
7.5.2 最小生成树算法167
7.6 虚拟局域网168
7.6.1 为什么需要VLAN169
7.6.2 VLAN分类169
7.6.3 VLAN标签交换171
7.6.4 VLAN标准171
7.7 思考题173
第8章 广域网175
8.1 公共传输网技术分类175
8.2 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176
8.2.1 PSTN的特点和用途176
8.2.2 PSTN协议结构177
8.3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77
8.3.1 ISDN协议结构178
8.3.2 ISDN网络结构178
8.3.3 ISDN通道178
8.3.4 ISDN用户接入179
8.3.5 LAPD协议180
8.3.6 I.4 51协议182
8.3.7 ISDN组网实例183
8.4 X.2 5分组交换网187
8.4.1 X.2 5协议结构187
8.4.2 LAPB协议188
8.4.3 X.2 5分组191
8.4.4 X.2 5虚电路194
8.4.5 X.2 5多路复用195
8.4.6 X.2 5组网实例196
8.5 帧中继200
8.5.1 帧中继协议结构201
8.5.2 接入帧中继的控制面202
8.5.3 LAPF核心功能203
8.5.4 LMI全局编址205
8.5.5 帧中继组播206
8.5.6 帧中继组网实例206
8.6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209
8.6.1 SMDS协议结构210
8.6.2 城域网MAN211
8.6.3 SMDS网络结构214
8.6.4 SIP215
8.6.5 SMDS组网实例217
8.7 点对点专用线路和数字用户线220
8.7.1 点对点专用线路和xDSL协议结构220
8.7.2 xDSL221
8.7.3 ADSL组网实例224
8.8 PPP228
8.8.1 PPP帧结构228
8.8.2 链路控制协议LCP229
8.8.3 IPCP234
8.8.4 PPP数据发送236
8.9 各种连接技术比较237
8.10 思考题239
第9章 ATM242
9.1 ATM服务分类242
9.1.1 ITU-T定义的ATM服务类别243
9.1.2 ATM论坛定义的ATM服务种类243
9.2 ATM业务适配244
9.2.1 业务适配的功能244
9.2.2 ATM适配层AAL245
9.2.3 AAL协议246
9.3 ATM信元交换249
9.3.1 ATM信元结构249
9.3.2 ATM信元信道250
9.3.3 ATM信元寻址251
9.3.4 ATM层252
9.4 ATM网络接口252
9.4.1 ATM接口类型252
9.4.2 ATM接口协议参考模型253
9.4.3 PDU格式转换254
9.5 ATM地址和ILMI254
9.5.1 ATM地址255
9.5.2 ILMI256
9.6 ATM连接管理256
9.6.1 ATM SVC建立和释放基本过程257
9.6.2 ATM信令报文结构259
9.7 ATM技术特点260
9.8 思考题261
第10章 IP经典ATM交换262
10.1 ATM LANE264
10.1.1 ELAN实体264
10.1.2 LUNI协议参考模型266
10.1.3 LANE数据格式转换267
10.1.4 LANE帧格式268
10.1.5 ELAN实体间的逻辑连接270
10.1.6 LANE初始化271
10.1.7 地址解析(LE ARP)272
10.1.8 连接管理272
10.1.9 数据传输273
10.1.10 LANE V2.0274
10.1.11 LANE特点分析275
10.2 IPOA275
10.2.1 IPOA逻辑实体275
10.2.2 IPOA参考模型277
10.2.3 IPOA数据格式转换277
10.2.4 IPOA地址解析277
10.2.5 1POA寻址279
10.2.6 IPOA网络连接280
10.2.7 IPOA特点分析281
10.3 MPOA282
10.3.1 MPOA逻辑实体282
10.3.2 MPOA数据寻址283
10.3.3 MPOA数据格式转换285
10.3.4 MPOA初始化配置和地址发现285
10.3.5 流检测285
10.3.6 NHRP285
10.3.7 MPOA的组播290
10.3.8 MPOA特点分析293
10.4 思考题294
第11章 宽带IP骨干网技术296
11.1 驱动方式296
11.1.1 流驱动297
11.1.2 拓扑驱动297
11.2 接口协议模型298
11.2.1 叠加模型298
11.2.2 集成模型299
11.3 IP Switching300
11.3.1 IP Switching交换机构造301
11.3.2 IFMP协议302
11.3.3 GSMP协议304
11.3.4 IP Switching数据传输305
11.3.5 IP Switching数据格式转换306
11.3.6 IP Switching的组播307
11.4 Tag Switching308
11.4.1 Tag Switching逻辑实体308
11.4.2 Tag定义和结构310
11.4.3 标记分配、关联与分发311
11.4.4 TDP312
11.4.5 Tag Switching数据传输314
11.4.6 Tag Switching组播316
11.5 MPLS317
11.5.1 MPLS逻辑实体317
11.5.2 Label及标记318
11.5.3 LDP320
11.5.4 LSP建立方式323
11.5.5 数据在LSP上的传输326
11.5.6 有关MPLS实现的若干问题326
11.6 思考题329
第12章 IP网络控制技术331
12.1 差错控制331
12.1.1 检错编码331
12.1.2 IP的差错控制333
12.2 通信量控制336
12.2.1 流量控制336
12.2.2 拥塞控制338
12.3 IP安全体系结构和安全算法342
12.3.1 网络信息安全概念342
12.3.2 IPSec343
12.3.3 IPSes使用的安全算法352
12.4 QoS技术和体系结构363
12.4.1 什么是QoS技术363
12.4.2 集成服务365
12.4.3 区分服务367
12.4.4 子网带宽管理SBM369
12.4.5 MPLS的QoS371
12.4.6 QoS体系结构372
12.5 思考题373
附录AIPv6简介376
A.1 IPv6基本头部格式376
A.2 IPv6的地址空间378
A.3 IPv6的扩展头部381
附录BICMPv6385
参考文献386